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项沁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5号提案《关于打造城市名片发展云和特色伴手礼经济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伴手礼、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是旅游“六要素”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县特色商品种类繁多,如木制玩具、雪梨、黑木耳及文化元素衍生品等都适合作为伴手礼、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开发推广。近年来,云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伴手礼项目开发推广,从出台政策、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着手,积极推进伴手礼、文创产品的开发推广工作。
1.出台相关政策,激励文创企业发展。至2019年以来,我县每年更新出台《云和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云宣云宣[2019]11号 云宣〔2021〕42号 云宣〔2022〕36号 云宣〔2023〕20号),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特色文化产业,迄今全县已有30多家文创企业获得专项资金扶持发展。
2.深耕云和文化,开发县域文创产品。深度发掘云和在地文化,建立云和文化基因解码库,从中提取农耕、女神、畲族、板龙等非遗技艺和特色文化元素,培育开发旅游文创产品120余种,开办了小镇客厅“遇见云和礼”线下文创空间、稻草草遇见积木木文创IP 店,进行文创、木制玩具、农产品一体化销售。设计推出“遇见云和你”系列文创产品,包含天籁云和、风物云和、童话云和三大主题,制作售卖灯具、木玩、香包、书签、茶杯、立体笔记本等文创产品多达70余种。此外云和梯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推出的文创IP“积木木”和“稻草草”,入选了首批浙江省文化旅游IP库,设计开发了一批如:手机壳、杯垫、钥匙扣、毛绒玩具、扇子、衣服等周边衍生产品,进一步扩大了景区文化IP的影响力。
3.农旅深度融合,打造伴手礼金名片。依托云和县生态优势,整合县域优质农产品资源,培育农产品旅游地主体65个、农产品旅游地商品80个、建设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购物网点25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2个,其中“和先生”雪梨糖、雪梨膏系列、“大有来头”云和雪梨、山兰牌黑木耳、仙宫雪毫、云和师傅系列等农旅伴手礼推向市场后,成为云和农产品对外宣传的金名片。2023年春节期间,县农旅投公司面向市场推出的“云和手礼”农产品伴手礼礼盒,一经推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好评。为助力三区26县“农产品好货出山”,县农旅投公司现已与浙江省内部分央企、国企达成了合作共识,自五月份以来已输送2000多份农产品礼盒。
4.多种平台联合,强化产品宣传推广。一是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积极组织开展行业文创设计大赛,其中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云台共富 梨享生活”云和雪梨伴手礼海峡两岸设计大赛,收集两岸设计师作品65件,目前部分创意设计已投放市场;县文旅局组织开展的“云和杯”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吸引了全国20余所院校和企业,征集了参赛作品200余件,其中转化作品“云和手礼”系列在2023年春节期间一经推出就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好评。二是通过农博会、文博会、旅游推介会、木玩展等多种节庆参会设立文创伴手礼专区,宣传和推广云和特色伴手礼、文创产品,通过本土文化文创产品伴手礼的开发对品牌进行赋能,收到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各类文创产品2022年销售额达8750万元,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营销额达12.65亿元。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实际及自身职能落实开展好以下工作:一是对接文创产业主管部门,建议设立伴手礼专项扶持资金,牵头制订完善伴手礼经济配套政策,重点从企业补助资金、入园、用地、人才保障、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集中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伴手礼开发骨干力量。二是挖掘好云和伴手礼产品文化内涵,依托省、市级“特色伴手礼”大赛,引导伴手礼企业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伴手礼产品,提高区域品牌认知度。对地方特色明显、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由相关部门积极引导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好地方农旅特色品牌。加强多领域,细分产品市场的文创、伴手礼产品大赛,支持企业按市场导向开展产品创新,不断打造具有云和地域特色的代表性明星伴手礼产品;三是加强优质文创企业培育引导,计划由县国企公司引领开设云和湖仙宫景区、小顺、长汀等线下云和特色IP文创店、文创市集项目。鼓励民企伴手礼公司发展云和在地特色伴手礼品牌,对伴手礼龙头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四是加强伴手礼营销专题策划,将伴手礼产品列入旅游要素同步宣传,鼓励文创企业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产品宣传营销,支持企业参加义乌文旅交易会、深圳文博会、上海玩具展等各类大型展会,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为云和伴手礼经济发展提供良好育商环境。
感谢您对云和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周磊;联系电话:0578-555710)
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