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溪畲族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民族乡镇共富样板的奋斗目标,以“小乡也要有大作为”的使命担当,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重点项目进展迅速。后塘农旅融合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结顶进入装修,与杭州黄龙集团签订运营合约。森泉山庄改造提升工程已全面建成,准备营业。黄处至佛儿岩游步道和景观节点工程,安溪沿线绿化提升工程等4A基础配套项目全面竣工,佛儿岩智慧景区、标识导视系统有序推进。云和雪梨文化展示中心完成布展及验收并对外开放。截至11月底,全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2万元,完成年度任务102%,位居全县前列。二是试点项目成效显著。先后获得首批浙江省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省级低(零)碳乡镇(村)、市级艺术助推乡村振兴、县级公园乡村等试点项目,争取、筹措各类资金1500余万元。截至目前,林共体项目已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累计投资700余万元,完成森林生态廊道道路景观美化、边坡绿化、黄精种植,建成3个森林消防蓄水池。畲境花海完成20亩金丝皇菊种植并开展包装、销售,“星城”露营基地、风貌提升工程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开工。儿童文学村围绕“原色黄处 七彩童年”主题打造文学馆、绘本馆等,已完成设计进入招标阶段,并通过“强村+企业”模式打造研学营,开展各类亲子研学活动10余场次。三是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积极谋划联建项目,通过新建和采购屋顶光伏、开发节庆营收项目、推出文创产品、入股重点项目和招引企业合作研学等举措,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截至11月底,全乡3个行政村总收入298.13万元,经营性收入163.7万元,强村公司利润收入248.1万元,已全面完成消薄任务,其中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村占2/3。
(二)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安溪村列入第二批全省未来乡村试点创建名单,美丽乡村提升项目、数字化项目等有序推进。深入开展洁净家庭、美丽庭院评比,安溪村、黄处村创成市级“花园乡村”,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现场会在下武召开,创成浙江省健康乡镇。二是民生项目有序实施。自来水厂二期、浦安桥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安溪生态公墓全面完工,安溪邻里中心项目结顶并进入装修阶段。东岱道路提升、下武到林斜道路硬化等项目已全面完工,黄安线改造提升工程、湖西弄-黄处道路提升、天然气管道通乡工程、安溪相公殿桥扩改建等民生项目有序推进。云和雪梨文化展示中心成功创建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成下武15分钟文化生活圈。三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结合雪梨产业和乡村旅游,着力推介“红绿蓝橙黄”五色游线,先后举办安溪村梨乡赏花节、“三月三”畲族风情文化节、黄处登高节等节庆活动和云和雪梨产业振兴新闻发布会,打造安溪畲家长桌宴,并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民宿、森林康养等产业。四是社会治安谐和稳定。深入开展“终本出清”专项攻坚行动,建立主要领导包村、联系领导包网格、村干部包户“三包”工作机制的“三包”机制,组织力量下沉7个微网格,有效化解纠纷、信访难题。率先案件出清28件,完成率110.70%,位列全县第一。全域实现“零电诈”,被评为云和县“无诈乡镇”。
(三)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基础更加稳固
一是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举办 “‘梨想青年’话担当 明德守法我来说”主题系列读书会、宣讲赛等实践活动。组建“畲乡送学小分队”,开展送学上门、结对帮学活动,帮助困难党员及时学、跟进学,确保对象全覆盖。全力做好县委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二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不断夯实。抓好基层体系改革和干部岗位评聘工作,培育建强“头雁”队伍,培育市级兴村名师1人;依托村企共建优势效应,改造提升“共富工坊”6家;着力推动“一村一品”创建,安溪村梨享家、下武村畲山红、黄处村“童绘同享”党建品牌纳入县级党建品牌资源库,作为首批试点;云和雪梨“共富学堂”入选丽水市技能培训基地,全面完成严山革命院落群改造提升。三是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6名,其中,博士1名,完成率120%;高技能人才培养完成率100%;引入“百博入乡镇”人才1名开展林业产业服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推动全领域人才帮扶。四是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完成《浙西南云景畲族“红色高地”革命历史资料选编》,建成粟裕第六次负伤地革命遗址公园。完成乡贤会换届,后塘农旅融合共同富裕综合体成功入选首批“浙丽同心·乡贤助乡兴”新乡贤同心共富实践基地 ”名单。组织开展同心“跑亚” 由我来战趣味定向赛暨“童眼探世界 童心绘童话”亲子研学活动,举办云台共富“梨梨邂逅”梨产业交流座谈会等多场活动,并常态化推出“梨想”周末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深化之年。2024年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锚定目标,主动作为,做好2024年各项工作的谋划落实,为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在推动重点项目上持续发力
一是全力推进后塘共富项目。强化招引项目服务,持续做好后塘农旅融合项目供水排污、配套道路、政策处理等服务,推动林共体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打造林下经济新模式、森林消防新阵地、群众共富新平台,打造“两山”共富窗,确保通过省级验收。二是积极推动景区创建。坚持以旅兴村,驰而不息开展佛儿岩4A景区创建工作,在优化基础配套项目基础上谋划创建山地体验、景观节点、主题乐园等项目库,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打造系列文创产品,通过植入业态丰富游客体验感。三是持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围绕公园乡村建设“六个一”目标,瞄准“畲寨儿童文学”发展定位,在保留乡村原有风貌基础上,突出儿童文学村元素,流转改造一批老民房,完善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招引一批富民产业,开展一批主题活动赛事,做优做精特色亮点,重点推动人才招引和业态打造,让公园乡村建设不仅扮靓环境,更让群众获得实惠。
(二)在推进乡村治理上持续发力
一是推行“党建+网格+数字化”治理模式。结合安溪村未来乡村试点推动数字化平台管理,不断夯实先锋制、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深入推进“乡风、民风、家风”建设,持续开展洁净家庭、美丽庭院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文明乡风培育。二是守牢基层治理红线底线。坚决护航平安稳定,运用法治化手段积极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各网格开展重点区域巡查、重点人员排查、森林防灭火等工作。三是打造基层治理示范点。结合安溪邻里中心,提升畲汉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打造“畲娘舅”调解工作室、梨乡“共享法庭”等治理阵地,努力争创黄处村省级民主法治村。
(三)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
一是夯实绿色产业基础。继续做好“两非”整治、撂荒耕地和流出耕地整治工作,将云和雪梨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发挥“雪梨之乡”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加快产业提质扩面。谋划打造黄酒、黄粿、皇菊和雪梨酒、雪梨膏等衍生农产品,持续开发“雪梨IP”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创意作品,做深“梨乡”特色。积极谋划林下经济,打造首个县域箬叶示范基地。二是精耕畲族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资源和畲族文化融合发展优势,将安溪邻里中心打造为畲家长桌宴固定餐食体验地,在黄处村打造石榴籽共富精神家园,举办畲族“三月三”主题活动、第五届(原生态)畲族特色山歌联谊等文化活动,营造畲族文化节点,浓厚畲乡氛围。三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整合乡域资源,将“五色游线”逐条逐点落细落实运营主体、活动点位等,将云和雪梨文化展示中心“梨想周末”活动、“战斗黄家地 忠勇严山村”初心研学基地与社会化团队融合运营,不断开发红绿研学、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载体深化“旅游+”,实现串点成线、研学成型。
(四)在党建引领上持续发力
一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从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力度,建强村级组织“头雁”队伍,开展年轻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夯实战斗堡垒。抓好村级党组织规范化管理,建好用活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提升安溪文化礼堂,突出“一老一小”服务功能,推动“五星”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三是深化党建联建,助力农民增收。聚焦党建引领,依托产业特色,盘活闲置资源,建设来料加工、箬叶加工等“共富工坊”,助力农民增收。四是完善巩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积极探索和拓展强村共富新发展模式,推动强村经营管理,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承接村级项目集体建等项目获取收益,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