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002654139/2017-11553     发布机构:云和     发布时间:2018-03-15 10:54:41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以“云和铁军开局大会战”为主抓手,精准发力补短板,创新有为强动能,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前三季度呈现“逐步回升、动力增强、环境优化”的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4亿元,增长5.1%。除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项指标和年初计划还有一定差距,其余各项指标均按照计划实现较好较快的增长。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逐步回升

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步回升,全市排位虽靠后(和莲都并列第八,低于全市1.7个百分点),但回升明显,较上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了5.3个百分点,在华宏大幅减产的情况下,GDP逐季回升,实属不易。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分别拉动GDP0.16、0.67和4.27个百分点,其中二产由上半年的下拉2.26个点转变为上拉0.67个点。服务业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3.7%提高到45.2%。

1.规上工业降幅收窄。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9.9亿元,下降20.7%,规上工业增加值8.05亿元,下降11.3%,降幅分别较上半年缩小了14.4和7.9个百分点。新云、绿林等大企业订单大幅增长,木制玩具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产值15.78亿元,增长31.3%。通用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6亿元,增长25.7%,主要因去年阀门行业整治,导致同期基数较低。钢压延业实现产值7.91亿元,下降68.9%,若剔除钢压延行业同期数的影响,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9.8%。产业质量稳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玩具制造业有力拉动下实现增加值2.7亿元,增长29.1 %,位列全市第一;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增长20%,位列全市第四。

2.农业生产小幅增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2.7%,增幅高于上半年0.6个百分点。水果、茶叶种植和林业生产增长较快,实现量价齐增,中药材种植保持稳定。预计实现粮食播种面积6.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2万亩。食用菌和畜牧行业减量提质,加快转型升级,新建标准化菇棚1.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全市第一个菌光互补项目(云和中电12兆瓦菌光互补田园综合体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可创收2700万元。积极推进畜禽业整治提升,建成省级美丽生态牧场3家,新增良种蜜蜂6440箱。

3.服务业稳定增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04亿元,增长10.0%,增幅与上半年持平,位列全市第五。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36亿元,增长35.2%,位列全市第三。全力推进云和梯田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成立云和梯田景区管委会,完成云和梯田管理体制改革。农家乐民宿实现综合营业收入1.38亿元,增长31%。新业态蓬勃发展,推进全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工作,建成云和跨境产业带专区,28家企业入驻全球速卖通平台,实现跨境电商网络交易额390余万美元,增长49.8%。实现网络零售额14.75亿元,增长83%。

(二)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稳步增强

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完成32.62亿元,增长13%,位列全市第四,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3.04亿元,增长41.6%,位列全市第一,占比达40%,较上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主要是工业投资项目和房地产投资项目拉动。工业投资在包山光伏、紧水滩光伏、兴昌钢球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华宏设备及产品升级技术改造等项目拉动下,完成9.89亿元,增长38.8%,位列全市第一,新增工业用地264.5亩。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9.2亿元,增长10.7%,位列全市第四。房地产投资完成2.31亿元,下降1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了67.9个百分点,主要中梁、和润园二期两个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进展迅速,完成实际利用市外内资12.87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6.17亿元,引进大项目4个(包山光伏、两仓项目、云和中电12兆瓦菌光互补田园综合体、小微企业产业园三期)。白银小镇、聚仙岛酒店等7个项目正式签约,三江口旅游开发等3个项目签订意向协议。

5.消费、出口形势良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亿元,增长11.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亿元,增长15.9%。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0.02亿元,增长25.7%,增幅高于全市24.7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三。

6.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817项,其中“零上门”53项。推行“企业零起跑,中心全程跑”高效审批,提升招商项目落地率。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确立“1家母平台+5大集团公司”改革模式,开展首批国企法人选聘工作,国企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木玩童话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第三批创建名单,安溪乡列入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2家。扎实推进教玩研发平台建设,初步形成学前木制教玩具装备(产品)体系,启动1家应用示范学校建设。

(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稳步优化

7.财政金融稳定增长。成财政总收入6.17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亿元,增长6.1%,税收收入3.11亿元,增长6.5%。实现本外币存款余额99.27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本外币贷款余额77.71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位列全市第二。

8.民生环境稳步提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5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9.5%。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大力开展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崇头小学扩建等项目扎实推进,完成教育投资1.2亿元。积极推进省卫生重点县建设,开工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3家基层中医馆实现对外营业,赤石乡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创建评估。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新增省级重点文保单位2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黄家畲列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深化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基本完成同心花园、金丰嘉苑试点建设,新启动嘉和苑、滨江花苑、青阳花苑等3个试点。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中心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完成养老综合福利中心、老年大学一期主体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我县以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平安金鼎”。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新增城镇就业9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

9.人居环境有效提升。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6镇6景”规划设计在全市率先通过评审,共整治“九乱”点位1139个。全力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完成1773人避让搬迁,签订协议、腾空房屋、拆除房屋三项工作完成率均居全市第一。统筹推进治危拆违行动,腾空D级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3825户,治理城镇危房297幢,累计拆除违法建筑53.3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拆违任务的242.46%。出台城中村改造政策,瓦窑村、古竹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开展。生态保护持续加强,以全境剿灭劣V类水为抓手,深化“五水共治”行动,完成河湖库塘清淤14.25万方,新增污水管网15.8公里,提前一个月完成239个小微水体整治任务,率先通过市级剿灭劣V类水现场验收。

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出的问题

前三季度,尽管我县经济运行总体稳健,但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度目标压力大、政策处理难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6.0:48.8:45.2。在华宏大幅减产的情况下,二产依然占最大比重,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任重道远。二产方面,华宏占据规上工业产值一半以上,前三季度,华宏完成产值7.9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7.5亿元,直接导致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3%,成为拖累GDP的主要因素。尽管木制玩具、阀门制造业势头良好,但产值规模难以与之抗衡,无法改变大局。短期内,华宏主导我县规上工业产值和GDP增速的局面仍将存在,必须加快培育木玩“十亿企业、百亿产业”。一产方面,总量偏小,对GDP贡献率不高,土地要素集聚程度不够,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三产方面,限上服务业企业较少,旅游业虽然快速发展,但对服务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住宿和餐饮业,还比较有限。

(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度目标压力大。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全年计划的62.3%,月均仅完成投资3.62亿元,接下去3个月月均需完成投资6.59亿元,才能完成52.38亿元的年度计划。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重点项目前期进度偏缓,25个计划开工的项目只开工10个,开工率为40%。G235国道云和段、木制玩具原辅料市场、定格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等9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以上的县重点项目因政策处理、技术前期、业主意愿等不同因素,年内实质性开工建设有很大难度,直接影响年度计划的完成。二是重点项目推进不快。38项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7.57亿元,1-9月完成12.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4.8%,整体进度滞后,完成年度计划75%以上的仅11项,其余项目因政策处理、方案调整、统计入库等因素,推进缓慢。三是缺乏大项目支撑,2017年在建的项目中,单体投资在5000万以上的只有36个,其中1亿元以上的只有16个,大项目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零星项目的整体包装。

(三)政策处理难度大。受政策处理不到位影响,部分项目进度延缓,无法正常推进。政策处理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征收政策不完善。目前,我县中心城区和城郊、乡镇一类片区地块相比,补偿标准上无优势,造成中心城区土地征收尤其困难。对地类认定、权属纠纷裁决缺少规范性操作办法,名贵苗木等附着物评估缺少技术规范。二是征收手段单一。近几年,我县在实际征收工作中,实行“阳光征收”,对一些“钉子户”没有实行司法征收,对违法用地和违规建筑打击力度不够强,造成群众之间相互比较,征收难度加大。三是征收氛围不浓。由于宣传工作和群众思想工作未做到位,造成群众对项目建设支持度不高,针对征地拆迁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关单位没有形成强大合力,导致工作难度大。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全年增速预计均低于年度目标,全市排名靠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6个宏观指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上企业劳动者薪酬和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为30%),其中GDP、农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这3项指标增幅排名全市靠后,对两项收入的排名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是样本户质量不高(样本评估占比为60%),城镇居民样本总数中近40%为城中村和部分中心村的农民,而农村常住居民样本中多为留守老人(样本户明年才能更换)。其余10%以惠农政策等增收亮点为依据。

三、全年指标完成情况预测

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考虑去年经济运行前低后高的走势,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呈现“低开回升趋稳”的运行曲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左右的增速。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预计完成任务有一定难度,其余指标通过努力均能完成年初预定目标。具体表现为:

2017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计表

指标名称

单位

预期目标

上半年完成

情况(%

前三季度

完成情况(%

全年完成

情况预测(%

1.GDP

%

8左右

2.2

5.1

3左右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6左右

13.4

6.1

7.5左右

3.规上工业增加值

%

9左右

-19.2

-11.3

-15左右

4.服务业增加值

%

8.5左右

10

10

10左右

5.农业增加值

%

2以上

2.1

2.7

2以上

6.固定资产投资

%

12以上

13.7

13

12以上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8以上

10.7

11.7

11以上

8.自营出口

%

适度增长

24.5

25.7

15左右

9.旅游综合收入

%

20以上

29.5

35.2

30以上

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左右

7.2

8(预计)

7.5左右

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左右

9.2

9(预计)

9.5左右

(一)GDP预计增长3%左右。我县今年地区生产总值低开,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和前三季度逐步回升,实现了2.2%和5.1%的增速,全年预计将低于前三季度。预计农业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加值预计增长2%以上(详见第五点),上拉GDP0.2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会有所回落,规下工业增加值预计能增长9%左右,但是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下降15%左右(详见第三点),工业的增加值预计下降4%左右。建筑业中,建安投资预计增长15%左右,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增长低于10%,大幅低于前三季度的20%,二产预计下拉GDP1.7个百分点左右。服务业预计平稳,能保持前三季度增长态势,增加值预计增长10%左右(详见第四点),上拉GDP4.5个百分点。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7.5%左右。前三季度实现一般公共预算增长6.1%,从税收收入主要来源的几个行业看,第四季度预计能保持平稳增长,加上国税还留存了一部分免抵调,动用后将能达到7.5%的增速。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预计增长8.8%,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预计增长1%左右(主要是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三)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下降15%左右。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降幅逐步收窄,但是由于去年第四季度,华宏产值高达14.5亿元,导致同期基数很大,且华宏第四季度无法恢复正常生产,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和产值降幅将大于前三季度。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下降15%左右,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9亿元,下降21%左右。其中,钢铁行业(华宏)预计实现产值11.6亿元,下降67%,将比去年减少23.8亿元;木制玩具行业实现产值22.6亿元,增长20%;轴承行业实现产值5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阀门行业实现产值3.6亿元,增长38%;水电生产和供应行业实现产值4.8亿元,下降23%,一方面因华宏用电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因今年降水量减少,发电量降低。

(四)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左右。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均增长10%。从全年来看,1.构成服务业增加值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预计平稳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预计略低于去年。2.房地产业由于今年三季度才少量开工,仅中梁部分预售,预计增速也低于去年同期。3.营利性服务业今年四季度新增一家(久泰养生服务有限公司)预计全年可增长40%左右。4.非营性服务业(核算依据为财政八项支出)预计增长18%,将低于去年同期。综合来看,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预计低于去年同期的10.9%,保持10%左右。

(五)农业增加值预计增长2%以上。我县农业总量较小,近年来农业增加值一直保持2%左右的增幅,较为稳定。由于今年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导致产量降低,预计对农业增加值影响较大,全年较前三季度将有所回落。

(六)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2%左右。第四季度还将开工建设祥云街道路二期、后交线(崇头-岙头段)、童话小镇地标建筑等重点项目,可形成较大的投资,虽然压力大,预计可完成全年增长12%的目标。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四项构成。1.零售业、餐饮业相对平稳,批业业从三季度开始出现回落(鼎兆医药和怡成贸易下降较明显)。2.住宿业则因新增民宿的分流作用增长较为乏力。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将增速略低于前三季度,但能较好完成年度目标。

(八)自营出口预计增长15%左右。主要得益于新云、绿林等玩具出口大企业产值增加,均能增长30%左右,拉动作用明显。

(九)旅游总收入预计增长30%左右。今年以来,云和梯田、云和湖两大4A级景区持续火爆,加上长汀、石浦等特色景点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对酒店、农家乐等带动效应显著,预计全年旅游收入将超额完成目标计划。

(十)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7.5%和9.5%左右。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

今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接下去的各项工作,对于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童话云和至关重要。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童话云和“大花园”建设,提速提效,确保取得良好成绩。主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协力补齐目标短板。从前三季度数据和目前预计情况来看,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项指标完成年度计划还有较大的困难,各相关部门必须紧盯年度目标,牢牢抓好各项相关指标,做好数据填报人员的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尽最大努力提高全年增速,尽可能的完成年度目标。同时,紧盯26个县的省、市考核目标,力争补齐短板。

(二)合力谋好“大花园”建设。一是全力落实“1+1+1+8+X”工作计划,做好云和县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加快制定出台8个专项行动方案和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推动童话云和“大花园”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精心谋划明年工作,做好2018年规划编制计划、项目建设计划等,着力抓好项目储备,积极谋划全域5A“三大板块”“浮云溪时代”迈向“云和湖时代”“六镇六景”、大交通、大平台以及赤石抽水蓄能等方面的重大项目。三是以“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山水”为空间形态,强势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加快打造最美生态,推进全域统筹,打造“美丽城乡”升级版。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课题研究等基础工作。四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推进省清洁能源示范县、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等工作,继续谋划和争取一批重大改革试点,激发童话云和“大花园”建设活力。

(三)竭力冲刺项目建设。一是前期再加强,加快推进温武吉铁路云和段、云和至丽水高铁、白银小镇等项目前期。持续推进项目难题清零销号,加快破解木制玩具原辅料市场、木玩童话小镇等项目政策处理难题。二是进度再加快,全力加快开工建设木玩展示体验馆、祥云街道路二期等项目,加速推进老云和“采真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成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后交线(后山至崇头段)等项目,确保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2.38亿元的目标。三是审批再提速,进一步优化服务,全面推行“企业零起跑,中心全程跑”高效审批办法,着力提升招商项目的落地率、到资率、投产率。督促各单位做好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工作。

(四)聚力推进产业升级。一是坚持把生态休闲旅游业作为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加快启动聚仙岛特色酒店、定格动漫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工栈云山庄一期、梯田停车场等项目,建成长汀、赤石、梅湾等3个级景区村;加快云和梯田创5A工作,力争年底前通过省旅游局资源评审。做好佛儿岩山泉休闲度假区、石塘坑大峡谷、仙宫湖畔田园综合体等农旅项目的招商工作。二是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园区平台提升,引导企业入园。开展城东金属园区“退二进三”工作,持续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确保整治200家以上。大力推进“小升规”,力争新增10家以上规上企业。办好第六届童话云和木制玩具节,瞄准高端检测、儿童家具、“机器换人”设备等行业企业,力争实现一批项目正式签约。三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云和师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农产品旅游地商品销售额4.2亿元、农家乐民宿综合营业收入2.2亿元;实施振兴云和雪梨工程,组建云和雪梨产业农合联,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清洁田园等行动,力争创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五)全力加强民生保障。一是全力加快群众增收,实施新一轮低收入农户扶贫工作,巩固扩大结对帮扶成果;大力推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年底前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超过142个。二是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扎实推进云和中学整体改造、石塘小学迁建等项目建设,深化“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三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启动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扭亏三年行动,实施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县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完成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四是深入实施文体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室内游泳馆、体育馆等改造项目,举办首届环云和湖铁人三项国际邀请赛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五是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完成12个工程治理项目,确保石塘坑、乌弄坑、金村等3个安置小区春节前实现入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