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 服务三农打造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格局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县总面积只有980平方公里,是丽水市9个县(市、区)总面积的十七分之一,辖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90多人。作为一个小而散的山区小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此,云和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小县大城”核心战略,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把发展供销合作事业作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坚持把构筑“三农”服务新体系作为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支持供销社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0年,供销系统实现销售总额2.4亿元,总经营收入4415万元;云和县供销总社获全省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被评为“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先进单位”。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是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为农服务宗旨,致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几年来,我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销售网络优势,通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联合会等途径,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在全省率先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化管理,努力在扩量提质上下功夫,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县供销社领办的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基地3.5万亩,带动农户1.4万户, 2010年,帮助农民实现销售收入7750万元,创利润341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云和黑木耳”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中华鳖”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称号,“贵妃香羽”茶叶获世界博览会银奖,“山兰”黑木耳和云和板栗获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积极领办协会、联合会,按照“组织引导、扶持服务”的原则,努力营造发展环境,加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提高会员素质,促进产销信息的有效对接。2010年,共培训农产品经纪人、评茶师等87人,协会团体会员达到了30个。
二、强化为农服务网络,着力加快“新网工程”建设。
进一步整合供销系统商贸资源,以构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为重点,全方位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参股成立云和县和丰农资有限公司,建成农资配送中心,积极开展农资化肥和救灾农资的储备配送工作。2010年,实现经营额3500万元,完成淡季农资储备2015吨,35个经营网点有2家被评为市级农资放心店,1家被评为市级农资示范店。参股建立博大购物中心,实现我县供销社自企业改制后日用品销售网络零突破。积极与省、市展示展销中心接轨,参股成立了云和县云特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目前,我县供销系统已培育日用消费品、农资、农产品等连锁经营网点42家,全年销售总额达到60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民消费安全、扩大了农村消费、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强化为农服务机制,努力创新农信担保方式。
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改进服务方式,由县供销总社和县国资公司共同出资,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云和县兴合农信担保有限公司,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异地开发农民、低收入农户等组织和个人提供贷款担保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生产发展中的资金困难,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从2006年成立至今,共开展各类担保业务598笔,实现各类担保贷款5290万元,从未发生一笔呆账、坏账。合力推进“三位一体”试点县工作,县供销总社、信用联社和兴合农信担保公司联合组织开展调研,深入全县14个乡(镇)、1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了解产业特色、经营状况、资金需求等情况,优先为其提供贷款担保,安排发展资金,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发展。2009年,三家单位联合举行授信仪式,向全县50余家合作社、营销大户等授信1.08亿元。
四、强化为农服务实力,倾力盘活社有资产。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社有资产的运营管理,切实抓好资产开发,对社有的门店、仓库和商场实行公开招投标,把闲置无效资产变为了有效资产,把低效资产变为了高效资产。投资创办香菇市场,通过几年的改扩建,已发展成为全县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2006—2010年,累计实现交易额6亿元。成立香菇市场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对食用菌产品检测,确保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食用菌产品。按照规范化、示范性的要求,加强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先后投入10万元,组建、改建了5家农村综合服务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几年来,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云和县供销总社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主业,在巩固和发展农资、烟花爆竹等传统主营业务的同时,培育壮大特色经营业务,实现由单纯的购销服务向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型转变。充分利用现有经营网络和设施,积极推广现代营销方式,构建上下畅通、城乡一体的新型流通网络,促进工业产品下乡、农畜产品进城,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对接、货畅其流。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云和县供销合作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将更加努力,务实拼搏,开拓进取,再谋新发展,再求新跨越,奋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