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教育局关于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45号提案的答复(A)
索引号:     发布机构:云和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1-09-16 11:02:28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胡水香委员:

您在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5号提案我局已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对您《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助力提升孩子素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1年,云和县教育局和云和县妇联积极宣传和推广家庭教育工作,畅通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协作,整合家庭与学校、社会的教育资源,梳理家校共育各项工作内容,结合我县家庭教育工作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积极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体系,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在办学方向、教育理念、教育提质、教育行为、收费管理、放学后托管、阳光招生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为学校建言献策,让家长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二、创建家长学校。各学校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创建现代化家长学校,每学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升素养,发挥家庭教育职能;通过“新父母大讲坛”、家庭教育课堂、亲子研学、家庭教育故事会和“传承好家风”等主题活动,推进家庭教育常态化开展;挖掘整合社会、学校、家庭资源,积极探索家长学校教育课程化建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家长教育课程体系。

三、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家访计划,多形式、多渠道组织教师对所有学生开展家访活动,原则上每学年至少实地入户走访一次,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校园安全、教育惠民政策,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及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走进家长心里,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解决育人困惑,形成育人合力,提升社会、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学校要重点关注,提出具体举措,切实为特殊学生家长排忧解难,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家长会、开放日或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通过座谈会、 问卷调查、家长陪餐、家长听课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及社会的沟通联系,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在课堂教学、环境卫生、社团活动、学生食宿等方面的建议意见,及时研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不断完善育人方式。

五、推进亲子活动。积极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亲子劳动课、亲子研学旅行等活动,培养感情、增进亲情,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懂得感恩、学会报恩,自尊自爱、热爱生活。同时密切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关系,增进了解,培养情感,以合作伙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打造“互联网 + 家校共育”平台。县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县情和校情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平台,配合县教育局教育科建设家校共育专栏、优化平台设计、畅通交流渠道;学校充分利用家校共育平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充分发挥线上育人的功能。学校要贯彻落实好《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推进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建设的通知》(浙教办函〔2020〕155号)文件精神,全面开展数字家长学校建设,至“十四五”末,全县90%学校建成数字家长学校。同时,借助钉钉、微信、学校自建平台等常规信息化手段,向家长推送校园教育教学信息和师生动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家校的协同教育和管理。

七、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拓展视界、借智借力,充分挖掘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家庭教育建设,畅通社会资源引进渠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合作交流,充实家长教育资源,丰富家长教育活动,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成效和水平。县妇联开展“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为主题的妇女法治宣传活动及《反家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普法宣传咨询活动;邀请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走进云和二中,为200余名女生讲解防性侵课程,提升防护能力。

新时期、新形势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下半年,县妇联联合县教育局将成立云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中心以服务社会、服务价值、服务儿童为宗旨,以“家庭、家教、家风”为主题,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发挥咨询、指导、培训、服务等功能,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推动我县家庭教育事业的统筹管理和专业指导,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有序运转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化。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希望您对我县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多建言献策。

云和县教育局 

2021年8月16日 

(联系人:戴志敏,联系电话:18268912360/626360)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