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002654833/2025-00287     发布机构:云和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5-02-18 12:00:52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24年,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遵循“划清边界、厘清事权、做好蛋糕、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思路和“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的理财要求。注重稳增长、优支出、强保障、惠民生、出实效,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凝聚合力、主动作为,推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为实现我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2024年财政总体工作

(一)本年度财政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1-12月,全县财政总收入17063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4.90%,增长8.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91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54%,自然口径增长8.59%。其中:税收收入913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8.05%,自然口径增长16.69%,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14.97%;非税收入1158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4.98%,下降29.82%。

2024年1-12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5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6.59%,下降0.62%,减支2606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1-12月,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95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2.26%,下降37.53%,减收7185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49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8.38%,下降7.17%,减收5014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283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0.31%,下降71.27%,减收81479万元。

2024年1-12月,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19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8.26%,增长3.23%,增支5374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892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6.18%,下降18.29%,减支10953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942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39%,增长1.73%,增支1602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1-12月,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8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6%,增长16450.68%,增收12009万元。

2024年1-12月,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0%,增长40.00%,增支2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1-12月,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355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28%。

2024年全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07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04%。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情况

一是债务限额。22024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新增债务限额11.3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8.45亿元。截至12月底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3.9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4.5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41亿元。

二是债务余额。截至12月底,我县已发行到位一般债券2.9亿元,专项债券8.45亿元,当前我县债务余额73.9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4.56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9.41亿元。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在形势严峻、压力较大情况下,县财政局始终坚持优化支出结构,保民生和促发展同向发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确定性。

(一)架梁立柱,千方百计稳定财政收支运行。面对严峻形势,坚持将稳收支、稳运行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着力稳住基本盘。在抓收入上,本年度公布的2023年全年争取省对县补助24.83亿元,同比增加7.04亿元,绝对值和增幅均创历年新高。除全力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外,制定《向上争取资金方案》,配合宣传、经商、水利、农业、移民中心等部门争取专项资金近22.95亿元。10月份成功申报2025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共富乡村试点、云和县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集聚区建设试点,目前已经省财政厅审核并公示,预计下达资金7000万元,两个项目同时入选系全市唯一。在稳支出上,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调研安排、报刊杂志、视频和PPT制作、资料印刷及能源使用等方面支出,2025年公用经费在2024年压减基础上压减0-5%,一般性支出压减20%。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预算编制回归“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本源。优化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重大决策部署、保续建项目等重大事项和重点领域上。

(二)提质增效,集中财力做好重点工作保障。持续唱响“拼比争”主旋律,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立足财政职能全力保障民生及县委县政府重点中心工作。促进“8+4”政策资金发挥效益,围绕“8+4”经济政策体系,安排县级财政资金4.75 亿元用于农林、水利、卫健、经商等重点领域。推动工业经济迭代升级,兑现财政资金1.21亿元助力我县钢铁行业持续做大做强。统筹安排“两新”补助资金2259.19万元,全力支持我县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按照“政府补贴、商家促销”的原则,安排200万元开展“龙腾云海·惠享新年”活动,实现消费提速“一季稳、开门红”。助力农业农村领域提能升级,坚持树立“把乡村建在公园上”理念,整合债券、一事一议、移民等涉农资金共计1.17亿元,倾力推进县域“宜美、宜业、宜富”公园乡村建设。联合省农担公司、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云和县财金协同支持农业专业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浙里担·农创贷”产品,为符合条件的“云和师傅”、“农创客”等提供贷款担保,财政给予0.3%担保费补助。支持教育领域优先发展,本年度教育经费投入4.49亿元,依法落实财政教育投入“只增不减”要求,安排提升中小学发展水平专项奖1000万元,重点支持我县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县中崛起”工程,助推云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运行,在履行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每年再另外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支撑。统筹本年度预算资金1363万元用于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达到107元。抢抓试点助推共同富裕。成功入选省财税研究院首批研究基地,为云和“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理论和实践支撑。选送的“千师助万户,财政赋能‘云和师傅’促共富”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浙家共富”财政促共富最佳案例。列入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新增试点单位,出台《云和县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实施方案》等,以财政贴息政策撬动金融资源向扩中家庭倾斜。

(三)纵横贯通,集聚动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立足县委县政府顶层设计,监管和服务并举,推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国企市场化运营能力。健全完善全县国企构架,根据监管事项清单厘清出资人职责,完成“1+4”改革体系搭建。优化改革国企考核,以明确经营目标、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为出发点,围绕国投集团功能任务、质量效益指标、个性指标及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多角度切入进行科学考核评定。充分发挥国企融资功能。2024年全年,国投集团完成融资授信约62.11亿元,其中项目贷约37.42亿元,流贷等中短期贷款约24.69亿元,全力推进我县北云飞创产业园、紧水滩抽水蓄能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开展国有房产(土地)集中排摸整治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具有较高价值经营性资产确权105处,累计已测绘102处,已完成公示75处,已完成组件61处,已完税60处,已销号60处。下一步,将聚焦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后续管理,持续加强调查研究、梳理分类及沟通协调。梳理盘活国有资产。完善资产盘活机制,针对前期梳理可盘活清单资产,采用出让或者无偿划转的方式优先进行盘活,2024年已盘活停车泊位经营权资产1.68亿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拟对10处已确权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资产进行公开出让,同时,积极研究渣土消纳等经营权盘活工作的可能性。

(四)夯基垒台,全力以赴防控财政领域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化解范财政风险。防范债务风险。根据财政部驻浙江监管局对全省债务风险化解的核查要求,编制《云和县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增强化债能力工作方案》,开展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工作,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三保”风险。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上的优先顺序,切实兜牢兜紧“三保”底线,确保工资按时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基本民生有力保障。2024年我县预算安排“三保”支出11.32亿元,1-12月支出11.32亿元,完成预算100%,风险总体可控。防范社保基金运行风险。加强基金收支管理和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基金平稳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基金征缴、统筹政府性资金资源,持续做大风险储备“蓄水池”等措施,着力防范化解社保风险。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制订出台《“财会监督加强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6+26”监督重点,推动提升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一体、查处问题与整改落实一体的监管质效。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被检查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内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共23个,涉及金额69.23万元,通过发送整改通知书形式指导单位进行问题整改。

(五)添砖加瓦,多维发力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在保证工作任务不减、工作质量不降的前提下,压减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着力推进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深化财政预算管理。紧抓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重要政策窗口期,积极向上对接联系,密切关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进展,积极争取有利因素。充分运用财政收支运行智管等数字化改革成果,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把严把实财政项目审核过程。2024年度共完成概、预、结、决算项目审核205个,送审金额27.97亿元,审定金额25.82亿元,净核减2.15亿元,净核减率7.68%。通过多领域复核审定,有效节省全县项目资金不必要支出。规范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持续强化政府采购工作监察力度,全县采购安排年度预算金额3.07亿元,实际执行金额2.87亿元,节约资金1946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县财政局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动财政收支质效持续提升,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

(一)强化财源建设,推动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一是部门联动。配合税务部门认真分析税收结构,加大欠税清缴力度,挖潜能促增收,确保2025年税收收入平稳增长,且按增长8.4%的目标安排2025年税收收入计划;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前谋划2025年收入工作,细化明年拟出让地块,想方设法实现土地收入增收;形成部门向上争取资金合力,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尽最大可能争取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债券资金等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全县可用财力。二是涵养税源。积极落实惠企政策,扶持企业健康运行。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及对新兴产业的培育支持,推动提升新兴产业税收收入的占比,进一步壮大地方财力。三是盘活资产。做好可盘活资产摸底,通过集中整治权确后,以出让或者无偿划转的方式优先进行盘活,充分挖掘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收空间,稳步构建存量资产资源多层次、立体化盘活体系,提升资产盘活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度。

(二)优化支出结构,勒紧腰带坚持过“紧日子”。将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在实处,始终坚持“严”和“紧”的主基调不放松,勤俭办一切事业。一是全力保障基本民生。财政资金始终坚持向民生重点领域倾斜,确保三分之二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全力兜实民生底线,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互促互进。二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持“节用裕民”,持续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经费的开支标准,进一步压缩政府购买服务费用,将节约出来的资金用于改革发展更加急需的方面。动态掌握部门“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推动解决,严防财政资金跑冒滴漏。三是按需保障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新增项目资金原则上不得用于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重点保障续建项目和完工项目、新谋划项目除有债券资金支持外,原则上不予安排。

(三)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财政领域改革。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四本预算”全口径预算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预算编制的基础性作用,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财政预算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二是强化零基预算理念。预算编制回归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本源,分类分层梳理预算,实行预算分级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重大决策部署、保续建项目等重大事项和重点领域上。三是划清支出边界。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大包大揽、无限扩大政府支出范围,做到不该开的口子坚决不开。
  (四)强化风险意识,坚决树立红线底线思维。一是严防“三保”风险。坚持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预算编制审核时确保按照“三保”保障清单及标准足额保障安排预算。二是防范社保基金运行风险。坚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原则,完善社会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持续做大社保储备资金“蓄水池”,确保社保基金运作平稳。三是持续深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我县的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方案,足额落实到期还本付息资金,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做好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的还本工作。加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与其他财政资金的统筹,与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保持衔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