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收入结构有待优化——云和县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索引号:002654462/2017-06618     发布机构:云和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3-08 00:00:00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16年,云和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的发展主线,始终牢记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按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的要求,努力强化民生保障,实现共享发展,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一、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一)增幅排位

2016年,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农民收入)15420元,同比增长9.3%,增幅位居全市第7位(与松阳县并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城镇居民收入)33785元,同比增长8.8%,增幅位居全市第8位。

(二)分项数据

2016年,丽水市、云和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比例分别是52:32:3:1453:43:1:3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比例分别是52:17:14:1753:11:22:14如表指标说明我县农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基本稳定。一是按照收入结构看: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仍保持着工资性收入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占比均高达53%;二是分项各有特点:按照常住地划分,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比高达43%,位居四大项收入第二位,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高于可支配收入增幅),且四大项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四大项收入增幅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均高于本县可支配收入增幅)。

1

2016年丽水市、云和县城乡居民收入占比一览表

 

丽水市

云和县

指 标 名 称

单位

绝对值

占比(%)

同比增幅(%

绝对值

占比(%)

同比增幅(%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16459

100

9.7

15420

100

9.3

工资性收入

8486

51

10.5

8188

53

11.3

经营净收入

5233

32

5.9

6611

43

6.5

财产净收入

488

3

9.7

177

1

9.9

转移净收入

2252

14

16.6

444

3

16.8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35968

100

9.4

33785

100

8.8

工资性收入

18719

52

10

18061

53

9.8

经营净收入

6041

17

4

3630

11

3.6

财产净收入

5016

14

9

7443

22

8.2

转移净收入

6192

17

13.6

4651

14

10.2

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回落主要原因

()从时间轴看,我县居民收入增幅运行在下行通道

纵观近六年来城乡居民收入运行情况,城镇居民收入2014年开始增幅回落至个位数(8%),2016年回稳增长至9.4%,但是仍然呈现个位数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同比增幅一直运行在下行通道中,且2016年呈现个位数增长。

 

2

2011-2016年云和县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一览表

时间

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总量(元)

增速(%

总量(元)

增速(%

2016

33785

8.8

15420

9.3

2015

31053

8.1

14108

10.3

2014

28726

8

12789

11.8

2013

27933

10.9

10024

13.2

2012

25188

11.7

8855

13.4

2011

22549

12

7809

19.5

()从基本面看,我县经济发展进入换档期和阵痛期

影响居民收入的因素有很多,说到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居民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近年以来,我县经济发展速度趋缓,2012年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两位数12%的增速回落至2014年的3.6%(见表3),经济发展进入换档期和阵痛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收入增长动力趋弱。2015年开始GDP增速虽有回升,但是在2014年同期较低基数基础上实现的,2016年回落到8.6%。当前工业回升基础不实,投资重大项目缺乏,传统商贸经营萎缩,资金要素供给减少,服务业发展短板突出,整体经济下行风险仍较大。

3

2011-2016年云和县地区生产总值一览表

时间

地区生产总值(GDP

总量(万元)

增速(%

2016

595471

8.6

2015

543404

8.9

2014

497700

3.6

2013

481348

9.7

2012

439176

12

2011

389271

9.5

 

三、2016年我县城乡居民收入构成特点

4

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一览表

指 标 名 称

单位

绝对值

增幅(%

贡献率(%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可支配收入

33785

15420

8.80

9.30

——

—— 

工资性收入

18061

8188

9.80

11.25

59.00

63.10

经营净收入

3630

6611

3.57

6.51

4.60

30.8

财产净收入

7443

177

8.21

9.94

20.70

1.21

转移净收入

4651

444

10.19

16.84

15.70

4.87

(一)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

2016年,我县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9.3%,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2016年,全县实现GDP总量59.55亿元,增长8.6%,位居全市第1位。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4%,带动木制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快速增长。1-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者薪酬同比增长2.3%,较前三季度回升10.9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1700万元,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228人,为城乡居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国省道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等项目的深入推进,为群众创造了诸多就业机会,带动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年度数据未出),我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9.4%

(二)转移净收入快速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6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651元,同比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44元,同比增长 16.8%,同比增幅分别高于可支配收入增幅1.47.5个百分点。失地农民农转保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我县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保障力度进一步提高,已有相当部分城乡居民获利。截至201611月底,全县失地农民保险总额中,农民收入较2015年增加202万元,农民支出减少56409万元。

(三)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稳步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有力补充

2016年,我县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分别为3630元和7443元,同比增长3.6%8.2%,两项合计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5.3%。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分别为6611元和177元,同比增长6.5%9.9%,两项合计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32.0%

1.财产性收入较快增长。一是通过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金试点,释放了地权、林权、房权活力,变资产为资本二是推出农村空闲农房二次利用,租赁空闲农房兴办农家乐民宿等,为农民增加房租收入;三是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参与家庭农场或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探索租金保底+入股分红+劳动工酬的多重分配机制,增加了农民获得财产收入的机会。

2.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得益于经济发展大环境回暖;二是我县生态优势明显,生态农业带动农产品生态附加值、品牌附加值提高,在提升农业价值中提升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三是在特色发展的农旅融合中打开“两山”转化通道,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推动旅游业进入快车道,同时带动农家乐民宿经济快速发展;四是牢牢抓住了“互联网+”的机遇,触网创业创造“家业”, 创新拓宽了就业平台,拓宽了增收空间。

三、2017年居民收入展望

2016年云和县居民收入虽稳步增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和农民收入增幅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我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经营性收入拉动力仍较弱,财产性收入有待进一步加大份额等等。展望2017年,虽然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但缓中趋稳、稳中有进态势已现,全国经济将加快进入发展平稳、发展“含金量”较快提高、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较快增加的新轨道。从云和县发展趋势看,我县经济面已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部分农产品价格已出现回升,“新三宝”也愈发成熟,居民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