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云和县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
索引号: 002655342/2021-31263 发布机构: 县文旅局 发布时间: 2022-01-06 16:17:34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http://www.yunhe.gov.cn/art/2022/1/6/art_1229565663_4912522.html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其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其他解读

《云和县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制定的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乘势而上推动云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是全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机遇,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八八战略”、“四大建设”行动,实现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服务云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创新谋划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新时期云和将融入全省一小时交通圈和长三角两小时交通圈,打开对接长三角、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

1、发展总目标

“十四五”期间,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以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文化赋能体育点睛旅游增效”,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要素、提升能级,加强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开启云和文化和旅游发展新篇章,力争“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努力建设“长三角家庭休闲旅游目的地”“瓯江山水诗路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区”“国家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示范区”“省级运动休闲示范区”,全力打响“童话云和”IP,力争实现文旅百亿产业目标

2035远景目标,全面形成世界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高品质项目集群的产品体系,旅游现代化、体育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三化并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和成为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名城。旅游业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的主渠道。木玩文旅品牌享誉世界,打造“东方童话”的重要窗口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具体目标

1)文化发展主要指标

“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0.28平方米。新增3处省级及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培育2处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形成2部大型优秀文艺作品。

2)旅游发展主要指标

“十四五”期间,力争旅游业增加值达10.7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新增云和梯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佛儿岩景区、白鹤尖景区、木玩童话小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石浦景区、黄家畲景区3A级景区。实现景区乡镇全覆盖,其中3A级景区村庄总数10个以上,景区村庄全覆盖,引进培育高星级酒店3家。

3)体育发展主要指标

“十四五”期间,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体育人口)占比达43.5%,获省运会金(奖)牌5枚,市运会金(奖)牌20枚,举办体育品牌赛事3个。

三、《规划》的空间布局

对内深化“一城一湖一梯田”空间发展格局。一城是指山水童话休闲城,打造童话云和核心体验区。一湖,云和湖旅游度假区,谋划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梯田指云和梯田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

对外构建“南北协作,东西联动”开放格局。南北协作推动建设云和-景宁特色风情示范区市域统筹平台,强化交通联动、产品联动、营销联动、机制联动,促进云景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东西联动推动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联动瓯江山水诗路,培育水上交通集散功能区、创新文化传承,融入瓯江主脉

(四)《规划》的主要任务

基于总体目标,《规划》围绕守正、塑魂、优质、融合、智领、活力、转化、蝶变八个关键词,从文化建设、旅游供给、产业融合、智慧服务、全民健身、生态转化、品牌营销七个方面制定重点任务。

1. 守正: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

紧扣文化强国大局,推进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工作,推进文化资源基因解码,编制云和文化资源数据库推动解码成果创新应用激活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2. 塑魂:提升“文化云和”硬实力

深入挖掘“童话云和”,围绕产业跨界融合,进行童话主题的多元内容设计、生产和分发,挖掘“童话云和”的精神气质与美好生活“中国梦”的契合点,放大“童话云和”品牌的社会效应和人文价值。加快建设“省城云和”,实施云和抗战文化“142”工程,构筑红色文化高地。创新孵化“演艺云和”,加大文艺精品力作力度,丰富文旅节庆活动,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建设“书香云和”,完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以图书馆总馆新馆建设为引领,以“图书馆+”模式,打造一批“家门口”的图书馆。培育全民阅读氛围,共吟诗画美好生活。加快推进“非遗云和”,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3.优质:提升文旅供给建设一流大花园

加快推进高等级平台建设全力抓好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引领的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省级特色小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深入实施旅游跨越发展“3610”工程扎实推进景区、景区乡镇、景区村庄创建工作。创新文旅产品供给,创新开发瓯江诗路体验产品,重点建设夜间休闲业态,打造高山避暑、湖泊度假、乡村旅居、中医药康养等系列旅居养老游产品,持续培育“童话世界,自然学堂”系列研学旅游产品,拓展山地户外运动、水上垂钓、绿道骑行运动、梯田星空跑等体育休闲产品。全面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要素,培育认定10家特色美食体验(示范)店、旗舰店,加强“云味十二道”和“百县千碗”示范店推广力度,争创“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加快构建层次多元化、布局合理化的旅游住宿体系,引进一批品牌化、精品化民宿项目,大力发展各类新型住宿业态和度假设施。成立县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推出云和旅游“百品计划”,开发系列有品位、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旅游商品。鼓励开发各类文旅娱乐项目,打造“微演艺”精品,鼓励各乡镇形成“一镇一节”,积极筹办文化旅游季、音乐节、购物节、消费月等文旅惠民活动。

4.融合:构建文旅体融合新体系

重点深化农旅融合,结合茶叶、食用菌、雪梨、有机鱼、黑木耳、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种养基地,打造安溪、三门、田垟等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力强化工旅融合,依托木玩工厂、木玩展示体验馆,开展全景工业观光体验。依托木玩乐园、木玩主题酒店,开展木制玩具博览会、木制玩具论坛等工业博览论坛重点引导康旅融合,用好“中国长寿之乡健康养生服务示范城市”金字招牌,加快黄家畲“清凉避暑”康养小镇和叶垟“田湖乐养”康养小镇项目落地,构建“农养”“气养”“食养”“水养”“体养”“文养”等多元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激活教旅融合,做精品质研学旅游打造云和梯田、木玩童话小镇、云和湖小顺村、石浦船帮古镇、梨乡风情小镇、燕庐文化创作基地等6大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争创国家级中小学研学旅行基(营)地1个,争创省级研学旅行基(营)地2-3个,创建一批市级研学旅行基(营)地。着力推进体旅融合,做大体育休闲经济。项目引领,丰富休闲体育供给。赛事引流,打造赛事名县。申办承办更多精品赛事。

5.智领:打造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智慧化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扩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及设施服务水平,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至2025年形成“县有一心、乡有一站、村有一室”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格局。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全域以5A级景区为建设标准,提升外部城市交通通达性,优化旅游集散服务功能。突出文旅设施融合共享,探索公共文化场所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文化休闲空间注入旅游功能,创新探索“主客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模式。开展云和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推动大数据统计分析与游客管理,启动“一码游云和”工程,提升建设一批智慧服务设施,打造一批智慧文旅示范企业,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推进文旅数字化营销渠道建设。

6.活力: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增强国民体质

依规制定《云和县“十四五”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全县群众体育运动特点的全民健身计划和目标。系统性打造县城“10分钟健身圈”,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融入城市绿道,形成健身环线。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加快云和体育馆区块整体提升改造工程等重大体育项目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按周期、节庆等有序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周、美丽乡村健身行、社区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积极融入省、市全民健身系列比赛。创新研发木玩体育赛事品牌,国内首推木玩特色精品赛事,打响木玩赛事国际品牌。推进木玩制造企业向木玩体育娱乐装备制造及木玩赛事服务业延伸发展

7.转化:促进美丽生态变成美丽经济

美丽云和为目标推进全域环境美化,推动美丽浙江和全省大花园建设,全面优化全域旅游大环境,推动国家级、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大文化基因植入,打造一批辨识度高、文化特色鲜明、主题形象鲜明的景观门户。以微改造为抓手促进旅游业品质提升,分别在旅游业内谋划一批环境提升项目、一批设施提升项目、一批体验提升项目、一批服务提升项目、一批运营提升项目。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增进美丽经济共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与农业、体育、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关联产业、新兴业态进乡村、进景区,以旅游基础设施先行,促进旅游发展便民。

8.蝶变:打造从童话中长出的城市

基于云和城市文化及城市精神,提炼打造童话云和IP形象,将童话云和IP形象用于核心景区的IP化升级、旅游市场的IP化营销等多元场景。打造城市童话IP的核心体验区与文化地标景观,推动IP化为导乡的城市主题营造和景观地标打造。强化童话品牌IP营销,强化童话IP的跨界融合共享,积极开展对外营销合作与多渠道营销,加强与其他世界童话城市的联动营销,主动纳入浙江省及长三角旅游营销宣传体系,在长三角区域及重点客源市场区域进行IP化的市场营销。

(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

完善组织领导,成立文旅融合发展专班,形成“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进乡村文脉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咨询机制,组建文旅融合专家顾问组,为发展规划编制、重点项目论证和重大问题决策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修订相关文旅条例,增加文旅融合内容,针对融合业态加大政策法规协调,营造支持“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的政策法规环境。

2.提升资金保障

根据发展需求,适当增加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投入,建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向省市等上级单位申请政策资金扶持,完善政策性资金用途。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民间资本投入,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横向经济技术合作。加强银行信贷投入,鼓励企业发展债券融资、资产融资、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和融资担保等进行文化、旅游和体育项目的开发建设。

3.优化土地保障

大力推进多规融合,将重点建设的文化、旅游和体育项目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旅游用地模式,基于用地政策创新采取点状、定向、租赁等多种供地模式,在符合规划与用途管制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个人利用农用地、未利用地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健全文旅体用地政策,加快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积极做好旅游业发展用地等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为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提供必要的产权保障和融资条件。加快低效用地退出,整合低效闲置土地作为文旅接待设施、基础设施用地。

4.创新人才保障

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和体育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立足文旅体融合发展,推动“五个一批”,即申报一批非遗传承人、吸纳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引进一批文创带头人、招聘一批专职工作人员、招募一批文旅志愿者”的人才队伍建设聘请文旅体行业资深专家,建设文旅体产业专家智库。实施云和文旅人才新政,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出台异地文旅高级人才落户政策,设立人才生活津贴、购房补贴、人才子女境内自主择校优惠、培训补贴等政策,增强人才归属感。加强建立人才的职业标准与资格认证,建立有效的文旅体人才资源统计体系,构建云和文化和旅游产业多层次人才结构体系。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