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旅〔2020〕29号
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总字第96号建议的答复(C)
林少龙等5位代表:
你们在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总字第96号建议《关于修建浙江通志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943年5月,浙江省会机关迁徙云和山城,随迁的浙江通志馆临时设在大坪村梅家老屋。应当时国民省主席黄绍竑聘请,余绍宋(1883-1949,浙江龙游县人,号越园、樾园、别署寒柯,191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民国元年任司法部参事,平生旨趣尽在金石书画、画学论著、方志编纂,为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出任浙江通志馆馆长,其麾下人才济济,并在此重修《浙江通志》。余绍宋先生多才多艺,精鉴赏、长方志、富藏书,尤工书画。当时“浙江通志馆”大厅即梅家老屋中堂设为艺术画厅,大坪所作书画加盖白龙山庄篆印。余绍宋先生的传世著述有《书画书录题解》《画法要录》《画法要录二编》《中国画学源流概况》《寒柯堂集》《续修四库全书艺术类提要》《龙游县志》《重修浙江省通志稿》。在大坪创作的诗有《移居大坪五首》《云和大坪闻日本投降口占二首》等。1945年8月随省政府机关搬离大坪,迁回杭州。
时隔65年前后,由于梅姓业主需要提升居住条件等原因,拆除了“浙江通志馆”旧址。当时,县多位领导亲自登门与业主协商,要求业主保留该建筑,并答应考虑另外安排建房宅基地。县文物部门也多次与业主进行交涉对接,可惜最终未能留下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历史建筑。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新修建浙江通志馆的建议,我们认为暂时还不具备条件。一是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坪“浙江通志馆”旧址现已不复存在。二是抗战时期临时省会在云和时的“浙江通志馆”只是借用当地的民房,虽然当时也发挥了其功能,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浙江通志馆”。三是由于目前我县的财力、物力的局限,近期只能集中力量保护修缮现存的抗战遗迹。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云和县抗战省城文化保护和利用规划》的要求,谋划和实施好近、中、远期抗战文化保护和利用项目,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抗战省城文化遗产体系,提升云和文化内涵,助力云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感谢你们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杨克新,联系电话: 5112601,660138)
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