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文广新〔2011〕15号
云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和“山水童话乡村”这一中心目标,依托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动,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开创“十二·五”规划开门红,展现文体工作新面貌。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公共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石塘镇文化站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云和镇文化站已开工建设;新增图书流通点4个,目前全县已有50个图书流通点;完成“云和木制玩具博物馆建筑空间布局框架概念性策划建议书”以及木制玩具博物馆暖通空调暨空调方案建议、智能化要求等。目前,该建设项目已完成建筑设计方案,并委托浙江大学着手编制“云和木制玩具博物馆陈列布展脚本”,土建工程预计今年9月破土动工。二是积极推进文化“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送百场戏、千场电影、万册图书下乡活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和社区流动。上半年完成以2011年度“童话云和”大篷车文艺下乡巡演及云和县“六城联创”文艺宣传巡演为主题的送戏下乡演出40余场,送电影下乡418场,送图书下乡33次、流通图书16456册,赠送杂志 1000余册,新书635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三是积极推进文化“春泥”计划。按照县“春泥”计划统一部署,制定文化“春泥”计划。图书馆举办“丽水市科技大赛成果展览”、“英语乐园区角活动”等系列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读者服务活动;文化馆举办为期一个月暑期少儿戏曲、舞蹈、音乐、声乐等5个培训班,招收学生近200人;举办云和县少儿书画展、“六人藏区行”摄影展、心中的伟人少儿画展,培养了学生们的健康审美情趣与良好的艺术修养。
二、以文化繁荣为己任,精心开展各类群众活动
一是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精心策划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依照活动方案,积极开展革命影片展播、红歌演唱比赛、“千人高唱红歌”大型广场拉歌赛等系列庆祝活动。完成第五届“中国最美梯田——云和梯田开犁节”专场文艺演出,演出有鸣喇苇、犒牛、祭神田、分红肉、对唱山歌等传统民俗内容,涵盖了民间信仰、民间音乐、民间习俗等多种文化形态,再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表达了山民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朴素愿望,以及崇尚自然、追求人和万物和谐相处的农耕文化内涵。在以开犁节民俗仪式为重头戏的活动之后,还开展十八村迎神祈福,炼火等民俗活动,以及泥田拔河、抢媳妇、拔猪草、抓鸭子等田间趣味赛事。同时,在坑根古寨上演舂谷、竹编及打麻糍等节庆食品制作展示,饮老茶听鼓词、唱花鼓戏等丰富的民俗民间艺术表演。整个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这些寓意幸福安康的民俗活动迸发出来的质朴而原始的乐趣,也充分彰显了梯田农耕文明古朴粗犷、磅溥宏大的文化个性。赢得了在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游客和包括中央台在内的省、市、地方50余家媒体的一致好评,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还对整场演出进行同步直播。此外,举办了县政府新春团拜会文艺演出、阳光服务青年先行主题晚会暨“电力杯”云和县第二届“十大青年创业人才”颁奖典礼、《2011云和传统武术展示》专场演出、《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 执法为民——政法委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5场文艺表演。二是文艺创作屡创佳品。注重文化交流,积极组织节目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编排了多个具云和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在云和及赴杭州、丽水参加文艺演出活动;组织舞蹈“相亲相爱”、“和谐祖国”参加《春涌瓯江——2011丽水市春节联欢晚会》演出。鼓励文艺创作,文化馆瞿寒菲创作的《江南谣》、《山乡听春》、《九月九》等近三十首歌词分别发表在《词刊》、《花港词刊》、《词泊秦淮》、《儿童音乐》、《瓯江文化》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刊物上;寒菲作词、梅倩作曲的《打工的妈妈》和寒菲作词、陈江涛作曲的《云和梯田之歌》分获丽水市第三届“绿谷杯”歌曲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寒菲创作的歌词《到畲乡踏青去》获丽水市第三届“绿谷杯”歌词比赛一等奖。三是群众活动逐步规范。加大对广场健身舞的引导,进一步促进其健康发展,使其在规范的基础上繁荣,在繁荣的基础上提升。上半年通过调查摸底,掌握了县城22个广场健身点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构成、人员年龄结构、健身频率、健身时长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广场舞文化的规范、繁荣和提升。同时,对每个健身点的负责人进行了书面登记,组织其进行舞蹈培训,为活跃城市文化生活,为全民健身大开方便之门。
三、以服务群众为依托,不断提升窗口文化
2011年上半年图书馆新购图书8000余册,订购报刊杂志382种,征集地方文献 20多种200余册,馆藏17.5万册。上半年累计接待读者近6万人次,外借图书近5万册次,集体借书9次、 2439册次,办理借书卡 326张,举办各类活动(含讲座、辅导培训)25场次,读者参与2万余人次,服务青少年、服务广大市民的社会职能不断提升。一是加强古籍保护。加大了古籍保护资金投入力度,改善了古籍保管条件,切实做好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推动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在开展地方文献征集保护工作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摄制专题名录,广泛征集名人目录、地方志、统计年鉴、图册、民间谱牒等工作,加强了文献采集的规划性和系统性,例如,在地方文献阅览室设立名人专藏专柜,供学者和读者研究及阅读,受到了地方媒体的关注。二是提供“两会”信息。创新工作做法,于县“两会”期间为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300余份,拓宽了他们调研的途径,提高建言献策的可操作性,受到了代表、委员的一致好评,被省文化厅评为“为两会服务先进单位”。三是开展主题服务。积极开展文化共享过大年、服务宣传周、世界读书日、庆祝建党90周年、第七届未成年人读书节等系列读者服务活动,营造“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的良好文化氛围。
四、以“木玩”、“童话”为特色,深入提炼本土文化
一是继续加大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完成《云和民间故事集》、《浮云记忆——云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两本图书的最终审稿和校对,现已交付印刷。二是继续加快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建设步伐。完成了电子地图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普查报告的编制以及普查数据的整改;如期完成了我县承担的丽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题成果丛书《处州银冶》的编辑出版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我县推荐申报的“云和银矿遗址”、“梅源梯田”、“石门桥”、“王家祠堂”、“黄绍竑公馆”等五处文保单位均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零的突破。三是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根据《关于云和石门桥修缮工程方案和施工技术设计文件的复函》(浙文物函〔2010〕293号)意见,再次调整石门桥维修方案和施工技术设计文件;启动了石塘镇“徐氏宗祠”、雾溪乡“宋氏宗祠”修缮;组织了对石塘镇坪地村的一座被盗宋墓进行为期十天的抢救性清理发掘;积极筹办《乡风 农耕 民俗》——云和民俗文物陈列,现已启动《云和民俗风情馆陈列方案(大纲)》编制工作和民俗文物征集工作。四是配合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完成一本书、一台戏、一部音乐片。积极配合旅游产业发展,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完成云和梯田景区AAAA创建《世外桃源浮云来——云和梯田传说故事》一书编撰工作;完成梯田景区“天籁云和”专场节目的编排工作;完成“云和梯田风光”音乐片的录制和文字稿撰写,展现云和的民风民俗和梯田的自然风光。五是提炼城市主题文化。围绕云和县打造“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的目标,完成了城市主题文化行动计划的前期调研和策划工作,确定了“童话”、“休闲”两大主题,以及未来3年内我县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具体项目。此外,积极参与城市主题公园雕塑设计、城市发展规划项目审议;完成云和县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童话乡村发展规划》、《云和县山水童话乡村技术性手册》文化部分的撰写工作。
五、以规范执法为重点,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一是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为了给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根据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云和实际,上半年重点对演出场所及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排查。对有关非法出版物保持高压态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上半年共取缔无证音像摊5家、书摊3家;收缴非法盗版出版物730册,音像制品3530张。二是进一步净化网吧环境。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进入营业场所的行为,并依法打击通过网吧传播违法、有害、低俗信息等内容的经营行为。半年共查处违规经营行为的7家,共下发整改通知书7份,警告7家,当场处罚2家,立案处理6起。三是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巡查。为加强文物监督,进一步深化文保工作,对省保单位和部分县保单位进行巡查,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安全隐患通报相关部门,共计发现5处安全隐患,下发了3份整改通知书。四是开展地面卫星整治。年初,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对电信部门违规推广“IP电视”业务这一做法发出了《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5月,以互联网视听节目的整治月为契机,开展以整治农村非法小卫星为重点的专项活动,深入石塘、朱村、崇头、赤石、紧水滩等乡镇,粘帖“个人不得非法安装地面卫星接受设备”等宣传单500余份。
六、以体育创强为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紧扣创“体育强县”的工作目标,将全民健身工程做成党政重视、社会欢迎、群众喜爱的大事业,努力实现我县体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组织领导。年初,县委将创强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在明确职责后,我局统筹规划,制定了《云和县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县实施意见》、任务分解表及工作时间表,将创强工作的10方面119项进行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目前,创强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二是完善设施建设。进行前期的设备采购,进一步加强县城、乡镇、学校、社区(村)健身路径、篮球场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小康体育村15个,初步完成乡镇、行政村体育设施布局。加上县本级2500座的体育馆、400米标准田径场、凤凰山体育公园、50米室外标准游泳池、各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设施等体育硬件,我县几项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创强”标准,其中包括:30%行政村建有篮球场(我县 169个行政村已建成 61个,完成比例达 36.1%);50%的行政村建成小康体育村(目前已建成98个,完成比例达 58.0%)。三是完善迎检培训。组织人员赴开化县、杭州江干区等地参加省创强工作的业务培训20余人次。通过培训,熟悉流程、提高业务水平,特别是对台账的材料准备,得分的重点把握,邀请省体育局专家授课进行了详细学习。目前台账资料已进入收集汇总阶段。四是完善赛事组织。以群众性体育竞赛为依托,开展系列全民健身活动。今年上半年,县体育局主办、承办了中小学生篮球赛、乒乓球赛、职工广播体操比赛、“庆祝建党 90周年”机关党员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体育赛事,并将于 9月举办云和县首届全民运动会,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及推进我县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极大地浓厚了创强工作氛围。
2011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文化项目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重点,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抓手,力求六个推进: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
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完成云和镇文化站新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农家书屋和农村图书流通点。同时,继续推进文化示范村、示范户及文化名村的创建工作。
二、推进文化活动放光彩
举办云和县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第四届木玩文化节、排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举办第六届民俗文化艺术月活动;继续开展“春泥计划”暑期少儿戏曲、舞蹈、音乐、声乐培训班;举办老年书画展;做好“文化走亲”节目的筛选、排练工作,进一步扩大云和文化的影响力;将推普活动与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社会各界更重视、支持推普工作。
三、推进文化服务拓方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服务活动,完成文化“春泥计划”活动,开展“木玩益智游戏”、“ 阳光少年热爱党”电脑动漫设计制作培训、“夏日电影展播”等系列活动;做好第四届木制玩具节的灯谜会的各项筹备和实施工作;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举办“生活品质之城”大型摄影展巡展。
四、推进文化保护出特色
继续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如期保质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启动省保“石门桥”和县文保点云坛乡“严氏宗祠”、云和镇“程氏宗祠”修缮工程;启动云和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重点是做好“云和梯田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云和梯田文化底蕴的挖掘;继续做好木制玩具博物馆和民俗风情馆建设的前期工作;开展云和沙溪讨火种项目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充分发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顾问”的作用,有计划、分课题地推进名录建设工作;继续推进非遗传承基地及教学传承基地建设。
五、推进文化市场更健康
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庆,做好文化市场净化工作;继续开展“扫黄打非”;加强广播电视法规宣传和整治“小耳朵”及私拉乱接行为;加强文保单位的日常巡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迎接省、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文物考评;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组织执法培训、案卷点评及交叉检查。
六、推进体育事业显活力
围绕“体育创强”工作,完成首届“云和湖”全国钓鱼比赛、全县首届全民运动会、市青少年羽毛球比赛等大型赛事的组织工作,掀起全民健身高潮;继续做好“创强”台账等各种后续工作,迎接10月份省考核验收组的考核;做好参加市第九届田径运动会的准备工作。
二〇一一年八月一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题词:文秘工作 总结 思路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