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风劲帆满再启航 踔厉奋发续新篇——云和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002654315/2024-34779     发布机构:云和     发布时间:2024-03-01 15:00:27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谢常委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在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县交通运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交通发展目标任务,积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行业监管和执法,着力规范运输市场管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督,主动担当作为,坚定实干步伐,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赶超跨越的前瞻视野,擘画交通强县宏伟蓝图。抢抓历史机遇,切实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进一步强化“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导向,发挥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组织编制了《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县建设行动方案》。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建议,坚持对标对表交通强省和交通强市建设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结合云和实际,编制形成了五个方面14项关键举措的行动方案,明确了“100亿”交通建设路线图、时间表。行动方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发文实施。二是全面构建高起点的交通项目推进体系。及时成立交通强县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交通强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交通强县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范畴,制定了交通强县考核方案,进一步完善交通重大项目协调联席会,构建“月通报、年考核”项目推进机制,有力推动交通项目攻坚常态化、精细化。

(二)以负重拼搏的奋进姿态,掀起交通项目建设热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制定责任、进度、问题清单,实行问题周协调、进度月通报机制,持续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在三季度“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考评中,我县荣获得全市县级唯一的5星评级,也是全县“十项重大工程”唯一5星。一是规划引领取得重要性突破。启动编制《云和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50年)》,认真谋划全县重大交通项目的布局,加强项目储备,为云和跨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协同构建“四网一枢纽”、构筑形成“3212”交通时空圈,努力打造全国山区交通高质量发展样板县。二是项目前期取得关键性进展。S210仙居至景宁公路云和局村至大徐段工程(原328省道)已取得施工图批复、S210仙居至景宁公路云和规溪亭至朱村口段工程已取得初步设计批复;322国道云和后山至麻垟段改建工程已完成规划选址与土地预审备案,正在开展组件报批工作;云和县城南过境公路工程已确定初步线位方案,计划今年作为县级审批项目先行启动工可、勘察设计招标工作;局龙线一期改建工程、长深高速公路云和赤石互通改建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争取在明年二季度前开工建设。三是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实施“交通强县”战略,235国道云和段改建工程、局龙线(金水坑至龙门段)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0.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同比增长84.7%,其中纳统投资9.48亿元。

(三)以民生为本的务实情怀,书写惠民利民暖心篇章。聚力聚焦“小切口”,精准服务“大民生”,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见成效。一是民生实事交出优异成绩单。紧扣民生实事项目普惠性、基础性的特性,通过加大投入、持续建设,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涉及的省、市、县民生实事中,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27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46.3公里,完成提升陆岛码头泊位、候船设施和公交化运营渡口10座,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条等进度均为100%。二是运输服务供给再上新台阶。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对所有农村客运班线实施了国有化改造,于2023年5月印发《云和县优化公交线网实施方案(试运行)》,通过优化尽量寻求供给与需求平衡。该方案实施后,预计全网络年运营总里程上升35%,日均一班以上行政村覆盖率可达80%以上。另外,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积极宣贯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布局发展等举措,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云和县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1-12月,我县公路运输周转量为89190.1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2.21%,增幅全市排名第二。三是共富驿站拓展快递服务新模式。重点围绕行业监管、快递进村等方面不断统筹行业管理和发展,1-12月,云和县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9146.4万标准量,总量排名全市第四,同比增长20.2%,同比增幅排名全市第5。同时,结合乡村实际,按照“一村一策”的方式,整合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村邮站和便利超市等农村空闲富余资源,2023年新建快递进村“共富驿站”30个。

(四)以平安有我的使命担当,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压实监管责任,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一是深入实施平安交通行动。圆满完成“春运”两会、亚(残)运会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督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安保维稳责任落地实处。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推进“公路安全精品路”创建工作。共对境内2条国道的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完善和提升;对57.56公里的路基、路面实施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对境内国道17处1892米三类边坡进行处治。(云和县成功入选省级农村公路边坡抗灾能力提升工作试点县)二是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针对公路运营、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安全、交通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共组织检查安全隐患1100余次,排查点位1900余处,发现安全隐患452处,其中重大隐患43处,一般隐患点409处。安全隐患点位均已整改到位。三是依法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持续加大对货车超限超载、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两客一危”车辆监管以及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积极开展联合执法,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查”的方式,坚持管控高压态势,保障公路水运安全畅通。截至目前,共出动交通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723辆次,检查车船1900余辆(艘)次,办理案件312件,其中处罚案件145件,轻微违法告知承诺167件,路警联合案件186件,查处违法超限运势车辆186台,卸载货物3114.97吨,处罚金额417476元。

(五)以改革创新的扎实举措,推进行业治理生动实践。以数字化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重点,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强化“智慧”交通建设。率先在全市启动桥梁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将数字化智能元素引入公路桥梁管理工作,提升桥梁日常巡检、养护的时效性、准确性、效益性,实现公路桥梁安全检测常态化、长效化,弥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二是创新“两专”管养模式。针对山区农村公路管养“多”“散”“杂”的问题,通过探索农村公路“两专”管养新模式,即专职巡查员和专业养护承包队,做强管养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实现全域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乡乡有专业队伍,日常监管乡乡有专管员。“四好农村路”两专管养新模式被列入交通服务共同富裕第一批试点项目。三是落实“举措”争创5A。根据县5A办部署安排,我局通过提升后交线、吴坪公路等通景公路沿线景观带,开通丽水高铁站至云和梯田景区直通车,优化26块旅游导向牌,在景区出入口、村庄、道路岔口位置增设交通安全标识等举措,为云和梯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凝聚团结奋斗强大合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凝聚起奋斗实干的强大力量。一是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构建“全覆盖、闭环化”的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一岗双责”制度,推动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发展,维护意识形态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将交通运输行业和邮政快递行业党建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工作内容。二是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切实发挥领导班子示范带头作用,围绕学习习近平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制定主题教育学习计划,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讲授专题党课,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2次,交流研讨9人次。三是纵深推进清廉交通建设。紧扣“努力当好‘重要窗口’先行官、争当行业清廉建设新标杆”的目标定位,以“一厅一带、一课一室、一档一册”为抓手,积极涵养“廉文化”、全面构建“廉防线”、不断浓厚“廉氛围”,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系统政治生态风清气正。2023年2月,我局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清廉交通建设成绩突出单位。

二、存在问题

一是要素保障制约难以破解。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林地、水域与耕地“占补平衡”及永农、生态红线等问题较难破解、用地保障难度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措难度不断加大;交通项目审批始终存在审批内容、环节多,报批时间难把控等困难,影响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行业安全监管问题凸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新业态快速发展,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给安全风险的防控增加了难度,而传统的监管手段有限,使得保安全、保稳定责任持续加大。

三是物流发展亟需资源整合。我县物流企业“小、散、弱、差”现象严重,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经营分散、规模小、效率低下和实力不强等问题,多数属于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夫妻店,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物流企业基本停留在初级发展水平上,缺少龙头物流企业集团,亟须向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

四是建制村通双车道占比低。根据山区26县考核要求,到2025年底,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需达到65%。据统计,全县71个行政村,目前通双车道公路的仅有32个行政村,占比为45.07%,低于考核要求。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高效率,全面推进交通项目建设。2024年我局计划安排交通项目14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36亿元,投资增速15%以上。一是抓在建、保投资。紧盯235国道云和段改建工程、黄安线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局龙线(金水坑至龙门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年度投资任务,聚焦政策处理等关键问题,加大服务协调力度,进一步扫清项目建设障碍,全面加快投资放量,确保完成投资任务。二是抓前期、促开工。对照开工目标,倒排节点计划,挂图作战,全力破解审批难题,加快推进长深高速公路云和赤石互通改建工程、S210仙居至景宁公路云和局村至大徐段等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抓机制、强攻坚。健全完善专题协调、联络机制等工作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全力破解财评、用地、审批及生态红线等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痛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坚持高标准,致力行业治理水平提升。一是深化数字化改革场景贯通应用。持续做好省级、市级重大应用的贯通、扩面,推广浙里办移动端浙里畅行、浙运安、浙路品质等一批成熟应用场景。二是持续筑牢安全生产坚固防线。持续强化公路运营、道路运输、在建工程、水上交通、防汛防台等五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形成重点隐患清单,督促企业及时完成整改,确保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有效管控到位,安全生产隐患有效整治到位,有效防范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各类安全事故,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全面提升交通执法效能。深入推进以“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建设;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为内容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夯实基层执法基础,提高执法效能。

(三)坚持高品质,持续优化运输服务保障。一是加快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落实《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努力构建便捷高效、服务优质、智慧低碳、安全可靠的城乡公交客运普惠服务体系。结合“四好农村路”2.0版,进一步夯实一体化发展内涵,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二是统筹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加快推进县域物流中心和城乡物流网点建设。加快谋划“邮快合作”“交邮合作”等快递进村新模式,通过邮政公司现有邮路,牵头组织邮政公司和各快递企业合作,由邮政公司负责将其他民营企业快件带至行政村点位。同时,积极探索“交邮合作”,利用城乡公交班线将快递包裹带至沿途行政村点位,以满足更高频次、更快时效的村民用邮需求。三是全力打造“红绿金”融合共富农村路。结合《“红绿金”融合共富农村路创建三年(2023-2025)行动方案》,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管养提升、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提升、农村公路运营提升、农村公路品牌提升“五大行动,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

(四)坚持高要求,深化清廉交通品牌建设。一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二是聚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实施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集中纠治违规行为,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形成滚雪球效应,放大专项整治效能。坚持“全行业共建、全领域提升”建设理念,持续细化清廉交通单元建设颗粒度,培育提升交通领域“引领型”清廉建设单元。三是扎实推进行业党建工作。加强行业党建力量,在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群体基础上,抓好党建提质拓面,持续推出关爱暖心行动,助力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