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浮云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002654710/2023-24828     发布机构:浮云街道     发布时间:2023-04-17 14:43:36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浮云街道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根据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以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建设为总牵引,以县委“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及“161”行动为主轴,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力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成果,加紧建设共同富裕首善街道。

(一)聚力发展动能,重大项目不断突破。

重点征收项目协同有序推进。235国道(浮云段)改建工程报批红线内13幢14户房屋及土地征收如期签约,同步完成红线外及平交口21幢24户房屋签约,涉及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39户签约房屋已基本完成腾空、231亩土地征收及坟墓迁移全面完成,按时保障项目用地报批。完成凤凰山公园游步道项目、转播台项目等土地丈量工作。前期摸底城市改造(香菇市场区块)、公园路项目涉征房屋及土地等项目。全力落实县级重点问题交办任务。认真落实161行动问题交办任务,完成国际生态养生文化村独山节孝牌坊迁移的选址及土地平整等基础工程建设。完成大庆寺区块土石方清理工程,以保障地块顺利出让;协调解决绿道建设、电力杆线迁移、嘉瑞污水终端建设等选址冲突事宜。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完成抽签安置新建北路拓宽工程(老百货商场区块)遗留16户。有效化解白水区块、解放西路连接段等项目蔬菜股份经济合作社留地历史遗留问题。成立项目结算销号清零领导小组推进项目结算工作,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送审,实现结算遗留问题清零销号。

(二)坚持向美而行,城乡发展协同推进。

高标准创建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高标准推进山区26县县城建设省级样板验收创建。组建“书记、主任双组长+一办六组”专项工作专班,协力推进创建工作,共建成项目107个,累计投资52.26亿元,高标准完成“十个一”建设和提标提质,开展全域美丽行动95次,10万余人次参与创建活动,全力打造“人与城和谐共处、产与城深度融合、乡与城互促并进”的山区县城城镇样板。全方位夯实粮食作物根基。综合完成“非粮化”整治工作。验收9个垦造耕地整改项目后续种植管护工作,全部落实人员流转耕种。发放806户1514亩耕地地力补贴,有力保障耕种农民权益。发展百亩雪梨种植,溪口村、庄前村两个雪梨基地建设项目完成设计方案调整和预算编制。全域绿化美化扎实开展。推进“山上森林建设多彩化”,完成国土绿化面积36亩、美丽林相建设620亩、中幼林抚育360亩。流转林地270亩,除治松材线虫1万亩。持续深化小微水体治理、“找巡查挖”专项行动,整治点位25个,完工云章上官村农村污水终端及管网新建工程。加快推进县城污水零直排PPP项目—中山东路改造工程、浮云小区改造、采真里街区微节点提升、中心城区管线序化等项目建设。

(三)全力除险保安,基层治理稳定向好。

疫情防控大局稳定可控。作为“4.26”疫情首发地和主战场,街道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干部、民兵、志愿者等1250余人闻令而动、通力协作打赢“4.26”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并通过实战检验,形成具有浮云特色的“二三四五”工作法。日常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累计采取管控措施人员1220人,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1.27%。贯通街村两级基层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开展防汛安全检查,完成排查整改隐患点37个,防汛巡查890余人次,妥善处置。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消防安全“五进”宣传、独居老人敲门行动、合用场所整治、用电建筑安全整治、自建房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自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房屋3344户,“回头看”经营性自建房排查816户;完成沿街店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85家、合用场所整治197家;消除独居老人消防安全隐患132条,为65户弱势群体免费安装烟感设施;完成嘉和苑消防“五进”体验点建设;投入资金4.2万元为各村社增配灭火器、灭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等设施。全链条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挂牌运作浮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出全县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以来的首张罚单。以新交付小区华鸿云墅为试点,探索“一区一长一规范”机制,有效破解小区新增违建问题。巡查发现违规装修68起,拆除违建6 起,督促制定小区规范14件,将违建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小区居住环境。以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村(社)服务站点为依托,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受理共受理信访件112件,答办成功率100%,回访满意度95%。全力稳控辖区涉稳群体,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进京非访等事件,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省市两会和在丽重要会议的胜利召开。  

(四)聚焦共富共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村级产业培育不断突破。投资110万元新建并网村社公益用房屋顶光伏项目,收益率约10%;购买工业园区光伏项目,总投资180万元,收益率12%;与县强村公司合作,资源入股4处工业园区厂房屋顶光伏项目,总投资350万元,收益率在10-12%。结合北仑区结对帮扶,将溪口四季花海和局村草坪公园整体串联,营收三江口核心区湖畔溪口区块童玩天堂项目,完成局村草坪区块整体招租。成交农村产权网络流转交易11宗,成交金额53.26万元。街道强村公司经营利润78.24万元。各村(合作社)集体经济总收入327.1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34.54万元。民生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竣工完成加装电梯及屋顶零起坡改造、村级公路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节点推进8个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亭和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建设。新建2个社区文化家园,建成5个“15分钟品质文化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精准触达群众。全力配合推进文明县城问题点位整治,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资源,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清零工作,133户274人低收入农户“一策一户”结对帮扶。积极申报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13人,申报雨露计划4人。延伸“一网通办”2.0平台,办件率达90%以上。开展农民培训885人次。成功举办第四届瓯江蛟龙文化节,2天时间内连续被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频道报道8次,进一步打响三江口知名度。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率先在全县创新发布《浮云街道网格长激励关爱十条》,试点应用基层治理数字化应用平台“治村宝”。贯通“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微网格(楼道、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30个网格249个微网格,精心组建“1+3+N”网格队伍;成立10个社区网格党支部,实现网格组织穿透小区、直达楼栋、包联户室。

(五)推进变革重塑,作风效能提质增效。

挂图作战“七大行动”。高标准实施七张清单整改、重大征收攻坚、项目建设提速、集体经济扩增、民生服务暖心、信访案件化解、制度建设深化等“七大行动”,实时增补销号涵盖街道7方面62项具体任务,定期跟踪反馈“七大行动”工作进度,纳入市级蓄水池项目3个,把作风建设成效直接体现在发展提速上。干部队伍淬炼提能。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新提任正股干部2名、副股干部7名,充实吸收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磨炼,形成“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管理机制立规严制。及时修订印发街道机关干部工作纪律、日常考勤、值班、请销假、加班审批等日常管理制度,由纪工委牵头定期督查通报,列入干部年终考评,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内部管理,充分激发干部工作能动性。实现干部作风和政治生态环境“双提升”行动见行见效,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实践,圆满完成中央巡视反馈“重拆迁轻安置”问题的整改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重点及举措

(一)目标任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新征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村、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明育人的“五大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各项事业在攻坚克难中稳健前行。2023年,计划推进龙泉溪综合治理工程、局龙线、城市棚改等重点征收项目。巩固村集体经济提升,落地建设三江口集体联建湖畔民宿、庄前村源头茶山林光互补项目等村集体增收项目,实现各村(合作社)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加14%。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实现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亭和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建设全覆盖,全域“15分钟品质文化圈”基本形成。推进应急能力提升和除险保安,街域韧性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差异化建设现代社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持续增强。

(二)重点举措。

1.谋划推进项目征迁攻坚。全力保障235国道改建工程(浮云段)项目施工建设。紧扣龙泉溪综合治理工程、S210仙居至景宁公路云和局村至大徐段(原S328省道)、云和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等重点项目,提前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待相关红线下达后加快推进项目征收工作。围绕住房旧、环境差、停车难、雨污合流等突出问题,持续城市有机更新,拟谋划城市有机更新项目--香菇市场区块。该区块位于青阳门社区中山街以南、税务局以北,用地面积约32000㎡,总建筑面积约24000㎡,涉及征收户158户,我街道于6月中下旬成立4个工作组利用10天时间对香菇市场区块开展入户摸底和意愿征询,经调查,征收意愿率为88%(群众意愿率86.2%)。

2.抓紧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按照现代社区“高度善治、融合共治”建设思路,探索有浮云特质的现代社区管理模式和平战一体、快响激活的基层网格治理体系。一是通过整合共享、改腾提升等途径新建、新增社区配套用房,加快推进青阳门社区新办公用房迁建至华鸿云墅,规划内部办公场景数字化建设;东门社区新办公用房迁移装修,扩大服务阵地辐射圈。二是突出“一社一策”。中山社区利用辖区行政事业单位集聚特点,谋划“居民需求清单--社区统筹--单位个性化定制接单”模式,提高养老托幼、“一站式集成”服务等特色项目占比。浮云社区聚焦“一老一小”,计划改造提升浮云老年活动中心;青阳门社区筹划“每周一课”老幼服务课程。东门社区结合城郊融合型社区定位,谋划社区托管物业运营长效机制,从居民、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着手,培育建立健全物业服务市场机制,着力解决政策输血困境、市场化物业入驻难、社区人力物力资源有限、业主委员会管理及服务实施难问题。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针对农民增收问题,实行农民和低收入样本户“1+1”结对帮扶机制,每户样本户分别由1名街道班子和1名中层干部结对(其中低收入农户样本户由1名街道班子和1名联系部门干部结对),定期开展走访关爱,倾听困难需求,分析挖掘增收点。错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以甜橘柚、黄精为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推进产业化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庄前村源头茶山林光互补项目,探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推进庄前村机耕路硬化、农田防洪堤及水坝建设以及云章村上畈小区基础设施等村级项目建设。解决农村污水治理,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提升,扎实抓好乡村建设行动。

4.重点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做好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服务。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切实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提升全周期服务能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以“无废城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为抓手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亭和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建设11个。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深化“浙风十礼”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建街道文化驿站1个,建设云章村、庄前村、东门社区“15分钟品质生活文化圈”。

5.聚焦重点除险保安。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夯实平安底座、化解社会矛盾、消除风险隐患,扎实推进“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压实责任推进疫情防控。主动做好风险地区人员排查,落实重点闭环管控举措,强化各类公共场所守小门,持续防范输入性风险,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方位做好“应战”准备,做好人员岗位培训、物资储备等各方面准备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启动响应,迅速行动。强化重点管控维护平安稳定。分析研判辖区内各类突出矛盾,建设街道特色调解品牌。深入排查巡查、强化动态管理,补齐漏洞和薄弱环节,聚焦重点人员和涉稳群体,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和消除隐患苗头。关口前移强化隐患治理。持续关注各类风险隐患,深入推进合用场所隐患整治,五类场所(老弱病残、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出租房、沿街店铺、农村自建房)消防安全敲门行动,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矿山、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等。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