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早,在凤凰山街道异地搬迁安置小区——普光小区的多功能运动场,不少居民正在悠闲地健身、打羽毛球,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近年来,我县持续聚焦搬迁农户生产、生活,通过创新社区治理、就业服务、医疗服务等措施,全力推进农民无差别融入城市生活。同时,围绕社区居民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在社区打造童话书房、儿童之家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农民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点)53个,累计安置异地搬迁农户1.2万户4.1万余人。
“我今年59岁了,是从石塘镇叶高坪村坪地自然村搬迁来的,现在老伴在附近的玩具厂上班,孙女在城里上初中,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普光小区居民蒋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县依托木玩企业优势,在大坪小区、南山小区等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点)建设木玩共富工坊,带动4000余名异地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近日,在白龙山街道大坪“街乡共治”服务窗口,大坪社区工作人员仅用5分钟,就帮助居民毛百香成功办理了临时困难群众申请认定。
“我们社区目前居住总人口1927户7017人,是云和最大的异地搬迁安置社区。近年来,我们主动聚焦下山脱贫群众及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需求,在实现60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一窗通办’基础上,全面推行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容缺办等服务模式,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即可解决需求困难。”大坪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通过“一窗通办”为群众办理事项400余件。
在做好异地搬迁“后半篇”文章中,我县还整合迭代“流动便民共富车”,持续完善“助医、助行、助餐、助购、助销、助急、助洁、助业、助乐、助学”的“十助”体系,为异地搬迁等群众提供集成化、精准化、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今年以来,已推进崇头、石塘、紧龙(紧水滩镇)、赤石、畲乡(雾溪畲族乡和安溪畲族乡)5个片区综合服务站建设以及石塘村、朱村村等12个流动便民共富车村级服务点建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