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002654358/2018-09069     发布机构:云和     发布时间:2018-03-13 16:18:10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奋进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全力建设童话云和“大田园” 

  云和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村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加快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步伐,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努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我县农业总产值7.65亿元,农业增加值4.86亿元,增幅3.3%左右,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9.6%。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绘制农业发展蓝图 

  结合我县建设童话云和“大花园”目标和我县农业实际,科学规划“一心四带”(大田园核心区,云和雪梨山地水果产业景观带,仙宫雪毫生态绿茶产业景观带,瓯江风情休闲农业产业景观带,最美梯田循环农业产业景观带)现代农业布局,建设童话云和“大田园”。同时谋划“云和雪梨”“一带六区”(万亩云和雪梨产业带,云和雪梨保护区、农旅融合重点区、生态高效示范区、科技成果展示区、生态精品营销区、生态梨园推广区),我县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明晰。编制完成了《云和南山湖田园综合体规划》《云和梯田博物馆(活态)规划》。明确云和雪梨、茶叶、黑木耳、蜜蜂作为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其他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路径。 

  (二)加快农业产业发展 

  2017年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全年农业增加值增幅达3.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9.5%以上。 

  1.粮食保持稳产丰收态势。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6万亩,总产量2.1万吨,新增旱粮面积0.23万亩。持续开展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粮食生产功能区建后管护等工作,今年共完成石塘镇坪地村、紧水滩镇田垟村2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后续建设。全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在元和街道沈村,崇头镇下垟村建立了5个水稻高产示范园。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共查验核定20户大户1162.6亩水稻给予种粮大户补贴。 

  2.“云和雪梨”成为我县金名片。2017年“云和雪梨”产量产值较上年均有所增加。产量达3500吨,同比增长16.7%,产值3000万元,同比增长18.2%。实施“云和雪梨”原生境保护、雪梨种质资源圃、梨花源记等项目建设。“云和雪梨”成为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伴手礼,并先后亮相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和浙江省农博会,广受好评。 

  3.茶产业提质增效。2017年我县茶叶产量、产值均稳中有升,茶园面积达4.1万亩,新增茶园面积1032亩,茶叶产量达1023吨,增幅18.27%,总产值达11789.8万元,增幅13.9%。 

  4.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我县中药材种植达1万余亩,已建立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中药材基地13个,2017年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058亩,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单产等方式,产值达28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2%。 

  5.食用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积极做好转产、转移、转形、转型等“四转”工作,全年新建改造标准化菇棚28.7万平方米,拆除“脏乱差”菇棚35.4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任务。同时紧盯“美丽增收”的目标,结合农旅融合,打造全市首个“食用菌+光伏+旅游”三项合一的菌光互补农旅示范园(云和中电12兆瓦菌光互补田园综合体项目)。 

  6.生态畜牧业发展稳定。全年生猪存栏1.64万头,出栏3.02万头;牛存栏2110头,出栏1320头;羊存栏2530只,出栏2720只;家禽存栏18.5万只,出栏39万只。 

  (三)推进农旅深度融合 

  1.“农转旅”不断转出云和特色。一是借助我县打造全域旅游“5A”为契机,全年培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生产主体21个,旅游地商品30个,新增农产品商标37个,SC认证农产品12个,购物网点11个,A级物流企业1家。培育“丽水山耕”母子品牌合作商标30个,合作开发产品包装设计27个,“丽水山耕”合作基地81个,实现“丽水山耕”合作产品销售额4.1亿元。出台《云和县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转化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二是在长汀村成功创建全市首个“丽水山耕”进“云和云居”示范点。举办“和着自然拍子,品味云尖味道”美食品鉴会,打造“云味十二道”特色菜品,对外推介云和特色菜肴和农产品。以木玩主题打造的“和先生”系列包装在“丽水山耕”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包装设计大赛中获金奖,实现了“丽水山耕”公共品牌与云和特色有机嫁接。 

  2.农业品牌建设硕果累累。2017年,“云和雪梨”被评为浙江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菇童”牌香菇被评为浙江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在2017浙江省农博会上,“仙宫”牌“云和雪梨”荣获优质产品金奖,“云河”牌中华鳖荣获金奖,“菇童”牌香菇荣获优质奖;“白鹤尖”牌灯笼椒荣获2017省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叮当岩”牌多花黄精荣获第十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展销会金奖。“丽水山耕”“云和师傅”区域公用品牌顺利实现转型提档。 

  3.蜂旅融合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今年我局以振兴中蜂为目标,加快生态蜂场建设,发展壮大养蜂业,延伸养蜂产业链。在石塘坑、桑岭、田垟、梅湾等4个基地,建设集蜂文化展示、休闲观光、民宿、农家乐为一体的蜜蜂养殖观光园。全县共有养蜂户600多户,养蜂10000余箱,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绘制“甜蜜地图”,涵盖了我县蜜蜂养殖的分布、规模、特点等,蜂农初尝生态养蜂业的“甜蜜味道”。 

  4.深入推进开展“六边三化三美”工作。以“六边”区域田园洁化、序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完善提升“十里云河”“浪漫婚纱”等美丽风景线,在沿线新建改造南山湖农旅示范园、百岱山观光茶园等4处休闲农业观光区点。开展千亩“紫云梯田”、千亩油菜花、田垟麦田等项目建设,创成市级美丽田园示范家庭农场4家,加速推进我县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三美”融合。 

  (四)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一是“强化五水共治”工作。全面完成637户散养生猪整治任务,建成美丽牧场17家,在全市率先实现规模生猪美丽牧场全覆盖。全面禁止秸秆废菌棒露天焚烧,扎实推进农业废弃物(废菌棒、秸秆)综合利用和大球盖菇技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4万亩,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应用8.05万亩,农药减量0.21吨。推广商品有机肥0.55万吨,推广应用配方施肥0.1万吨,化肥减量49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万亩。在各乡镇(街道)设置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点28个,回收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10吨,完成沼液利用量4.2万吨。在云和铁军剿灭劣V类水集中行动中,全面完成剿劣任务,梅垄溪全年保持三类水质以上;完成了梅垄口桥拆建工程及猫儿团至金利花苑河道整治工程;组织60人次完成全县80个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源的调查整治工作。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现已接入省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农业物联网视频监控点4处,万村联网工程规范建站完成率100%,覆盖全县169个行政村。完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新认定验收示范主体3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扎实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全年组织11批次共460余人次参加培训。组织开展长裙竹荪试验项目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聚焦农业综合改革 

  推进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产权公开、公正、规范流转交易,目前流转交易累计达206宗,流转金额2024万元,完成了170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换届工作,发放社员证6328本。加快土地确权工作进程。完成了全县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历史档案数字化、登记簿制度全覆盖、权属调查等工作。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丽水市级2家;新增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新增家庭农场41家,其中市级“二十佳”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市级“十佳”休闲性家庭农场1家。完成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和年度减轻农民负担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加速推进农业“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主项已达21项,子项27项,入驻率100%。其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主项15项,子项19项,另6个主项8个子项实行上门服务或授权办理。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对办事指南进行全面梳理,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农药经营许可、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动物诊疗许可等事项已与市场监管局实行证照联办,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超额完成“消薄”年度目标任务。全县51个薄弱村中,37个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为217.65% (全县168个村中已达10万元起的村有154个,占全县总村数的91.67%);全县年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有65个,占全县总村数的38.69%。 

  (六)狠抓农业生产安全 

  一是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4740余次,开展例行定量检测255批次,监督抽检11批次,配合省级例行检测1次,检测48批次,风险监测60批次。全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个,新认证绿色食品3个,新认证有机农产品4个,三品比率达到55.81%,标准化覆盖率达64.46%。二是抓农业执法。全年共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08家,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10人次,立案查处10件,涉及数量3558公斤,货值1.1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7万元,罚没款6738元。三是抓农机安全生产。成立“云和县警农联络室”,全年上路检查127人次,检查拖拉机台数 224台次,查纠拖拉机台数31台次,发现并整改隐患-32个,报废拖拉机29台,创成农机安全村29个,申报创建机械换人示范基地1个,新增2条山地农产品运输轨道。四是抓动植物疫情防控。设立疫情监测点9个,开展了水稻病虫统防统治、春季田园灭鼠、畜产品检测、瘦肉精检测等专项行动,密切关注动植物疫情动态。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基层基础较为薄弱。玩具制造业作为我县的主导特色产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员不断减少,加上我县农业经营模式以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为主,对资源投入过度依赖,农业产业结构还不优,农民增收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农业小县”格局仍在延续。 

  (二)农业龙头企业缺乏。我县农业企业数量少,且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不大,科技创新能力弱,规模型、科技型农业项目少,导致我县农业企业发展不均衡,缺少实力强劲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特色主导产业不突出。农业精深加工比重低,如黑木耳、雪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精深加工比重低,产品销售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质优价不优,未真正实现特色主导产业的价值。 

云和县农业局

2018年1月23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