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云和县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文号:
关于印发《云和县交通运输局“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云和  责任编辑: 杨树英  发布时间: 2022-04-11 16:12:05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其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其他解读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云和县交通运输局“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局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和县交通运输局

2022年4月6日

 




 

 





云和县交通运输局“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广大干部想担当、敢担当、善担当,根据县委“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我局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真干实干快干的新风正气,推动形成“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善谋发展、大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导向,为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贡献交通力量。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从局党组抓起,从党员干部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引领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攻坚克难、开拓奋进。

——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为重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统筹安排,扎实推进,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坚持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奔着问题去,切着问题走,聚焦干部观念能力作风的短板,坚持动真碰硬、破立并举、系统施治、真抓实做,使作风建设年活动成为推动交通大发展、大跨越的有力抓手。

——坚持从严从实、正向激励。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地为敢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坚持结果导向、争创一流。拉高标杆、对标一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用发展成效来检验,拿结果说话、用实绩交账,以一流的观念能力作风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三、目标任务

推动全局上下转观念提能力优作风,突出“两个并重”,做到“三个破除”,实现“四个增强”,加快实现云和交通高质量跨越发展。

(一)突出“两个并重”

1.突出“查与改”并重。把“查”“改”二字既贯穿始终,又相互贯通,做到良性互动,在查改贯通中锤炼过硬作风。

2.突出“建与治”并重。通过建章立制与推动长效治理相结合,“建制”与“善治”同频共振,推动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向目标奔,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二)做到“三个破除”

1.破除“佛系”意识。要打破“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感觉良好”的封闭意识,在争先进位、评优评先等方面积极进取。跳出“温水煮青蛙”的安逸陷阱,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重点整治:一是“小富即安”的观念,目标定位不清,形势把握不准,在争先进位、评优评先等方面自甘平庸。二是“安于现状”的思想,创新意识不强,害怕出事不干事,单位或科室常年没有特色亮点工作。三是“干劲不足”的表现,对分内职责不上心,对交办任务不用全力,在疫情防控等繁重任务中职责不清、工作不实。四是“暮气沉沉”的状态,不想去攻坚岗位,不愿啃硬骨头,在项目攻坚等急难任务面前不主动不靠前。

2.破除“撞钟”思想。要避免没要求不去干、没批示不敢干、没督促不快干的表现,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研究工作、谋划举措、推动落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

重点整治:一是没督促“不快干”,上级推什么做什么,推一下做一下,问题整改“拆东墙补西墙”,项目推进时紧时松、时快时慢。二是没批示“不敢干”,碰到问题困难不主动思考解决,依赖于向领导要签批、向上级要抄告单。三是没成绩“不想干”,项目前期做表态、中期搞宣传、后期没人管,政策处理、项目建设等工作扫尾质量差,产生“钉子户”“断头路”等遗留问题。四是没要求“不去干”,重点专项整治、巡视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流于形式,存在阶段性的发文整改、会议整改等问题,没有常态抓、长效抓。

3.破除“甩锅”心态。时刻牢记干部就是干事,党员就是奉献,坚持眼睛向下,俯下身子、深入一线,积极主动、热情用心地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当好“人民勤务员”。

重点整治:一是习惯当“二传手”,亲力亲为不多,跟踪督导不够,开展工作止步于发文件、开会议。二是习惯打“太极拳”,对于有职责交叉的工作,不担当不作为,甚至相互推诿扯皮;对于一些专项工作,责任承担不够,习惯于“要求领导牵头、要求建立专班”。三是习惯当“官老爷”,服务意识不强,不会换位思考,对基层群众诉求冷硬横推或机械式答复,甚至发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四是习惯当“老好人”,不主动承担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干部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三)实现“四个增强”

1.增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能力。大兴学习之风,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增强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能力。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为民谋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加大对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增强凝聚力量改革创新的能力。主动求新求变,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交通建设中,着力构建循环畅通的综合交通设施网络、着力优化人民满意的运输服务供给、着力强化科学高效的交通运输治理,加快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

4.增强高效闭环抓落实的能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严格落实《云和县2022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161”行动方案》任务目标,树立拼、抢、争的劲头,快决策、快执行、快突破、快见效,确保工作有着落、可追溯、闭环落实。

四、主要措施

(一)问题导向找差距。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把自己摆进去、职责摆进去、工作摆进去,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是否坚决、及时、到位,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否坚定、主动、彻底,围绕推动县委县政府重要部署和中心工作落实落地是否有力、有为、有效,围绕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是否尽职、尽责、尽心,查找能力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目标导向转观念。聚焦制约云和交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突出融入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建设“交通怎么干”主题,围绕“拼争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足、效能意识不够、危机意识缺乏、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薄”等方面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把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表现找准、形式说清、原因分析透彻,明确方向抓整改提升。

(三)效果导向转作风。注重从思想深处提升、以具体行动改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担当作为。扎实开展政令执行提效“马上办”、项目建设提速“马上干”、政务服务提质“马上好”、作风形象提升“马上改”、典型案例提神“马上报”五大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四)守正导向激活力。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追责问责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以此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脚踏实地、奋勇前行。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开展自查整改(3月-4月)。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认真对照《云和县“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三类12种表现开展全面自查,逐条列出问题清单,问题要具体详细,有实例支撑。针对问题逐条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整改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原则上个性问题2个月内整改完毕,未整改到位的要制定长期整改的具体计划。自查整改情况于4月15日前报局机关纪委。

第二阶段:开展监督检查(5月-9月)。局机关纪委开展集中督查督办,深入查找一批正反面典型,对进度缓慢、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现象,深入查找背后的责任问题和作风问题,严肃开展问责追责。

第三阶段:强化机制建设(10月-12月)。把“管当下”和“治长远”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深入查摆问题整改情况,深挖问题根源,重点针对易发多发和容易反弹的问题,建立健全一批有用管用的长效机制。局机关纪委组织开展“回头看”,全面回顾活动开展情况,认真总结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合力

高度重视此次作风建设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动员部署,认真自查整改,积极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和督导组工作,做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二)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务求实效

坚持以活动促工作,以工作促活动,把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项目建设提速、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活动成果体现到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上,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空对空。

(三)强化宣传引导,凝聚奋进合力

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举措成效、典型经验和生动实践,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形成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全体干部员工转作风、重实干、促发展。

 

附件:

 

云和县交通运输局“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毛华锋

副组长:叶永平

成  员:王  伟、邱李连、林  伟、刘  勇、季立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日常工作,王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如遇人事变动,由担任相应职务人员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