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9月召开的浙江省旅游发展大会,都明确了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以文旅产业为主导的云和,如何立足“小县大城”,在全域旅游发展、农工旅融合等方面发力奔跑?日前,县委书记李忠伟接受了“今日观察”栏目记者的专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请问您对此有怎样的理解和感受?
李忠伟:现在云和的旅游发展处在关键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为今后的旅游发展指出了目标和方向,也为我们云和做好旅游工作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引。
就云和县域来说,县虽小,但特色很鲜明。其中一个重要特色是“天生丽质”,本身的山水资源丰富,其中有几方面资源在全省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比如云和梯田景区是全国首个梯田型5A级景区,是云和的重要标志性龙头景区;云和全域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县里的雾溪水库水源地连续5年获评省级优秀。“天生丽质”这个优势注定了云和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云和还具有地理区位条件优势。对外而言,云和处在整个丽水的地理中心,到周边几个县(市、区)的车程大都为1个小时左右,往南辐射半径可以到达福建武夷山等地。县域内,从县城高速口到所有的核心景区都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这对于山区县来说是比较难得的,交通通达性好,不仅能给游客带来便利,也能提升旅游的良好体验感。
综上所述,我们更需要立足优势明确定位,做强自己的特色,一以贯之把文旅产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培育,所以云和在政策支持和规划实施方面也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尤其最近这几年,在文旅事业发展上,云和尽力去推进产业配套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完善,相信在未来会迎来更多崭新的成果。
记者:今年2月6日,云和梯田景区成功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创建“5A”的过程吗?拿下这块牌子对云和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
李忠伟:从23年前一张云和梯田景区照片在《人民日报》刊登开始,云和梯田被大家熟知,到13年前创成4A级旅游景区,再到7年前我们启动5A级景区的创建,最后到今年年初正式创成国家5A级景区,回首这一路,云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上下一心不断提高云和梯田的知名度、成熟度。
在漫长的创建之路上,一路走来十分不易,但我们也信心满满。不易的原因是云和梯田景区处在山区小县,和发达地区相比,区位优势不明显,财力也有限,而我们面临着很强的竞争对手,要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压力可想而知。
全县上下以极致拼搏的决心解决“先天不足”的问题,例如解决一条进梯田的道路问题,前后花费了四五年时间,投入资金6亿元,最终成功把这条通往景区的主干道拓宽。另外,云和不断增加和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精雕细琢整治景区沿线核心风貌。最后三个月的创建攻坚,平均3天完成一个项目验收。经过齐心协力的付出,最终实现了“变不可能为可能”,顺利通过国家文旅部的验收,成为2024年浙江省唯一一家获评5A级的景区。
从4A级景区创建到创成5A级景区,云和的知名度、美誉度、形象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去年云和梯田景区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同比增长174.15%;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14.29%。此外,有了龙头景区的示范带动,云和文旅产业发展站在了更高的起点,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和将如何用好“5A”这块牌子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忠伟:云和将以此为契机,写好“后5A时代”的文旅文章,一方面在完善景点服务、提升配套设施、增强文化植入等方面提升产业。今年我们成功引进悦榕庄顶级野奢酒店,在建户外高山滑雪场等新业态,将云和传统的农耕文化、畲族文化、银矿文化融入旅游,创新推出梯田板龙、畲族婚嫁、木玩制作等文化体验产品,让游客有更深入的体验感和参与性。
另一方面,云和将以“5A”为龙头牵引,全面铺开“一城一湖一梯田”全域5A大框架,推动全县域文旅产业发展。经过前面两年的28轮谈判,今年我们招引落地了总投资30亿元的那云和湖全域旅游项目,目标是打造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我们还建设了集展示参观、制作体验、学习知识、购买收藏于一体的木玩童话小镇。这些重大的项目建成使用后,能带动游客量,支撑起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云和推进“公园乡村”建设,打造最美梯田、梨花微雨、十里云河三条特色风景线,在每条风景线沿线布局5—8个重点打造的村路,整治美化村庄,导入村庄业态,从而带动乡村振兴、村民致富。这样一来,有了“5A”龙头景区的引领,以“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格局支撑,三条特色风景线串联全域,相信云和的文旅产业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记者:我们知道,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云和木玩产业近两年来遇到了一些困难,请问县里对于推动“工旅融合”发展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李忠伟:云和传统工业产业是木制玩具,木玩本身就是文创产品,非常适合和旅游融合,这也是我们今后要重点打造的方向。最近这几年,云和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探索木玩的转型升级。比如原来的定位只是做玩具,现在可以拓宽产品种类做文创产品,这两年县里很多木玩企业开发的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今年9月中旬云和的木玩产品还在2024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业内人士驻足观看和咨询。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中,由云和县木玩企业家练巧忠创作的木制玩具《大师兔》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
除了卖产品,云和还打造工旅融合体验项目。不少景区,木玩企业家已经在打造研学之旅,如通过新建木工房、改造厂房设施等,让游客和学生体验把一块木板变成一个玩具的过程,增强体验感,从市场反馈来看反响很好。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种,制定相应的标准,进一步深化工旅融合。
记者:云和还有一个农业特产“云和雪梨”,请问县里对于提升雪梨产业,特别是推动“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李忠伟:根据文字记载,云和雪梨有近600年的种植历史,几乎每个村落都能够看到很多老梨树。雪梨产业对于乡村振兴和梨农致富有重要作用,但原先的种植面积有限,只有1万多亩,难以供应大批量的订单。前年我们开始实施云和雪梨产业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增1万亩雪梨的种植面积,到去年已经新增了7000多亩,到今年年底1万亩的目标基本可完成,雪梨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云和老雪梨以个大出名,传统的大包装不利于游客携带。因此在推进农文旅融合上,我们引导景区将作为伴手礼的雪梨改成个数少的小包装,方便游客作为伴手礼带走。此外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鼓励发展雪梨深加工,提升雪梨的附加值。这几年已经有雪梨糖、雪梨膏、雪梨酒等产品相继面世进入文旅市场,不仅解决了新鲜雪梨保存时间短的问题,还使新产品成为旅游伴手礼。云和引入了浙大食品研究院一起合作,今年还要推出8款雪梨系列的深加工产品。
文旅产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云和将深入实施“全域5A童话大花园”发展战略,发挥云和梯田5A龙头效应,加快“一城一湖一梯田”的空间布局,高标准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示范标杆,带动群众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