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54403/2013-18047 | 主题分类: | 教育 |
---|---|---|---|
发布机构: | 云和县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13-07-26 |
文号: | 云教基〔2013〕151号 |
各中小学,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通知》(浙教办〔2013〕4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云和县扫盲工作规划(2013—2015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扫盲工作与乡镇成技校“进百访千”活动相结合,借扫盲工作强化农村成技校建设;以中小学师生为骨干力量,坚持脱盲与脱贫、脱盲与致富、脱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乡(镇、街道)负责制,明确职责任务,促进全县扫盲工作依法实施。
二、规划目标
到2015年,全县文盲人口率降到4.5%以下,全部扫除16-55岁劳动力文盲。
三、具体目标
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县常住人口为11.2万,15岁以上成人文盲数为7917人,成人文盲率为7.09%。其中16-55岁青壮年文盲数为1920人,青壮年文盲率为2.74%。2013-2015年计划完成扫除文盲3000人。其中2013年扫盲900人,完成扫盲任务的30%;2014年扫盲1500人,完成扫盲任务的50%;2015年扫盲600人,完成扫盲任务的20%。
四、实施办法
1.制定扫盲工作计划。根据省市下达的扫盲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示范县创建目标,制定2013—2015年全县扫盲工作规划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并建立扫盲工作长效机制。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加强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和扫盲工作专项小组,领导小组教育局长任组长,专项小组教育局副局长任组长。健全扫盲工作机构,依托中小学校、乡镇成技校,建立覆盖企业、街道、乡(镇)村的扫盲教育网络。组织一支扫盲工作队伍,以成技校干部和中小学师生为骨干力量,吸收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扫盲工作。加强扫盲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立足当地实际,创新形式,提供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扫盲教育。为扫盲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
3.核准扫盲教育对象。以“六普”文盲数为基础,核准扫盲教育对象。以学校联系社区、村居等方式,组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名学生一个家庭、一名教师一个自然村(社区)、一所学校一个乡(镇、街道)”的分工要求,走村入户,进企入厂,一个个核实确认扫盲对象,并建立完整的文盲教育对象档案。
4.落实扫盲工作责任。按照中小学布局,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基层学校,建立分片包干制和校长责任制。要积极筹措扫盲工作经费,建立奖补机制,对承担扫盲工作任务的学校进行奖补。要加强督查,建立考核机制,将扫盲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考核内容,确保扫盲工作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5.争取相关部门配合。积极争取各乡(镇、街道)、农办、人力社保、公安、统计、妇联等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及时更新文盲户籍登记中的有关信息,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共同做好扫盲工作。
6.严格把握扫盲教育质量。严格把握扫盲教育质量,研究制定脱盲测试和认定具体办法,达到规定要求的学习者发放脱盲证。
7.建立扫盲工作汇报机制。建立扫盲工作信息汇报制度,将扫盲进度、扫盲成果和工作过程中的有关建议及时上报。6月15日前以文件的形式上报组织建设情况,7月底上报三年扫盲工作计划和2013年扫盲工作计划。
8.扫盲工作时间节点。2013年6月,工作动员、建立相应组织、组织培训;2013年7月至8月上旬完成摸底和编制三年扫盲工作规划和本年度扫盲工作计划;8月下旬至12月实施全年度扫盲工作计划和完成本年度扫盲工作任务,总结上报。明后两年,分别实施后两年的扫盲工作计划,到2015年底基本扫除辖区内15-55岁的劳动力文盲,全面完成扫盲工作目标任务。
扫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建立扫盲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增文盲的监测,密切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我县的扫盲工作成果。
附件:云和县各乡(镇、街道)扫盲计划完成数
云和县教育局
201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