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经济商务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要点
索引号:002654147/2025-00320     发布机构:云和     发布时间:2025-02-21 10:51:38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指标情况

1.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76亿元,同比增长8.7%,全市排名第9。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社零总额51.85亿元,同比增长3.4%。排名全市末位。

3.货物出口额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12月我县货物贸易出口额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27.26%,总额排名全市第6,增速排名全市第4。1-11月服务贸易总额800万元,同比下降43.3%,总额排名全市第8,增速排名全市第8。

4.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2023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1%,全省第84,全市第8;比上年提高0.12%,提升幅度位列全省第34,全市并列第2。预计2024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2%。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产业转型提速增效。1.传统产业焕新。持续推进木玩、轴承、阀门三大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对县内木玩、轴承、阀门等行业进行常态化管理,扎实推进制砂、混泥土、砖瓦、民爆等行业整治提升。出台《关于支持钢铁行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修订)》《关于支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政策意见》《云和县科技创新赋能阀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迭代升级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链提升工作指南》等政策方案,强化政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绩效评价和“腾笼换鸟”攻坚行动,整合提升企业42家,涉及面积440.96亩,相比去年税收增量达2413.71万元,新增工业空间73.68亩。2.新兴产业出新。印发《云和县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新兴产业规划,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功能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等重点领域,谋定未来产业方向大局。

二是数字经济加速发展。1.牵头推进云和县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招引项目1个,数字经济在建项目库新增项目2个,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实现破零。2.积极开展数字化改造。完成数字化改造1.0水平评估规上企业全覆盖,兑现数字化改造项目资金178.19万元。打造数字化孪生工厂1家(新云),新增2家县级制造业“云上企业”。(欧菲、绿林)3.做好数字基建工作。全年完成5G基站建设39个,完成率100%;谋划推进AI算力中心项目,主动融入长三角AI算力中心战略布局。4.推进网线整治工作。牵头推进建成区网线整治工作。明确整治方案,选定浮云街道为整治试点,拨付174.7793万元,用于街道辖区空中网线整治。

三是项目建设蹄疾稳步。1.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力推动中云新能源、涉金属协同中心、汇田叶腊石矿、泰喜科技智能光电等项目激活工业发展存量。组织工业企业申报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23个,贷款总需求8.40亿元,1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首批列入国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清单,数量排名全市第2;储备并申报超长期国债项目5个,总投资2.71亿元,云和县金成木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套木制玩具智能化生产线设备更新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第二批超长期国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审核,补助资金323万元。丽水华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电弧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第二批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审核,补助资金1500万元。完成“零地技改”项目备案10个。2.实施招商项目闭环管理。梳理2018年至2024年全县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个,已贡献产值187.54亿元。3.贯彻落实山海协作。完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拨付430万元,资金执行率达100%。吴兴区“云和多彩木玩”展销中心正式运营,吴兴-云和山海协作共富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3亿元。

四是企业培育精准施策。1.持续做好企业梯度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累计43家。新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4家,累计245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推荐诚创、汉威、欧菲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汉威、欧菲申报省级隐形冠军企业,预计全年完成年度上规1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2.全力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申报国家重点人才项目6人,完成2名国家重点人才的落地。推荐汉威、诚创、兴昌3家企业参加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申报,其中诚创进入国家答辩环节。组织推荐企业家参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领航计划培训班、“浙商薪火”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希望之光工程企业家、丽商菁英(2024级)企业家培训班共计11人。举办第一期民营企业法务(财税)合规研修班、木玩品牌沙龙、2024年度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培训班、专精特新培育专题培训班等线下培训,以及20场次线上,涉及知识产权、税务实操、融资、劳动法、政策运用等内容,培训人数达6000余人次。拟定云和师傅-木玩领域评审管理办法(初稿),完成高校毕业生招引60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63人次。

五是地瓜经济根深叶茂。1.强化政策扶持。兑现开放型经济政策约660万元,惠及企业100家次。6月出台《关于推进云和木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增出口品牌培育、海外营销布局等8项政策条款。累计新增外贸出口实绩企业17家,新增外贸数据贡献4.61亿元。新增跨境电商品牌1个,新增跨境电商出口网店5家。2.加强海外营销。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木玩海外展厅,6家企业参与合作。与香港创昇教育学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云和木玩展厅开设香港展厅。3.提升出海服务。累计组织30余家企业赴香港、纽伦堡跨海赶集,收获意向订单3000万美元。开展跨境电商和外贸出口专项培训6场,参加企业200余家。4.稳住外资基本盘。及时跟进现有外资企业(高十丽)外资到位情况,1-12月实际使用外资129万美元。

六是消费市场扩容提质。1.充分发挥消费政策作用。一季度发放“龙腾云海”新春消费券200万元,拉动消费600万元。启动“家电、智能家居以旧换新换新”行动,共核销763万元,拉动消费共4515万元。2.持续谋划促消费活动。于元宵节举办消费季启动仪式及童话集市,吸引40余家商户、2万余人次参与。举办新岭桃花节,赤石七夕嗨周末等促消费活动。3.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完成月度上限批发企业5家(德诚贸易、玖越贸易、丽水诚艺、明慧新材料、顺发新材料)。6月成功举行云和县电子商务促进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加强行业自律。成功打造木玩直播基地并正式投入运营。4.深化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做好县域商业体系试点项目建设,已完成3个项目中期验收(在库项目5个),拨付部分补助资金210.37万,助力企业加快建设。出台《云和县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机制》与《云和县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浮云街道3个社区入选省级便民一刻钟生活圈,浮云街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整体覆盖率达75%。 

七是科技创新稳中有进。1.增强创新平台蝶变力。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已有2家机构、2家企业入驻。成功建成杭州“人才科创飞地”,2家企业已入驻并开展业务。推进实体化研究院建设,与浙大生工学院、浙江科技大学开展科技合作,今年4月和10月分别成立浙江大学云和雪梨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和浙科产业研究院。2.凝聚高层次人才创造力。全力推进丽水市“绿谷精英”创新引领计划,落地绿谷精英项目6个。推进成立耐磨阀门研究院、建设木玩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聚集产业高端人才。调整优化省、市科技特派员,丰富农业领域科技特派员。完成2名国家重点人才落地,取得历史性突破。3.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成功举办云和县科技成果发布会。探索构建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机制,与中国人保财险云和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八是助企服务常态长效。1.强化组织保障。印发《云和县关于建立“合力办”机制推进涉企问题精准化解的实施方案,组建“合力办专班”,解决简易事项40余个,困难问题9个,形成一类事3件。升格选派133名科级领导担任助企服务员,截至目前收集企业诉求问题22个,均已解决答复。组织新汇公司完成省级小微园认定,云和县木制教玩具小微企业产业园三星级小微园申报。2.辅导研发投入。累计走访企业进行科技政策服务280家次,梳理形成企业技术需求清单24项、技术匹配清单20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19项、人才引育清单5项,帮助企业匹配“阀门铸件缺陷检测及工艺优化”等9项技术需求,有效解决企业共性及个性问题。3.加快政策兑现。全年共兑现金额累计达2.1亿元,惠及企业930家次,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全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特色亮点工作

1.我县已列入国家工信部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共14个,排名全市第2。

2.云和县金成木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套木制玩具智能化生产线设备更新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获得支持资金323万元。

3.丽水华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电弧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第二批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审核,补助资金1500万元。

4.成功申报第二批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地区。

5.实体化研究院建设取得零突破。完成与浙江大学共建云和“雪梨”产业研究中心;与浙江科技大学共建浙科产业研究院签约。

6.“尖兵领雁”项目上新台阶。首次年度内有2个项目入选省“尖兵领雁+X”科技特派团项目。

7.科技解锁产业发展工作获评浙江探索与实践优秀案例。

8.云和县木制玩具行业成功入选2024年浙江省产品主数据标准试点名单。

9.完成2名国家重点人才落地,取得历史性突破。

10.深化木玩产业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做法获得柯吉欣副省长批示。

11.浙江金马工艺品有限公司入选浙江省第七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

12.《小木头“飞向大世界”,云和绘制“最美童话”产业蓝图》入选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

13.我县2家共富工坊分别入选省商务厅2024年度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优秀坊主事迹。

14.2024年6月,浙江和信玩具集团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15.启动“家电、智能家居以旧换新”行动,资金使用率245.53%,位列全市第1。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受困于制造业新项目大项目招引少,在库培育上规企业体量小等原因,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乏力。上半年原计划月度上规的2家企业因企业订单不足、股东经济纠纷等原因暂不能实现月度上规。

二是出口形势仍然严峻。木玩外贸出口形势回暖仍不明显,阀门、轴承以及部分木玩企业反映,受国际形势影响,出口俄罗斯订单,客户打款被退回,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到账,造成企业资金流紧张、成本上涨。

三是产业创新强度不高。受产业结构制约,我县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从业人员学历较低,企业管理者对创新研发意识不够,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强度不高。

四、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县经济商务科技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紧盯“质量、目标、位次”,围绕“指标怎么抓、产业怎么扶、平台怎么搭、队伍怎么建”等关键问题,做好以下工作。

(一)争先进位目标

力争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货物出口额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达1.43%。

(二)重点工作举措

1.全力实施工贸增长攻坚专项行动,稳住经济基本盘

一是挖掘工业增量。以高质量启动、加速度抢拼打好新年第一仗,全力做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争取出台开门红政策,动员华宏早开工、多生产,持续关注怡人玩具、云谷玩具、奇缘玩具等新上规企业基数低优势,力争一季度多做贡献。多措并举力保全年稳,持续关注诚创、兴昌、中云、欧菲、奇美乐、蔚复来等高增长企业,动员新云玩具嘉善公司产值数据在云和体现。二是激发内外贸存量。动员辰龙玩具在云多开展进口业务,引导间接进出口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新增外贸出口实绩企业8家以上。充分发挥电商直播基地运营活力,全年新增月度上限企业2家。深化与阿里国际在跨境电商培训、业务陪跑等合作。引导县级部门在采购以及公务用餐、加油上倾向于限上纳统单位,争取云品汇、怡居家具等实体零售一季度月度上限。与华东汽车城合作,落地浙西南共富数智车城项目。三是做好企业研发投入。通过“三个加强”即政策宣传、会计队伍培训、“一对一”精准服务,扎实开展研发经费提升专项行动,力争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覆盖达70%以上,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2.全力实施产业体系跃升专项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围绕构建“4+X”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木玩:推进木玩精细化管理,制定标杆示范企业标准选培办法,打造精细化管理标杆企业3家以上。建设木玩原辅料市场,强化供应链功能。与海港集团深化海铁联运项目合作,降低出口企业物流成本。引进木制玩具公共检测中心,与通标、必维、莱茵、天祥、南德、中检等国际标准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标准检测增值化服务。推动玩具AI设计软件开发,招引专业研发团队入驻云和,助力行业产品创新。阀门:大力建设涉金属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加速推进汉威阀门、隆瑞锻造标准化锻件、钰易来直缝拉直管等技改项目,推动阀门产业向覆膜砂工艺升级。实施《云和县科技创新赋能阀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浙丽转”模式。轴承:拓宽轴承企业发展路径,鼓励龙头企业加强轴承套圈、钢球进口替代产品研发,加快诚创轴承、兴昌轴承、环驰钢球设备更新等技改项目建设,加大产能释放。钢铁:大力推进华宏超低排放、余热利用、精品钢生产线等项目,鼓励华宏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加强科技新产品研发,做好下游产品延伸。二是打造新兴产业强引擎。2024年我局完成《云和县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云和县新兴产业链重点企业招引长短名单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依托特色工艺晶圆、泰喜智能光电、汽车光网络、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器等项目初步基础,重点发展半导体、先进功能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三是做好企业培育。扎实推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力支持诚创、欧菲、汉威等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积极向省里争取省重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力争创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

3.全力实施平台强化支撑专项行动,赋能产业发展 

一是重塑空间平台。加快建设云景生态产业平台,开展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引导和支持园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零地技改”、改造提升闲置厂房等方式提高亩产效率,全年完成低效用地整治300亩。谋划“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开展石塘镇小顺区块、元和街道陈前村等乡镇工业平台前期研究。推行国资新建标准厂房出租模式,加快云和—吴兴“山海协作”共富产业园建设。完善产业公共配套服务,搭建集研发、检测验证、专利、标准和科技文献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可委托第三方搭建产业服务平台,为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做服务支撑】二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发挥电商直播基地牵引带动作用,推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实施跨境电商主体培育计划。支持今橙、新苗等专业跨境电商服务机构开展跨境电商培训、资源对接等活动,提升传统外贸和制造企业跨境业务能力水平,累计培育跨境电商主体30家。三是建设木玩产销中心。按照“市场化、公立化、增值化、一体化”的四化要求建设云和木制玩具展销中心,探索构建主导产业内外贸一体化新发展格局。四是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借助浙江科技大学各方资源和力量,建设好浙科产业研究院,为我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推进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聚集各类创新资源,为木玩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借助省科技特派团力量,实施和完成玩具、轴承领域关键技术的提升和攻关。深入产学研合作,争取省尖兵领雁(科技特派团定向项目)、市县联动项目至少1项。完善杭州“人才科创飞地”管理制度,争取完成围绕生命健康和新材料领域等新兴领域招引企业3个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以上,推进“绿谷精英”项目落地5个以上目标。

4.全力实施机制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大力营造“合力扶工”氛围,服务企业上要更加有感。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建立涉企问题“合力办”解决机制、提级选派助企服务员队伍、开展企业合规专题培训等,在服务企业上取得了一些实效,涉企问题解决还存在各自为战、合力不强、难事难办等问题,为此,我们将以企业娘家人的角色定位,始终心怀企业的事无小事责任感,企业的事一刻都耽搁不起的紧迫感,以涉企问题“合力办”机制为抓手,着力推进解决企业用工难、执法检查频、劳资纠纷多、发展瓶颈大等一批问题,形成可参考、可借鉴的破题实例10个以上,擦亮“合力办”这个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品牌。二是优化干部能力提升机制。不断推进干部专业能力提升,深化全员培训机制,进一步强化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强基提能行动,以经商科技大讲堂为载体,引导全局干部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建立业务骨干人才库,落实各类评先评优和表彰工作,切实关心关爱干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