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紧水滩镇2018年上半年总结下半年思路
索引号:002654729/2018-15510     发布机构:紧水滩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8-09 12:42:48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今年以来,紧水滩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开启推进童话云和“大花园”建设,冲刺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征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在今年全县“争先进位大赶”活动开展之后,紧水滩镇迅速召开“争先进位大赶”誓师大会,全面吹响全力打赢“五大奋战”、争先进位“八大赶超”的冲锋号,经过半年来努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坚持生态提升,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坚定“浙西南生态休闲旅游重镇”的总体定位,深入建设具有欧陆风情的“仙宫金水小镇”,继续推进库下区块生态旅游经济圈、库南区块“县城后花园”、库北区块“红色背包旅游基地”三区建设。紧抓全面治理更深入。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重点打赢“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污水革命”三大革命,实施“十里云河”沿线公厕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32座农村公厕改造提工作,启动金水坑、石浦、梓坊等3个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大力推进龙泉溪沿线各村污水治理工程。统筹推进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涵养林建设,新建美丽林相3400余亩,完成验收1000余亩,构筑“大花园”生态屏障。突出长效管理可持续。结合“整洁云和”行动,有序推进铺开“洁净村居大比拼”,争创“云和最整洁乡镇”;完善公共设施建后管护机制,加快草地、绿道等公共设施日常维护和保洁市场化运作,强化保洁员考核,确保镇容整洁、管理有序;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机制,开展镇、村的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40余次。 

      (二)凝聚发展合力,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富民强村目标。对照全县乡村振兴发展计划工作指标,全面推进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一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打好乡贤乡亲牌,完成乡贤人才库建档85人,召开首届乡村振兴乡贤大会,成功签订乡贤投资意向书1份;抓好民宿、农家乐精品化发展,菖蒲砻精品民宿等招商工作有序推进;加大经济作物扶持和培育力度,提升莲塘等3个村规模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茶叶加工点1个,深化田垟“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中蜂养殖基地建设。二是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整合片区联村资源,统筹联建镇村两级乡村振兴讲习所(室)7个,实现22个村全覆盖,组建精英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活动30余场次。精心筹备汀州文化节(汀州吹打)、西瓜节、仁孝节,有序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启动乡风文明先行村创建工作。三是充分激活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目前100%完成公示核对工作,完成合同签订509户,签订率30.8%;开展农村宅基地、住房确权工作,完成不动产确权颁证59户,完成年度任务17.27%;开展桃子坑等村信用村创建工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318.6亩完成立项。四是全力推进消薄工作。聚合资源,抱团发展,做大做强龙门小木屋、景区接待中心精品酒店等联建物业项目;加强对紧水滩水库渔业集体公司运营的指导,深入实施光伏助村项目,选定拟建屋顶光伏项目6个,其中镇级统筹联建1个。深化村企结对帮扶促消薄,目前省交投集团已与外垟、莲塘、大源等6个村签订消薄帮扶协议。对照“双百”目标要求,今年6月份全镇22个村圆满完成2018年度消薄工作任务。 

      (三)奋力攻坚克难,重点工作加速推进。以我县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紧盯全域5A目标,不遗余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发展基础大提升、大跨越。一是全力破解项目征收难题。推行挂图大比拼工作机制,集中攻坚力量,明确具体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形成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在云龙线(二期)政策处理工作、县天然气管道建设等项目征收工作中,镇村干部充分发扬铁军精神,以不达目标决不收兵的决心,“5+2、白+黑”争分夺秒抢抓时间,累计破解各类征收难题33个,完成完成土地征收100亩、房屋评估2300㎡、坟墓迁移53穴。启动仙宫景区2018年提升工程、局龙线提升项目、定格动漫基地、聚仙岛精品酒店等项目征收前期工作。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云和湖环湖绿道(金石段)建设,现已完成工程量的60%,其中已完成挡土墙建设、路基调平、景观点建设、栏杆路灯基础工程,水沟浇筑完成80%;有序推进金水小镇建设,启动阳上区块农用地整理工程,开展金水坑村安置小区建设安置方案和规划编制。三是提升全域发展基础。以A级景区村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金水坑、石浦、大牛等景区村创建工作,完成金水坑AAA级公厕选址并启动建设,完成村庄旅游线路、标识标牌设计工作,探索建立石浦等景区村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巩固梓坊、田垟等景区村创建成果,继续完善沿线旅游基础设施。今年,石浦村顺利通过全省第三批(2015年度)历史文化村落三年工作检查验收,并获评优秀等次。 

      (四)深化服务治理,民生福祉有效增进。一是加快改善民生社会事业。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镇域环境卫生、卫生服务等水平,高效组织农民健康体检;重点做好移民专题培训、劳动力就业培训等,今年来累计完成培训550人;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管理,扎实低收入人群动态管理,做好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快推进乌弄坑“大搬快治”后续工作,目前完成室外配套工程初步设计等;治危拆违工作,继续开展农村危房治理行动,完成危旧房治理改造288户,加快金水小镇安置房、石浦新村规划建设,逐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二是全面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设立便民“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2个;加快推进“四个平台”常态化建设管理,开展网格员队伍培训6场次400余人次,今年上半年累计受理、处理平台信息3421条,受理办结率100%。三是切实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强化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累计完成7件,调处成功率100%;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积极创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村2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打造“最平安乡镇”。 

      (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行动,全方位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和牢筑基层基础。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紧扣乡村振兴发展,围绕提升组织力建设,深化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基层党建争先进位大赶行动,实现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双增”发展,提升“十里云河”党建示范带建设水平;今年来镇党委基层党建巡查组开展巡查自查2次,突出抓好党建工作机制落实,开展每月主题党日评优活动,累计评选优秀主题党日系列活动10个;高标准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活动,深入查补基层组织建设短板,充分总结换届经验成果,采取批评教育、停薪等组织处理5人次。二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对农村作风巡查工作,认真抓好农村审计和作风巡查问题整改。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坚持厉行节约,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物力、财力更多地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完成党委巡查问题整改工作,启动石浦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紧扣新时代要求,切实做好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的宣传报道工作,每季度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和社会舆情分析,开展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7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风文明先行村创建,开展“耕读传家、慈孝兴家”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四是完成群团改革(市级)试点工作。按照省、市、县相关部署要求,坚持政治导向,突出党建引领,树立“大群团”工作理念,全力构建“全方位”组织架构,建立镇党群办公室,统筹推进党建带群建、党群一体化工作;推行“上下行”用人机制,完善“镇、村、产业”三级群团组织。开展“全覆盖”阵地建设,针对镇村80%以上的人口外出县城居住务工的实际情况,以县城为重点,完善镇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坚持把群团组织建在网格上,把全科网格员吸收进基层群团组织队伍,建立22个网格党群服务站。在水电站、农家乐、种养殖协会等社会组织,培育一批党群服务“活跃细胞”。完善“全领域”体制建设,探索建立区域化党建带群建、程式化党建联群建、联合化党建并群建、梯队化群建促党建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春芽行动、春燕归巢、仙宫红马甲、火红青春·走青连心、大嫂评分团、乡贤周末课堂、暖巢行动等系列服务,创建“守望相助·多彩仙宫”活动品牌。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镇的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项目的推进滞后,没有完成预期目标。比如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耗时较长、推进较慢;二是消薄工作后劲不够足,对统筹联建项目依赖性较大,尤其是各村自身造血能力普遍较差;三是产业底子相对较薄,从全镇范围看,生态农业产业“低小散”特点明显;四是思想解放还不够,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多数村争先进位大赶超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四是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信访、交通安全、水上安全等维稳压力长期存在,部分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步,我们将紧扣乡村振兴发展,聚力建设“大花园”,以全力打赢“五大奋战”、争先进位“八大赶超”为目标,确保赶超目标各项工作走在前列,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奋力打好“生态提升持久战”。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保护治理与建设提升并重,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推进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涵养林、美丽林相等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出行等行动。深入打赢“三大革命”,实施“十里云河”沿线公厕改造提升,完成农村厕所改造28座,其中新建A级公厕3个,完成11个村生活垃圾分类,完成金水坑等11个村生活垃圾分类,较好完成龙泉溪沿线各村污水治理工程。完善保洁机制,结合“整洁云和”行动,全面铺开“洁净村居大比拼”,争创“云和最整洁乡镇”。完善公共设施建后管护机制,加快草地、绿道等公共设施日常维护和保洁市场化运作,充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做好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综合谋划水上、山上、湖上、岛上项目,实施22个村有重点领航、但一个也不落下的立体式振兴计划,建成完善的道路和景点网线,深入实施产业培育行动,发展规模化种养殖业和特色生态农业,加快向村村有产业目标迈进。实施品牌建设提升计划,着重提升仙宫有机鱼、山茶油等生态产品品牌建设,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品牌建设提升一批。深入谋划乡村振兴项目。紧扣“三乡”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定格动漫拍摄基地、石浦陶艺馆等项目建设,加快金水小镇、原大源乡政府和小学区块招商进度,加快“屋顶光伏”项目落实实施。大力发展农旅经济,加快推进石浦“船帮古镇”、田垟农业综合体、梓坊水生态功能基地等农旅融合项目建设,提速龙门小木屋、景区接待服务中心、菖蒲砻等高端精品民宿项目,推进“十里云河”精品民宿带建设。实施龙渡、瑞滩、梅山等10村总投资约600万元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项目,外垟等14个村总投资2200万元的农综项目。深入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助消薄活动,积极对接省交投集团,服务和协调好结对帮扶各项工作,积极参与消薄增收项目谋划实施,配合做好前期相关调研工作,争取尽早实施增收发展项目。优化乡村振兴机制保障。创新发展机制,推进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空闲农房“二次创业”、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收益质押贷款等机制。强化乡村振兴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乡贤人才作用;依托乡村振兴讲习所,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新时代“云和师傅”,共推乡村振兴事业。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大力推进项目政策处理,解决项目中梗阻问题,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增收帮扶工作,提升紧水滩库区渔业养殖承包公司运营能力,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二)奋力打好“乡村振兴立体战”。科学绘制立体作战图。

      (三)奋力打好“重点工作攻坚战”。加快配套基础建设。结合“拥湖入城”,加快推进云龙公路二期建设,启动局龙线拓宽改造工程,完成外垟至菖蒲砻(外垟段)、饭甑砻至阴坑头公路路面硬化,大力推进水上公交正常化运转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跨库大桥、紧赤线拓宽、大源片至松阳公路等项目进入县交通重点项目前期盘子,提升云和湖两翼道路交通功能。加强重点引擎驱动。深入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建筑立面改造、亮化景观等二期工程。配合做好聚仙岛五星级酒店开发建设和仙宫湖景区扩建工程,充分发挥重点旅游项目引擎撬动作用。加快环湖绿道建设,金石段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启动金水坑至菖蒲砻段项目建设。增强乡村旅游后劲。启动田铺古村落保护建设,完成金水坑、石浦、大牛3个A级景区村创建工作,强化童话梓坊乡村旅游基础建设,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示范片。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桃子坑、徐湖红色旅游线路建设。有序推进云和湖两岸古道修复,力争实施田垟老虎岩、枫桶岗牛头山等古道建设。 启动大源、饭甑砻等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挖掘船帮文化、汀州文化、抗战文化等,筹办船帮文化节、汀州吹打(省级非遗)节和田垟西瓜节等节庆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风文明。结合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留守人员“看病难”问题。加快改善居住条件。完成大搬快治乌弄坑灾害安置点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危旧房治理改造400余户,加快金水小镇安置房、石浦新村规划建设,逐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加强平安社会建设。强化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创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村2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打造“最平安乡镇”。强化民生改善服务。认真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高效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健全完善低收入人群生活保障机制和动态保障机制,做好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四)奋力打好“民生改善深化战”。协调社会事业发展。

      (五)奋力打好“党建引领提升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增强政治建设、学习研究、谋事创业、群众工作、攻坚克难等“五大能力”建设。用好乡村讲习所,组建乡村宣讲团,大兴学习调查研究之风,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干部专业素质。实施“绿色产业堡垒孵化”行动,每个村需新建或提升1个村级生态产业项目。加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员干部要带头争当乡风文明建设排头兵,村两委带头挑重担、拔钉子,在项目政策处理等中梗阻问题上干部带头,突出实干导向,全力打造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干净干事的紧水滩铁军。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改革创新工作,深化“最多跑一次”和“四个平台”建设,强化群团服务,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