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索引号: 002655342/2022-2359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县文旅局 成文日期: 2022-02-11
文号: 云文旅〔2022〕6号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来源: 云和  责任编辑: 涂红燕  发布时间: 2022-03-09 10:16:20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其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其他解读

2021年“十四五”开局和建党百年的关键时期,云和县文广旅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文广旅体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全域5A”发展战略,“十四五”百亿文旅项目建设为关键抓手,积极培育和壮大文化和旅游产业新动能,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全新局面。“双招双引”迎来“开门红”,成功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云和湖生态康养小镇项目,为云和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10月公布的2020年度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排名中,云和排名大幅提升,在山区26县中位列第14名,丽水市第3名,全省第55名。顺利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实现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全域旅游“百千万”工程全覆盖。东山头徐氏家族墓考古发掘入选2021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县图书馆上榜全省首批“满意图书馆”;“云和木玩”被省文旅厅列入首批“浙江文化标志”培育项目。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90万人次(预估),旅游收入18亿元(预估),其中,云和梯田景区综合营业收入5000万元(预估),同比增长67%。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知行合一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为引领,全力抓好各项庆祝纪念活动的筹备举办,把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打造党建示范标杆。一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定信仰增强党性修养。全系统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时代价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精心谋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掀起党史学习热潮。二是以开展红色主题文化活动为抓手,营造建党百年浓厚氛围。举办永远跟党走”大型文艺演出、“唱支歌儿给党听”红歌赛、红色经典美文朗诵、“百年同舟、华彩丹青”书画展等庆祝建党百年“七个一”系列活动。三是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切实增强干部战斗力。切实增强抓基层党建的紧迫感、责任感,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做好党建+公共文体服务、党建+提振旅游消费、党建+疫情防控管理等工作。

(二)解码文化基因,守根铸魂绘就云和文化图谱

全面挖掘云和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开展文化基因库建设,探索基因转化路径,为全域5A建设增添文化底蕴和魅力。一是重点对“农耕文化”“抗战文化”“童话文化”等文化形态解码。共梳理农耕、女神、抗战等类型元素颗粒共计193项,涉及3个主类,22个亚类,67个基本类。“云和梯田”、“云和木玩”、“小顺铁工厂”被评为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优秀解码项目”,木玩文化列入全省首批100项“浙江文化标志”培育项目。二是启动“中国农耕文化活态博物馆”建设。谋划动态的、无围墙的博物馆,将“农耕文化”“银矿文化”“畲族文化”三大文化元素通过场景还原、现场演绎、节庆活动等形式,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云和梯田景区优秀的传统文化魅力。目前已完成布展方案设计。三是深度发掘云和“古瓯”脉络。根据前期已出土的石镞、石斧、石錛、陶爵、陶瓷等文物标本,结合白龙山街道马鞍山、沙溪区块、雾溪乡石板桥等多处新石器遗址田野考察,启动史前文明研究,梳理古瓯国文化脉络。谋划三江口区块“瓯”文化主题项目策划,着手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产品。四是县域文物考古有重大发现。新考古发掘3处墓葬群,是云和历年来考古发掘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年。其中东晋墓葬群,距今1686年,发掘7座古墓群,出土32件精美器物,是云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被列入浙江2021年重要考古发掘项目;西汉墓葬一处,是目前云和以及浙西南地区有明确纪年、有墓主人身份等信息的最早墓葬,经省、市专家初判,推断该墓葬距今2158年(公元前137年—公元2021年),跨越式拉伸云和悠久历史;唐代土坑墓一处,出土珍贵文物6件,其中“唐三彩来通杯”据资料查证及省考古所专家初判,系我国南方古墓发掘以来首次发现的完整器,对研究唐代时期云和以及浙江地区的文化、经济、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

(三)突出项目带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落实文旅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主抓手,着力发挥重点项目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全年牵头在建重点项目7,实现项目投资3.9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3%。聚力规划引领完成《云和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白鹤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云和县龙门片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灵漈山4A级景区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优化完善《云和县三江口片区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云和湖原“马尔代夫”生态景观改造方案设计》等编制;启动“科创绿谷”规划前期工作二是聚力项目建设。梯田区块:一级游客接待中心接待大厅投入使用,主题酒店装饰装修完成60%,亲子酒店完成内部墙体砌筑;二级旅游中心、摄影基地完成土地出让指标确认,生态红线调整对接中;综合管网工程基本完工,太空舱体验项目、玻璃观景台等项目基本完工,完成梅竹网红游艺设施、滑雪场方案设计;黄家畲精品民宿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湖上区块:云缦康养度假区项目酒店样板房完成装修,一期动工建设;云和东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开展二期前期政策处理工作;云和湖聚仙岛旅游综合体一期城堡酒店投入试运营;燕庐文化创作基地项目完成施工图审,启动与施工单位价格磋商;局村乡村酒店完成方案编制;醉月楼项目基础部分完工。县城区块:养生文化村项目养生公寓主体工程完工,室外附属工程完成50%;嘉瑞温泉度假村土方开挖中;佛儿岩景区游客中心启动装饰装修,游步道改线工程完成选线设计。三是聚力招商引资。抢抓“双招双引”发展机遇,成功签订云和湖生态康养小镇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协议并开工建设。充分发挥山海协作、云和驻外招商局、异地商会等资源优势,积极与复兴旅文、红树林、蓝城集团等投资公司对接三江口区块整体招商;加快打造梯田标志性网红点,引进梯田滑雪场、梅九区块游艺设施项目;成功与河南春献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约佛儿岩景区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协议总投资不低于2亿元,计划建设木栈道、小火车、空中飞船、滑索等户外产品项目不少于15个。

(四)聚焦相融相合,公共文旅服务效能稳步提升

“微改造、精提升”“数字化改革”等工作为抓手,强化文旅深度、智慧化融合,推进文旅高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家门口”公共文体设施为核心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以童话元素为核心的全省首个木玩主题童话书房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新地标。新建图书分馆6悦读吧5民宿书吧3百姓健身房3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文化馆分馆2个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云和梯田开犁节、“野梨”音乐节、梯田泥泞障碍赛、首届童话云和全民健步走等系列大型文体活动。精心编排打造大型古装越剧《慈母泪》,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型情景音画诗剧《云和故事》获市政府“瓯江文化”优秀成果奖;新童话合唱团荣获全市合唱比赛金奖。云和籍运动员张葸获陕西全运会足球项目银牌,创历史最好成绩。以大数据引领“互联网+旅游”新常态紧抓数字化改革重要引擎,在全市率先打造全域旅游大数据信令分析平台,全面采集乡镇街道、A级景区旅游数据,智能分析实时客流量、游客来源、过夜率等数据,客流智能预警、游客多维画像、精准营销决策三大功能于一体,被列入全省首批大数据旅游统计应用试点单位,系全市唯一。三是以构建全域全要素融合为抓手释放文旅新活力。出台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全方位促进全域旅游品质提升;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3A级景区城,石塘镇、安溪乡4A级景区乡镇,雾溪乡3A级景区乡,新岭村、黄家畲等24个景区村,实现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全域旅游“百千万”工程全覆盖。充分发挥乡村资源,赤石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五)注重行业管理,文旅市场监管机制逐步完善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文旅市场平稳有序。一是坚持防疫与服务并重全面部署加强文旅业疫情防控,从疫情防控、游客疏导、物资储备、生活保障等方面构建文化旅游防疫体系,重点加强苏南等主要客源市场以及中高风险地区来云游客的排查、管控、溯源工作。是严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制定出台《云和县建党100周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专项工作方案》《云和县2021年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方案》,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反恐怖)演练,确保建党100周年期间各项重大活动直播和转播顺利传输。三是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的整治行动;持续深化“扫黄打非•净网、清源、护苗、秋风、固边”等五大专项行动,全力扫除文化垃圾,筑牢基层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防线。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99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338家次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县文广旅体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以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特别是袁家军书记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大建设、大提升、大融合、大监管为抓手,推动文旅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一)抓项目建设,全域5A创建形成新成果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旅游跨越提升3610工程的重要抓手,全年计划推进云和梯田、云缦康养度假区、养生文化村、温泉度假村等建设项目7个,其中重点项目5个,计划投资4.17亿元。云和梯田区块:计划完成投资3500万元一级游客中心全面投入使用二级游客中心、三级游客咨询点生态停车场梅九户外运动基地完成建设,索道站房周边配套景观完成提升,争取启动梯田主题酒店(摄影基地区块)、梯田帐篷酒店(天籁演艺区块)等项目建设。云和湖区块:云和湖生态康养小镇(宏地·云缦康养度假区)计划完成投资30000万元云和湖度假大酒店和国际会议中心5月份试营业;首开区主体工程完成50%以上;一期项目打通内部主干道路,样板房对外展示;完成项目主入口景观建设。燕庐文化创作基地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主体工程,启动装饰工程。县城区块:云和生态养生文化村计划完成投资3500万元云章区块竣工养生公寓完成验收并试运营。嘉瑞温泉度假村计划完成投资500万元,完成项目基础开挖。

(二)抓效能提升,公共文体服务取得新成效

大力完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建设,创新优化公共文体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健身圈”。一是高标准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图书馆分馆2个,悦读吧2个,民宿书吧2个,文化馆分馆2个;全面启动体育馆、文化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世界梯田博物馆陈列布展;深化“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二是高质量传承传统文化。深化文化基因库建设,编制网上“文化地图”工作。重点打造中国农耕活态博物馆,启动三江口区块瓯越文化主题项目策划。深入开展云和“古瓯”勘探考古工作,梳理东瓯古国瓯越文化脉络,在28个文化堆积层中开展重点区域发掘,或将形成区域特色较为明显的瓯江流域文化。三是高水平创作文艺精品。推出反映云和特色、具有辨识度的文艺精品,形成“一台戏、一首歌、一支舞、一台小品”的经典佳作;依托“送戏下乡”“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月”等载体,精心打造“童话大舞台”“戏迷演唱会”等的品牌文化活动。

(三)抓深度融合,文旅融合培育形成新业态

充分发挥文旅事业示范带动作用,全方位提升旅游品质,进一步促消费、增经济、助发展。一是加快发展“文旅+”新业态。注重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玩文化、云和湖、云和梯田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文旅+”新业态,探索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木玩发展模式,建成一批省级以上“旅游+”示范基地二是用好产业发展新抓手。做精做细“百县千碗”工程,丰富美食小吃菜品,巧用云和美食讲好云和故事;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立足县域文化和旅游发展,结合文化基因和自然禀赋,绣得精准,改出亮点完善优化旅游人气移动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实现游客数据分析更全面、更系统,为景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强化市场营销新模式。借势省市文旅营销推介和文旅展会,推出一批本地化、特色化优质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策划开展全方位、多平台宣传营销,加大与携程、同程、去哪儿、马蜂窝等各大平台的合作;创新举办云和梯田开犁节、寻瓯溯源文旅周等综合性节庆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抓执法监管,文旅市场品牌树立新形象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维护文旅市场安全,进一步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持续做好疫情防控。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准确把握疫情形势,督促文化和旅游场所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维护旅游市场安定有序。二是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强化应对安全生产、防汛防台、消防安全等工作,特别加强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文旅活动的安全监管,加大力度对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三是提升队伍执法水平。准确把握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加主动地担当起构筑文化屏障、净化文化环境的重任。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