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云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工作职责
索引号:002654294/2022-34041     发布机构:云和     发布时间:2023-11-30 15:08:26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国家有关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 协助起草市场监督管理有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有关政策、标准。组织实施质量强省战略、食品安全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拟订并组织实施有关市场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划,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负责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指导、办理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工作,扶持个体、民营经济发展。

  (三)负责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建设。依法公示和共享有关信息,加强信用监管,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四)负责开展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相关文件精神,组织推进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整合和建设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会同有关部门将商务执法、盐业执法整合纳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组织查处违反市场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各类违法案件。

  (五)负责反垄断相关工作。统筹推进竞争政策实施,指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根据授权,承担相关反垄断执法工作。指导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工作。

  (六)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依法监督管理市场交易、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组织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不正当竞争、违法直销、传销、侵犯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参与制定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规划并与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规范商品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秩序,指导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组织推进广告业发展,监督管理广告活动。依职权查处无照生产经营和相关无证生产经营行为。组织推进消费维权工作和消费环境建设。

  (七)负责宏观质量管理。拟订并实施质量发展的制度措施。协调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统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组织重大质量事故调查,统一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监督管理产品防伪工作。

  (八)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管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监督抽查工作、组织实施质量分级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组织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负责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承担产(商)品抽样工作。

  (九)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和锅炉环境保护标准的执行情况。

  (十)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组织制定食品安全重大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组织指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建立落实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报制度。承担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

  (十一)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实施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推行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机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核查处置和风险预警、风险交流工作。组织实施特殊食品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食品领域的抽样工作。

  (十二)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管理计量器具及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规范、监督商品量和市场计量行为。

  (十三)负责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组织协调并指导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依法组织制定地方标准。依法定权限管理地方标准规范。依法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十四)负责统一管理检验检测工作。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规范检验检测市场,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指导协调检验检测行业发展。

  (十五)负责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认证认可工作。组织实施统一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监督管理制度。

  (十六)负责知识产权监督管理。拟订并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政策、规划,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商标专利执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十七)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交流与合作。按照规定承担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工作。

  (十八)负责药品(含中药、民族药,下同)、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监督实施相关管理政策及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国家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新技术新产品管理和服务政策。监督实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和地方药材标准。配合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十九)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注册相关工作。指导并监督药品、医疗器械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规范。配合有关部门督促药品、医疗器械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

  (二十)组织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上市后风险管理。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价、报告和处置工作,监督实施产品召回制度。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质量抽查检验并发布质量公告。依法承担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督促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十一)组织制定检查制度,并依职责组织实施。依职责组织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生产经营环节的违法行为,配合上级部门查处跨区域和重大复杂违法案件。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抽样工作。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投诉举报的处理工作。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专业化、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

  (二十二)组织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开展执业药师注册工作。

  (二十三)推进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信用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检验检测、审评和监测机构业务工作。

  (二十四)组织实施商品、服务价格行为以及国家机关、事业性收费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五)组织开展食盐生产、经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查处食盐领域违法案件。

  (二十六)组织开展放心消费环境建设。组织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承担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的受理和处置工作。承担产品质量纠纷调解工作。查处假冒伪劣、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

  (二十七)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十八)职能转变

  1.深化简政放权。突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市场主体准入、退出等制度,深化“涉企证照工商通办”,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证照联办”等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进委托下放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许可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加快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减少评比达标、认定奖励、示范创建等活动,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营造宽松便利的准入环境,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到退出全过程便利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2.转变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基础上,推进分类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突出或者关注的领域实施重点监管,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食品、特种设备等特殊领域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快整合消费者投诉、质量监督举报、食品药品投诉、知识产权投诉,实行统一受理承办。着力创新监管手段,注重依据标准监管,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的检查力度,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数字监管,推进监管信息共享,构建以标准为指引、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升监管效能,推动监管到位。

  3.严守安全底线。遵循“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社会共治,大力推进全主体、全链条、全品种监管,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及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强化社会共治,推进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现场检查和风险点位排查,及时有效掌握苗头性问题,消除风险隐患,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全力防范化解市场监管领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4.推进放心消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等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坚决破除阻碍市场活力发挥的各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深入整治影响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县市场秩序持续良好。全面推行线上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有序推进放心示范单位创建,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放心消费在云和”行动,加快构建并不断巩固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5.推动优质发展。统筹推进标准强县、质量强县、品牌强县和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广泛推行质量认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不断打响“品字标”品牌。整合运用市场监管职能中的要素资源,主动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模式发展,积极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十九)有关职责分工

  1.与县公安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公安局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机制。县公安局负责组织指导涉及市场监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公安机关依法提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检验、鉴定、认定等协助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2.与县农业农村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食用农产品(除食用林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动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两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监管合力。

  3.与县卫生健康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体系,完善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县卫生健康局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制定、调整、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通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处置。县卫生健康局负责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检测发现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提供不合格产品的,及时通报县卫生健康局,由县卫生健康局依法处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信息通报机制。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4.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食用林产品在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用林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的监督管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林木种子和职责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等食用林产品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

  5.中药产业发展职责分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中药监督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监督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监管城乡集贸市场中药材交易,负责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培育、规划,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中药材市场管理和中药广告的管理。县卫生健康局负责组织拟订并实施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参与拟订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中医药扶持政策,负责医疗机构中药临床应用的管理,组织开展中药人才培养。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涉及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列入重点建设计划。县经济商务局负责拟订全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中药产业发展政策,培育中药产业骨干企业,支持和指导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创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牵头拟订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政策,统筹协调中药材产业发展,负责中药材基地项目申报及基地建设负责牵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木本中药材生产,加强对珍贵稀有药材的保护。县科学技术局负责实施中药产业现代化科技攻关,组织实施中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县财政局负责县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经费投入。县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负责中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云和县浮云街道浮云路8号0578-55260278:30-12:00,14:00-17:00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