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002655350/2013-00038     发布机构:园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2013-03-25 09:50:40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一年来,园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围绕“小县大城”核心战略,以“奋战开局之年六个专项行动”为载体,紧抓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机遇,在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2012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1、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3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4%;销售额63.5亿元,产销率93%;其中27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1.83亿元,同比增长25.6%;55家500—2000万企业实现产值8.99亿元,同比增4.2%。其中园区玩具业实现产值20.98亿元,同比增12.4%;轴承业实现产值4.52亿元,同比增11.3%;压延加工业36.05亿元,同比增36.9%;阀门业5.74亿元,同比增19.2%;其它行业1.02亿元,同比增33.3%。为全县2012年工业总产值增幅、规上工业产值增幅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位居全市第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2、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从全年来看,园区经济上半年增长幅度快,二季度增幅达到37%。从第三季度开始,增势有所放缓,三、四季度的增幅分别为20%和25%。(2)规上企业带动力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27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1.83亿元,占全部工业份额的75.88%。规上企业发展速度快,同比增长25.6%,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特别是华宏(含圣威和鸿达),实现工业产值36亿元,占总产值的52.78%,成了推动园区发展的主动力。(3)玩具行业在逆势中一路攀升。今年前三季度,玩具行业一直在负增长状态下艰难发展。从一季度17.4%的负增长,到三季度的4.02%的负增长,终于在第四季度以12.36%的增幅扭转了乾坤。

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一是企业技改全年完成1938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从技改情况来看,玩具企业主要投入在于“零”土地技改,今年,园区企业共实行“零”土地技改企业4家,新增厂房面积约2万平方米。轴承企业技改投入主要是新产品开发,压延业技改主要是华宏的新增生产线,投入为6000万元,而阀门企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技改投入后劲不足。爱木、环驰、巨盛等企业实现了部分投产,东鑫机械成为我县首家成套设备制造企业。二是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全年完成5054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3%。2012年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以2009—2011年入园的企业投入为主,主要以华宏扩建、环驰钢球续建、汇源果汁续建等项目投入带动,华宏扩建投入9000万元,环驰钢球续建投入6300万元,汇源果汁续建投入5030万元,其余部分为杨柳河一期竣工企业设备投入及杨柳河二期在建企业的基建投入。

(二)平台建设迎难推进

平台建设受政策处理难推进、天气等因素影响,推进缓慢,但园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推进度,圆满完成开发工业用地1000亩、供地500亩及二期路网招投标工作的年度考核任务;完成争取类项目杨柳河三期和沙溪区块进场开工建设的任务。

1、政策处理工作

园区积极做好政策处理配合工作,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促使政策处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了无障碍施工,实现了杨柳河低丘缓坡开发政策处理零赴省进京上访。一年来,基本完成杨柳河二期南区块的遗留问题的处理及所有土地丈量工作。同时配合相关乡镇(街道)做好杨柳河三期和沙溪区块土地征收的政策处理工作。

2、杨柳河二期南区块土方平整项目

自2012年3月20日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了420万m³的土石方开挖,占总开挖量的77%,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3、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

杨柳河三期:按计划完成了项目各项前期与工程招投标等工作,于去年9月19日进场开工建设,合同价7854万元。已完成了30万m3土方开挖。沙溪区块:按计划完成了项目各项前期与工程招投标等工作,于去年12月31日进场开工建设。试点项目还成功融资6.5亿元,到位4.1亿元,是全市资金到位最早的项目。

另外,还完成杨柳河二期拆迁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和室外市政配套工程的前期工作。

(三)招商引资成绩喜人

工业园区完成合同利用市外内资5.2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4.6亿元的115%;完成实际利用县外内资3.3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2亿元的167%。新引进市外大项目1个(巨盛采油设备项目),新增阀门精加工企业2家。一年来,园区组织考察项目20多个,来云和考察意向入园企业60来家,其中部分企业通过组团方式来云考察要求入园。已有13家招商引资企业准备入园,成功引进了京驰科技LED显示屏、瑞德通讯电缆等一批项目。已完成土地挂牌程序,完成供地503.94亩。完善了工业园区投资项目准入决策与建设监管制度,强化节能环保税收指标约束,加大企业“腾笼换鸟”力度,收回杨柳河二期北区块40.17亩用地,并重新挂牌出让。

(四)产业布局有“据”可依

从2012年初就开始着手新开发区块的产业规划,通过规划的引导,促使园区更科学、更有序的发展。   去年10月,《浙江云和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园区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按照“一心五园一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产业集群,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着力打造“中国木制玩具创造基地”、“中国高端轴承专业配套基地”和“浙江阀门产业基地”。《浙江云和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规划》的制定出台,为今后园区的产业布局提供了依据。

(五)服务企业水平提升

园区把服务企业作为主要的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助推企业加快转型提升步伐。完成巨盛生产线开工建设、环驰轴承钢球项目投产、汇源生产线投入试生产、爱木玩具有限公司承接欧美高端客户订单等工作,使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委托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编制了《云和县轴承产业发展对策》,为提升轴承产业的发展提供对策。二是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等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完善企业档案;配合人才交流中心做好产业工人引进工作,3次组织企业进行人才招聘;协助32家企业办理厂房验收、厂权办理等事项,协调企群纠纷26起,帮助45家企业完成政策兑现;帮助44位企业职工子女解决就学问题;建立了杨柳河区块卫生保洁机制,营造干净整洁生产环境。

(六)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全面下降。建立健全“一企一档” 26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82家。全年园区发生伤亡事故一起,死亡1 人,两项指标均同比下降50%。二是信访综治把控稳定。一年来,园区共协调企业群纠纷26起,解决政策处理遗留问题100多个。园区全年无重大矛盾纠纷发生,无重大事故发生,无人越级上访,无刑事案件,无法轮功动向。三是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园区党委积极开展非公企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一年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培训65人、预备党员23人,预备党员转正20人、支部换届选举1个,成立新支部3个,10家非公企业示范点创建工作,并成立了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企业党员搭建服务平台。另外,还切实做好园区企业工会、妇联、团委、计划生育等工作。

二、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提速之年,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从国际和国内形势看,有机遇也有挑战,希望和困难并存。

作为我县工业经济主平台和主战场,我们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为重要原则,按照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要求,坚持“小县大城”核心战略,以“五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在“提速之年”继续加大平台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核心区、招商选资的主平台、产业转型的先行区和城市建设的新城区。

(一)预期工作目标

1、工业产值82亿元,同比增20%;

2、园区建设总投入6.66亿元,其中企业固定资产投入2.7亿元,政府性投资3.96亿元;

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元;

4、企业技改投入5000万元;

5、新开发工业用地1000亩、出让工业用地500亩;

6、节能降耗指标达到市、县的考核要求。

(二)主要工作举措

1、平台建设要攻坚克难,走好“一二一”

“一”就是做好一个续建工作。即杨柳河二期南区块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完成二期南区块基础配套设施和土方平整后区块外侧的水渠和机耕路的招标等前期工作;完成二期南区块道路网工程建设以及雾溪—瓦窑灌渠(南区块内段)、供水、路灯、通信、地块周边的机耕路和排水渠工程。

“二”就是加快两个区块的开发。即杨柳河三期区块和沙溪区块的开发。(1)杨柳河三期区块。完成三期区块的道路(桥梁)的设计、审批、招标等前期工作;完成土方平整工程、项目区域内的保丰渠道恢复、市级110KV和县电力局高低压电力线及弱电通信杆线迁移。(2)沙溪区块。完成沙溪区块的道路(桥梁)等前期工作;完成项目土方平整工程、项目区域内的灌渠道恢复、项目区域内县电力局高低压电力线和弱电通信杆线迁移。

第二个“一”就是谋划一个项目前期。即谋划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工程沙溪三期开发区块前期工作。沙溪区块三期位于丽龙高速公路以南,长田村以西,沙溪村以东,长田村坝头自然村以北,拟规划占地面积约1800亩,估算投资约8亿元。2013年争取完成沙溪区块三期控规编制。

2、政策处理要积极配合,加快进度

2013年,杨柳河二期南区块、杨柳河三期和沙溪区块三个项目同时建设,政策处理涉及村多、面大、点分散、工作量大。我们主要做好:一是杨柳河二期南区块、三期和沙溪区块杆线迁移、排水沟等项目政策处理工作,确保无障碍施工;二是杨柳河二期南区块政策处理移交前属园区负责处理的政策处理遗留问题的调处和补偿款兑现;三是配合白龙山、安溪等乡镇(街道)做好沙溪区块、杨柳河三期区块坟墓补登、编号、造册、迁移工作以及与各农户、施工队之间的政策处理疑难问题调处。另外,还要完成杨柳河二期拆迁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和室外市政配套工程建设。

3、招商引资要营造氛围,寻求突破

(1)加快入园项目建设,促使进企业早日投产。对停建、缓建以及未达到产能的企业加强督促,使企业尽快建成投产,达到产能。对已入园尚在审批中的企业加大跟踪落实,争取2012年入园杨柳河二期南区块16家企业在2013下半年实现全面开工建设。完成环驰、巨盛、汇源等项目建设。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充分利用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机制上,要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准入决策与建设监管制度,完善项目评估机制等。在招商方式上,采取驻点招商、产业招商、网络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专题招商等方式,切实提高招商效果。在产业选择上,强化产业链招商,精心研究分析全县支柱产业和潜力较大的相关产业,掌握第一手资料,确定最需要、最适合配套落户的投资项目。在招商领域上,近招温台金,远引沪杭甬,强攻苏锡常,承接粤闽台。在企业服务上,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建设和技改审批速度,为企业提供优质、文明、高效的服务。

4、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扩量提质

(1)做好园区经济运行与分析。一是通过召开经济分析运行会、下企业调研等形式,多方面掌握企业情况,及时做好每季度园区经济运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做好省级园区产业整体运行数据和市级园区统计监测的数据上报工作。

(2)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一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是加快已落地招商项目的建设进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促进汇源果汁、京驰科技LED、坚韧机械等新入园项目全面投产,尽快形成产能。二是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在完成编制轴承产业发展对策的基础上,继续编制阀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对策,为阀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对策和建议。三是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支持木制玩具、轴承和阀门企业开展品牌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模式。重点是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3)加大企业技改投入。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兑现政策,增强企业技术改造的信心。二是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政策投资导向,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申报。三是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是加快木玩与旅游、动漫、幼教产业的融合,促进轴承和压延铸造产业延伸产业链。四是积极搭建银企业合作平台,向金融部门推荐优质企业和优秀项目,尽力为企业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技术改造。五是积极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企业“零地”技改。

(4)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园区网站,利用网络开展对外宣传。及时发布园区经济运行、产业动态、招商引资、平台建设等各方面信息,强化园区管理和服务。二是进一步做好园区企业档案建设,实现园区企业信息化管理。三是利用网络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答疑等网上服务,努力为企业解决难题。

5、企业管理要统筹兼顾,重质重量

(1)提高园区配套服务。一是积极筹建职工公寓、企业科技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工程,推进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二是积极开展产业工人引进工作,收集各类人才交流信息,协助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引进新劳动力,为解决企业员工短缺问题牵好线、搭好桥。三是积极协调处理厂群关系,努力化解劳资纠纷,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氛围。

(2)注重园区管理。一是继续推进“腾笼换鸟”,严格执行《工业园区投资项目准入决策与建设监管制度(试行)》,完善园区产出密度、税收密度等考核制度和闲置厂房盘活退出机制,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二是注重循环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努力争取进入我省第一批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的后备园区名单。三是强化环境管理、注重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3)加强园区党群建设。在实现园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围绕“抓重点、重点抓”的工作主线,继续抓好党、团、工会、妇联、计划生育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围绕企业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工作;围绕丰富多彩的党员和职工活动,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工作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6、自身建设要结合实际,服务大局

(1)积极探索园区经营新模式。进一步明确工业新城区的定位,就如何整合资源、提高投资绩效等问题,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园区新的发展体制、机制,努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园区新发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树立全局观、服务观、进取观,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树立高效、快速、扎实的工作作风。建设起一支学习调研型、务实创新型、和谐廉洁型的园区领导班子和一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干部队伍,努力营造园区公正透明的政策环境、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协调发展的人文环境。

浙江云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13年3月2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