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抓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具体工作表现在五个“千方百计”:
(一)抓征迁、干项目,千方百计扩投资。一方面,顺利完成云和东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龙泉溪流域综合治理二期、泉溪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工程项目政策处理工作。同时,235国道改建项目征收任务已累计征收土地912亩、房屋126户、迁移坟墓305穴,规划迁建安置小区6个,全力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另一方面,全面深入谋划了2023-2025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65个,总投资约3亿元,加快推进小顺村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和玉溪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治理工程,打造十里云和县域风貌样板区,顺利完成长汀沙滩游乐设施和长汀休闲驿站主体工程建设,金山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获优秀等级,排名全市第一。
(二)抓产业、活经济,千方百计促增收。抢抓雪梨振兴战略机遇,积极谋划雪梨种植集体包装项目4个,种植面积1500亩,其中小顺村200亩雪梨基地项目完成水平带整理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规溪、湖滨、金村3个基地完成项目入库。长汀沙滩、金山下历史文化村被列入县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培育名单。增收工作稳步提质,截至目前,各村总收入达到469万元,经营性收入完成率112.9%,完成率分别排在全县第四和第一,强村公司收入92万元。前三季度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5%,相比第一季度总体增长10%,在全县乡镇街道排名前列。
(三)抓抗疫、防灾害,千方百计惠民生。举全镇之力顺利打赢“4·26”疫情遭遇战,累计开展核酸采样7次、检测4.3万人次,实现辖区内“零”感染。截至目前,全镇加强针接种5423人,接种覆盖率97%,排名全县第4;6月疫苗接种攻坚以来,60周岁以上首针接种298人,其中80周岁以上159人,排名全县第2。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先后组建供水志愿服务队13支,打井11口,铺设应急管道1000多米,定点送水80余次、100多吨,发放石塘镇节水倡议书2000多份,并积极向县水利部门争取650万元谋划实施镇水厂提升工程。
(四)抓治理、除风险,千方百计保安全。实施“红色+信访”工作模式,组建“村级党组织+网格员+政法铁军”红色联盟信访化解团队,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冬奥会等特殊节点和活动期间的安保维稳工作,109件信访件全部及时答复,实现零进京访、零赴省访、零集体访。扎实推进执法改革。构建“村—网格—微网格”体系,配齐“1+3+N”队伍,网格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切实守牢安全底线,深入开展“除险保安”大排查大整治、独居老人消防安全检查等系列专项行动,先后召开各类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5次,走访排查民房1200余户、生产经营单位500余次,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五)抓党建、优作风,千方百计强队伍。坚持党建统领促共富。小顺村借力红色美丽村庄中央试点做深红绿融合文章,并在全市“红绿融合助共富”红色村庄大比拼中荣获第二名;乡村“共富学堂”暨技能人才培育教学点正式授牌并培训茶叶、雪梨、民宿等技能人才500余人。开展“凝心聚力谋发展·头雁争先领共富”为主题的村书记擂台赛,各村党组织赛马比拼、争先创优氛围不断浓厚。作风建设持续优化。深入贯彻落实“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累计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专项督查7次、项目督查3次,有效保障各项重点工作高效高质推进。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从2022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石塘镇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农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一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问题,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全县三年3万亩雪梨行动,石塘镇要种植5000亩,但因地类限制后续扩面发展存在较大困难;二是农产品缺乏SC认证问题,石塘镇有着优质的茶叶、板栗、油茶、蜂蜜等各类农产品,但苦于无SC认证,无法进行线上销售,极大限制产业发展。三是茶叶加工缺乏场地问题。石塘镇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目前大多数还处于小作坊加工模式,受场地限制,无法扩大产量。
2.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问题。城乡风貌不够优化,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整体风貌建设水平还不高,点多面广和散乱问题有待进一步整治提升。
3.水源地保护限制发展问题。玉溪水库周边村庄发展受到水源地保护的严重制约,尤其是规溪、双港等沿线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压力较大。
4.头雁能力有待提升问题。村党组织书记带富能力还有待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举措仍较缺乏,从“输血型”到“造血型”转变的局面仍未形成。
5.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手段单一问题。一是机关干部除了提任和职级晋升外,其他激励手段比较缺乏,且近年来石塘镇疫情防控压力较大,重大项目政策处理任务重,干部经常下村工作交通费用支出较多等等,种种原因造成干部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关心关爱举措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村两委干部待遇报酬有限,除书记、村长外,其他支委、村委缺少相关的激励政策,导致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工作布置落实上推动难度较大。
三、2023年初步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2023年,石塘镇总的工作思路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省委、市委、县委各级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丽水市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定位,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全面厉行“丽水之干”,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提升“帆影渔歌”品牌、推进“三香名镇”建设,着力建设最具人气的和美乡镇,为全县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提供石塘元素。重点抓好六个聚焦,着力六个打造:
(一)聚焦产业转型,着力打造共富石塘。
把扎实的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前提。主要任务是:
1.发展重点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发展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和集约化经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全速推进集体雪梨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扶持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打造示范基地、高标准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2023年争取创建雪梨基地示范点2个。
2.做好传统产业。持续做好茶叶、油茶、板栗、蜂蜜等传统优势产业文章,着重在品牌建设、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方面下功夫,推进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根据消费者需求,进一步细分市场需求,并从用料、工艺、口味、营销、体验、服务等多个维度,不断创新改进品质,着力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3.挖掘其他产业。充分发挥好我镇瓯江黄金水道的自然优势,全面做活“水文章”,挖掘“水+”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不断扩大光伏产业规模,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不断提升镇村经济实力,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二)聚焦风貌建设,着力打造魅力石塘。
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主要任务是:
1.深化打造3条美丽风景线。坚持全域旅游引领乡村发展,不断加快“十里云河”“茶田古道”“甜蜜古村”3条旅游风景线节点打造,并在原有长汀沙滩、红色小顺、多彩规溪、帆影滩下等相对成熟的特色村基础上,再深度谋划和打造1到2个精品村,比如梦里双港、魅力金村、秘境联合等等,实现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的新格局。
2.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巩固美丽乡镇样板建设成果,实施村镇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努力提升石塘镇在全县人居环境检查中的各项排名。加快实施一批未来乡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重点做好石塘城镇区块的风貌完善和区块功能配套工作,努力形成一村一景一特色,开创城乡面貌新局面。持续加强土地管控,加大巡查力度,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深化绿色资源保护工作,全力打赢松材线虫除治攻坚战。
3.深化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道路、公厕、路灯、水源地保护项目等一批民生项目,持续做好大搬快聚小区建设后半篇文章,加快完成相关配套设施。
(三)聚焦富民惠民,着力打造文明石塘。
把文明的乡风民风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点。主要任务是:
1.抓好疫情防控。严格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举措,克服麻痹思想,强化卡口值班值守、返云人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用好无疫村创建成果,不断完善村内疫情工作机制,坚决守好云和东大门。
2.抓好村集体增收。深入实施“帆影渔歌”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计划,强化强村公司“致富”牵引力。积极打造旅游新业态,重点谋划长汀、小顺、湖滨旅游度假业态提升项目,增强发展优势。
3.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严格落实各项惠民和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前台综合受理,县乡后台分类办理,村统一窗口出件”的便民审批服务新模式。
4.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好235国道、龙泉溪治理、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金村水库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增添发展动能。
(四)聚焦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平安石塘。
把有效的基层治理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主要任务是:
1.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建设石塘镇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小镜头大安全”数字驾驶舱迭代升级项目,强化数字赋能,实现“1+1大于2”的治理效应,努力走出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2.全力做好维稳工作。不断优化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定期研判会商、“一人一策一专班”、重点时段零报告等工作制度。同时,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
3.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人员队伍管理,提升工作能力。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事故隐患登记、建档、销号制度,落实各项预案责任和防范措施,提升应急物资保管使用能力,坚决守住安全防线。
(五)聚焦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活力石塘。
把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保障。主要任务是:
1.完善一个制度。严管厚爱建强队伍。树立重品行、重担当、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完善机关内部运转管理、干部考核评比激励等制度,不断激发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全力筑牢石塘铁军形象。
2.强化两项建设。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全面强化政治监督,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建设,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以全面建设清廉村居为基础,创建石塘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
3.狠抓三类干部。不断优化中层干部、年轻干部、村干部三支队伍建设,着力打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六)聚焦基层党建,着力打造红色石塘。
把强力的基层党建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主要任务是:
1.深入推进三大试点工作。一是持续深化小顺红色美丽村庄中央试点工作,结合未来乡村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线资金,不断深挖红色文化资源,谋划推进浙江铁工总厂纪念馆、国立英士大学复建等项目,持续完善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廉政教育等基地建设。二是全力推进石塘“共富工坊”·先锋直播间市级试点建设工作,计划到2023年底,先锋直播间助播团成员总人数达到30人,开设直播电商相关业务培训20场次,培育农户主播30人,建立直播间分点10个,实现直播带货现销售收入20余万元,建成全市“共富工坊”·先锋直播间样板乡镇。三是做实技能百事通市级试点工作,以“学技能、用技能”为目标,不断拓宽服务群众新模式,建成技能百事通组织架构体系,结合石塘实际,研究制定出台相关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成员考核办法等,实现全镇干部复合型技能人才人数达到70%以上。
2.做大做深四大强基工程。一是全域5星示范党组织创建工程。2023年实现所有基层党组织基本达到“示范型”基础上,5星示范村党组织比例达到 80%以上,争创全域5星基层党组织示范乡镇。二是党建阵地覆盖工程。金村村、龙河村、联合村、桑岭村、竹子坪等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办公场所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断完善13个行政村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三是人才库建立工程。一方面,依托共富学堂平台,持续做好技能人才存量、增量、质量三篇文章,与浙江多元纺织有限公司、石塘成人教育学校等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园、充电站,计划到2023年底石塘镇乡土技能人才队伍总数达到150人以上;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村干部储备库建设工作,重点从村两委干部、年轻党员干部、优秀乡贤等对象中去排摸和整理,为下届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提前打好基础;四是党建联建并网工程。搭建“1+4+N”党建联建全域联动体系。“1”即:以镇党委为核心,统筹指导做好全域党建联建工作;“4”即:打造茶产业、红绿融合、村企结对、护水护绿四大党建联建示范区;“N”即:持续深化宁波北仑春晓街道、云和师傅协会等跨域党建联建合作项目。
3.活用三支队伍激发动力。一是头雁队伍。强化头雁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季度擂台赛形式和内容,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全面提升头雁“领富”能力,奔赴共同富裕新征程。二是党员队伍。建立党员日常管理机制,采取“党员牵头+公益服务+联系户参与”的方式,打造“爱心系列”好事实事服务品牌,提升党员带头示范能力。同时,注重从优秀青年、创业能人、乡贤人才等队伍发展党员、储备干部后备力量。三是乡贤能人队伍。重点从乡贤、爱心企业家、离退休领导干部中招募“名誉村主任”,帮助农村对接资源吸引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