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秉持“凡事皆有可能,关键事在人为”的信心和决心,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大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全力以赴拼担当、比实干、争进位,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119项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进提质、实干争先,交出了一份逆势翻红的高分报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7亿元,增长7.6%,成功迈上百亿新台阶。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8.4%,增速从全省末位跃居上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连续9个月保持15%以上增速,首次斩获省投资“赛马”激励。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8.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亿元,增长7.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亿元,增长7.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5430元、28086元,增长4.9%、7.7%。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6项较2022年实现增速、排名双提升,有7项位列全市中游以上。
一年来,我们坚持勠力同心、克难奋进,干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举全县之力推进云和梯田创5A,高标准建成日出云海观景平台提升等43个重点项目,成功打造世界梯田博物馆、归野营火营地等新业态,常态化开展梯田板龙、银矿冶炼、畲族婚嫁等非遗演艺,不负众望一举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下非常之功推进云景生态产业园建设,实行“专班化运作、大兵团作战”,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完成410户房屋征收签约,签约率超99%。以奔跑之姿推进“双招双引”,出台招商引资二十条、中介招商、人才科技等系列政策,仅用88天时间成功招引总投资51亿元的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项目并实现“拿地即开工”,首次引进市政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全球木玩行业领军企业HABA公司亚洲装配生产线项目落地云和。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为历年最高;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1人、省级重点人才项目2人,并落地全市首个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
一年来,我们坚持先行先试、探路领跑,收获了一波鼓舞人心的荣誉战果。致力发挥试点先行优势,列入国家级试点2项、省级试点27项,其中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4个试点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致力放大示范引领效应,在省级以上会议作典型发言14次,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21项,其中流动供销致富车、环境健康管理等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农村直播电商、合理膳食行动等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聚力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加快发展。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启动木玩、轴承、阀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华宏钢铁入选省绿色低碳工厂,诚创精密获评省隐形冠军企业。实施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老木制玩具城区块连片整治,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27家、342.2亩。云和经开区入选省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华宏60万吨普转优等一批制造业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9.8%。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高规格举办中国桨板公开赛总决赛、省生态运动会(丽水云和站)、云和梯田开犁节等文体活动,木玩童话小镇地标建筑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云缦康养度假区项目加快推进,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预计全县旅游总人数增长25%以上。我县入选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童话云和数字文旅创新发展区入选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木玩世家获评“浙江老字号”,金马工艺入选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989亩,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步增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统筹推进云和雪梨扩面提质和全产业链培育,新种植雪梨5380亩、产量提升52.9%,举办首届东南丘陵生态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云和师傅”协会被评为全国“百强农技协”,“稻+”生态梯田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我县入选浙系畜禽产业集聚区。
(二)聚力创新开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创新生态加速优化。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培育数字化改造标杆工厂、“N+X”示范企业10家,木玩产业大脑上线运行,金成木业建成全市首家国家级5G工厂,兴昌钢球入选省级数字化车间。坚定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杭州“人才科创飞地”、浙西南产业人才云和创新中心建成投用,我县入选省科技特派团试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5.1%,增速居全市首位。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出台促进工业、农业、建筑业、物流业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兑付惠企政策资金2.4亿元,为企业减负6.5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5.7亿元。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挂牌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涉企服务一站式集成。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涉企“综合查一次”、“云小二”信用修复服务机制,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模式,累计办理“免罚案件”609个,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212家次。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级木制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列入省“评定分离”试点县。
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加码出台外贸新政,高规格举办第七届童话云和木制玩具节,组织企业100余家次跨海赶集,完成法兰克福、香港木玩展厅合作签约,木玩一站式数字化展厅入选省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建成投用云北智创中心,12家企业入驻北云飞创现代产业园,“吴兴—云和”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区,实现“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到位资金11.4亿元。
(三)聚力项目建设,有效投资快速增长。
重大项目提速落地。创新“拿地即开工”“三色盯引”等工作机制,紧水滩抽水蓄能电站、龙泉溪云和段综合治理等2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木玩产业创新孵化基地、城区污水零直排PPP项目等1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235国道云和段改建工程、小徐未来社区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建安投资增长24.5%,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89.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均居全市前列。
项目攻坚成效显著。赤龙矿区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完成基建工程建设、矿山开挖210万吨、土地平整100亩。长深高速赤石互通改建工程、沈坑门水库等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快速完成,木玩童话小镇主题酒店、云龙公路(新殿垟至龙门段)改建工程等项目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全年累计征收土地5348亩、房屋20.29万平方米。
关键要素集成赋能。全年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1.3亿元、省级以上专项资金11.3亿元,资金争取额度创历年之最。县属国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承建重点项目34个、完成投资26亿元,国企资产总额达到189亿元、增长25.5%,营收4.5亿元、增长45.4%。我县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评价被财政部通报表扬。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加快推进,集中连片整治永久基本农田1057亩,消化“五未”土地1276亩,完成耕地流出整改3306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026.6亩、创历史新高。争取到林地定额指标2125.5亩、能耗指标2.8万吨标煤。19亿元额度国家储备林项目通过省级评审。
(四)聚力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童话云和城市建设导则编制,全面上线云和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实施城市更新(棚改)三年行动,南山小区西区等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我县入选全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狮山路开工建设,祥云街(大坪路至仙宫大道)等3条道路完成建设,新增绿道12.6公里、公共停车位230个、公共充电桩91个,我县入选全省首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大坪社区创成省现代社区,普光社区创成省引领型未来社区,我县获评年度省“无违建县”。
“千万工程”持续深化。出台村民建房审批管理办法、公园乡村风貌指引,开展新岭村、梨庄村等6个公园乡村示范村建设,黄家畲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目录,梅源村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增省级未来乡村2个、新时代“和美乡村”14个,“赤石嗨周末”等一批富民业态“火爆出圈”。我县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县,“最美梯田”县域风貌样板区被评为“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
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国控出境断面Ⅰ类水质天数占比达80.6%,连续两年捧得“无废城市”清源杯,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八。发布《生态环境康养指数技术规定》市级地方标准,梯田生态修复助推“两山”转化入选省最佳实践。
(五)聚力惠民安民,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落地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20条配套政策,云中本校学生纯文化上C9院校、新高考最高分、本科录取人数均实现新突破,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县人民医院病房扩建工程完成建设、泌尿外科列入省级重点学科,我县顺利通过第六轮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获评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独山西周土墩墓群入选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显圣湾遗址考古发现将云和历史轴线延伸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出台优化生育政策十条措施,实现养老管家服务村(社)全覆盖,升格举办老年木玩邀请赛,“木玩+养老”融合发展路径进一步拓宽。建立全市首个“想创就创”青年驿站,城镇新增就业1452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完成困难群众“善居工程”建设70户,入选省“精康融合行动”试点。超额完成“大搬快聚”市定任务,大坪“大搬快聚”安置小区建成投用。创新村级工程“集体建”等强村富民路径,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63.4%、位居全市第一,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71.8%、59.9%,创历史新高。入选全省百万家庭奔富培育试点县。
除险保安扎实有力。以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实现“安全指数”“发展指数”双提升,获省领导批示肯定。我县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信访事项办理“1+X+1”议事工作法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城北派出所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创成“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食品安全责任险全覆盖,食品安全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五。连续十八年获评省“平安县”,勇夺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圆满完成平安护航杭州亚(残)运会任务。
此外,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对口支援合作等工作持续加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侨务、港澳台、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全面发展,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会、慈善、残疾人等工作成效明显。
同时,我们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狠抓“七张问题清单”整改落实,不断加强政府系统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94件、政协委员提案169件。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行政诉讼案件连续三年量下降、零败诉。坚持刀刃向内、对症施治,完成审计项目13个、问题整改76个。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压减10%,政府民生类支出增长6%。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被列入全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