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索引号: 331125000000/2018-20151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发布机构: 云和县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8-07-23
文号: 云政发〔2018〕41号
云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我县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议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来源: 云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 陆玲鹰  发布时间: 2018-07-31 09:34:05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其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其他解读

云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我县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议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云政发〔2018〕41号 

县政协: 

2017年6月到10月,县政协组织开展了“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我县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调研,并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我县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建议案》(以下简称《建议案》)。《建议案》科学分析了我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根据当前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意见和建议。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现将《建议案》办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坚持实施大战略,兴旅氛围日益浓厚 

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全域5A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指标导向、效果导向,以梯田创5A为龙头,以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载体,上下同欲、众志成城,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着力将生态休闲旅游业作为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为建设童话云和提供强力支撑。今年1—6月份,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8.64亿元,同比增长24.18%。计划到2020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旅游总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00亿元,旅游增加值GDP占比达到15%。 

(一)体制加强。组建了高规格的童话云和“大花园”建设领导小组,下设8个指挥部,全域5A行动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总指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和两位分管副县长担任副指挥,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整合了全域旅游办和梯田景区5A办,设全域5A创建办,与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抽调专人,实体化运作,形成了“党政主导、市场主体、部门联动、专班推进、各方参与”的工作合力。大刀阔斧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县旅投公司改革及梯田管委会组建;进一步深化了“1+3+N”的旅游综合执法改革,积极协调市场监管、公安、法院、检察院、安监、消防等单位进行联合执法,确保旅游市场稳定。 

(二)政策加码。切实保障旅游用地,科学编制了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表,全年需新增用地指标1913亩,其中涉旅项目1481亩,确保了全县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一半以上用于涉旅项目。加大财政引导力度,生态产业基金设立进展顺利,目前处于县金控公司注资阶段;2018年,县财政已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统筹安排全域旅游补短项目资金3000万元;基本建设投资收支预算安排旅游项目资金11800万元,比2017年增长14.5%,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对市场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三)招商加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土地确权、土规调整等前期工作,三大板块的核心区及明显可落地旅游项目的周边土地土规调整基本到位,为旅游项目落地腾挪空间3111亩。扎实的前期工作、优质的旅游资源、广阔的发展潜力陆续吸引了中景信、景域、浙旅、杭商旅等实力财团和服务业500强企业的投资目光,按照“强中选强、优中选优”的原则,最终与杭州商旅集团签订了共创梯田5A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达到6.5亿元,我县旅游招商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同时,加强与松阳、遂昌、莲都等县(市、区)的旅游市场合作以及旅行社的对接,将云和梯田、仙宫景区与兄弟县市景区景点进行串联,进一步丰富了游览内容,形成了抱团发展态势。 

(四)督导加紧。要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每月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总到全域5A创建办。全域5A创建办按工作完成情况对各单位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后且未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指挥长对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实行“一次说明、二次表态、三次问责、一票否决”,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如:影响到梯田5A和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的,直接取消年终考核评优资格。同时,建立了差异化考核机制,对任务重、压力大的乡镇(街道)和部门提高分值比例,对任务较轻、压力较小的单位压缩考核分值,且不列入全域旅游考核先进评比。 

二、坚持建设大景区,项目推进风生水起 

把全县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打造,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库,不断提高旅游项目质量,全力建设旅游精品项目,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投入来美化景区、打造景区、提升景区。 

(一)聚心全景规划。强化规划的超前性和落地性,以《云和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为基础,以梯田创5A、云和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对旅游项目的策划、引进、建设等环节进行原则性、导向性规划,引领旅游项目科学发展。截至目前,《云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云和梯田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云和古道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云和县2018年A级景区村创建指导方案》《张家地国际汽车营地概念方案设计》《云和县黄处村生态停车场与周边景观初步设计》完成编制,《云和县南山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和县垟背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完成意见征求工作,《云和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大小顺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同时,坚持把多规融合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石,加强与土地利用、城镇发展等相关规划的无缝衔接,更加注重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尤其是在县域总规及文化、体育产业等多个“十三五”规划中,全面谋划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全方位融入旅游元素,全力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二)聚焦梯田核心。持续高举梯田5A创建大旗,大力推进政策处理、项目建设、宣传造势等工作。政策处理方面,梯田景区下垟核心区块面积达479亩,目前已丈量398亩,签约203亩;一级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土地基本完成征收。项目建设方面,后交线(后山至崇头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后交线(崇头至岙头段)改造提升工程正在施工中,完成投资3789万元;观云索道完成设备招标方案编制;梯田停车场项目正式动工;栈云山庄项目基本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完成二期项目规划设计前期。宣传造势方面,全面启动《云和梯田景观资源汇报片》提升完善工作,开展梯田畲族婚嫁体验区建设。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云和梯田开犁节,深入搭建全球梯田经济保护与发展平台,“梯田保护与发展联盟发起地”与“全球梯田联盟经济研讨会”永久举办地落户云和。下一步,将干出梯田5A的气势。围绕“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对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以“决战2018、决胜2019”的气魄,全面有序推进各项创建任务。8月底前开工观云索道项目,9月底前启动一级游客中心、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年底前56个5A项目实现全面开工,完成总工程量的40%,力争通过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评定。 

(三)聚拢水上项目。按照“一心、一线、三区”的云和湖水上项目布局,结合丽水中闲区创建,加快推进各大板块项目布局。一心,把三江口区块作为云和湖核心项目,已与杭州商旅集团、丽水万地集团、路劲产业集团等3家实力投资商多次深入对接,近期将对3家投资商的项目开发策划方案进行比选。一线,把十里云河游线作为串联云和湖旅游项目的关键,加快推进沿线项目建设,云和东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酒店区块启动土地挂牌出让程序,石塘交通中心码头已完成工程量的38.86%,石浦东西码头基本完工。金水小镇(一期停车场项目)完成项目设计、立项等前期程序,计划于9月份启动项目建设。三区,仙宫区块方面,聚仙岛特色酒店完成一期和二期土地出让,正在优化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文化村区块方面,13幢养生酒店正在全面装修中,8幢养生公寓启动建设;大徐南区块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独山区块启动土地挂牌出让程序;清水湾酒店项目完成土地出让。赤石区块方面,遗留问题破解取得重大进展,与宋城集团就项目追加投资达成了共识。下一步,将优化环湖项目的布局。紧跟“浮云溪时代”迈向“云和湖时代”的步伐,加快《云和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着力构建“一心引领、一线串联,三区协同”的环云和湖空间布局。突出三潭区块核心地位,积极与大集团、大财团进行对接,争取8月底前项目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化“十里云河”项目布局,大力推进金水小镇、小顺半岛等一批项目招商;开工建设云和东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重点旅游项目。推进赤石景区、仙宫景区、养生文化村三大区块协同发展,年底前基本完成文化村招商项目建设,养生酒店正式投入运营,康体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推进赤石景区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底前理顺仙宫景区管理体制,10月底前开工建设聚仙岛特色酒店,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30%。 

(四)聚力全域创建。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建立“村、景、县”三级联创机制,创新推进了“A级景区、A级景村、六头民宿、九龙古道”等全域旅游重点项目。景区创建方面,长汀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沿湖步道等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梅湾游客接待中心启动装修,停车场、旅游厕所投入使用;黄处停车场、旅游厕所完成政策处理,“黄处—佛儿岩—一线天”环状6公里游步道和2个观景台完成建设。景村创建方面,全面启动了18个A级景区村创建工作,景区村创建指导方案完成编制,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的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3A级景区村的部分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古道绿道方面,赤梅古道(赤石段)、梅湾红军古道完成修复,其余古道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环湖绿道(金石段)正在后期施工,预计10月初投入使用,浮云溪综合治理(村头-垟背段)正在施工。旅游厕所方面,完成2座旅游厕所建设,剩余7座正在抓紧施工。旅游标识系统方面,对全县交通旅游标识进行了更新,完成了21个A级景区村标识系统安装,两大4A景区标识系统提升工作已经启动。下一步,将突显全域创建的成效。全年创成18个A级景区村,2个3A级景区村,2个3A级景区,完成古道修复50公里,推进狮山景区招商,完成童话小镇酒店招商,努力形成“游景区、逛景村、住民宿、走古道”等“多位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确保年底前达到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要求。 

三、坚持推进大融合,旅游全业互动发展 

深刻认识融合共享是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特征,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把旅游跨界融合作为新动能,努力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链经济”,最终向“全产业链经济”转变。着重对《建议案》提出的发展“四个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落实。发展农旅舌尖经济方面,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旅游地商品包装设计擂台赛、“和着自然拍子、品味云尖味道”美食品鉴会,成功建设全市首个“丽水山耕”进“云和云居”(即“山耕”与“山居”联姻)示范点,实现云和农产品与旅游融合互动,为旅游地商品发掘和开发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组织了“云味十二道”精品菜肴评选,推出了“仙宫湖有机鱼”“冰镇云和雪梨”等十二道云和特色菜。自2017年以来,开展了规溪油菜花节、长汀沙滩节、高畲杨梅节、李山前杨梅节、石塘板栗节、田垟西瓜节、梯田尝新节等20余场农旅融合主题活动。发展工旅体验经济方面,以木玩产业为依托,大力推进工旅融合发展,启动了木玩智慧园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迈出了工旅融合的新步伐。计划到2020年,全县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达到3个,特色工业商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数量达到85个,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发展城旅休闲经济方面,围绕全域旅游服务主中心的定位,着力完善县城旅游服务功能,培育发展城市旅游业态。大力推进木玩童话小镇、采真里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其中木玩童话小镇以旅游为定位,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计划2019年完成全民健身文化中心、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发展文旅演艺经济方面,深入挖掘梯田农耕文化、瓯江船帮文化、抗战省城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重点谋划“印象梯田”“老云和”这两台戏,不断赋予我县旅游新的生命力。 

四、坚持提升大服务,发展短板加快补齐 

(一)抓环境整治。深刻认识优良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之所在。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把发展旅游融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部署中,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创造旅游元素,创新休闲功能。如:2017年以来,我县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启动城区全面截污纳管两年行动计划”,提前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增强了城市污水收集能力,有效保护了县域水生态环境。截至2018年6月底,共建成污水管网158.98公里。下一步,将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开展景区环境专项集中整治,加强景区治安和安全防范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注重环境卫生的日常维护,定期维护保养设施设备,建立完善景区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重点通过对全县通景公路沿线、景区内部的违章建筑、污水河、垃圾、厕所、裸露山体、建筑景观风貌等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基本消灭旅游环境“脏乱差”现象。 

(二)抓智慧旅游。县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了LED大屏、景区视频接入、摄像头等硬件设施和游客招徕系统、车辆识别系统、云和旅游舆情监测等系统,目前大数据中心软件已进入招投标程序,预计8月底前完成建设。市县共建智慧旅游体验平台和景区流量监测系统已完成建设。“云和旅游”微信公众号已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景区VR、信息推送等功能,实时发布旅游动态,精编推广微文,宣传全域旅游相关资讯和乡村旅游等内容,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一机游”的自媒体平台。两家4A级景区通过同程、携程、途牛等OTA平台及景区微信公众号实现在线门票预订服务。积极开展云和师傅品牌系列农产品线上推广,目前白鹤尖酱菜、云和板栗酒、富硒黑木耳等农产品已开通淘宝、京东等OTO平台店铺,广受消费者欢迎。开通了Facebook、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线上活动和资讯发布,拓宽云和旅游海外宣传推广渠道,上半年,境外社交媒体点击量总计达5.2万。下一步,将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全域旅游数据中心建设工作要求,在2019年年底前形成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高效实用的智慧旅游网络体系。同时,把旅游宣传同经贸、文化、招商引资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网络、微博、微电影、动漫等新兴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宣传,不断提升云和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抓行业管理。开展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和法律进景点、进农家乐活动,监督旅游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今年1—6月份,累计培训达4497人次,其中导游人才、政务讲解员培训达1060人次。加大旅游服务监督检查力度,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及时依法受理、妥善处理各种旅游投诉,加强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旅游安全责任意识,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旅游企业在消防、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排查消除隐患,督导旅游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加大黄金周、节假日、台风季节旅游安全的专项检查力度。今年1—6月份,共整改安全隐患问题81处,整改率100%,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精的旅游人才队伍,切实提升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云和县人民政府 

2018年7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云政发〔2018〕041号.cebx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