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世龙等5位代表:
您在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总字第120号建议《关于要求对大垟村坑下自然村水毁农田修复的建议》已交我局办理,我局及时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到各乡镇(街道)有关村进行了调查了解和现场走访,并与部分代表进行沟通对接,现答复如下:
一、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
云和县自2011年起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8.35万亩。按计划任务数,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全县基本农田保有量将达到9.2万亩,其中91%以上的基本农田将建成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近8.39万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单位工程投资成本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不高。我县地处丘陵山区,耕地分散,田块较小,田块之间坡度较大,加之材料运输困难、施工条件差,工程单位成本相对较高,与现行的投入标准相比,资金缺口较大。名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上3000元/亩的投入标准只够改善一小部分田块的灌溉或耕作条件,总体来说,标准依然过低。2.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备资源不足,可开发潜力不大。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我县约91%的基本农田将建成高标准农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可开发潜力不大。
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一方面,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主要是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农村金融保险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等现代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二是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是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提标改造,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支撑水平。二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畜禽粪便、农膜等资源化利用。
三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并使其逐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模式,积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近年来,从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加快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将粮食安全生产牢牢捧在自己手中。我局将会利用这大好时机,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争取全面提升我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设施,为我县粮食生产进一步提供基础保障。
你们的建议非常好,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希望以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人:吴岩课,联系电话:0578-5522015)
云和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