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美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5号提案《让“百年品质”的云和雪梨跨“城”出“圈”》收悉,您在提案中提出的云和雪梨产业发展打出“三张牌”等建议,我们高度重视,也是和我们的思路相契合,通过近期落实举措,现答复如下:
1.加强雪梨后续管理。我局在2022年开始实施《云和雪梨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以来,各乡镇(街道)和重点村积极行动,有力推进规模种植基地建设,产业规模得到快速增长,全县累计新增雪梨种植面积7235亩,建成规模化基地22个。为加强规模化基地的管理,确保基地顺利投产见效,根据县政府要求起草了《关于加强云和雪梨规模种植基地后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初稿,多措并举加强雪梨后续管理。明确乡镇街道和责任主体(行政村)管理责任,加强领导,我局将强化对规模化基地管理工作的指导,统筹做好种植基础设施项目申报、产业政策制定、技术指导服务力量整合等工作。
2.加快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监管。 我局2024年将加快制定市级《云和雪梨地方标准》,上半年已经与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合作制定“和玉”云和雪梨市级地方标准,要求全县规模化基地要全面推广应用云和雪梨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落实“肥药双控”要求,切实提高品质,确保质量安全。同时,将完善建立产品溯源体系,规模以上基地和经营主体要全部纳入“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主体信息和产品信息“追溯码”,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实现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到2025年实现云和雪梨安全质量追溯率达100%,标准化生产率达95%以上。
3.培育公共品牌,挖掘梨内涵。2024年我局将着力培育做强“云和雪梨”国家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公共品牌,2016年国家地理标志,2022年获得云和雪梨证明商标公共品牌。2023年我局组织开展多项“云和雪梨”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宣传活动。举办丽水“两山”实践成果上海推介周云和雪梨专题推介会、云和雪梨“沪”你不离不弃古梨树认养活动发布仪式、云和雪梨推介会宁波站等一系列活动,在杭州公交车身、云和县城浮云桥头等地投放“云和雪梨 大有来头”的区域公用品牌广告,云和雪梨被评委丽水山耕十大标志产品、丽水市培育拳头产品,进一步提升云和雪梨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下一步将逐步建立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管理要求、统一营销品牌、统一宣传口径的“四统一”品牌运营管理机制,将云和雪梨打造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到2025年提升云和雪梨“丽水山耕”合作主体10家,SC认证企业3家,培育云和雪梨农创客30名。同时,积极挖掘梨内涵,从卖雪梨到卖文化,炼好雪梨百年基因,提炼形成具有云和独特地方特色的独特标识。
2024年我局与县农旅投合作设计云和雪梨标识系统并开始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下步将委托县农旅投统一运营管理云和雪梨区域共同品牌,统一投入到雪梨礼盒包装、伴手礼等实际应用上。并结合餐饮业做好雪梨餐饮文化,在原有“雪梨宴”基础上,对雪梨菜品、雪梨小吃进行升级,重新命名,形成系列,讲好雪梨故事,打造雪梨餐饮品牌,提高雪梨产品附加值。
4.做大加工产业,延伸梨链条。2024年开始我们大力推进雪梨产品精深加工,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发具有云和雪梨独有口感配方的雪梨糖、雪梨膏、雪梨酒、雪梨果脯等雪梨系列产品,引入自动化衍生品生产线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工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云和雪梨天然营养,原汁原浆,原膏原味。培育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雪梨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家以上,延长云和雪梨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链。建立云和雪梨分拣中心,全面推行商品梨分级包装,实现精选细分。加强雪梨冷藏保鲜、加工技术研发推广,延长果品上市时间,增加雪梨附加值,实现云和雪梨从卖初始鲜品到卖文化品牌价值的飞跃。 2024年上半年,我局在县政府统筹下已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浙江大学-云和雪梨产业联合研究中心”,投资2000万元依托浙江大学进行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科普教育、品牌展示和乡村振兴等为一体的雪梨产业发展综合研究平台,提升云和影响力,促进雪梨产业发展。目前联合研究中心机构已经挂牌签约运转,确定围绕成果转化对云和雪梨饮品(雪梨汁和果酒)衍生品进行联合攻关研发,并已与县农旅投合作共建云和雪梨精深加工厂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指导云和县农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进行雪梨冰饮等系列产品开发,为雪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加速器和发展引擎。
5.做畅营销市场,接二连三走天下。为加速推进云和雪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及推进冷藏保鲜物流中心建设。2024年我局将在元和街道建设云和雪梨全产业链科创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多措并举引进有实力、有创意、有市场的国企或市场主体入驻,着力打造集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品牌经营、市场营销、价值创造于一体的云和雪梨全产业链“主引擎”“孵化器”。联合县农旅投公司和强村公司等市场主体运营管理品牌,在重点城市设立营销窗口,与结对单位、重点企业开展订单生产,不断开拓销售市场,确保产销有效衔接。我们确定每年9月份的第二周为“云和雪梨文化节”。充分发挥“山海协作”优势,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以及北仑、吴兴等结对地区定期举办雪梨产品推介活动,全面提高市场、市民对云和雪梨的知晓度、接受度。同时,通过各级农博会、农事节庆、长三角地区推介等活动,利用宣传广告、短视频、直播间等形式加大对云和雪梨宣传力度,共同打造云和区域特色产品品牌,扩大“云和师傅”“云和雪梨”等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将云和雪梨打造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6.积极实施梨文旅融合行动。2024年我们将重点打造雪梨乡村,紧密结合雪梨产业发展和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布局,重点打造以小顺—梅湾—云岸—沈村—梨庄—黄家地—安溪为纽带的雪梨乡村风景线,以小顺、沈村、安溪3个“红绿融合”为龙头的雪梨乡村综合体;以梨庄、小顺、黄处、云岸、沈村、梅湾等6个雪梨特色乡村为支撑的“一线三体六村”雪梨乡村共富示范带,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同时,厚植雪梨文化,做精雪梨文旅。2023年开始立项开展“云和雪梨栽培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云和雪梨文化基因解码和转化利用,深入挖掘整理云和雪梨产业文化、共生文化、民俗文化。全面梳理雪梨文化与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畲族文化、移民文化、木玩文化等云和特色文化发展传承、互促共进的历史脉络、交融成果,打造云和雪梨文化品牌,为产业振兴提供文化力支撑。
2024年重点以小顺安溪雪梨乡村风景线、元和街道云和雪梨特色强镇为重点,依托小顺、长汀、安溪佛儿岩风景区,全面实施以“六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雪梨文旅融合工程,即创建一批雪梨休闲观光区(点)、培育一批雪梨主题民宿(农家乐)、打造一批雪梨文化展示窗口、建设一批雪梨乡村节点、选树一批雪梨乡村营运师、培养一批雪梨文化传承人,形成点线面、村景业、农文旅融合的乡村共富新业态,构建雪梨乡村共富大场景,打造具有云和辨识度的乡村共富“金名片”。
感谢您对我县云和雪梨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任伟春,联系电话:15057853591)
云和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