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赤石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全面厉行“丽水之干”,对照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各项任务,结合“拼担当、比实干、争进位”专题活动,深入打造“湖山相伴 鱼美花香 浪漫赤石”公园乡村样板,奋力书写赤石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
(一)只争朝夕赶进度,蓄势发力推项目
抢抓全域5A级景区城创建机遇,融入“一城一湖一梯田”建设,云和湖创意产业经济走廊赤石区块领跑先行。政策处理用心用力。长深高速公路云和赤石互通改建工程政策处理工作启动早、谋划快,在县委县政府下达任务书之前一个月,就着手启动征收动员工作,做足充分准备。整合乡村两级力量,成立政策处理工作专班,深入现场做深做细做实政策宣传工作。如期完成政策处理工作,青苗及征地补偿安置、坟墓迁移、房屋征收签约率均达到100%,保障项目施工实现无障碍,捧回上半年“红旗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面保障云曼康养度假区项目建设全程畅通、人气火爆,水上项目、萌宠乐园、冰雪世界正式开业。赤石区块水厂供水工程、污水管道工程建设全面竣工。南山湖稻蛙基地实现业态升级,双源村露营基地、云和湖有机鱼旗舰店开工建设。民生项目落地落实。实施交通基础补链强网工程,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工3条、在建7条,累计建设约20公里,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赤石乡入选全市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加快推进垟田区块改造政策处理工作,黄沙岗环境管网落地、通信线路改造、外立面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二)善作善成抓产业,彰显特色提品质
公园乡村建设持续深化,“浪漫赤石共同富裕示范带”入选全县公园乡村项目。“玫瑰花乡”品牌效应再提升。高标准改造提升浪漫旅游环线,玫瑰大道和精品点位实现美丽蝶变,小弄坑沿线综合整治实现精致升级。以“共富花园 浪漫赤石”品牌发布为契机,举办2023年玫瑰文化节,吸引游客约3万人,旅游收入300余万元,推动乡村面貌再蝶变、旅游业态再升级。赤石玫瑰文化节活动被国家和省市20余家媒体报道,并在新华网、童话云和直播,收看人次近50万人次。渔水经济补链强链。打造云和首家云和湖有机鱼旗舰店,推出精品鱼宴套餐,深入挖掘云和湖有机鱼的品牌价值;启动建设“一湾鱼——数字化共富渔场”项目,拓宽互联网销售路径。积极推动构建水上运动赛事集聚,推动水上项目落地,2023中国浆板公开赛、长三角地区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在赤石激情开赛。村庄运营模式提升常态有效。探索“农户+村集体+企业”的经营模式,招引乡贤回归经营夜经济项目,打造“嗨周末”特色街区。赤石村“美家美户 全员轮值”公园乡村保洁方案正式启动,群众参与度、积极性显著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全县排名第一,加快打造新时代和美乡村山区样板。
(三)凝聚同向奔共富,改善民生强保障
共富经济做大做强。木玩“共富工坊”创成市级示范工坊,来料加工共富工坊获评项目大比拼一类项目,列入“巾帼共富工坊”提升县项目,赤石乡颜小红获评全省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出台政策扶持十二条,赤石乡“1个总中心+3个分中心+N个家庭微工坊”加工模式初步形成。杭汀村“金阳光”共富工坊建成,全省首个公益光储一体化电站投运,“公益光伏+共富工坊+山区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带动留守老人增收致富。公共服务扩量提质。健康生活理念全面普及,全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赤石乡入选2022年度省级健康乡镇。积极落实“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基层医疗服务显著提升。新建一个15分钟文化圈,共建四个15分钟文化圈,每周开展活动,丰富广大留守老人文化生活。“二月二汀州春耕节”迎春召开,为山区留守老人献上爱心。平安稳定抓紧抓实。承办了市级的反邪教启动月仪式,获得“全市首批反邪教宣传教育示范基地”称号。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平安护航亚运”、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风险防范化解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荣获全市创建省二星“平安金鼎”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四)深学细悟提站位,激发干事新活力
作风建设全面加强。贯彻落实“拼担当、比实干、争进位”专题活动,深入开展赤石乡“六拼六比”行动,提振全乡干部强信心、稳增长、促发展的精气神,以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以实干作为一切工作的方法,蹄疾步稳推进赤石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一站式夜玩体验、提升业态能级品质等方面,乡干部充当“暖心服务员”,推出免费游玩、来回接送、优惠入住等福利,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能力素质全员提升。以“旅游特色型”公园乡村建设为抓手,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品味,在实干实践中磨砺干部“旅游创意型”技能,在培育园丁型、招引型、策划型、经营型、服务型等“五型”干部中争当打造中国公园乡村建设先行实践区的排头兵。清廉赤石全域建强。通过党建引廉、宣教育廉、阵地促廉,扎实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等建设,推出麻垟村“红+绿+廉”教育路线,接待团队3批次。小微权力平台运行愈加规范,今年以来上报数据299条,处置红色预警2条。创新开展“清廉”小课堂,针对农村党员“酒驾”“赌博”等现象,学习相关纪法知识,当前已开展3期“清廉”小课堂,实现乡域全覆盖。
二、2024年工作思路
面对新使命新任务,赤石乡将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乡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样板。下阶段,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聚力产业升级,群策群力助推共富。赤石乡创新生态共富实现路径,积极探索生态资源利用开发、共富产业发展、环云和湖经济带建设、玫瑰景区建设,加快富民强乡步伐,打造乡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样板。一是深入云和湖有机鱼品质化品牌化提升行动。围绕“有机鱼暂养基地可视化+APP数字认养+旗舰店综合展示”核心功能,带动“养殖、认养、捕捞、烹饪、文旅”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有效运用云和湖有机鱼健康指数,研究推广云和湖有机鱼精品宴席,举办云和湖开渔节,推动云和湖有机鱼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申报。二是打造婚纱摄影新站点。依托赤心谷、云和湖沿岸优秀的景观空间载体,加载玫瑰花田、七曲花街、求爱告白等婚拍场景,构建赤石“浪漫爱情”主题核心景观区,打造云和湖地标性建筑,激活婚恋“甜蜜经济”,实现赤石旅游由“走马观花、拍完就走”向“流连忘返、沉浸体验”的转化。三是推动康养文旅一体建设。将地域特色和鱼文化、玫瑰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依托云缦酒店周末80%左右入住率的人气优势,积极打出“康养+食养”“康养+精油理疗”“康养+水上运动”等一系列康养品牌,实现有机鱼旗舰店、玫瑰精油理疗体验中心与云曼度假区、南山湖稻蛙基地等产业资源的融合促动。
(二)聚焦聚力村庄运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云曼康养度假区项目为龙头,持续深化“公园乡村”建设,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盘活资源、做活业态,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乡村升值。一是“嗨周末”迎冬运营焕新。“嗨周末”烧烤街积极招引冬季运营团队,开辟室内餐饮空间,推出乡村特色“土灶”美食,挖掘冬季康养文化内涵。开拓赤心谷区块发展空间,将小弄坑夜市与赤石码头有机衔接。开发载有赤石文旅融合的乡村集市,深耕“木玩之乡”文化资源,打造木玩创意街区,“对外招引+本土培育”云和特色木工手造产业品牌,推出“木玩夜游主题路线”,探索“木玩+文创”模式转型升级。二是做强花经济、做足花文章,发挥好玫瑰特色资源优势。做实“建链、补链、强链”文章,积极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做好玫瑰产业与文旅、康养的深度融合。打造“妈妈的手作”玫瑰唇膏制作平台、玫瑰工坊直播间、玫瑰精油理疗体验中心,实现从单一观赏到沉浸体验、文旅康养、电商经济的产业化飞跃,形成了产业链互促互补的融合发展模式。三是探索有机鱼统一经营模式。依托县级强村公司建立全县有机鱼配送点,以小区为单元、楼栋为单位,实行“活鱼销售+粗加工配送”。推广有机鱼品牌进驻云和县城内的大型商超、菜市、小区、酒店,增强云和人心中的本土品牌意识,营造“家家户户都吃云和湖有机鱼、人人为有机鱼代言”的新氛围。与宏地集团旗下5家高星级酒店合作推出云和湖有机鱼餐品,展示云和湖有机鱼健康指数,定点载销有机鱼产品。
(三)聚焦聚力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基础动力。切实加强乡党委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一是党建联建再创新。与崇头镇组建山湖党建联建,优势互补,探索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统筹规划两地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点位资源,制定旅游线路,形成1+1>2的联建优势。与龙泉市安仁镇、道太乡谋划成立环库区党建联建,进一步凝聚各方优势资源,挖掘红色资源,建设“红色库区”,以党建联建引领库区资源转换为经济价值和发展优势。二是共富工坊再提升。坚持把“共富工坊”建设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路径。依托滨湖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来料加工式巾帼共富工坊,在赤石村、双林村、麻垟村建设来料加工分中心,打造总经纪人接单、下单,二级经纪人领单、配送、验收、回仓一体化管理的来料加工示范带体系,并向全县稳步推进。在赤石乡“嗨周末”烧烤街打造集研学、打卡、展销等功能的展销平台,依托“玫瑰花乡”“云曼康养”等文旅品牌引流,开展来料加工产品展销,并将其作为伴手礼纳入强村公司运营。三是校地合作再加强。深化与丽水学院校地党建共同体合作,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与帮扶,围绕“两山”转化、技能型干部培养、GEP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多个领域出实招、做实功、谋实策,为赤石乡村振兴注魂、赋能、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