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云和
> 部门专题 | > 云和县纪委县监委网站 | > 新闻中心 | > 风清云和 |
党员干部“破法”无不始于“破纪”。从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通报的案例看,落马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一顿饭等“小事”开始逐步沦陷。一些党员干部仍觉得“小事小节无伤大雅”,总以为一次小吃请“问题不大”、一点小私利“收亦无防”。殊不知,“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小节”一旦失守,“大节”终将难保。
从“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到“涓流不止,溪壑成灾”,再到“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重小节、重细行、重微末,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大凡清官廉吏都深谙此理。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面对下属以生鱼作礼,将生鱼悬挂于住所前庭处,风干以警示,明确拒绝收受贿赂。明朝于谦进京奏事,同僚劝说他携带特产分送朝贵,于谦提起两只袍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守好“小节”,才能涵养“大节”;永葆清廉本色,方能行稳致远。反之,如果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认为“微小”不足道、“小节”不足拘,处处以“小错非错、小节无害”自我麻痹,久而久之便会在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最终防线动摇清廉失守,逐渐沦为“糖衣炮弹”的俘虏,一步步跌入犯罪的深渊。
党员干部要杜绝在小事小节中步步“破防”,从高从严要求自己,筑牢拒腐防变堤坝,自觉做到廉洁从政。要以“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来自励,远离小恩小惠,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吃的坚决不吃,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来自警,自觉把作风建设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在私底下、无人时和细微处,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来自省,摒弃“哀之而不鉴之”的看客心态,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从一个个“案中人”“片中人”的悲剧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真正做到行有所戒,行有所止。
管理干部也从“小节”抓起,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预防、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问题转化成违法犯罪,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