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
索引号: 331125000000/2021-29194 发布机构: 云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09-09 11:48:03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其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其他解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林业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生态条件”等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林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为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全力打造“全球木制玩具创制中心”、“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样板区”和“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根据省、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云和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要求,由县林业局自主编制“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2016年7月1日,县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邀请丽水市林业局、县府办、发改局、农业局、水利局、国土局、财政局、旅委、环保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在县林业局召开了《云和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评审会,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编制组根据与会专家、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最后完成了《云和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规划编制组

                                 2016年9月1日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建设成就 1

二、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9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一、“一心”——以美丽县城建设为中心 11

二、“二轴”——以丽龙高速和云和湖为生态建设轴线 12

“三带区”——三条林业产业发展带区 13

第四章 主要建设任务

一、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着力构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 16

二、依托森林生态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富民林业体系 20

三、弘扬森林生态文明,着力构建现代人文林业体系 23

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

一、生态保护与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26

二、绿色富民惠民工程 26

三、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26

四、林业基础建设工程 27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创新驱动,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28

二、强基固本,夯实林业发展基础 31

三、强化责任,优化林业发展环境 33

 

附表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35

附表2  “十三五”时期林业发展主要指标 36

附表3  “十三五”林业发展主要建设项目表 37

 

附图1  云和县森林资源分布图 40

附图2  云和县公益林分布图 41

附图3  云和县湿地资源分布图 42

附图4  云和县林业发展规划图 43

 

附件1  《云和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评审意见 44

附件2  云和县林业局《关于成立云和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云林(201433号) 46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建设成就

“十二五”期间,云和林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富裕林农、美丽云和”主题,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绿色屏障显著提升

1.生态公益林建设长足发展。全县公益林804247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4.3%,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2349.1万元,建成优质林分630480亩。2012年4月23日,浙江电视台7套“新农村纪实”栏目对我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

2.“三沿”景观林建设成效显著。自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建设“三沿”生态景观林的决定》(云人大常(2008)3号)以来,连年在沿云和湖、沿丽龙高速和53省道、沿县城周边的山体,采取“造、补、改、疏、育”等综合措施,营造景观林208919亩,其中新造或补植造林34419亩,推进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

3.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卓有成效。绿化理念由“山上造林”转为“山上和山下结合、城市和村庄并重,更加突出山下绿化”,实行城乡绿化一体化,完成平原绿化面积3854亩、更新造林56746亩、森林抚育251367亩、全民义务植树56.7万株,建成绿化示范村105个,其中市级绿化示范村44个。

(二)林业改革持续深化

1.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林权登记管理,持续开展林权勘界工作,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林权“IC卡”),持续推进森林资源流转,促进林业规模经营,保障林农合法权益2013年荣获全省“林改模范县”称号。2015年6月,在全国率先探索“公益林未来补偿收益质押贷款工作”,破解了公益林不能抵押贷款难题,得到国家、省、市林业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

2.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云和县林场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拆建改造危旧房,以及利用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第三产业等措施,全面完成林场改革试点工作,2011年县林场被确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15年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验收。

3.深化采造挂钩管理。为严格“采造挂钩”,2014年我县全面实行“托管造林”,破解了造林押金取消以后,采伐迹地更新造林进度拖拉、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确保了迹地更新质量。

4.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认真梳理本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通过调整、委托、取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缩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和审批材料,提升行政审批速度,提速率达96.4%,优化了审批服务。

(三)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2015年,全县实现林业产值57.48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98.8%,年增幅达14.73%,三产结构由“十一五”期末的13.0 :76.7 :10.3调整为8.5 :70.7 :20.8,更趋合理。

1.传统林业产业稳步提升。按照“品种特色化、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要求,建成了以云和雪梨、油茶、板栗等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基地10.9万亩、笋竹林基地1.8万亩、原料林基地10.1万亩、种苗基地1520亩,其中培育省级森林食品基地5263亩,初步形成了东部板栗、中部雪梨和种苗、东北部油茶、南部笋竹、西北部原料林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油茶林套种三叶青、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云和雪梨林下铁皮石斛仿生栽培等试点,利用林下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发展人工驯养石蛙等野生动物。通过对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剩余物循环利用,培育发展森林食用菌产业。

2.林产品加工业有序发展。按照“转型升级”、“品牌提升”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通过龙头企业培育和带动,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进“低小散”木制加工企业整治,提高林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水平。到2015年底,全县培育市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5家,共有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708家,其中森林食品经营加工企业12家、木制玩具生产企业637家、竹木半成品加工企业52家、木材剩余物加工企业7家。

3.林业第三产业长足发展。按照“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游发展格局,以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云和湖森林公园和城市森林建设为依托,利用森林(湿地)资源优势,推进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以云和商贸物流城为平台,加快林产品市场培育,初步形成建材、根雕石艺、木玩等市场,拓宽林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林业专业合作社、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开展森林资产评估、林业技术咨询、林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推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

(四)资源保护全面加强

1.强化资源林政管理。编制完成《云和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云和县湿地保护规划(2014—2020年)》,并公布实施。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核)批管理,期间共审(核)批征占用林地项目115宗、面积289.1425公项。严格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核发采伐许可证2485份、林木蓄积214565立方米,占核定总限额的52.0%。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严格古树名木、野生植物保护,以及野生动物狩猎、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许可制度。据2015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显示,全县森林面积1201365亩、林木蓄积462.7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双增长”。

2.完善森林安全体系。严格落实森林消防责任制,建立县乡二级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强化森林消防队伍、装备标准化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建设,组建森林扑火队伍15支、计619人,期间年森林火灾受害率0.14‰,低于省要求1‰指标。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监测,设立测报点12个,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危害。

3.规范林业执法。加大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制定我县林业行政执法依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参照执行标准,规范林业执法行为。期间,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94起,其中行政案件75起、刑事案件19起,调处各类涉林纠纷131起,没有发生因山林纠纷的群体上访和械斗事件。2013年我局被评为丽水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十二五”期间我县连年被评为市级“平安林区”县,其中2013-2015年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平安林区”县。

(五)生态文化日益显现

1.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围绕“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名城”目标,加强城区、三沿、村庄等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形成了以建成区为中心,森林公园、森林村庄为点,三沿景观林为线,生态公益林为面的森林生态系统,2012年成功创建了省级森林城市。

2.开展园地建设。2014年12月,云和梯田湿地公园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重河湾基地被列入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调整了云和湖省级森林公园建设范围,完成了《云和树木科普园总体规划》编制,提升了凤凰山、狮山、南山等3个城市森林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感受森林(湿地)场所。

3.举办节会活动。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木制玩具文化节、云和雪梨节、梯田开犁节、第十四届根艺石艺博览会和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暨云和笔会等节会活动,弘扬了木玩文化、雪梨文化、湿地文化和森林文化,彰显云和“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特色,提升云和木玩、云和雪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云和跨越式发展注入新活力。县林业部门在每年的“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举办以“和谐社会,共享自然”、“爱护野生动物,共创森林云和”等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森林、湿地、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4.创建森林品牌。我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雪梨基地重点县”称号,云和雪梨获“中华名果”、“丽水名牌”、“丽水市著名商标”等称号,2015年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点牌”和“童艺牌”木制玩具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林产品,“仙宫湖牌”板栗、雪梨和“山兰牌”黑木耳等品牌在全省享有盛誉。同时,与中央电视台七套绿色时空栏目组沟通联系,拍摄了云和木制玩具、林业循环经济等5个专题片,不断提升森林产品知名度,传播云和森林文化。

二、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一)发展机遇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林业的新使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常态给云和林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1.生态文明建设巩固了林业发展基础地位。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八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都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和“五水共治”等重大决策,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两山”发展战略指明了林业发展前进方向。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对努力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进行总动员、再部署、再实践。省委松绑了对丽水的GDP和工业总产值考核,主要考核丽水的人均收入、社会管理和生态指标。丽水市委提出了丽水要率先成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和先行区,努力打造全国性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双示范区”,为全市林业发展指明了道路。云和林业发展要以“绿水青山”为要求打造生态屏障,以“金山银山”为目标建设生态林业,做到保护和发展互为动力、互相促进,力争在优化生态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3.美丽幸福新云和提出了林业发展更高要求。加快推进“两美”云和建设,打造“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和“全域景区化”的区域定位,培育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为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美丽乡村成片连线,强化公路沿线的洁化、绿化、美化等工作都离不开林业,旅游与林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培育林业新业态提供了机遇。

(二)面临挑战

 建设“两美”云和,发展是第一要务需要云和林业不仅要把握好发展机遇,还要迎接挑战,解决好问题和困难。

1.森林质量总体不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我县森林覆盖率虽然高达80.8%,但是森林质量总体不高,树种以针叶纯林为主,占比高达58.7%;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4.364立方米/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目前的“盼环保”,由“求生存”到“求生态”,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高涨。“十三五”期间,如何强化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林业任务艰巨。

2.林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无论绿水青山还是金山银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民生幸福。我县林业产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2015年林业总产值达到57.48亿元,但是林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林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林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十三五”期间,如何发挥资源禀赋和环境优势,积极发展循环和绿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林业重担在肩。

3.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决定性的地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工作。近年来,我县森林(湿地)资源保护方面,虽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保护发展与利用的矛盾依然突出。“十三五”期间,如何保护、利用和发展森林资源,促进森林资源的“双增长”,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林业任重道远。

4.基础设施装备落后。林区的道路、供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林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业执法、有害生物防治等现代装备手段落后,基层站所基础设施装备落后。自 2009年基层林业工作站体制由“条管”转为“块管”后,林业干部大多以驻村为主兼职林业,甚至从事完全与林业无关工作,仅有几人专职从事林业工作,致使多地林业站呈半瘫痪状态。“十三五”期间,如何改善林区基础设施和林业生产设施,改革基层林业站体制已刻不容缓。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优化生态和改善民生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林业、富民林业、人文林业,为深化提升“小县大城”核心战略,全力打造“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力争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云和林业发展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

一是坚持保护生态作为林业的根本任务。森林是支撑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托。云和要打造“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样板区”,离不开森林环境这一生态本底。要把森林、湿地、种三条生态保护红线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严格的保护制度和与适应的效益补偿制度。要建设美丽林相优化森林生态功能,为云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坚持把绿色惠民作为林业的展宗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云和要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立足生态优势,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积极探索绿色富民的途径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林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要将更多的生态资源转变优良的生态产品和生态公共服务,实现林业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坚持创新改革作为林业发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改革思路统领全局,通过改革机制、做强金融、调整政策来增强林业活力,逐步形成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新型体制机制。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应用水平,提升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四是坚持依法治林作为林业的展保障依法治林,是盛世兴林的必然要求。要加强林业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营造依法治林良好氛围。要加强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林业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8%以上,平原林木绿化率稳定在3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81.8万立方米,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全面建成生态林业完备、富民林业发达、人文林业繁荣的“森林云和”。

(一)生态林业体系建设指标

1.林地保有量124.8万亩,森林保有量120.1万亩,重点公益林保有量80.4万亩,湿地保有量6.0万亩;

2.“美丽林相”建设18.1万亩,其中新种植珍贵树种67.13万株,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占森林面积比重达到35.0%,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5.4立方米/亩;

3.完成平原绿化1060亩,新增绿化示范村25个,其中市级绿化示范村5个。

(二)富民林业体系建设指标

1.林业第一产业:包括云和雪梨、板栗、油茶、笋竹林、原料林(含食用菌栽培)、林木种苗和野生动物驯养等种植(养殖)产业,实现产值6.5亿元;

2.林业第二产业:包括森林食品、竹木材等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含木制玩具)等,实现产值70亿元;

3.林业第三产业:包括森林生态休闲养生业、林业服务业等,创建森林小镇1个、林业体验园3个、森林人家特色村4个,实现产值28.5亿元。

(三)人文林业体系建设指标

1.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个,新建树木科普1个,争取新建森林(湿地)公园1 个;

2.新创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5个,争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3.森林文化宣传教育15万人次以上。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生态形势、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状况,形成以“一心二轴三带区”为主体的空间布局。

一、“一心”——以美丽县城建设为中心

云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范围涉及凤凰山、白龙山、浮云、元和等四个街道部分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以谷地、丘陵为主,人口密集,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森林资源相对丰富,但针叶林比例较高、森林覆盖率较低,竹木加工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森林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建设重点:以建设城市森林,推进“美丽县城”建设为目标。城市建成区范围,以浮云溪为轴线,对城市道路两旁绿地、浮云溪及其支流两岸绿地等廊道绿地,以及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斑块绿地,通过平原绿化项目实施,持续开展绿化美化建设,提升城市绿量,提高林木覆盖率,建成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环县城第一坡面的山体,特别是凤凰山、南山、狮山等城市森林公园,通过 “美丽林相”建设、公益林建设和树木科普园建设等项目实施,提升森林质量和景观效果,构筑城市森林生态屏障,形成“城外青山环抱,城内林水相依,城市与森林交融”的森林城市美景。城郊、城西特色产业园,按照“转型升级”、“品牌提升”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加快森林食品加工业和竹木精深加工业培育,促进森林食品和竹木加工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档次与经济效益,辐射和带动县域林业经济发展。

二、“二轴”——以丽龙高速和云和湖为生态建设轴线

(一)丽龙高速生态建设轴线

丽龙高速生态建设轴线是以丽龙高速、丽浦线为轴线,丽龙高速云和段从莲都区经石塘镇下坑村东入境至赤石乡麻垟村西麻垟隧道出境,通达龙泉市,全长43.9千米,途经石塘镇、元和街道、白龙山街道、凤凰山街道和赤石乡;丽浦线云和段从莲都区经石塘镇下坑村东入境至赤石乡麻垟桥出境经龙泉市至福建浦城,全长53.3千米,途经石塘镇、浮云街道、元和街道、白龙山街道、凤凰山街道和赤石乡。丽龙高速、丽浦线是云和重要交通枢纽,公路两侧第一坡面的山体,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基本为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经前期“三沿”景观林建设,森林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乔木林中针叶纯林比例较高,林相单一,缺乏季相变化,森林景观美感度不高。

建设重点:加快实施“美丽林相”建设、公益林建设等项目,以原有优势树种做本底,通过抽针补阔、补植造林、间伐抚育等综合措施,选择花、叶富于季相色彩变化的适宜树种进行斑块状小群落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和景观效果,营造“春日山花烂漫、夏日绿树成荫、秋日色艳果香、冬日绿意盎然”的森林季相景观。

(二)云和湖生态建设轴线

云和湖系瓯江上游龙泉溪之云和段,自龙泉武溪入境至石塘镇规溪村出界,流经赤石乡、紧水滩镇、浮云街道、石塘镇,全长51.35千米,建有紧水滩、石塘、玉溪等三个水利枢纽工程,全段河流被水库覆盖,其中紧水滩水库是省内第三大人工湖,是旅游开发重要资源;玉溪水库是丽水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沿云和湖两岸第一坡面的山体,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基本为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经前期的“三沿”景观林建设,森林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乔木林仍以针叶纯林为主,沿湖板栗基地存在冬季落叶景观差、水土流失严重问题,能够体现森林色彩变化的阔叶林比重较低。

建设重点:沿湖两岸第一坡面的山体,以生态保护、涵养水源为基础,重点实施 “美丽林相”建设、公益林建设、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项目,通过“新造、补植、改造、封育”等措施,调整树种结构使植被朝着地带性顶极群落演替,增强森林生态屏障功能。加大板栗林生态化改造,在林内点状补植经济、彩色、珍贵的乔木树种(如香榧、杨梅等),或在林下种植经济、彩色、水土保持好的灌木树种。沿湖村庄附近林相建设要以体现田园风光、山水风情为目标,通过间伐抚育、补植改造、抽针补阔等措施,选用四季色花、色叶和形冠树种进行斑块状种植,培育水源涵养林和休闲景观林,形成终年常绿、四季花开、层林尽染的优美景象,推进“十里云河”、“浪漫婚纱”风景线建设。

“三带区”——三条林业产业发展带区

(一)东部特色经济林发展带区

本带区以丽浦线、云寿线和石汶线为纽带,范围包括元和街道原云坛乡、安溪乡和石塘镇大部分区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以低山丘陵为主,瓯江干流贯穿其中,建有石塘水库和玉溪水库两大人工湖。本带区交通便利,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乔木林中针叶林(马尾松)比例较高,林业产业化发展较快,是云和雪梨、板栗、茶叶和油茶主要分布区,但板栗基地冬季落叶景观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部分云和雪梨基地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有待改造提升。

建设重点:统筹协调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注重提升林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以云寿线和小顺至云坛、陈村至包山公路周边的霞晓桥、沈岸、云坛、陈村、沈村、苏坑、沈庄、包山等行政村,以及安溪小盆地为重点,通过地力提升、高接换冠和基础设施改善,打造云和雪梨精品基地,推进“梨花微雨风景线”建设;以沿丽浦线的规溪、双港、石塘坑、滩下、石塘、岭脚、小顺、湖滨、长汀等行政村为重点,通过“美丽林相”建设和林下经济项目实施,对现有板栗基地进行垦复施肥、疏伐修枝和补植香榧、杨梅、茶叶、油茶等生态化改造,强化板栗基地建设,提升板栗产业;以沿石汶线的石塘、滩下、金山下、朱村、张川、泉溪、联合、竹子坪、金村等行政村为主,通过“改土、改园、改树、改管”等措施,强化茶园培管改造,培育发展茶叶基地,加大茶叶加工业培育,推进“茶田古道风景线”建设,促进茶叶产业发展;通过对带区内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巩固和新建良种油茶林基地,强化油茶基地建设,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二)西南部森林(湿地)旅游培育带区

本带区以后交线、张项线、陈麻线为纽带,范围包括崇头镇、雾溪乡和赤石乡西南部分区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以中低山为主,山地连绵,间有小盆地。本带区森林(湿地)资源相对丰富,森林覆盖率较低,人工针叶林比例高,林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林业产业化发展不匀衡。

建设重点:加快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修复、山体及后交线两侧森林景观改造,推进“最美梯田风景线”建设,建成“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公园的高山区域,通过补植、抚育措施恢复杜鹃、山茶等木本花卉,营造“云上花海”景观。以西坑村、张化村、梅竹村、砻铺村为重点,通过对现有低产低效毛竹林改造,建成成片高效笋竹基地,形成映衬湿地公园的竹海景观。针对带区内公园周边森林植被结构单一、针叶林比例高的特点,通过“美丽林相”之珍贵树种、大径材和森林抚育项目实施,加强珍贵树种、大径材的培育,加快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形成映衬公园的林海景观。依托陈麻线建设,串联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云和湖森林公园,加强沿线森林景观建设,加快云和湖省级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森林(湿地)生态休闲养生基地,促进森林(湿地)旅游产业发展。

(三)西北部珍贵树(大径材)建设带区

本带区以紧赤线、赤石经龙门至紧水滩公路为纽带,范围包括紧水滩镇、赤石乡大部分区域,以及石塘镇、浮云街道、凤凰山街道的部分区域,地势南北向中部紧水滩水库倾斜,以中低山为主。本带区森林资源丰富,人工林面积大、针叶林比例高,是木材、油茶主产区,林业在当地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交通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乔木林林龄结构失衡。

建设重点:以公益林建设为主、商品林辅助建设为发展方向。沿紧水滩水库两岸,通过“美丽林相”建设、公益林建设等项目实施,加快低质低效林和人工纯林的改造,提升森林景观效果,发展森林休闲旅游。针对带区内人工林面积大、林分质量较高的特点,特别是水库北岸第一层山脊以北、南岸第一层山脊以南,以及石塘镇的南坑、杨村、桑岭等区域,通过“美丽林相”之珍贵树种、大径材和森林抚育项目实施,加强珍贵树种、大径材的培育,加快建设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升森林质量和景观效果。通过对带区内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巩固和新建良种油茶林基地,建设高效油茶基地,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第四章 主要建设任务

紧紧围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三条主线,着力构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为云和打造“全球木制玩具创制中心”、“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样板区”和“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奠定基础。

一、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着力构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

林业肩负建设生态文明重大职责,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的核心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县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严守林业生态红线

根据党的十八大“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完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进一步提升林业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好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规划的完善,划定并严守“林地、湿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红线”。

1.划定林业生态红线。林业生态红线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无法复制性,很难实现占补平衡,一旦突破,难以恢复。“一心二轴三带区”的空间布局和自然保护小区、森林(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为使森林覆盖率保持80.8%以上,到规划期末,林地保有量124.8万亩、森林保有量120.1万亩;以云和湖库塘湿地、浮云溪河流湿地和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湿地为保护重点,到规划期末,湿地保有量6.0万亩;以森林(湿地)公园、树木科普园和类型自然保护小区等建设为重点,完善生物多样性保育空间规划,严格省以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严防外来生物入侵,提升生物多样性保育水平充分发挥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2.严守林业生态红线。将林地、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政府责任制考核,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林地征占用定额管理制度、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制度,坚决打击破坏林业生态红线行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控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征占用定额指标,“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9.258万立方米,比“十二五”减少10.3%。在管理方式上要由重审批、轻监管转为宽准入、严监管,尽量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破坏森林资源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对生长衰弱和濒临死亡的古树名木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3.推进生态用地可持续增长。适度保障基础设施及公共建设使用生态用地,控制城乡建设使用生态用地,限制工矿开发占用生态用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生态用地,执行征占用生态用地项目禁限目录。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对工矿废弃地、退化湿地治理等,有效补充生态用地数量,确保我县生态用地资源适度增长。

(二)加强公益林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完善机制、建管并举,加强优质公益林分建设,构建完善公益林体系,形成强大的生态庇护能力,减少和预防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1.完善公益林补偿和管护队伍管理机制。规范公益林补偿金使用和管理,公益林损失性补偿资金实行“阳光发放”,确保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加强管护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技术装备,明确村委会监管职能,落实村级管护责任。

2.加强公益林优质林分建设。以界定的80.4万亩公益林为建设任务,以瓯江干流云和湖岸沿线防护林、县城饮用水源雾溪水库和备用水源梅垄水库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为重点,通过森林抚育、补植造林、封山育林护林、针叶林阔叶化和低效林改造等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提升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贮碳释氧功能,到规划期末,建成优质公益林66.0万亩以上。

(三)开展“美丽林相”建设

围绕“云山环绕、林水依人”和“绿荫如盖、花开满树”的构思,按照“阔叶化、彩叶化、珍贵化”要求,在县城周边、主要公路、河流沿线、村边、山边,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彩化”行动,发挥森林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及治理雾霾、清洁空气和改良土壤中的重要作用。规划期内,通过采取更新造林、补植改造、疏针补阔、斑块种植色花色叶树种等措施,沿河流(水库)营造林水相依的河道景观绿化带,沿“二轴”和景区旅游线路建成彩色森林带,沿县城周边、村边构建城郊森林、村庄绿地,建成彩色林4万亩、健康林0.9万亩,新增平原绿化1060亩,形成“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森林人居环境,切实推进我县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建设。以西北部发展带、崇头镇南部和元和街道东南部区域为主,通过定向培育、复层经营、抚育改造等综合措施,加强珍贵树种、大径材的培育,建成珍贵树种1.8万亩、大径材培育2.4万亩,增加木材战略储备量。加强森林抚育,通过人工修枝、抚育采伐、劈灌施肥、林下间种等措施,完成森林抚育9.0万,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以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强化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加快云和树木科普园项目建设,促进本地乡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特别是其中的枫香园,利用枫树湾区块独特的枫香资源,并与省林科院合作建设“中国枫香种质资源库”,打造“中国枫香园”。开展极小种群野生动物拯救保护行动,以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为重点,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对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生态观察,特别是黄腹角雉、猕猴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群,建立监测体系掌握其变化动态,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与拯救,开展古树名木动态调查,建立“一树一标牌一二维码”的管理模式,设立保护标牌和古树群石碑,绘制全县古树名木地图,开展复壮和拯救管护,对生长衰弱和濒临死亡的古树名木,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争取建立古树名木养护给予适当补偿的制度。

(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建设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认真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强化林地征收占用、林木采伐源头管理,落实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小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监管责任。全面落实森林消防责任制,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森林消防队伍和专职护林员队伍,不断提升森林火灾预防控制、快速扑救能力,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下,森林火灾控制率在6公顷/次以内,发生率稳定控制在20起/10万公顷以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县的测报网络,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防治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检疫执法和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救灾全面防范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传播和蔓延,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完善涉林纠纷应急预警体系,拓宽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妥善解决森林资源流转而导致的涉林矛盾与纠纷,确保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二、依托森林生态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富民林业体系

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和合作经济组织等现代林业经营主体,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我县现代富民林业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提升传统林业产业

1.林业基地提质增效。按照“品种特色化、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要求,以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安溪乡、元和街道沿云寿线、小云线和陈包线公路周边村为重点,通过高接换冠、地力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和标准化生产等措施,强化雪梨基地改造,建成云和雪梨精品基地0.8万亩;以石塘镇、紧水滩镇、凤凰山街道为重点,采取混交油茶、茶叶、杨梅、香榧等措施,对现有板栗基地进行生态化改造,建成板栗高效复合经营基地0.5万亩;以元和街道、石塘镇、紧水滩镇为重点,新增油茶良种基地0.3万亩,通过对现有的油茶良种基地采用垦抚和科学施肥等措施,建成高效油茶良种基地1.0万亩;以崇头镇、雾溪乡、安溪乡为重点,通过低产低效毛竹林改造和竹腔施肥、毛竹覆盖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高效笋竹林基地1.0万;以紧水滩水库北岸、石塘镇西北部、崇头镇南部、元和街道东南部区域为重点,通过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基地培育,建成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10万亩,其中珍贵树种1.8万亩、大径材培育2.4万亩;以重河湾基地、崇头镇南山村、赤石乡临海洋村为重点,引导发展具本地特色的乡土苗木、花卉和盆景,建成花卉和林木种苗基地2200亩,着重抓好白龙山街道沙溪村100亩的珍贵彩色苗木培育基地建设。

2.强化林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培育林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按照“转型升级”、“品牌提升”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积极扶持建设一批加工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的林产品加工、贮藏龙头企业,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支持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结合全县“低小散”企业整治,加强对锯板和木制玩具加工企业整治力度,通过组团入园形式,集中区块建设锯板、烘房和木玩滚漆等加工厂房,并配备高端生产工具,实现木材加工现代化,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水平。依托特色经济林基地,大力发展森林食品加工业,通过拓展林下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云和雪梨、板栗、油茶、茶叶和竹笋等森林食品加工业,提高经济效益。要强化林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林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农药、化肥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管,构建从“生产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大绿色、有机产品开发力度和森林认证,提升各类森林食品、木制产品的档次和加工增值能力。

3.加快林业第三产业培育和发展。按照“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游发展格局,以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云和湖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及其树木科普园为载体,以创建森林小镇、林业体验园、森林人家特色村为抓手,发挥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优美、森林环境优良的特点,发展森林小镇、林业体验园、森林人家特色村等山区民宿经济,引导并建立一批集休闲娱乐、养生康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森林生态休闲养生基地,开展休闲旅游、疗养、保健、度假、康复、培训、会务等服务,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产业优势,规划期内创建森林小镇1个、林业体验园3个、森林人家4个,促进森林休闲养生旅游业发展。加快林产品市场培育,提升云和商贸物流城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和壮大林产品营销主体,拟在沙溪区块,建立集原木交易、玩具原辅料交易、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木制玩具原辅料市场和木材加工配送中心,通过规模、集聚效应,在提供本地企业需求的同时,打造全国知名的木玩辅料批发市场。

(二)培育林业新兴产业

重点依托森林生态资源,把“林下经济产业”、“林业生物产业”、“互联网+林业”等新业态、新增长点培育成林业的新兴产业。

1.林下经济产业。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围绕林业产业发展实际,以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为目标导向,以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开展林下培育食用笋、种植药材(如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驯养动物(如石蛙、蓝孔雀),结合云和雪梨、板栗、油茶、茶叶、竹笋等特色林产品的采摘加工,以及森林特色小镇或森林人家特色村、林业体验园创建,构建“林下种养殖-林产品加工销售-森林休闲养生”等三次产业的融合产业链,创新示范推广开展“一亩山万元钱”,提高林地效率和林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生物产业是以森林生物资源为基础,建立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创新与突破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也是国家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林业生物产业,积极培植林业生物产业基地,对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开展全县生物资源调查,摸清生物资源情况,抢救性收集保护珍贵生物资源,强化自然保护小区、树木科普园和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基地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库。以木制玩具支柱产业、云和雪梨特色产业和板栗油茶资源丰富的优势,培植以玩具原料林(生物质材料)、森林食品为主的林业生物产业基地,进一步推进木玩产业和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依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探索培育适宜云和发展的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基地及加工业。

3.“互联网+林业”产业。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整合创新为动力,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林业深度整合,提高智慧林业管理水平,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林企、林农增收。重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网”和“阿里巴巴•云和产业带”为依托,创新林企、专业合作社、木玩原辅料市场等电子交易和服务模式,打造具我县特色的林产品电商平台,加快推进林业“电商换市”,努力培育一批林业电商示范村、带头人,挖掘林业真正价值,提高林业比较效益。

三、弘扬森林生态文明,着力构建现代人文林业体系

弘扬森林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阶段林业发展的又一特色。“十三五”期间,我县现代人文林业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继续推进森林系列创建活动

积极推进森林系列创建活动,按照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创建标准,在加强植树造林、提升森林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增进农民收益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倡导“亲近自然、热爱森林、保护生态”的生活方式,营造“关注森林、关注生态、关注林业”的良好氛围,提升公民生态文化素质,引导养成保水、护绿、节能、减废的良好行为习惯,倡导勤俭节约、绿色出行、理性消费的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文明发展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到规划期末,巩固和提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争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14个,构建“童话乡村”的森林格局,推进美丽城市(城镇、村庄)建设。

(二)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基地

按照“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的要求,以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科普基地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载体,强化公园(小区)森林质量提升、森林景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森林资源丰富、生态保护良好、生态经济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制度先进的森林生态文明示范基地,主要有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云和湖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南山木玩乐园、狮山佛教园林景区重河湾基地、树木科普园,以及8个自然保护小区,丰富森林生态文化,为都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拥抱森林的理想去处,并推进森林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发展。规划期内,着重抓好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云和树木科普园建设项目,将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打造成集湿地生态保护、科普宣教、利用示范、观光游赏、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全国“森林-梯田-村庄-河流”复合生态系统保育示范点,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榜样,将云和树木科普园内的枫香园建成“中国枫香种质资源库”,打造成“中国枫香园”,为云和森林旅游开创新名片。

(三)积极挖掘森林文化内涵

森林文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云和要创建全球木玩创制中心、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样板区和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需要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和深厚自然底蕴,紧扣“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进一步挖掘以竹文化、松文化、茶文化、雪梨文化和森林为基础的香菇文化等,挖掘以古树名木蕴含的人文故事、村规民约中与树有关的乡土风俗和与森林(梯田湿地)相关的民俗文化,挖掘以与森林文化相关的古村落、古树、古道等的森林历史文化,展示森林的独立、坚忍、包容精神,丰富生态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内涵,坚定绿色生态发展的信心,推进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要依据云和林业产业和森林文化特色打造林业品牌,规划期间将着重打造“云和雪梨”[1]“云和木玩”[2]两大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云和雪梨知名度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云和“全球木制玩具创制中心”的打造,实现云和木玩产业从“卖产品”向“卖文化”的跨越,也有利于我县城市形象从“产业之城”到“童话世界”“产业名城”的跨越。


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

“十三五”期间,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有: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绿色富民惠民工程、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和林业基础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总投资7.64亿元。

一、生态保护与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主要包括:公益林建设、美丽林相建设、生物多样性及古树名木保护、平原绿化及村庄绿化建设等项目,总投资3.7亿元。通过项目实施,使全县森林(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生态防护功能明显提升,确保森林面积稳中有升,林木蓄积较大幅度增长,森林质量和景观效果明显改善。具体项目内容详见附表2中序号14项目。

二、绿色富民惠民工程

主要包括:林业特色基地建设、新兴林业产业发展、林权抵押货款风险补偿及政策性保险等项目,总投资1.4亿元。通过工程项目实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具体项目内容详见附表2中序号57项目。

三、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主要包括: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云和树木科普园建设、云和湖省级森林公园、森林系列创建等项目,总投资1.79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发挥我县木制玩具文化、雪梨文化、梯田湿地文化等森林生态文化特色,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具体项目内容详见附表2中序号811项目。

四、林业基础建设工程

主要包括: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及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等项目,总投资0.75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完备的森林保护和支撑体系,确保现代林业三大体系顺利推进。具体项目内容详见附表2中序号1213项目。

 

 


第六章 保障措施

“十三五”是云和林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需要不断增强林业发展动力,夯实林业发展基础,优化林业发展环境,为全面完成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一、创新驱动,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一)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1.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在保障林农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通过政策鼓励、政府引导、典型示范、规范管理,积极培育合作经营实体和特色林业经营主体,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高素质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有生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林地规模开发、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加快林业从“自然人林业”向“法人林业”迈进,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2.完善林地流转机制。全面推进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引导林农将承包到户的林地,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林权出资等形式,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经营大户集聚,促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县乡两级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为林权流转提供政策咨询、流转合同审查、森林资产评估、林权交易信息,以及涉林纠纷调处。

3.加强林业金融合作。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的财政贴息、财政奖励和风险补偿金政策,按照“政府鼓励、银林合作、林农互助、集中授信、简便实惠”的林业融资机制和林业信用体系,丰富林权抵押贷款产品,不断完善公益林未来补偿收益质押贷款模式,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林权抵押贷款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规范林木政策性保险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组织自行投保,提高林农自觉参保积极性。

(二)强化科技推广示范

1.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以林菌、林药复合经营为重点,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推广林业新品种、新技术为重点,建立云和雪梨、油茶、板栗等林业特色生态精品林业示范基地,以培育珍贵用材和大径材为重点,建立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以强化互联网意识,培育一批应用物联网技术营销林产品电商,示范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和 “互联网+林业”典型,形成“品种良种化、生产专业化、加工规模化、质量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实施林业科技示范,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2.加强林业标准化建设。以云和雪梨、油茶、板栗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以及种苗花卉产业、木材加工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为重点,做好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研究、申报和制定,及时将取得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并加以推广,推行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模式的标准化示范基地。

3.强化林业技术人才培育。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林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产业技术工人等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建立以农民为主体、首席专家为核心、责任林技员为骨干、农民讲师团为基础的林业科技服务载体,充分发挥林业首席专家(顾问)和高层次人才“传帮带”团队的作用,以及林业信息化人才作用,为林企和林农提供个性化的科技服务,创新引领林业生态和产业发展。

   (三)推行多元化投入机制

1.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对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县内制定相对稳定的财政支持绿化造林,发展云和雪梨、油茶、板栗等重点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将森林保护管理、安全防范、资源监测及林业执法等方面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加大公共财政对林业建设支持。

2.鼓励经营者自筹资金投入。深化林权管理改革,强化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的法律地位,落实金融服务林业政策。继续推广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为千家万户林农解决生产、生活资金需求,不断完善国有公司担保、林权抵押、公益林未来补偿收益权质押等贷款模式,解决林业生产融资难的问题。

3.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林业外向型经济;动员鼓励非公有企业参与造林绿化,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支持造林绿化事业,补充造林绿化资金的不足;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认养公益林、名木古树,参与森林保护与林业建设。

(四)开展森林认证和碳汇林业探索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模式,组织森林经营单位与木玩企业联合开展森林认证,取得FSC-FM国际森林管理机构的森林认证,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提升木玩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信誉,增加林农收益,实现企业和林农森林经营的双赢。碳汇林业是以活林木资源为载体,以碳为产品,通过吸收、交易及管理碳的一系列活动。“十三五”期间,要加强林业碳汇的宣传力度,开展碳汇造林、森林抚育和森林阔叶化改造,增强森林固碳能力,积极探索开展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碳汇计量监测,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森林碳汇价值。

二、强基固本,夯实林业发展基础

   (一)强化林业体制建设

1.加强林业基层站所建设。一是稳定基层林业队伍,理顺基层林业工作站管理体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种苗管理、林业技术推广和涉林纠纷调处等基层林业队伍建设,保障基层队伍稳定,提升基层林业站对区域内森林资源监管、行政执法和林业技术服务等能力。二是进一步改革现行林业机构,系统、科学地设置办事部门,厘清科室、部门职责,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2.整合提升林改服务机构。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和森林资产评估机构,要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后明晰的职能修改完善工作职责、办事流程,进一步简化程序,优化质量,拓展服务林农的广度与深度,为林农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

3.培育林业中介机构。积极培育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流转、融资担保、木材检尺、伐区设计等林业中介机构,引导农户组建雪梨、干珍果、油茶、笋竹、种苗和林产品加工销售等专业协会,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林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加强营造林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行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化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

(二)强化林木种苗保障

要以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云和树木科普园建设为载体,加强本地乡土树种、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和收集,特别是云和雪梨品种的选育,以及枫香园的枫香种质资源库建立。要以重河湾保障性苗圃为重点,通过凤凰山街道沙溪村珍贵彩色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带动周边林农发展花卉和林木种苗产业,为美丽乡村、平原绿化、“美丽林相”建设,以及油茶等木本油料提升项目的建设提供充足优质的苗木。

   (三)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森林保护设施建设。加强森林防火设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林业管护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森林保护和管护水平二是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深入推进林区道路建设工程,提高道路建设质量,特别是经济林基地、林业观光园区、森林景点道路建设三是推进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信息化、警备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为目标,全面推进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公安警务保障水平,提高队伍反应、作战和侦察能力。四是加强“互联网+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强化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建设为载体,在重要地段(林区)安装“电子眼”设备,加大物联网传感器、电子标签和读写设备等感知设备购建,研建集林权管理、林业灾害监管、林业产业振兴、移动办公和林业工程监督等功能的软件系统。

(四)推进智慧林业建设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地域、级别、业务界限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快智慧林业的基础支撑、业务应用、信息资源、社会服务、综合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和接入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林业金融服务平台、林业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平台、电子政务平台、森林安全监控预警应急管理平台,建成集林权管理、森林资源监管、森林火灾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控、林业工程监督和林业产业管理等功能的系统,提升林业智能管理、协同管理、安全管理水平。到规划期末,基本实现立体化感知全覆盖、智能化管理协同高效、一体化服务更加完善的林业高度“智慧化”建设。

三、强化责任,优化林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林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十三五”期间,县政府出台关于美丽林相建设和加快森林旅游、竹木精深加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林业重点培育发展产业的扶持政策。

(二)坚持依法治林

进一步完善林业地方性法规体系,严格执行种质资源保护、商品林采伐、林地流转、森林公园建设、生态公益林管理、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加强林业执法体系建设,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探索建立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强化执法监管,明确执法范围,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林业治理体系,增强林业治理能力,重点依法建立森林资源案件责任追究制度、森林资源安全报告制度等各项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实行倒查问责机制,严肃处理违法审批、越权审批等违法行政行为。健全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强化林业普法体系,增强林业治理能力。

(三)严肃规划权威

“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是我县今后五年林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建立规划指标约束机制,年度计划、项目实施要与规划总体方向一致、空间配置协同、时序安排适宜,严格依据规划组织实施,有效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四)强化责任考核

各级政府要把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把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林地和湿地保有量等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层层签订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状,制订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确保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持续稳定增长。要不断完善考核办法,把林业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绩效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林业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附表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2010年

2015年
计划

2015年
实绩

完成率
(%)


1

林地面积(万亩)

125.0

125

124.8

99.8


2

森林覆盖率(%)

80.8

80.8

80.8

100


3

林木绿化率(%)

81.8

81.8

81.8

100


4

林木总蓄积(万m3

339.9

422

462.7

109.6


5

优质公益林面积(万亩)

44.26

63

63.05

100.1

6

“三沿”景观林林相改造(万亩)

2.08

4.08

3.4

83.3

7

平原绿化(亩)


3000

3854

128.5

8

村庄绿化(个)

61

100

105

105

9

林业产值指标(亿元)

28.92

56

57.48

102.6

(1)

一产产值(亿元)

3.75

5.4

4.86

90.0

(2)

二产产值(亿元)

22.18

40.6

40.67

100.2

(3)

三产产值(亿元)

2.99

10

11.95

119.5

10

森林(湿地)公园(个)

3

5

5

100

11

乡土树木园(个)


1

完成规划

12

省级森林城市(个)


1

1

100

13

森林城镇(村庄)(个)

2

7

10

142.9

14

生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个)

2

2

2

100

15

森林文化宣传教育(万人次)


15

18.3

122

 


附表2  “十三五”时期林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15年
实绩

2020年
目标

指标
属性

林业生态体系指标




1

森林覆盖率(%)

80.8

≥80.8

约束性

2

平原林木覆盖率(%)


≥33

约束性

3

林地保有量(万亩)

124.8

124.8

预期性

4

森林保有量(万亩)

120.1

120.1

约束性

5

湿地保有量(万亩)

6.0

6.0

约束性

6

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462.7

≥581.8

约束性

7

“美丽林相”建设(万亩)


18.1

预期性

8

优质公益林分(万亩)

63.05

66

预期性

9

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占森林面积比重(%)

32.5

35.0

预期性

10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立方米/亩)

4.364 

5.4

预期性

11

平原绿化(亩)

3854

4914

预期性

12

村庄绿化(个)

105

130

预期性

林业产业指标




13

林业产值(亿元)

57.48

105

预期性

(1)

一产产值(万元)

4.86

6.5

预期性

(2)

二产产值(万元)

40.67

70

预期性

(3)

三产产值(万元)

11.95

28.5

预期性

14

森林小镇、森林人家特色村、林业体验园(个)


8

预期性

林业生态文化指标




15

国家湿地公园

1

1

预期性

16

省级森林(湿地)公园

1

2

预期性

17

县市级森林公园

3

3

预期性

18

森林城镇(村庄)(个)

10

16

预期性

19

生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个)

2

2

预期性

20

森林文化宣传教育人次(万人次)


15

预期性 


附表3  “十三五”林业发展主要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性质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和规模

计划投资
(万元)

目前进展情况

预计开工
时间

预计完工
时间

项目提出
主要依据

生态保护及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37000





1

美丽林相建设

新建

全县

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沿云和湖、53省道、丽龙高速、县城和重点风景旅游区等地段,通过补植、提升改造,开展彩色健康森林建设,规划期内建成彩色林4万亩、健康林0.9万亩;②珍贵树(大径材)建设,通过定向培育、复层经营、抚育改造等综合措施,规划期内建成珍贵树种1.8万亩、大径材培育2.4万亩,强化木材战略储备林建设;③森林抚育,通过人工修枝、抚育采伐、劈灌施肥、林下间种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规划期内开展森林抚育9.0万亩。

16800



2020年

丽水市美丽林相总体规划

2

公益林建设

续建

全县

以界定的80.42万亩生态公益林为建设任务,完善公益林补偿和管护队伍管理机制,采取封、育、造、补、管相结合的营林措施,建成优质公益林面积66万亩以上。

15700

建成优质公益林63.05万亩。


2020年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等

3

生物多样性及古树名木保护

新建

全县

开展云和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城区河流湿地绿带建设、山区河流湿地森林廊道、库塘湿地水源涵养林培育,以及科研监测等。设立自然保护小区四至标志碑(牌),开展珍稀动植物生态观察或监测,加强自然保护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境。开展古树名木动态调查,按“一树一标牌一二维码”管理模式,设立保护标牌和石碑,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系统,绘制全县古树名木地图;开展复壮和拯救管护,对生长衰弱和濒临死亡的古树名木,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并对古树名木养护适当给予补偿。

3400


2016年

2020年

《云和县湿地保护规划》及省林业厅关于古树名木保护及资源普查工作的要求。

4

平原绿化与村庄绿化建设

续建

全县

新增平原绿化面积1060亩;新增绿化示范村25个,市级绿化示范村5个。

1100

完成平原绿化面积3854亩;市级绿化示范村44个。


2020年

云和县平原绿化总体规划

绿色富民惠民工程




14000





5

林权抵押货款风险补偿及政策性保险

续建

全县

国有公司和村级公益林未来补偿保证贷款风险补偿;森林资源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收储与交易;林地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林木政策性保险。

1000

林木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开展公益林未来补偿保证贷款试点。


2020年

关于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收益质押贷款工作的意见》(云政办发〔201587

附表3  “十三五”林业发展主要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性质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和规模

计划投资
(万元)

目前进展情况

预计开工时间

预计完工时间

项目提出
主要依据

6

林业特色基地建设

续建

全县

①通过低产低效毛竹林改造和竹腔施肥、毛竹覆盖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建成高效笋竹林基地10000亩;②通过良种造林、垦抚和科学施肥等措施,建成油茶高效基地13000亩,其中新建3000亩;③通过低产林改造、板栗×油茶复合高效栽培等措施,建成高效复合板栗基地5000亩;④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标准化生产推广等措施,建成云和雪梨精品基地8000亩;⑤开展原料林造林、中幼林抚育改造培育,建成速生丰产优质的用材林基地10万亩;⑥建设珍贵彩色苗木培育基地100亩,其中温室大棚6000平方米、钢架大棚20000平方米。

6350



2020年


7

新兴林业产业建设

新建


①林下经济: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1000亩;铁皮石斛栽培1000亩;油茶林下三叶青仿野生栽培100亩。②森林休闲养生旅游基地建设,发挥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优美、森林环境优良的特点,引导建立一批集休闲娱乐、养生康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森林生态休闲养生基地,创建森林小镇1个、林业体验园3个、森林人家特色村4个。

6650


2016年

2020年

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纲要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17900





8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新建

崇头镇云和梯田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总用地面积32886亩,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恢复与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具有浓郁畲乡文化特色的中国最美湿地。

8700


2016年

2020年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9

云和树木科普园建设

新建

浮云街道云和树木科普园

新建树木科普园2242亩,其中花卉盆景培育区15亩、珍贵和乡土树木区77亩、彩色树木区218亩、枫香园722亩、森林文化体验区113亩、森林健身区87亩,将枫香园建成中国枫香种质资源库,为国内提供优质的香种质资源。

4200


2016年

2025年

云和树木科普园建总体规划

10

云和湖省级森林公园建设

新建

赤石乡云和湖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范围包括云和湖麻垟库湾段落及两岸山体、“夏洞天”景区及其周围阔叶次生林区,区域面积12583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森林公园管理、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修建和古道修缮等。

4000


2017年

2023年

云和湖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附表3  “十三五”林业发展主要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性质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和规模

计划投资
(万元)

目前进展情况

预计开工时间

预计完工时间

项目提出
主要依据

11

森林系统创建

续建

全县

①森林文化挖掘和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关注森林”节会活动,以及举办征文、摄影、演讲、演出等活动,挖掘与森林相关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内容,并开展森林生态文化科普教育活动,使森林文化宣传教育达15万人次以上。②森林系统创建,新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5个,争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1000

完成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9个。


2020年


林业基础建设工程




7500





12

森林资源保护及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新建

全县

①编制(修订)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采伐限额、野生动物猎捕限额,合理确定年度征占用林地定额、森林采伐限额和野生动物猎捕限额。②开展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及时更新资源数据。③以提高森林防火能力和森林生态功能为目标,加强森林消防指挥、通信及预警设施建设,加强森林防火装备与基础设施建设,建设1个引水灭火示范工程,建设生物防火林带20公里,组建防火专业队伍1支,建设营房及训练基地300平方米。④组建1支无公害防治专业队伍,建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固定监测点10个,组建县乡村三级松材线虫病预防监测体系,购置检疫仪器设备、防治药剂药械等。

2000


2016年

2020年


13

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

全县

①加强林区道路建设,新建改造林区道路150公里,逐步形成与森林经营管理相适应的林区道路网。②智慧林业建设,在重要地段(林区)安装“电子眼”设备,购建物联网传感器、电子标签和读写设备等感知设备,研建集林权管理、林业灾害监管、林业产业、移动办公和林业工程监督等功能的软件系统。③国有林场建设,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县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森林抚育,积极培育第三产业。④基层站所建设,加强基层林业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善双港木材检查站、木检巡查大队和基层林业工作站办公用房、办公设备配备。加强森林公安建设,修缮办公用房,配备警务车、地理信息综合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

5500


2016年

2020年


计划投资共计

76400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