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县农业经济各方面运行态势总体算好,种植业发展保持平稳增长,农民现金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生产结构转型态势明显。但受农业统计生产基础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依然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很难走出一条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一、农业产值增幅平稳,畜牧业增长较快
1、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情况。根据云和县统计局第四季度(快报)统计结果。2016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4629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07%,比上年增加0.37个百分点。实现农业增加值4.76亿元,可比增长2.8%。
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情况 | ||
|
|
|
指 标 名 称 | 按现行价格计算(万元) | 可比增幅 (%)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74629 | 3.07 |
其中:农业产值 | 56975 | 1.90 |
林业产值 | 5781 | 3. 90 |
牧业产值 | 8248 | 19.53 |
渔业产值 | 1444 | 1.11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2181 | 6.28 |
增加值 | 47588 | 2.80 |
其中:农业产值 | 38126 | 1.90 |
林业产值 | 3296 | 3.92 |
牧业产值 | 3960 | 19.51 |
渔业产值 | 864 | 1.27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1342 | 6.23 |
其中,种植业产值56975万元,同比增长1.9%,比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其中,食用菌产值36296万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减少3.34个百分点;林业产值5781万元,同比增长3.89%;牧业产值8248万元,同比增长19.53%;渔业产值1444万元,同比增长1.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81万元,同比增长6.28%。
2、主要农业品种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情况。2016年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6216 公顷 , 比上年下降 2.5%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 3992 公顷 , 比上年下降 5.3% ;蔬菜种植面积 1511 公顷 , 比上年下降 0.6% ;油料种植面积 141 公顷,比上年增长 2.2% ;果园面积 1576 公顷,比上年增长 0.1% ;茶园面积 2261 公顷,比上年增长 1.3% 。
全年粮食总产量 20723 吨 , 比上年下降 5.2% 。油料产量 358 吨,比上年增长 1.4% 。蔬菜产量 26070 吨,比上年下降 4.7% 。食用菌总产量 6267 吨,比上年增长 0.8%,其中香菇4841吨,比上年 下降 3.5%;黑木耳1230吨,比上年增长2.5%。水果总 产量 7999 吨,比上年下降 7.0% 。茶叶产量 907 吨,比上年增长 5.5 % 。
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2016年 | 2015年 | 同比增长 (±%) |
粮食 | 20723 | 21871 | -5.2 |
油料 | 358 | 353 | 1.4 |
茶叶 | 907 | 860 | 5.5 |
蔬菜 | 26070 | 27360 | -4.7 |
水果 | 7999 | 8597 | -7.0 |
香菇 | 4841 | 5017 | -3.5 |
黑木耳 | 1230 | 1200 | 2.5 |
肉类 | 3239 | 3133 | 3.4 |
禽蛋 | 825 | 462 | 78.6 |
淡水产品 | 1617 | 1604 | 0.8 |
3、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全年生猪饲养量 5.32 万头,比上年增长0.4 % ;年末生猪存栏 2.12 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 % ;年末牛存栏 2366 头,比上年末增长14.6 % ;年末羊存栏 0.26 万只,比上年末增长 4.0% ;年末家禽存栏 19.91 万羽,比上年末增长 26.0% 。肉类产量 3239 吨,比上年增长3.4 % 。 全年淡水产品产量1617吨,比 上年增长 0.8% 。
二、农作物生产变化及有关情况
1、粮食生产五年生产趋势走低。201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987万亩,完成年度计划(年度考核指标为6.1万亩)的98.16%;粮食总产量20747吨,完成年度计划(年度考核指标为2.2万吨)的94.3%。这与全市趋势基本相同,真实反映出山区农民种食积极性的严重不足,需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2016年粮食生产情况我县与全市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 云和县 | 丽水市 |
2011-2015年粮食平均播种面积(亩) | 64261 | 1279741 |
2011-2015年粮食年平均产量(吨) | 21382 | 462237 |
前5年最低粮食播种面积(亩) | 62895 | 1211600 |
前5年最低粮食产量(吨) | 19588 | 430700 |
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亩) 2016年粮食产量(吨) | 59874 | 1267845 |
20723 | 458583 | |
与5年平均水平面积对比(%) | -6.83 | -0.93 |
与5年平均水平产量对比(%) | -2.97 | -0.79 |
与5年最低水平面积对比(%) | -4.80 | 4.64 |
与5年最低水平产量对比(%) | 5.92 | 6.47 |
2、蔬菜等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一方面体现出,农业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水稻等更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转变,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而带来的农业从业人员减少。近几年来,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蔬菜、茶叶、中草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只是水果因天气及大小年等客观因素影响出现减产。食用菌、蔬菜等五大产业产值呈现四增一减态势(详见下表)。
五大产业产值一览表 单位:万元 | |||||
指标名称 | 食用菌 | 蔬菜 | 茶叶 | 水果 | 畜牧 |
2016年产值 | 36296 | 5848 | 3510 | 1555 | 7982 |
2015年产值 | 35916 | 5683 | 3354 | 1592 | 6508 |
增幅:% | 1.06 | 2.9 | 4.65 | -2.32 | 22.65 |
三、主要农业分行业分析
1、食用菌生产是云和农业增收的主要途径,但前景不容乐观。由于香菇原材料(香菇柴)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劳动力价格的普遍提升和香菇市场价格上下波动,这两年食用菌生产的成本收益率有趋减现象。
2016年冬,由于受全国、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香菇开始上市,价格继续低迷,菇农收入不足,大部分菇民只能拿回种菇成本,纷纷喊亏。如按不计成本的产值来计算仍有微量增长。2016年我县实现全年食用菌产值36296万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减少3.34个百分点。根据农业部门统计:2016年,我县发展食用菌棒8400万袋左右,菌棒数量与上年持平,其中:香菇6300万袋、黑木耳1700万袋、其它珍稀菌400万袋。
2、茶叶生产小幅增长。2016年茶叶产值3510万元,同比增长4.65%。全县春茶产量与价格均比上年略有提高,春茶产量872吨,同比上年增长1.4%。
3、水、干果生产不容乐观。2016年水、干果产值2527万元,同比增长5.73%。我县水果产量比上年有所减产,但价格较高于上年,因此总体产值仍有增长。干果(板栗)产量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减产,虽然价格增长较大,但经济效益总体不如上年。上半年出现异常天气影响,我县杨梅、西瓜、李等水果产量也有减产,由于占比不高,对水果总量没有造成较大影响。
4、中草药材生产情况喜人。2016年,全县中草药材产值1669万元,同比增长22.81%。中草药材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较大,价格上下起伏波动较大,制约了规模发展种植。我县中草药材上市产量虽比上年增加较大,但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但上升幅度并不大,如:厚朴皮干品每斤4—6元左右(上年为3-5元)。
5、林业生产平稳增长。2016年,全县林业产值5814万元,同比增长9.67%。木材、笋干价格略低于上年同期。木材砍伐量由于土地开发(林地开垦成耕地)接近尾声而比上年减少。2016年,木材产量(砍伐量)16480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025立方米;由于今年是非主产年(小年),油茶籽产量1076/1209吨,比上年减少133吨,产值1017/1083万元,同比减少6.09%,但茶油价格(每公斤90—100元)高于上年(每公斤70—80元)。2016年新增箬叶和薪材产值343万元,箬叶产量298吨、薪材产量11838立方米。
6、畜牧业生产呈现上涨势头,主要是蛋类生产。2016年,全县牧业产值8248万元,同比增长19.53%;可比价牧业增加值3638万元,同比增长19.51%,为农林牧渔业可比价增加值拉升了0.84个百分点。 其中:蛋类产值879万元,同比增长94.46%,拉动牲畜业产值增长6.29个百分点。
2016年畜牧业生产情况表
指标 名称 | 生猪存栏(万头) | 生猪出栏(万头) | 牛存栏(头) | 牛出栏(头) | 羊存栏(万只) | 羊出栏(万只) | 家禽存栏(万只) | 家禽出栏(万只) |
2016年 | 2.12 | 3.20 | 2017 | 1268 | 0.26 | 0.31 | 19.92 | 37.09 |
2015年 | 2.1 | 3.21 | 2065 | 1333 | 0.25 | 0.3 | 15.8 | 36.87 |
增幅:% | 0.95 | -0.31 | -2.32 | -4.88 | 4 | 3.33 | 26.08 | 5.97 |
2016年,牲畜养殖:全县生猪出栏3.20万头,同比下降0.31%;生猪存栏为2.12万头,同比增长0.95%。牛出栏1268头,同比下降4.88%;牛存栏2017头,同比下降2.32%。羊出栏0.31万只,同比增加3.33%;羊存栏0.26万只,同比增加4%。家禽养殖:全县家禽出栏37.09万羽,同比增长5.97%;家禽存栏19.92万羽,同比增加26.08%。其中:蛋类产量825吨,同比增长78.6%,
7、渔业生产发展迅猛。渔业生产以特色养殖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方针,在水域环境承受范围内提升产业发展。2016年,全县渔业产值1444万元,同比增长1.11%。
我县特色养殖方面主要有:一是大湾石斑鱼养殖基地。该养殖基地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年产石斑鱼大约40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为150元左右,实现年产值60万元。二是安溪石蛙养殖基地。该养殖基地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年产石蛙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销售价为200元,实现年产值80万元。三是高山稻田养鳖基地。该养殖基地总面积为30亩,每亩产出甲鱼30公斤,年产甲鱼900公斤,甲鱼每公斤销售价为200元,实现年产值30万元。
8、农林牧渔服务业。2016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81万,同比增长6.28%,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2.9%;可比价增加值1315万元,同比增长6.23%。
四、几点建议
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我县有关部门应顺势而行:
1、农旅结合,发展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在梯田景区一带、云和湖景区一带创建农业观光园,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政府要鼓励当地农民种植无公害蔬菜、水果等适合农旅体验的农业产业基地。例如要大力促进类似赤石乡的“碗窑岭的甜橘柚基地”那样的,优质高效的农旅结合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农旅经营一条龙产业。
2、促进特色农业产业,提高附加值。品质优良的云和雪梨、高山蔬菜、优质花卉苗木等是我县传统的特色农业产业,要加强培育具有县特色的农业产业链,着力发展我县生态观光农业,加大扶持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子商务流通渠道的建设。加长产业收益率,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3、努力开发食用菌新品种,积极培育高附加值珍菌类农产品。代料香菇、黑木耳为我县农村、农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云和已种植了二十多年。我县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努力开发出新的食用菌品种,为云和农业发展多作贡献。
4、稳定畜牧业发展良好势头,防止出现重大疫情影响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平原地区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利用山区丘陵地区的治污成本优势,在保证环保治理水平达到环境保护标准的前提下,适量发展畜牧业以承接平原地区的淘汰产能,也是解决民生需求所必须的选择。因此,可以适度放宽畜牧业养殖门槛,以环境污染适度可容忍为限度,发展畜牧业。政府要加强养殖户的治污监管,提高养殖户的治污主动性和责任感。并设法让畜牧的发展效益能普惠到更多当地农民群众并建立农民农村环境牺牲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