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002654403/2025-38475     发布机构:云和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5-08 16:35:59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24年,全县教育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党的建设,政治引领强基固本

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教育系统重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铺开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原原本本潜心学纪、解读释义笃悟知纪、分类培训立规明纪、警示教育知戒守纪、检视纠偏正风肃纪五大学习行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纪律意识。2024年,教育系统共组织支部学习120次,《条例》专题解读培训28次,基层书记上党课46次,现场教学点位学习19次,形成“好经验、好做法”10余条。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持续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和“清廉学校”建设,实现全县12所公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教育局获评全县“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工作先进集体,城西小学获评第三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其案例《“清廉故事讲堂”话清廉——清廉故事宣讲制度的实践与创新》获省级优秀案例;云和县第三中学党总支入选全市中小学示范性党组织,叶小伟入选“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

(二)聚焦质量核心,内涵发展提质增效

学前教育擦亮“云和木玩游戏”品牌,举办《幼儿教育》杂志“走进幼儿园”专题研讨暨“云和木玩游戏”金名片推进活动、全县幼儿园童话剧大赛、宝宝木玩运动会、阅读月等系列活动,讲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故事。“云和木玩游戏”特色课程先后亮相CCTV-13新闻频道、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学前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实验幼儿园童话分园获评省一级园。义务教育推进强校提质,梅源中学被市教育局评为2023学年教育质量发展四星级学校;云和三中被评为教育质量发展进步学校。普高教育聚力“县中崛起”。职业教育畅通多元升学渠道,坚持升学与就业并轨,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借力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资源,实施“5+0”区域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项目、“3+4”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云和县荣获省202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绩效评价一类地区三等奖;县职技校2个项目入选省教育厅2024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关项目名单。特殊教育提升办学品质,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跨区域教共体,形成常态化帮扶机制。成人教育加快发展,提升老年学(学堂)校办学条件。目前,我县老年学校覆盖率达100%,老年学堂覆盖率达58.42%。县成技校《花甲无恙》获评“浙江省老年教育特色课程”。

(三)聚焦人才队伍,引育并举激发活力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宣传《云和县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人才新政,重点解读人才待遇保障、奖励激励政策等,吸引更多优秀教育人才来云就职。2024年,共开展三批紧缺型教师引进工作,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公开招聘事业人员5人,后备教师6人;选送13名定向委培生至浙师大、杭师大等高校培养,最高分651分。

二是强化教师队伍培育,打造全县教育人才梯度培养体系,深化“头雁领航”“群雁齐航”“雏雁助航”三大培育工程,搭建名师工作室研修、全县“课堂节”、技能比武等专业成长平台,用好用足银龄讲学、教育对口支援、绿谷双名工程等载体,持续壮大名优教师队伍。2024年,共选送“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培训对象2人,新增市名师6人,县学科(德育)带头人22人,市教坛(德育)新秀21人,市教坛(德育)新苗31人;2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云和三中钟华燕获评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县教师在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中获奖达470余人次;9节课程入选市级以上基础教育精品课程。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突出重实干、重实绩的评价考核导向,出台《云和县中小学(幼儿园)中层干部奖励办法(试行)》,修订优化星级班主任、教育教学问责等人事制度,持续推进校长职级制、县管校聘等改革,焕发教育队伍争优、争先、争效的实干活力。2024年,共对60位校长进行职级评审和团队考核,发放奖励金额160.77万元;对146位中层干部进行考核,发放奖励金额81.93万元;评选星级班主任300名,发放奖励金额136.3万元。

(四)聚焦五育并举,全面培育时代新人

一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筑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思政课获市级奖项11个,入选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金课”3节。获评浙江省文明校园1所,省无废学校1所,市少先队“示范队室”1个,江滨实验小学《德润江滨 点亮童心——“童心圆”德育品牌创新实践与研究》获市第六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大赛二等奖。同时,联合公安、检察院、司法等部门,举办“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暨云和县首届“向阳花·法治好少年”评选活动。各学校积极开展“红领巾爱学习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学校参与评选率达100%,全县1000余名少先队员脱颖而出,荣获各类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二是着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深化实验小学科技机器人、崇头小学农耕文化、江滨小学摄影、云和二中篮球、云和三中健美操等系列品牌创建。县实验小学获评丽水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新增丽水市家庭科创实验室3个(江滨2个,县小1个),优秀科创成果1个。丰富“童话之春”文艺汇演、云景中小学乒乓球联赛等赛事活动,85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各级各类体艺赛事,获市书法比赛一等奖3个,市武术比赛团体表演一等奖1个,育英小学获得省级中小学艺术大赛铜奖;云和三中、江滨实验小学获得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

三是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健康筛查与心理干预机制,出台实施《云和县2024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133”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开展“丽心讲堂”等专场活动26场,在古坊小学建设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开展行为偏差生“1+N”帮扶,2024年,对13名行为偏差生开展新一轮帮扶,目前已开展3次帮扶。落实校园“070”专项行动,共收集各类线索信息60条,确定为校园矛盾纠纷线索11条,确定为校园欺凌行为线索5条,逐一落实闭环管理,后续根据市级要求对零线索学校(班级)实行提级管理。全面铺开“快乐星期三”模式,通过趣味课程、主题社会实践、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切实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良好氛围。

(五)聚焦生态建设,优化环境赋能发展

一是加快教育项目建设。2024年计划投资22690万元(其中可纳统投资21700万元),推进实验小学改扩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中心二期、白水区块配套幼儿园项目建设,加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公寓工程、梅源中学校舍提升工程前期建设。2024年9月,小徐未来社区幼儿园投入使用,完成云坛小学撤并,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

二是深化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坚持数智赋能,全力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建设,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家校共育”场景应用,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品牌,坚持以评助教、以赛促用,积极搭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赛事平台,推进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保持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全市前列、全省有位。2023年云和县数字教育发展指数获满分,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教育信息化课题申报省级课题立项3个、市级课题立项11个,全县师生在各级各类信息素养及机器人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6人(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新之星”1个,最高奖项),市级奖项168个。

三是加快推进“三大创建”。加快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小徐未来社区幼儿园招生、民办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落实等工作,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推进义务教育补短提升,对标对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2024年,我县一举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云和三中、江滨实验小学、城东幼儿园获评2024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

(六)聚焦民生保障,服务升级惠民暖心

一是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2024年,高标准完成6件省市县民生实事: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5%以上(省里指标为90%以上);实施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开展“丽心讲堂”等专场活动18场(其中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4场;面向家长开展10场;面向学生开展心灵集市4场);高质量建设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1个,中心建筑面积约为885平方米,设有热线接听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多个功能区,配备情绪识别系统、VR互动单车心理调适系统多种相关专业设备,在中心大厅、走廊在造型上,体现梯田5A景区“九曲云环”特点和“云海”元素,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六大板块的内容有机渗透,把大厅、走廊打造成县域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学基地,并组建了三支专业化志愿者团队,面向全县学生、家长及教师运行开放及提供服务;完成中小学厕所微改造88间,其中实验小学24间、育英小学26间、古坊小学38间(含特校8间),为4000余名师生提供热水保障,完成率为110%;为义务教育阶段“低保低边家庭”和“三孩家庭”子女提供课后服务费用补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1315名学生享受补助,补助标准1000元/生•学期,合计补助131.5万元。

二是开展系列专项整治。2024年,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督查,覆盖2000余人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督查10余次,下达问题清单26份,实地指导学校完成三防措施落实等4大类139个问题整改;出台实施《云和县教育系统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准入机制及审批办法(试行)》,共梳理出73项内容事项清单(其中取消29项、规范44项),现阶段整改率达100%,切实减轻学校非教学负担减轻校园非教学事务负担;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2024年,针对消防安全、校园安保、视频安全等领域,共开展10次专项检查,发现隐患300余处,均已落实闭环整改。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县教育局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纵深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打好“县中崛起”行动攻坚战,全力推进教育提质,提振师生家长信心,推动县域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一)实施强校建设行动,全力推动教育质量更“高”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加大公办园优质学位供给,计划2025年投入使用白水配套幼儿园,新增幼儿学位360个。推进幼儿园升等创优,申报评定(复核)省一级园2所,2025年优质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2%以上。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推进义务教育强校建设,落实质量目标管理,优化中小学校发展水平专项奖励办法,通过抓紧抓实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重点任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作业管理水平,促进“双减”工作提质见效,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持续为普通高中输送优质生源。三是全力以赴提升高考竞争力。深化“县中崛起”工程,推进云和、慈溪新一轮对口支援合作,进一步深化管理人才协同培养、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科竞赛能力,深入研究学生多元发展路径。四是积极推动云和中学分校建设。结合我县普高现状和百姓对“上好学”的教育诉求,谋划云中分校建设,通过盘活优质资源,激活体制机制,分层分类培养,为破解高中质量瓶颈提供新的载体和突破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教育需求以及让更多人上普高的愿望。

(二)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全力推动区域特色更“亮”

一是扩大“云和木玩游戏”课程品牌效应。经过多年沉淀发展,我县木玩游戏已被省教育厅列入“金名片”培育计划。下一步,在现有省内外400余所木玩游戏实践园基础上,继续加强“云和木玩游戏”课程对外实践交流,持续扩大“云和木玩游戏”影响力,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二是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品牌。办好现有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5+0”大专班,积极争创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长学制人才培养省级项目。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建好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6个省市级产教融合项目,积极培育产业人才,助推地方产业发展。三是持续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深化巩固数字化改革成果,实施数字教育基础环境优化、数字素养培育提升、在线教学服务提质、“学在云和”应用建设行动,以教育信息化赋能山区教育“快跑”前行。

(三)实施人才提升行动,全力推动育人队伍更“强”

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一是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资源,用好人才引进新政、县中结对帮扶及山区县扶持等政策,加大银龄资源挖潜、名优教师柔性引才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来云任教。二是深化本土教师“名”“优”“新”分层培育,重点实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计划,打好云和教育人才基础;做优教育管理青年干部研修平台,育强管理队伍后备力量。三是完善校长职级制,建立校长队伍管理建设机制,加强名师工作室考核管理等,加速人才队伍建优建强。2025年拟增加市、县级名优教师50名以上。

(四)实施服务优享行动,全力推动民生保障更“优” 

一是推进教育项目提速。2025年计划投资2.46亿元,完成实验小学改扩建、白水区块配套幼儿园及产教融合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续建梅源中学校舍提升改造、职业技术学生学生公寓工程;做好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云和二中改扩建工程谋划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巩固提升“两县”创建成果。争创省现代化学校1所。提高省现代化水平监测、基础教育生态监测、教育工作公众满意度测评分值,力争“三大监测”指数达全省中等水平。三是科学合理划定学区。针对民转公学校过渡期已满,综合考虑适龄学生人数、生源和学校分布、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合理做好学区划分和调整优化工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四是推进“护校安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深化“云善护苗”1+N精准帮教、“快乐星期三”平台,深入开展“070”治理、心理健康闭环管理、交通安全提升等专项行动,着力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推进家庭教育“十百千”助力行动,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加快启动“教联体”建设,不断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全力守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