2024年以来,我局在上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2024年,我县PM2.5年均浓度为1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排名全市第三。第二、三季度PM2.5浓度改善率连续位居全省第一。均溪出境水交接断面Ⅰ类水质天数比例达81.2%,地表水Ⅱ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达100%。我县有望获得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等次(目前暂未发文)。
(一)立体推进空气污染防治。推进华宏钢铁厂有组织和清洁运输超低排放改造,共争取到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280万元,该项目的有组织和清洁运输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中钢协公示,为全省首个,无组织排放改造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生产、使用,目前中钢协已完成第三轮审核。完成柴油货车尾气抽测120辆、非道移动机械检测104台,淘汰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19台。强化扬尘污染、露天秸秆焚烧治理,通过末位约谈、每起火点跟踪溯源等方式,进一步压实扬尘、秸秆禁烧工作责任。2024年,全县秸秆焚烧火点数减少300%以上。
(二)全力推动水环境保护。围绕浮云溪口水质“保Ⅱ”目标,开展浮云溪稳质行动,对县城8条河道两侧274个入河排水口开展溯源整治,强化235国道、浮云溪和安溪流域综合治理等涉水工程巡查,确保水质稳中向好。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勘界定标工作。楼梯步水库、沈坑门坑和后门山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正式获批。
(三)全面提升“无废”建设成果。完成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创成无废城市细胞12个,云和县城西小学荣获省百优“无废城市细胞”。《无废城市,共建共享》获浙江省“绿色低碳创新 无废建设先行”创意作品大赛多媒体无废创意类作品三等奖,是全市唯一获得等次的作品。央视新闻以“浙江云和梯田——“秸秆变废为宝,打造无废景区”介绍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无废建设工作。
(四)积极争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制定了云和县及云和经开区的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方案,对我县的创建基础进行了全面梳理,并顺利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24年10月,云和县、云和经开区成功入选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第五批试点,丽水华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节能降碳减污项目入选第四批减污降碳协同重点培育项目。
(五)持续深化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建设。开展居民环境健康素养监测,我县(农村地区)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为21.67%,高于全国2022年平均水平(18.8%)。作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我局从项目准入、原辅材料、生产工序、从业人员、木玩产品、木玩产业等方面入手,推进木玩行业环境健康友好管理全链化改革(已入选县级“牵一发动全身”重点改革项目),目前已完成木玩行业环境健康友好评价技术规范和合规指引初稿编制。
(六)积极创新企业监管模式。创新实施“云企绿”企业自我体检一本账制度,通过强化企业自我巡查监管,提升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建立“双向承诺”制度,与服务对象、执法对象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双向廉政承诺,强化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七)圆满完成督察迎检工作。在督察迎检准备期间,我局牵头排查梳理生态环境重点问题,并逐一落实牵头单位整改。督察期间,共收到中央督察组移交信访件10件,其中由县政府主办的7件,归到市直部门2件,省直部门1件,均已完成整改并销号。
(八)积极打造党建品牌。以打造童话云和·生态尖兵”党建品牌为牵引,举办“强兵学堂”“尖兵赛场”系列活动,通过课堂学习、实地运用、考试测评相结合,帮助干部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组建3支尖兵队,每周开展“相约周二·亲清生态”活动,主动深入基层、群众、企业,面对面生态环境服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组织全局干部层层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质量管控仍需持续加压。空气环境质量方面:由于我县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易受输入性污染影响,2024年的5天污染天气中有4天是输入性污染。水环境方面:虽然浮云溪口断面目前已达到Ⅱ类水质,但该断面处于城区范围内,污染因素较多,反弹风险较大,需进一步加强水质管控。
(二)成果展现尚显不足。生态环保工作展示度不够,对一些试点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不够细致、深入,缺少标志性成果。信息宣传亟待提升,日常工作缺乏有效梳理凝练。
(三)干部队伍能力亟待提升。一是高素质队伍打造力度不够。队伍整体专业能力偏弱,对涉及多部门问题的统筹协调能力不强;二是数字化手段不足。日常监管主要依靠“人防”为主,数字化水平与“整体智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应急能力不强。对比应急能力建设要求,我局应急物资装备配备不够到位,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能力相对薄弱。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以“清新空气示范区”、美丽河湖、“污水零直排区”星级园区和无废城市四大建设行动为抓手,锚定县城PM2.5与断面水质稳定改善总目标,通过实施空气污染防治“站长制”、加强空气污染面源管控、开展城镇、园区污水管网隐患排查、强化涉水项目监管和流域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各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实施云和县“无废产业”项目,计划投入200万,建设一批木玩观光线、体验地、展示窗,将木玩行业打造成“无废产业”。
(二)创新环境管理,推进绿色发展。以先行先试为导向,聚焦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和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持续开发AQHI和EHPI应用场景,探索木玩行业全链条环境健康友好管理路径,开发环境健康工业专线、研学专线、康养专线,满足公众对环境健康的体验需求,推动环境健康管理可视、可知、可感,确保环境健康管理试点继续出彩、出新、出众。深入推进云和县、浙江云和经开区、丽水华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等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作。探索构建木玩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
(三)强化生态引领,推动生态保护。一是开展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为推进云和梯田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中的应用。三是谋划实施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体验(环境健康体验)项目,依托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现有资源(包括银矿遗址、稻+文化、生物多样性体验馆、观鸟点等),建设一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环境健康体验地。四是推动生物多样性科普研学,鼓励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申报云和梯田生物多样性体验馆为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馆。
(四)积极争取资金,强化项目落实。目前,省厅已向我县下达2025年省专资金(提前批)551万元,较去年提升47.3%(去年累计金额为374万元)。2025年,我局将围绕“治理、改革、转化”三类项目清单,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以项目实施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档升级。
(五)执法服务并重,严防问题反弹。将执法检查和入企服务相结合,执法和服务指导双管齐下,进一步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件和反馈问题进行“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持续做好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及时消除环境隐患,为迎接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做好前期准备。
(六)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防线。持续深化“童话云和·生态尖兵”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继续通过周一夜学、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并结合主题教育,提升干部理论水平,筑牢思想防线,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