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和县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目标,锚定“绿色警务、护航‘两山’,红色铁军、挺进长安”工作主题,坚持做到队伍业务并抓、管理服务并重、打防管控并举,扎实推进公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标准推动责任落实
一是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职责。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与法治公安、“平安云和”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年初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计划,细化任务分解,严格落实责任,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
二是开展法治专题研究。实体化运行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常态化落实法制列席党委会议、办公会议机制,实现法治问题一律优先研究、法治项目一律优先实施、法治建设一律优先保障,有力确保全局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局党委每周听取执法工作情况汇报、每季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今年累计讨论研究推进法治工作15次。
三是筑牢法治底线思维。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局党委每月开展专题学习,每季度学习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刑法修正案(十一)》等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显提升。认真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及时发现重大决策、日常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防控法律风险,确保依法行政。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诉讼应诉职责,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二)推进依法治理,全面提高打防管控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乱点整治。严厉整治黄赌毒窝点,今年以来共侦办涉黄涉赌刑事案件13起,同比上升18.18%,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1人,同比上升82.14%,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净化。扎实推进 “清雷”“铁拳”“昆仑”以及用电建筑消防安全整治、“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清零”等专项行动,竭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持续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摸排路面隐患点22处。
二是深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聚焦灰黑产业链,先后侦破了“大菠萝”网络赌博案、“727”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1008”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案,特别是在“727”专案中,成功打掉一伙为境外诈骗提供接码服务的侵信团伙,端掉猫池窝点6个,涉案资金300余万元,被省厅高度肯定;严厉打击跨境网络赌博,建立健全“122”机制,破获“312”非法偷越国边境部督案,抓获组织者30余名,有效封堵了本地偷渡渠道;从严办理重大刑事案件,快速破获并高质量办理了“711”故意杀人案、“910”强奸案等重大案件,群众安全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致力打造枫桥警务,多措并举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深入推进“一所示范,五所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全县域枫桥警务模式,石塘派出所以山区农村所的身份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公安派出所、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申报单位量化排名第28名。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主动融入矛调中心,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涉案人员1800余人,涉案金额80余万元,均已履行到位。
四是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采用入户走访、主题宣传相结合、“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宣传模式,充分利用110主题活动日、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打击“黄赌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内容开展多维度法治宣传。紧盯电诈案件高发态势,深入推进“网格+警格”、政法铁军“组团驻格”等宣防专项活动,全面梳理最新案例及作案手段,总结提炼“反诈话术”模板,制作《反诈防骗指南》《致群众告知书》,在县城各人员密集处开展宣传专场活动,并组织人员前往各单位、企业、学校、社区开展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入户宣传4万余户,发放宣传资料30万余份,组织宣传专场100余次。
(三)深化执法改革,积极探索现代化警务模式
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应用。深化政法一体化协同办案,实现公检法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当前,提请逮捕、移送起诉、检察监督、财物管理、人员换押、法律援助均已实现线上协同办理。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梳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12项,不定期开展随机抽查检查,并将抽查检查情况及时在网上公开,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当前,县局掌上执法开通率100%,掌上执法激活率100%,监管事项入驻率100%,掌上执法率100%,抽查事项覆盖率100%,抽查任务完成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率94.44%,跨部门监管率30.43%。深入实施公安“一窗通办”集成改革,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户籍、车管、出入境等8个业务部门207项业务窗口“无差别化”办事,大大缩短了群众等待时间。加快公安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浙政钉平台应用,实现了出车审批、档案查借阅等18个常用审批事项“掌上办”,切实提高机关内部办事效率,规范内部管理体系。
二是推进执法监督机制改革。坚持强化执法源头监管,积极构建所队案管中心为基础,县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主导的两级执法监督管理模式,精心选任31名专兼职法制民警、20名法制辅警充实至执法办案部门,以《公安机关执法管理体系》为纲,明确各级法制人员的职责,先后出台《推进派出所案管中心提档升级的十条意见(试行)》《案件审核审批内部监督管理规定》等5项机制,做到责任明晰、管理科学,有力确保案件办理质效。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体化运转,实现行政拘留以上案件集中办理,进入中心办案区人员占比89.4%,刑事办案占比98.67%;搭建“人脸识别+智能手环”全流程人员管控平台,对人员安全、财物处置、办案期限等实行实时预警,有效防止执法办案瑕疵顽症的发生。县局执法质量连续七年被浙江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连续3年执法质量考评成绩全市排名第一。
三是健全执法制度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均经法制审核,所有执法活动均有执法视音频记录,行政执法信息均依法公开,启用全过程视音频存储系统,实现执法视音频与案件警情一键绑定一键查询,确保执法行为规范高效。完善行刑衔接,严格贯彻执行《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提升合成打击能力水平,2021年,共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起。 全面贯彻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活动中的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推行检察官派驻制度,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立检察官办公室,邀请检察官提前介入疑难案件办理,提升刑事案件办理效能。
(四)狠抓队伍管理,全力锻造云和公安法治铁军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专题学习36场次,选树典型25个,教育引导全体民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坚持“严”的总基调,以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推动从严管党治警不断走向纵深,先后制定出台相关规章制度13部,有效实现“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统一。
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持续开展全警每月无差别式“法制统考”,并在此基础上,依托“钉钉-学法强警”创新推出“云课堂”“微课程”“学习地图”“线上庭审”等多种线上学习形式,先后推送线上课程200余课时、线上线下测试300余次,全警学习质效进一步提升。聚焦现场执法中口头传唤、强制传唤、现场盘问等重点环节,以接处警教科书式执法为切入点,创新汇编云和“米兰达”便携提示卡,有效解决民警在执法现场“法言法语不会讲、任性讲”问题,从源头上提升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
三是抓好人才培育。大力推进人才强警战略实施, 全面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执法巡查、综合文字岗位练兵等多个单项比武成绩均位列全市前列。建立落实警师制,通过学徒跟班学习、“警师”手把手实践教学等方式,将民警快速培养成独当一面行家能手,推动专业化人才集聚式发展。鼓励民警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高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组建公职律师队伍,加强各类考试结果运用,着力培养了一批法律专家、办案能手和业务骨干。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21年,云和县公安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建设不足,在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中,创新意识不强,未能结合实际建设服务基层实战的智能化应用;二是执法规范有待加强,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执法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的情况仍有发生。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依法严打方针,推动平安建设走在前列。自觉将公安工作置于“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大场景中谋划。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打“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知”等突出违法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大力实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以“清雷”“昆仑”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努力为夺取二星平安金鼎贡献公安力量。
(二)坚持数字化改革,推动警务现代化走在前列。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坚持“技术、机制、体制”三轮驱动,主动承接省厅“公安大脑”建设,深化“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构建“预防打击、精准打击、高效打击”机制,实现由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转变。围绕打、防、服等各项核心业务,寻找更多围绕一件事、解决一个任务的“小切口”,形成完整业务运行逻辑,积极打造服务于基层实战的智能化应用。
(三)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走在前列。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提升治理效能,推进警务机制和勤务制度改革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派出所办案负面清单落实落地,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加快构建具有“红绿融合”特征的现代警务体系。
(四)坚持“金名片”定位,推动法治公安建设走在前列。牢固树立“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以“一把手”工程的力度狠抓规范执法,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统筹推进合力,落实执法责任与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相结合,建立健全执法主体、执法单位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增强法治公安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力争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法治公安建设亮点。
(五)坚持法治思维引领,推动法治铁军塑造走在前列。坚持“服务实战、应用实战”的原则,把执法培训工作与“实战、实用”结合起来,从理论学习、实物操作、警务技能、信息化应用等重点内容入手,采取集中教育、跟班见习、实战演练、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狠抓日常执法培训,逐步强化民警实战应对能力。注重发现执法、侦查等专业领域的高精尖专业人才,开辟对外交流学习通道,实行定向重点培育,全力提升公安队伍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确保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