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聚力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聚力打造“大干、快干、巧干、苦干、实干”的“五干”工作品牌和队伍形象,全局全年工作取得历史性进步。在省市场监管局“五新月赛、五星月晒”竞赛中连续3月取得五星,目前总星数位列全市第三;成功组建浙江省木制玩具知识产权联盟,并入选省市场监管局2022年备案通过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名单(第二批);入选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试点单位;全县专利质押融资突破亿元大关。
一、党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
(一)持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坚持“政治建局”,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两会等会议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局班子通过党组中心组和干部网络学院,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科室干部以“浙里干部之家”和“学习强国”为载体,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年局党组召开党组会30次,开展专题学习12次,领导干部讲党课15次,专题研讨24次,党员理论测试2次。
(二)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周密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印发《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计划》,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暨作风建设责任书》共24份,全体中层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共31份,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失职问责”。开展“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按期开展廉政谈话、上廉政党课,批评与自我批评,扎实推进正风肃纪督查、内控建设、作风建设、廉政风险排查、警示教育月、清廉机关建设等各项工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召开党组学习会12次,明确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遵循,充实意识形态工作力量,成立 60人网评员队伍,加强舆情信息管理,全年发表各类舆情信息30余篇。
(三)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切实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建立健全科学灵活、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任用干部均在机关编制职数限额内,同时严格按照干部任免程序进行,不存在超编制超职数等违规配备干部问题。一年来,根据工作需要,推荐9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全县干部选拔考试,其中1名干部经各环节比选,综合能力突出,提拔至团县委副书记岗位任职;完成3名干部公务员职级晋升,其中2名干部晋升四级主任科员,1名晋升二级主任科员。截至目前,实有人数91人,其中公务员61人,空编7名,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13人,空编3名,事业单位人员17人。
二、拉高标杆,加压奋进争先行
(一)中心工作圆满完成。一是精准落实疫情防控。牵头全县大物防工作,首创“一图一册一清单”、首推物防属地责任清单、升级组团包联底数清单,编制《云和县进口物品联防联控工作资料汇编》,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重点场所“物、人、环境”同防举措。今年以来,检查各类进口经营主体5400余家次,发现具体问题157个,责令整改75起,当场处罚11起,立案查处14起。“4.26”疫情期间,成立108人市监战“疫”服务先锋队,为特殊人群提供生活物资配送、药品配送等专项服务230余次,惠及3500余人次。因时因势调整防疫工作,开展五轮“浙丽码”专项巡查,实现餐饮、药店、进口冷链等业态全赋码,成功申领“浙丽码”2080个,占全县总赋码数49%。“新10条”出台后,面向全县药店、诊所等医疗经营管理单位连续开展三轮防疫“四类药”专项检查,确保县域药品价格稳定,满足群众购药需求。二是开展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专项行动。在全市率先创建电动车明码标价示范区,出台奖补政策。开展集中淘汰置换专场22场,开展“置换服务团”跑零次服务50次,电动车销售单位100%完成“浙江e行在线”注册,实现“合码登记,一码统管”。全县共计完成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11156辆,对比省下达任务置换率达96.93%,排名全市第二。三是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改革。全县域贯通“浙食链”“浙冷链”“浙江公平在线”等9个数字化应用。成果入围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切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本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数字政府系统建设,复制推广“阳光小作坊”平台,推进“叉车物联智控系统”应用。11月,入选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试点单位,探索推进知识产权简案快办技术执行官择优匹配系统数字化试点建设工作,破解县级局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技术专家稀缺难题。
(二)重点工作全省领先。一是“双五”竞赛有为有位。在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的“五新月赛、五星月晒”的月度“双五”竞赛中(涉及浙冷链、浙食链、公平在线、外卖在线、知识产权在线、企业在线、特种设备在线、执法在线、浙里药店、平安建设等近25项重大应用的100多项工作任务,每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9月竞赛成绩在全省90个县(区)排名第6名取得五星,并在9月、10月、11月连续3个月取得五星,3月至11月的全年累积总星数37星,排名全省39名,全市第3名,各专项工作在全市排名均取得历史最佳成绩。二是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有效有力。全县累计核定ABCD主体3162家,确定包保干部284名,设置“两员”主体197家。市场信息录入、包保干部签订承诺书、包保干部首次对责任主体的包保督查等重点指标实现“三个100%”,均位居全市第一,以市场主体为核心的“包保+监管+主管”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初具雏形。三是商事改革放管结合。持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迭代升级企业开办“一件事”和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实现登记在册市场主体突破2万、注册资本突破200亿。企业开办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中排名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其中弱项指标企业注销实现了全年度逆势赶超,也同步进入全省第一行列。坚持“稳市场主体就是稳经济”,出台歇业登记、准入准营等系列举措,11月份市场9主体变化综合指标跃升全省第23名。
(三)特色工作先行先试。积极筹建全省第八个、全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完成组建浙江省木制玩具知识产权联盟,吸纳理事单位16家,成员单位8家,金融等服务单位5家,并成功入选省市场监管局2022年备案通过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名单(第二批)。“木制玩具制造”、“木制玩具销售”经营范围获国家总局批准,仅限丽水云和使用,进一步突出云和木玩产业特色,推进木制玩具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联合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专利转化运用质押融资,云和县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和支行发放专利质押贷款惠及企业数量排名全市第二,获省市场监管局表彰奖励30万元。2022年全县发明专利授权量30件,同比增长172.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6件,同比增长40.2%;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6笔,总额1.278亿元,同比增长143.4%,专利质押融资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中华鳖生态养殖省级标准化试点入选2022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以现场改善和优化流程为抓手 夯实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入选2022年全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优良案例。
三、稳字当头,深化改革保主体
(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接税务、社保、医保等部门,推进涉企开办8项业务集成,加速至8小时内办结,企业开办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中排名连续三年第一。迭代升级“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梳理“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清单共520项,上线餐馆经营、食品销售等11个“准入准营”事项,采用“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申报+并联审批”模式,引导办件48件。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在册市场主体2.12万户,同比增幅11.25%。
(二)支持个体发展。根据国务院6个方面33条、省8个方面38条、市7个方面32条等稳经济政策,牵头建立云和县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成立全县个体工商户纾困专班,印发《云和县贯彻落实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借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加大“个转企”力度,共引导36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同比增长33.3%。县内各金融机构累计助力6593家市场主体获贷,获贷款金额达41.5888亿元;获贷个体工商户5873户,贷款总额20.5873亿元。精准落实个体工商户纾困工作共减免各类税费450万元,兑现市场监管系统涉企补助补贴类资金708万元。
(三)帮扶企业成长。利用日常信用监管数据和“省小微企业云平台”信用信息,结合金融机构评价,为企业精准画像。以信用记录、经营活动评估等创设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模式,做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累计为4225家市场主体发放首贷10.76亿元,信用融资贷款发放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全县创成双拥放心消费商圈1个,建成放心消费单位451家,聚焦电商企业重点群体,坚持普法宣传和行政指导两手抓,强化预警防范打好“预防针”,2022年“双11”“双12”期间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6%。
四、聚焦重点,守住底线保安全
(一)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聚焦生产、流通、餐饮三大领域的风险隐患开展专项治理。截至11月底,全县共检查市场主体3664家,覆盖率达95.77%,累计发现风险隐患361个,处置率为100%。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县已明确包保干部284人,设置“两员”主体197家,包保市场主体数3132家,包保关系对应100%。
(二)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叉车安全监督管理百日攻坚整治行动,健全“信息流转-隐患处置-违规上路”联动监管执法机制,建立“一车一档”,完成场内叉车登记124台,场外30台发放牌照154块,全县全年叉车安全“零事故”。
(三)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聚焦木制玩具、儿童用品、“三农”产品等开展季节性、滚动式检查;建立生产企业现场抽查、流通领域反溯验证、专项抽查风险监测“三位一体”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制,切实提升产品质量问题发现处理能力。
(四)加强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加强涉疫物资价格监管,从严从快查处“四类药品”价格违法行为,持续加大“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巡查力度,严防非市场因素导致价格异常上涨。全年开展重点时段专项检查15次,出动执法人员760人次,发放《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563份,立案调查3起。
(五)加大稽查执法力度。全年查办案件241件,同比增长45.18%,其中大要案21件,移送2件,罚没款126.68万元,同比增长72.61%。在2022“亮剑”“铁拳”专项行动中,打击“走私”“网络直播违规营销”“非标电动车”“涉老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领域案件查办实现了新的突破;3月上旬联合县公安局办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跨三省抓捕12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货值近1000万元,案件在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报道播出。全年度入选省级典型案例4件、推送国家局典型案例1件。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制定相关制度规范5个,约谈直播经营主体45家,培育了木玩产业“绿色直播间”3家。
五、从严从实,锻造队伍硬实力
(一)建立十大工作专班。坚持“因事设置、严格把关”,按照省市重大工作、“急难险重”任务部署,先后建立除险保安、双五竞赛、大物防、个体纾困、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叉车攻坚整治、食品安全百日攻坚、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执法办案、GM2D十大工作专班。建立“一项重点工作+一位领导+一个专班”的“三个一”组织架构,实行“月初分解布置会、月中点评推进会、月末研判攻坚会”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专班式运作、项目式推进、清单式交办。其中,GM2D、除险保安等工作行动快、力度大、做法实,分别获得省市场监管局章根明局长、顾文海副局长批示肯定,全年专班工作获省市县各级领导批示共14次,云和雪梨GM2D附码工作获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二)开展五大领域攻坚行动。下半年,对照实际短板,谋划落实自选动作,集中力量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叉车安全、执法、纾困帮扶、强基固本五大领域“百日攻坚行动”。配套开展“后厨革命、货架革命、车间革命”“三大革命”,发布餐饮行业红黑榜、整改榜共20期。首次引入第三方暗访机制,开展主管业态全覆盖暗访,省食品安全跟踪暗访成绩排名全市第一。创新实践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全县药品经营企业100%接入“浙里药店”。11月,县食品药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取得资质认定证书,批准15类。
(三)开展三大技能比拼和十大工作晾晒。同步开展“三大”技能大比武活动,即办案能力大比武活动、食品抽检能力大比武活动、除险保安线索查询大比武活动,逐步提升实务操作水平和实战能力。充分运用“双五”竞赛推动百日攻坚,在行动中开展“十大工作晾晒活动”,包含执法办案、非标电动车整治、食品安全提升、信息宣传、作风建设等10项重点工作,每月进行数据晾晒、进度通报,营造“争先进位、你追我赶”的竞跑氛围,推动全局干部作风大转变、精神大提振、成绩大跃升。2022年度,云和县木制玩具知识产权快维中心荣获浙江省首届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技能比武大赛个人三等奖;食品线干部在全市基层执法人员食品抽样技能比武首次进入第二梯队,获团体总分三等奖。
2022年,我局班子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为山区26县共同富裕大局注入市场监管先行力量。但同时也存在工作创新不足、“三强一制造”提升力不够、干部队伍结构整体偏年轻化、缺乏中坚力量等问题。2023年,县市场监管局将始终高扬“丽水之干”的行动奋斗旗帜,以永做新时代“挺进师”的奋斗实干,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与实践,助力云和在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的新征程上奋力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