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云和县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重大民生信息 >脱贫攻坚 >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
“小县大城”逐梦全面小康
发布日期: 2021-02-08 16:27:06 信息来源:云和

实现近40%的农民下山进城

 



80%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居住

93.4%的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

96%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发展

城镇化率达71.3%

……

2001年以来,云和首创并一以贯之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坚持集聚集约发展,既为生态腾出了修复空间,又为经济拓展了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人口、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云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在丽水撤地设市之初,当地11万人分布在170个行政村和842个自然村。由于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离等客观原因,导致社会发展一度处于低效率和低水平的尴尬状态。从2001年开始,云和针对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小而城相对较大的实际,重新审视宏观环境变化与县情的结合点,提出并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

这一年,对于颜雪梅一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们一家从海拔570米高的元和街道梅湾岭头自然村搬进了农民新村安置小区,圆了“安居梦”。“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机,才有机会在城里定居下来。”颜雪梅的话语里有着掩藏不住的喜悦。

 

 

 

在引导、推动农民下山转移工作中,云和利用首批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性、规章性文件,使符合条件的农民按规划分阶段实施规范有序转移。农民下山转移搬家进城,思想观念不断转变,生活习惯得到转变,就业技能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大为提高,成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周伟娟拿到了新的居民户口簿

2014年12月15日,是云和人的大日子。这一天,已实行半个多世纪的农业、非农业户口划分被取消,全县户口统一转为居民户口。原持农业户口的群众可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进城农民以合法稳定住所或职业为基本条件,可以把户籍迁至县城。第一个拿到新的居民户口簿的周伟娟兴奋地说:“进城打工20年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名正言顺当市民了!”

曾经的云和经济落后,农村布局分散,农民生活贫困,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后,通过打破城乡界限、开放县城,主动引导人口、产业、要素向县城集聚,在做大做强县城的同时,农民通过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实现安居乐业,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农村通过综合整治实现人居环境美化,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目前,云和已实现“农民进城谋生”与“市民进村养生”、空闲农房从“养老鼠”到“养老板”,让更多城市市民到农村养生或者经营民宿、农家乐,既让闲置农房发挥效益,增加进城农民收益,又让市民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

在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过程中,云和坚持辩证处理“小”与“大”的关系,紧紧抓住空间、人口、产业、生态等发展重点,走出了一条“四小”向党的四大转型跨越之路——通过规划引领,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实现了从“小县域”向“大城关”的跨越;通过实施下山移民工程,引导农民向县城转移,实现了“小人口”向“大集聚”的跨越;通过拓展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实现了从“小产品”向“大产业”的跨越;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实施生态工程,实现了“小环境”向“大生态”的跨越。

数据显示,实施“小县大城”战略以来,云和城市规划区面积由2000年的6.1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3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6.85平方公里;96%的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9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聚在工业园发展,实现“园区外基本无工业、园区内基本无非生态工业”……2019年,云和城镇化率达到了71.3%,超过全省城镇化率(70%)1.3个百分点,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年来,云和“小县大城”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该理念不仅被写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还先后获得“首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十佳”、“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等荣誉,“小县大城”模式在全省欠发达山区全面推广。

 

 

 

当前,“小县大城”战略已进入新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县域发展正处在由小做大、由大做强的关键拐点,“小县大城”将由“量”的集聚到“质”的提升转变。去年以来,云和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化提升“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构建“人与城”“产与城”“乡与城”融合互促的良好发展局面,打造生态环境高颜值、现代经济高质量、地域文化高特色、县域治理高水平、人民生活高品质的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全力争当展示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