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交通运输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002654315/2012-09154     发布机构:云和     发布时间:2012-12-04 09:37:09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紧密联系交通运输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稳中求进,统筹推进交通科学发展。激发广大党员和全体干部的生机和活力,切实做好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工作,为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城市提升、城乡统筹”三大战略任务,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半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交通运输工作总结

(一)攻坚克难,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云景高速公路云和段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截止6月底,完成投资605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40188万元,占总计划投资的54.95%。其中路基工程累计完成99%,桥涵工程累计完成99%,隧道工程累计完成90%。西周岭隧道造成炮震影响安溪乡村民的生活,云景高速指挥部领导非常重视此事,于20123月由云景指挥部负责人、安溪乡领导、三个村的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赴杭州邀请鉴定单位来安溪实地鉴定,由村民代表自选鉴定单位。目前,鉴定公司进村开展实地鉴定已结束,进入了评估阶段,待评估后再给予赔偿解决。

复兴路(53省道云和县城过境段公路)  截止6月底已完成投资317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017亿元,占总投资的64.56%,其中项目前期及政策处理投资1.3185亿元,工程建设投资6985万元。土地征用已经基本完成,项目涉及农村住房拆迁的5个行政村98149户农户,企业3家,导航台1处。目前除710户未完成房屋丈量、评估工作,其余13991幢已经丈量、评估、公示,己签订房屋征迁协议的共有53户,其中睦田片区15户,隔溪寮村26户,瓦窑村12户,腾空21户,睦田村有12户房屋已经拆除。

52省道岚头岭段改建工程  政策处理工作已完成80%,房屋征迁户(共9户)协议已签,正在建房。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25万元,云和段隧道工程1300已经全部开挖完成。

联网公路建设  凤凰山街道梅垄至新岭联网公路已经完成测设,路基开工(对原有路基进行降坡处理)。白龙山街道沙溪至隔溪寮联网公路业主已经委托咨询公司开展招投标工作。

水上康庄工程  长汀大桥工程的工可、初设、施工图审查已全部完成,由于施工难度大,资金较少经过三次公开招标,未确定中标单位,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单位的选择过程中;小顺码头目前正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准备工作阶段,已完成填方工程量193万元,计划于本年度全部完成本工程;紧水滩交通码头工程招投标已经完成,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

乡镇客货运一体站  完成了安溪乡上村、下村等3个农村客运班线港湾式停靠站的建设;梅湾客货一体站已开工建设;安溪客货一体站也已完成图纸设计,准备开工建设;小顺检查站、运管站和客货运一体站附属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力争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

扎实推进项目前期  云龙线新田垟至龙门段前期线位已确定,正着手进行工可编制。石汶线云和段前期已经跟松阳县交通运输局进行对接,待省交通运输厅对线位进行论证后,方可进行前期工作。

(二)管养结合,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

重抓大中修及养护管理  省道丽浦线(S3285.926公里大中修工程完成相关审批手续,现进入招投标程序;农村公路大中修还在上报审批阶段;重点对省道丽浦线(S328)、省道云寿线(S228)危险边坡实施治理,目前还在上报市公路管理局审批阶段。境内公路安全畅通,路面清洁,无坑洞,及时抢通和修复了雨雪冰冻和水毁公路,抢通率达到100%,水毁工程修复按文件批复时间及时完成。县道公路标志标线完好率达到95%,乡道78%,标道60%。公路绿化案件查处率达99%以上。注重生态公路建设,确定丽浦线67K+87K路段为生态路创建路段,主要重点为苗木的补植,将于11月左右完成。

紧抓站房建设  独山公路站主体工程已完工;崇头路政中队6月份已开工建设,目前正进行站房基础施工;龙门公路站还处于选址阶段;和平公路站和重河公路站站房维修已完成65%

强抓路政管理促整治  上半年,路政大队行政处理案件11起,拆除违章建筑710平方米,清理堆积物2960立方米,拆除非公路标牌69块,整治马路市场45次,收取公路赔补偿费12830元,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三)以人为本,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全面做好春运保障工作  春运期间,加大稽查力度,强化市场监管,确保道路运输生产工作稳定有序,让乘客走得及时、走得放心。期间,共投入营运客车66辆,1623座,出租车23辆,115座,发送班次16221班(其中班车16002班,加班135班,包车16班,仙宫公司74班);完成客运量21.7万人,比2011年增加1.04%(其中班车19.5万人,包车0.1万人,仙宫公司0.1万人,出租车2万人);完成周转量1014万人公里,比去年减少4%(其中班车872万人公里,包车22万人公里,仙宫公司6万人公里,出租车106万人公里),实现了春运安全无事故。

全力保障重点时段的旅客运输  62我县举行了第六届“云和梯田”开犁节,为了保障旅客运输的安全、快捷。共安排15名工作人员在换乘中心和景区值勤,为2000多人次的游客换乘提供服务和安全保障,圆满完成车辆调配及维护发车现场秩序等任务。高考期间,为保证高考现场秩序,安排工作人员在各考场路口值勤,同时还安排了2辆出租车为考生提供服务。

(四)发挥优势,港航发展潜力逐步释放

稳步推进水上设施建设  为更好保障船舶及通航安全,强化安全硬件设施建设,通过积极向省港航局申报,已争取到补助款108.5万元用于本年度5艘渡船的更新,现正在与相关设计人员沟通确定设计方案,已完成设计图纸,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认真开展航运监管整治  加强安全管理和上航巡查工作,主要检查船舶适航、渡工适任、渡埠适靠及救生、消防设施等情况,上半年共上航检查139人次,检查船舶165艘次,巡航检查41天次,出动海事艇4次,发隐患通知书2份,隐患均已整改完毕。渡船船员均完成12客位以上船员特殊培训,新版服务簿换证工作已完成。34号组织仙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全体游船部工作人员安全培训一次。61620分别组织紧水滩镇、石塘镇涉水人员进行水上安全知识培训。

(五)注重预防,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按照“抓生产必须抓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及“谁所有、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奖惩分明的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积极组织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参加省交通运输厅、市质监站、县安监局等部门举办的安全人员培训。半年来,共有19人参加了交通部门安全培训并取得了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证书,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交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认真做好节假日和“三防”安全工作。加强节假日运输安全的领导,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的要求,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确保运力满足运输市场短期内高峰需求,及时运送旅客。同时开展好节假日安全工作检查,加强重点部位、农村短途客运、渡口、库区客运点的监管,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积极开展“三防”安全工作检查,重点检查“三防”应急预案修订情况、抢险设备和抢险物资储备情况、重点部位安全防范情况等;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及时修改一些不合理的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短信平台作用,及时将天气信息、上级指示等情况发送给交通行业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形成周密的“三防”工作体系,确保“三防”无事故发生。

重点开展在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抓好在建工程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对云景高速公路、53省道云和县城过境段公路、52省道岚头岭段改建工程以及部分康庄公路工程等进行了排查。半年来,共开展工地定期安全生产检查10次,不定期巡查35次,发现隐患25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多次会同县安监部门对主要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从而使在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

积极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知识,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3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700余人次。在县电视台开辟交通安全知识滚动宣传1个月,播放安全月宣传标语(图片)25条,悬挂横幅39条。人人参与,积极组织本系统人员参加全县“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

(六)创先争优,交通运输行业形象得到提升

努力提升形象  积极响应县委号召,认真开展“思变思进思发展 创业创新创一流”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照标杆比业绩,争做新标杆;并结合全市开展的“为善至乐”为主题的“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和交通精神大讨论”活动,深化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省市交通部门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全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找差距 走前列”主题活动,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效能,凝聚合力促进发展。

“进村入企”解难题为切实落实好“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领导班子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社情民意调研,想方设法为农民、企业解决困难、难题。如为安溪乡上村村解决了老年协会需配置鼓乐器的需求。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切实解决了安泰汽校培训场地难题。

(七)齐抓共管,其他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宣传、交通信访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丽水市交通运输系统三十先进典型颁奖晚会”中取得多项荣誉:农村客运班车实施“以奖代补”考核制度获“十大利民大事”,北溪大桥获“十大民心工程,公路管理局养护工程股股长左延伸获“十大感动人物。同时,我局选送的歌伴舞《阳光大道》获晚会演出金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

(一)政策处理工作难度大。一些重点工程由于沿线涉及村庄较多,情况复杂,政策处理工作难度较大,在政策处理中,利益相对人的预期期望值越来越高,漫天要价,尤其是房屋拆迁,安置地无法按照群众意愿落实,不同区块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政策处理方式不同,都给征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通村公路建、管、养、通难以平衡。一是农村公路路网密集,线路长,管养总里程量大,且养护责任主体为乡镇(街道),养护经费只适用于公路日常基本养护,如遇水毁或公路大中修,则养护经费远远不够,养护工作难以开展到位。二是我县村落分散、人口较少,不仅班车通车率较低,而且通车后效益低下,两者之间难以达到平衡。

(三)没有融资平台,项目资金筹措难度较大。由于交通部门没有融资平台,公路建设又不能贷款,上级资金也很困难,支持力度不够,给项目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四)专业技术干部配备严重不足。2003年定编局机关行政编制10名,现在有16人(超编6人),班子成员有6人,退居二线占5人,一般干部只有5人,一般1个科室只配备12人(至关交通重要的工程科只有1名从公路局借用的技术人员),由于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与监督管理工作。

(五)项目前期困难大。由于项目前期时间较长,面广、点多,程序复杂,一般需12年,所涉及的环保、水利、国土、建设、农业、林业、旅游等多个部门,需上报审批的项目繁多,给项目前期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工作,同时也增加了项目前期费用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随着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渐趋增多,下半年,我们将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以更加饱满的斗志,全力以赴做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推项目建设,提升通行服务水平

项目建设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头戏,是实现交通跨越发展的基础,是改善民生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我们要立足于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先、加快谋划区域与区域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项目规划。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加大政策处理力度,确保云景高速公路云和段、53省道云和县城过境段公路、52省道岚头岭段改建工程、水上康庄、客货运一体站、路面大中修及安保设施等项目有序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

深化公路养护管理  进一步深化研讨和完善养护管理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全县统一、规范的工作模式,推进精细化养护,提升路况整体运行水平。

(二)推进依法行政,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加强建设市场监管  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专业人员比例、资格的标准要求。规范工程分包管理,继续推行“标化工地”建设。加强交通质监机构建设,抓好人员招聘及机构运行工作。

加强运输市场监管  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杜绝钓鱼执法,坑害百姓利益,损毁交通形象的作风和行为,进一步加强路政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打击非法营运和超限超载行为,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维修、驾培、出租车等行业监管。加强船舶经营和船舶检验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水运市场秩序。

加强资金管理工作  加强与财政、金融部门的沟通,争取有利的筹融资条件,保障交通建设资金供给。继续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树立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完善转移支付管理制度,提高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

加强行业维稳工作  建立健全行业维稳预警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分析交通行业维稳形势。对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配合当地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化解,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发扬优良传统,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班子就是核心,团结是一个领导班子整体形象地标志,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分工分责不分权,即党委集体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支持,默契配合,密切协调,达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从而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继续结合省交通运输厅正在开展的“找差距、走前列”主题活动和市交通运输局开展的交通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和交通精神大讨论等活动,树立“为善之乐”的核心价值理念。

(四)坚持两手齐抓,优化交通发展软环境

两手抓,即一手抓交通工程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交通建设、行业管理、精神文明、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干部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交通发展软环境明显得到优化和提高。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