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002654358/2022-13340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2-02-25 16:18:41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其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其他解读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及省、市的贯彻实施意见,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积极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法治农业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1年,我局先后开展“绿剑系列”联合执法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渔业专项检查等多项执法工作,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847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84家,行政立案50件(包括简易程序10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移送人员1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一是完善责任分工。明确局长为局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职责,其他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组织配合,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同时定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于5月14日召开局党组会,分别听取局农业执法队以及分管领导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汇报,研究部署全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做好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管理。我局行政执法人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持证情况并第一时间更新公示名单,确保行政执法人员名单与证件管理系统人员名单一致。

(二)健全学法用法制度,营造学法普法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学法用法工作,具体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公务员“学法用法”培训、法治业务培训等形式,利用周一夜学、干部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契机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法普法活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局班子高度重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积极参加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学习。全局开展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组织局机关干部通过2021年公务员学法用法培训在线直播课堂开展线上学习,并按时参加学法用法建档考试,巩固法治学习成效,不断提升干部法治意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法治宣传活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在不同季节开展草莓、杨梅雪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三)完善内控制度,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不断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工作,及时出台《2021年度云和县农业农村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我局聘用王友根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维护我局合法权益,并参与2万以上合同的审核工作。业务骨干进驻县行政审批中心,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依法行政效能。严格按照《云和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定起草规范性文件,在文件制定过程主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及时提交公函、文件文本、起草说明、法规科审核说明、制定依据和反映征求意见、集体审议等程序材料,确保文件公开、公正、透明。今年完成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4件。

(四)强化严格执法,加强基层治理。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有效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许可等行为,推动农业执法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及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公示行政执法信息。在政府门户网站、办事大厅等场所公开行政执法主体和相关执法人员信息。在执法检查时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并在案卷中加以体现。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设施设备8套,实现执法信息互联互通。今年无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案件。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坚持行政复议答复工作,今年未发生行政复议案件。

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执法文书中,按《关于规范告知行政复议申请权的通知》(浙府发〔2015〕18号)规定,严格落实行政复议申请权告知义务。在行政复议案件处理中,按时、按复议机关要求答复和全面提交证据等相关材料。同时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开展善治村建设牵头协调工作,排摸申报善治村7个、1个示范村。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法治人才很缺乏。我局法制机构的力量来说很薄弱,目前缺乏专业的法治人才,由于机构改革以后,人员编制满荷,不能招收专业的法治人才。现有人员由于不是法律专业毕业,对法治政府工作政策理解不透彻,工作能力不足,不能圆满完成现有的法治工作。由于法制队伍建设力量较薄弱,法治政府工作在推行过程中不够深入彻底。单位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合同管理不到位。发文程序不到位,应当纳入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而未纳入管理,存在漏管现象及行政合同法制审核不到位。由于前期没有专职法制审核人员,科室之间缺少协调沟通,存在漏管现象。

二是农业执法主体形象不够突出。依法治农工作一直以来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造成农业执法部门难以主动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力,执法力度小,执法效率低,执法主体形象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农村部门自身宣传意识不强,农业法律法规未能及时有效地向社会宣传,群众对农业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不高,造成一些人违法不知;二是农业农村部门对自身职能认识不够,重技术推广、轻执法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缺陷。农业立法较多,但强有力的不多,与其他执法部门交叉的也很多。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和逐步完善,农业法律法规的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很多地方与现行体制也不够适应。

三、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我局2022年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勇当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排头兵。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并开展全单位全系统培训,实现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全覆盖,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

(二)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制度建设。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执行和后评估工作,确保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总结综合行政执法经验教训,进一步规范农业农村行政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广实施“教科书式”执法,探索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打造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农业农村执法品牌。

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度,健全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建立案审委员会,对重大、复杂及当事人有异议的案件,通过案审委员会讨论决定。加强案卷互审,健全“互查、互比、互学”机制,通过执法人员彼此间审阅案卷,不断提高办案水平。

重点审核违法主体是否正确,证据是否合法、齐全,处罚力度是否得当,说理是否充分,确保2022年我局案件审核率达100%,案件结案率在90%以上,案件胜诉率达100%,案卷评比得分在90分以上。同时严格执法证件管理,及时调整持证情况并第一时间更新公示名单,确保行政执法人员名单与证件管理系统人员名单一致。

(三)完善农业农村法治责任监督体系。
对标对表法治建设考评标准,明确市县两级法治建设工作职责,完善法治建设与普法任务一体化责任清单,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确保法治建设考核不扣分少扣分。进一步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落实与执法任务相匹配的人员力量,补齐执法力量薄弱短板。积极参加县委法制办及其他上级部门牵头组织的各类法制宣传活动,认真做好新出台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等工作。健全完善局机关合同管理台账,严格做好规范性文件、合同的合法性审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