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浮云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002654710/2022-00036     发布机构:浮云街道     发布时间:2022-01-05 09:53:18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一、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浮云街道以县委、县政府努力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为总牵引,主动融入县域发展大局和发展形势,以党建“三区一带”(老云和首善党建领航区、美丽乡村红绿党建植根区、两新特色党建提升区,十里云河党建联动核心带)建设为引领,高质量建设“老云和”集中展示“重要窗口”和“一城一湖”跨越发展“中心连廊”,开启“十四五”建设新征程,推动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浮云落地生根。

(一)高质量开展“学史力行”赋能行动

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持续开展多种具有浮云特色的学习载体和实践活动,迅速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首创开展“我是8090,我为党旗添光彩”青年党史微党课宣讲比赛,用青春声音讲述百年奋斗、讲述家国情怀、讲述发展成就,讲述奋进故事,组建“8090”党史宣讲团以年轻人的视角深入各村社开展宣讲活动。首推“三学五领”大宣讲,通过红雁领思、头雁领悟、青雁领宣、归雁领讲、落雁领颂,推进干部带头学、党员同步学、实践一线学,开展宣讲50余场次,多视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百花齐放”,延伸到群众身边、走进攻坚一线。结合我县党史事件,原创推出“一枪解放云和城”红色情景剧,该剧成功演绎反响强烈,依托本地资源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精心打造局村红绿研学基地,创新开展户外体验式拓展党课、“追寻初心、薪火传承”火炬接力等主题活动,真正做到感悟百年党史、赋能浮云发展。

(二)高效率落实“项目为王”护航行动

聚力攻坚项目建设。坚持“挂图作战、一线办公”思路,4月份迅速组建G235国道征收工作小组,抽调精锐力量组成2个土地征收小组、4个房屋征收小组,开展政策培训会、工作推进会、矛盾调解会,各组干部战高温斗酷暑,项目攻坚取得阶段性实效。5月中旬仅用一周完成全线约4.8公里长度,红线范围内14.38万平方米土地丈量,排查坟墓57穴,完成迁移35穴,稳妥推进房屋征收调查摸底、安置地选址、评估公司选定等工作。10月份,4个房屋征收工作小组同步发力,经过多轮深入走访发动,用时6天完成全部房屋1万余平方米测绘评估工作,成功化解10余起涉征矛盾纠纷,完成80多亩安置地土地征收等。圆满完成遗留政策处理。从年初开始,街道征收工作小组持续与大庆寺棚改三期最后一户业主进行对接,上门入户讲解政策,争取支持,经多方努力,终于在9月下旬完成最后一户签约,圆满完成大庆寺三期征收拔钉任务。同月,污水处理厂苗圃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签约、城东新云实验厂最后一栋房屋实现签约并完成拆除,遗留政策处理取得突破,全力扫除政策处理难题。全力巩固“无违建县”成果。针对沿线菇棚人菇混居现象严重,且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积极入户宣传动员菇农拆除,经深入动员发动,共拆除26户菇棚,总面积达3.15万平方米;采取联合执法对菜市路区域进行集中攻坚整治,经过2天集中攻坚,彻底拆除该区域47处1000余平方米连片违章搭建,二十多年老商业街彻底旧貌换新颜。

(三)高标准推进“十里云河”振兴行动

编制城乡发展规划。立足现有发展肌理,结合省级美丽城镇创建,邀请第三方设计公司编制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浮云溪-云和湖乡村振兴发展带规划,围绕街道县域中心,以“十里云河”环湖绿道和枫树湾古道两个连接轴,串起庄前农业观光、云章丞相故里、局村户外拓展、溪口主题花海四大区块,绘好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推进城乡综合整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国卫复审迎检攻坚战,持续强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全域开展“乱堆放、乱搭建、乱倾倒”三乱整治,街、村社党员干部全员下沉,发动在职报到党员到一线,开展背街小巷和卫生死角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共清理整治点位2358个,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让群众在国家卫生城市中共享福利。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抓好污水治理、秸秆焚烧、“低散乱”企业等污染问题常态化治理,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突出抓好土地复垦整改工作,街道涉及垦造耕地问题整改项目共9个,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抢工期、抢进度、抢种植,全方位高标准完成生态复绿、工程修复、地力培育、种植管护等整改内容,顺利完成县级验收项目整改5个、市级验收项目整改2个、省级验收项目整改2个,整改完成率100%,通过整改,新增粮食种植面积600亩。

(四)高效能深化“社会治理”提升行动

凝心聚力开展全民防疫。年初,针对国内疫情零星爆发趋势,立即落实省市县防控部署要求,迅速搭建“七个一”疫情防控体系,做好返乡人员闭环管控措施,上半年累计隔离防控42人,其中境外返云人员30人,7月份以来,实施中高风险地区返云人员健康监测和隔离观察298人;全方位发动辖区常住人口接种新冠疫苗,采取横幅宣传、微信群发动、党员联系户走访、人盯人定点通知等方式全力动员群众接种疫苗,完成全程疫苗接种15808人,自加强针接种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完成加强针接种人数2700余人,通力协作完成我县2000人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街道统筹协调和应急应战能力。全面完成用电建筑整改。将街道辖区划分为28个网格,挂出建筑物分布图,确保不漏一栋建筑,全体街道干部、村社干部、部门抽调人员全部分解到各网格参与入户调查,排查建筑2666幢,排摸户数10427户,排查隐患2184处,边排查边推进整改,政府兜底为103户低收入农户免费整改,加大财物投入增配设施消除消防隐患、强化培训演练提升居民安全意识,与消防、执法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督促业主限期完成整改,截止6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11月启动“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清零”行动,通过一个月集中排查整改,完成32家“三合一”场所“清零”整改。维护和谐推进基层治理。充分利用“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支撑作用,推进社会治理方式优化、体制完善、能力提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调解专家人才库,通过“轮值进驻”“点单服务”和人大代表接访日等活动,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特别是在庄前大砻湾地质滑坡亡人事件处置中,避免网络舆情发酵,经多方努力最终稳妥化解,有力维护辖区社会秩序。全力稳控重点人员,积极推进大庆寺东侧A区块棚主信访、庄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信访等调处。

(五)高站位实施“全域党建”强基行动

品牌驱动跃迁升级。今年以来,街道以新时期“党建三区一带”建设为引领,立足街道发展实际和区域优势,培育出“善、享、智、融、进、兴、汇、聚”八大党建特色品牌,实现“一村一品”“一社一韵”,为街道党建发展注入红色动能。同时为绘好党建同心圆,街道联合辖区内社会组织力量共同打造7组全域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区域内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凝聚发展合力。谋实“问题清单”整改。4月份及9月份,县委分2批次下发抓党建带全局十张问题清单44条,街道认真分析问题清单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层层梳理具体责任人和整改任务,建立整改清单,做到问题一项不漏、任务分解到岗、措施细化到位、责任落实到人,班子领衔抓整改,形成攻坚热潮,促进问题清单有效解决。公益先锋作用明显。我们不断深化中山社区党建综合体的服务桥梁作用,将辖区内的社会组织串联成线,拓宽“党建+公益”覆盖面,延长街道红色公益服务链,让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性有机结合,今年5月,来自景宁、云和两地的60余名志愿者组建公益组织“景云爱心团”,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环境整治、困难慰问、孤老救助、垃圾分类、爱心助学、圆梦微心愿等志愿服务120余次,向社会不断传递正能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产业特色不够鲜明,规模化、精品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城乡环境和基础设施离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城乡品质内涵还有待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停留在低水平“消薄”阶段,高质量“消薄”项目不多,持续增收后劲不足;部分干部加快发展意识不强,求平求稳,安于现状,缺乏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勇气。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们将紧扣县委奋力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等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上级有号召,县委有部署,浮云见行动”的工作作风贯彻融入到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以“幸福浮云·首善街道”建设为目标,全力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成果,深入推进浮云街道新时期党建“三区一带”建设,着力构建“两核一环织五区”空间格局,高质量建设“老云和”集中展示“重要窗口”和“一城一湖”跨越发展“中心连廊”,倾力打造共同富裕首善街道。

(一)聚焦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在“领航带动”上聚焦用力。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以党建“三区一带”为引领,深化建设“老云和首善党建领航区、美丽乡村红绿党建植根区、两新特色党建提升区,十里云河党建联动核心带”,推进村、社、两新党组织全域提升,不断擦亮“一村一品”“一社一韵”党建品牌,让“红色矩阵”迸发发展活力。在“塑造变革”上聚焦用力。抓好干部队伍,强化街道班子建设,大力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深化运用村情民意考试、“三问三查”督查问效等举措,打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浮云铁军。育强头雁队伍,实施“头雁赋能”强基行动,制定“头雁指数”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业绩过硬、口碑过硬的新时代村社党组织带头人。管好党员队伍,推进党员“第二课堂”,实行党组织“红苗计划”,突出年轻化、高学历、致富能力强等特点,注重从乡贤、致富带头人、优秀大学生、退伍军人中吸收和发展党员,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耦合融合”上聚焦用力。深化促进“一城一湖”全域党建联盟提质增效,推动党组织体系向下延伸。创新服务载体,打造具有浮云特色的绿道先锋驿站、社企公益先锋,以采真里为核心建设红色共富商圈联盟,以“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模式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聚焦生态宜居,加快城乡品质提升

科学发挥规划先行作用。突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立足街道现有发展肌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城市更新方案,高标准编制浮云街道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浮云溪-云和湖乡村振兴发展带规划。科学编制村庄重点风貌整治和管控规划,做到全域联动、城乡一体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融入县委工作全局,围绕住房旧、环境差、停车难、雨污合流等突出问题,借势借力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污水零直排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市政设施,增加停车和绿地空间,打造和谐宜居的新型居住区,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全面铺开美丽城镇创建。以省级美丽城镇样板创建为抓手,紧扣“五美”“十个一”指标,拆改结合、整改结合,重点推进老云和采真里历史街区展示、社区共享客厅等项目。凸显“老云和”特色,提升“新城区”风貌,全域创建花园(绿色)社区,深化文商旅融合新业态,全面绘制山城相映、水城相融、山水相依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三)聚焦共同富裕,加速乡村振兴升级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构建乡村“共富五圈”发展架构,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乡村富裕共同体,打通乡村振兴“快车道”。以庄前生态畲村为中心,统筹辖区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林光互补、屋顶光伏、小水电等绿色能源,打造清洁能源共富圈。以局村湖畔阳台为重点,依托三江口生态优势,挖掘“一枪解放云和城”红色内涵,谋划布局三江口共富综合体、沉浸式红色体验教育基地、乡村度假酒店等项目,打造红绿体验共富圈。以溪口诗画天堂为龙头,传统文化传承展示体验为核心,重点打造青瓷工坊、酿酒工坊、糖果工坊等亲子体验场所,让文化工坊转化为“共富工坊”,打造文化创意共富圈。以云章耕读田园为统领,建设庄前菌稻轮作基地、云章现代农业亲子采摘园、溪口百亩田园等项目,打造三产融合共富圈。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医疗养老结合、商业交易市场等发展物业租赁,探索“物业+”共富模式,打造商服提升共富圈。

(四)聚焦村社融合,推进治理服务增效

建强社区堡垒。以村社融合为契机,推进“党群融心、共建融文、协商融治、汇智融才、城乡融景”五大目标任务,让社区成为城市管理服务的“龙头”。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打造“共享社区”。多形式开展社区邻里节、文化节,从环境提升、文明实践、以文化人等方面入手,构建邻里社交新生态,多维度推进村社融合。深化网格治理。持续加强全科网格建设,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基层治理,探索建立一套集管理范围、服务清单、意见反馈、事务公开为一体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主观能动性,辐射带动辖区群众共同参与,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智慧化。发挥自治作用。利用“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等代表性强的优势,构建“老街圆桌会+民生议事堂+乡贤参治会”的常态化基层大协商格局,确保“有事好商量、实事能落地”。结合党员志愿者、社区共建单位、景云爱心团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便民服务,聚焦居民关切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筑牢社会治理根基。

(五)聚焦幸福加码,增进厚实民生福祉

完善应急联动机制。以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预案为先,做实做细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社会稳定等应急预案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为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关注低收入户基本生活状况,不折不扣落实低保、低边、特困供养等保障政策,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加大低收入群体帮扶力度,建立“乡贤+合作社+低收入农户”共富机制,高质量推进精准帮扶。探索推进嵌入式养老新模式和党员结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构建老、幼、残关怀新体系。广泛动员居民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浙丽保等政策性保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文化服务供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大力弘扬新时代先进文化,推进书吧、讲堂、文体活动室等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服务供给,深挖红色、畲族、农耕、廉政、蛟龙等文化元素,开展以老云和街巷文化为主题的“青石板、红灯笼、老灶台、烟火气”系列展示活动,充分展现新时代浮云文化内涵,倡导文明生活新风尚。



                                                                                                                                                                浮云街道办事处

                                                                                                                                                             2022年12月24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