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衡量标准,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要务”;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劳动关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事关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为促进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指导未来五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县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较好地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保障问题,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有了较大发展。
(一)人才人事工作有力推进。一是人才政策不断健全,人才投入不断加大。出台了《“云和师傅技能大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云和县木制玩具、轴承、阀门三大行业精英技师评选培养实施办法(试行)》、《云和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通过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企业后备人才技能大赛,促进企业技能队伍建设;加大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培训,加强“五养”大师、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创新团队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三是人事改革更加深入,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出台了《云和县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 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人事管理若干意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全面入轨,职称改革有力推进;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对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实行政策倾斜;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合理调控不同类型、行业事业单位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出台提高护士待遇政策和农村特岗教师津贴政策;精心组织各类人事考试,打造“阳光考录”品牌。到“十二五”期末,全县拥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6591人;累计开展各类人力资源洽谈活动45次,从县外引进企事业单位紧缺人才21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0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计算机培训考试717人次(该数据为2011-2012年,2013年起统一网上报名考试)、组织继续教育培训考试2750人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1400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1000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379人;组织招录公务员305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54名。
(二)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一是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公益性岗位,就业再就业援助更加有力,公共就业服务不断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二是全面实施普惠制培训,逐步形成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等一整套职业培训体系。三是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供求信息发布、职业培训等公益性服务。四是公共就业服务迈向信息化时代,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推行就业微服务;通过浙江省企业用工检测系统实现企业用工监测,加强就业管理,开展失业调控。到“十二五”期末,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6470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6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6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500人次,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率为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出台,社会保障领域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二是大社保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建成统筹城乡、惠及全民、基金来源多渠道、覆盖范围全方位、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保基金(资金)征收、管理、使用“三位一体”新机制和监督工作新机制逐步完善,建立了针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立体化视频监管模式。三是社会保障待遇不断提高,连续第十一次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2058元,比2010年末增加659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120元/月。四是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和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发行及应用、12333电话咨询服务工作;全面实施“金保工程”,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项目建设,为增强部门职能社会化、经办机构效能最大化,为提升多部门工作关联度、部门社会美誉度发挥基础性作用;全面铺开“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柜办结”的“柜员制”经办模式;开展社保电子档案建设工作,弥补纸质档案保存及查询调阅方面的缺陷。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累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分别达3.44万人、1.89万人、2.14万人、1.1万人、0.9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万人;持卡人数达到10.6万人;全县9873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
(四)和谐劳动关系持续发展。一是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完成云和县企业欠薪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的制定以及云和县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的修订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健全两个一级网格和五个二级网格,切实加强劳动监察力度。三是全面开展企业“双爱”活动,不断健全劳动关系调处机制,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劳资关系的和谐。到2015年底,共开展以劳动用工专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春雨行动”、“春雷行动”、“春暖行动”等各类专项检查行动26次,主动监察、巡查各类用人单位2524家,涉及劳动者7.29万人;依法受理案件237起,帮助243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303.27万元;深入实施“两金一卡”制度,累计筹集工资支付保证金1043.4万元、欠薪应急周转金330万元;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29件,按期结案率达100%,调解结案率达90.9%,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140.3万元;完成了标准仲裁庭建设;及时公布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指导企业实施特殊工时等制度;调查认定工伤1911起;已建工会的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100%。
在分析我们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矛盾,人才工作突破难,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面临普惠与提升的双重压力,协调和谐劳动关系压力加大,这些都亟待我们研究解决。
二、“十三五”面临的主要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更有质量,为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有利于促进老百姓过上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部门,人力社保系统将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和更光荣的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近10%的文字篇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做了深入部署,提出了“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尤其是提出了“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这些决定,对人力社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全面提升发展指数、生态指数、幸福指数;云和县委县政府作出了打造成全球木制玩具创制中心、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样板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的决定,人力社保部门大有可为。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力社保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工作带来了新压力。经济“新常态”,表现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换档减速,我们要面对的,是结构性失业、新增就业难度加大与大量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双重压力。二是社会转型对社保工作提出新要求。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带来的人口跨区域流动加剧,既带来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加大,部分险种的社保基金出现赤字缺口的问题,更对如何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新的要求。三是创新驱动对人才工作提出新目标。“一心三区”、“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等目标的实现,亟待我们补齐人才短板,加快培养引进一大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四是深化改革对人事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全面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改革是“十三五”的主旋律,行政体制改革必然加快推进,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五是社会和谐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新使命。劳动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第一源头。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各种劳资矛盾也进入多发频发期,由于用工制度改革、企业经营问题、职工维权意识增强等原因,劳资争议案件呈逐年增加态势,维护社会稳定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压力进一步增大,需要我们积极履行好“民工保镖”的使命。
三、“十三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深化提升“小县大城”核心战略,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促进就业创业,建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目标
紧密结合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实际,统筹确定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目标。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促使就业更加充分,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加快形成创业新机制,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充分、公平和高质量就业。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根据上级部署及时落实待遇调整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编织好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稳定增长,60岁以上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履行好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职责,进一步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健全实绩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完善留才、引才、育才和人才流动的制度体系建设,千方百计稳定人才队伍。“十三五”期间,重点培养一批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各类人才总量基本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人才的行业、产业分布相对合理;人才工作机制和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录用、考核、教育培训、监督约束机制,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打造人民满意的执政骨干队伍,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自主权相结合,加强岗位管理、考核聘用、职称评聘等制度间的有机衔接。
——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优化工资结构,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索职工收入与企业利润相挂钩机制,促进劳动者报酬增长与生产率提高同步,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
——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体制。围绕打造“无欠薪云和”,持续推进“双爱”活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和“双爱”活动开展基本实现全覆盖,100%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案件信息直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矛盾解决机制,全面贯彻实施《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完善基层调解和仲裁调解联动机制,强化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推进示范仲裁庭和基层派出庭建设。
——明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完善设施设备,争取到“十三五”期末,人力社保服务流程更加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更加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专栏1 “十三五”时期云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主要指标 | |||
指 标 | 2015年基数 | 2020年目标 | 属性 |
一、就业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 〔6467〕 | 〔4500〕 | 预期性 |
2.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人) | 〔2760〕 | 〔2250〕 | 预期性 |
3.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 <4 | 预期性 |
二、社会保障 | |||
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8.1 | 8.3 | 约束性 |
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 | 94 | 95 | 约束性 |
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2.1 | 2.2 | 约束性 |
7.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 | 85 | 85 | 约束性 |
8.城乡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 | 75 | 75 | 约束性 |
9.社会保障卡发卡数量(万张) | 10 | 11 | 预期性 |
三、人才队伍建设 | |||
10.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 | 0.65 | 0.75 | 预期性 |
11.高技能人才总量(人) | 〔379〕 | 〔1200〕 | 预期性 |
四、工资和劳动关系 | |||
1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 100 | >94 | 预期性 |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 |
四、“十三五”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应对失业风险,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改善就业结构,创造平等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贯彻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全面落实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各项扶持措施,实行更加有利于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灵活就业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
2.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等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创业,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和完善创业园与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创业者搭建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务平台,推动大众创业。加快扶持创业导师库、创业项目库和创业师资库建设。围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要求,加强对有培训需求的返乡农民工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扶持返乡农民工成功就业创业。
专栏2 创业带动就业项目 |
大众创业工程 完善促进创业政策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双提高。加快创业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帮扶等工作,力争全县建立1个以上创业园,认定一批定点创业培训机构。 |
3.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鼓励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和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就业补助。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乡镇(社区)基层就业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的就业。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消除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的社会环境。根据《云和县公益性就业岗位管理指导意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力度,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援助性就业服务,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专栏3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项目 |
就业援助工程 建立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实现零就业家庭“基数归零、动态归零”。 |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和以职业学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大力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落实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专栏4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
企业一线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 抓好企业一线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争取在三年时间内使规上企业的在岗一线职工至少都有一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
5.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完善就业和失业调控机制。健全城乡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规范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及时准确监测企业岗位变化情况。健全失业预警和调控机制,加强失业评估和预防,组织失业人员做好就业准备。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制度。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人力资源供求信息采集和发布,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专栏5 就创业服务项目 |
01 就业失业监测计划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用工、失业动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三大监测为基础的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开展失业预警工作,构建市、县二级就失业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和失业预警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02 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计划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就业服务村村通、户户通、人人通。实施数字就业“三通”工程,将有形的人力资源市场和无形的网络招聘服务相结合,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搭建充分的公共服务平台。 |
(二)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改革创新、适度保障、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互助共济、统筹协调的基本原则,实现基本制度逐步定型、体制机制更加完备、法定人员全面覆盖、基本保障稳固可靠、基金运行安全有效、管理服务高效便捷,高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建立全市统一的、多层次、可选择、能转移接续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医疗保险待遇,并基本实现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的无缝衔接。将生育医疗费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2.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建立依托社区(村)、以网络为支撑、全市实时联网、互通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的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动态管理机制。依法促进和引导各类单位和符合条件的人员长期持续参保。完善居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鼓励积极参保、持续缴费。配合地税部门做好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在非公企业的覆盖面。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强基金征缴,增加缴费收入。
3.强化社保基金监督与管理。推进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工作。完善医保协议管理制度,强化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有效节约医保基金。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4.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增加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逐步提高失业、工伤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重点是提高大病保险待遇和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切实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
5.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全面推行柜员制。继续开展电子档案建设。围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适应社保扩面带来的经办量日益增长需要,规范指导乡镇、街道基层经办窗口建设,推进县社保服务大厅改造提升,保障基层就业社保经办机构必要的服务场所,健全覆盖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业务向基层平台延伸。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坚持以基金总额预算管理为基础,全面推进总额控制下的多种付费方式改革,包括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或按人头付费等方式。建立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有效谈判机制,重点突出医保服务协议的服务主题。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社保经办,推行政保合作。
专栏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项目 |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构建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机制,形成每个人社保标志唯一,内容完整准确,数据信息最全、最准、最新的参保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充分应用全民参保登记成果,推进经办管理服务的精准化,推动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打牢基础支撑。 |
(三)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用人单位三者关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支撑发展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国家和省、市部署,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培养计划,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统筹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深化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专栏7 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
专技人才继续教育计划 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力度,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公需科目培训,力争每年培训600人次。构建分层分类的继续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学时认定及证书管理办法。 |
2.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快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深入推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改革评价方式,扩大试点职业和范围。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落实紧缺工种高技能人才岗位补贴等激励政策。健全高技能人才选拔体系,开展首席技师、“五养”技能大师、高技能人才培养优秀导师等选拔表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学校职业资格认证办法,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3.加强企业人才开发管理。加大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引进创新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鼓励广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创新。培育一批在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重点产业中起引领作用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4.深入开展引才引智工作。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引进人才的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畅通紧缺人才引进新路径、新方法,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服务平台,吸引高层次专家人才通过学术交流、合作调研、技术开发、考察咨询、创办企业等形式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鼓励企事业用人单位赴北京、深圳、上海、宁波等地参加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努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5. 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初步建立优秀人才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建设,实现人才信息化,改进人才管理方式,着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人才信息资源收集、管理和共享机制,便于相关部门快速、准确、便捷地掌握全县人才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为我县引进、用好和激励人才提供数据支撑。
专栏8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 |
建立高层次人才联谊会 通过联谊会平台推动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及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搭建起“连心桥”,做人才的“保姆”,使人才“留得住”,推动高层次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1.加强和规范公务员管理。从严从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突出在加强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公务员“法治”能力、深化公务员作风建设、真情关爱基层公务员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推进公务员考录科学化。完善表彰奖励制度,探索公务员日常考核机制。
2.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以分类管理、岗位设置和聘用制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加强日常动态管理,加强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完善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3.推进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按照国家、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制度改革部署,进一步落实退役军官安置政策制度,完善退役军官管理制度,实现退役军官安置、管理、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军转安置任务。
(五)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及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以增加低收入职工收入、规范分配秩序、缩小分配差距为重点,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1.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发挥最低工资保障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杠杆作用,加强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控制。继续加强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制度,探索建立租赁企业实施工资保证金制度。
2.促进职工工资增长。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建共享机制。指导企业合理工资分配。推动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及时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和企业决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3.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省、市部署要求,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的比重。按照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落实人民警察、法官、检察官等职务序列的工资制度。深入实施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继续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落实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进一步搞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完善更加体现优绩优酬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六)深化“无欠薪云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构建、共建共享、改革创新,加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制、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完善劳动关系工作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文件,准确把握我县劳动关系特点,努力构建具有云和特色的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与社会各方的协调配合,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劳动关系工作体制。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重大问题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专栏9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项目 |
完善劳动监察执法机制 夯实两网化基础建设,加大全县乡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实体化建设,解决部分网格有格无人的状况。制定网格内简单劳资纠纷调处办法和突发群访性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明确操作办法和处理流程,探索两级执法、四级监管的两网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完善劳动监察执法机制。 |
2.创新“双爱”活动载体。大力倡导坚持共建共享、实现互利双赢理念,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作有机整合到“双爱”活动中来,促进劳动关系工作全面提升。不断创新“双爱”活动新办法、新举措、新载体,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双爱”主题活动、宣传“双爱”活动先进典型,培育“双爱”和谐文化,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和强大舆论声势,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双爱”活动的良好氛围,使“双爱”六有六要理念深入企业和职工内心。
3.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完善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行为制度,构建防范欠薪长效机制。强化两网化建设,完善劳动监察执法机制。加大对重点、重大劳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健全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完善劳动保障诚信管理制度、劳动保障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公示制度。
4.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能力。继续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充实一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力量,加快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调解网络,完善社会化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关口前移。
(七)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1.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发展需要和系统建设要求,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数据安全管理。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为龙头,大力提升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加快对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的信息化支撑。加快对内控、稽核、绩效考核、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支撑,实现社会保险反欺诈监控管理。推进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系统一体化建设。推动劳动关系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
2.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创新经办服务体制,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应用,在完善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同时要加快建设多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手段多样化、信息服务一体化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公共服务系统,推广自助服务一体机,在基层服务网点、定点医疗机构等服务场所,通过自助一体机提供各项自助服务,支持业务经办和信息服务向下延伸。
3.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建立卡信息持续更新机制,不断提高持卡库数据质量,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业务中的广泛应用,推动其在公共就业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业务中的应用,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卡向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提高用卡安全性,建立基于社会保障卡的个人身份认证体系和个人信息集成应用平台,为持卡人员提供多层次、多手段的信息服务。
五、“十三五”的保障措施
“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必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完善保障措施,努力实现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将就业和社会保障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保障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严格落实政府在维持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方面的责任,不断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二)深化组织保障。统筹抓好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作风建设,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系统干部队伍。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系统干部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公平正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在严格纪律约束下有激情、有担当、有能力的系统干部队伍,为人力社保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三)强化规划实施。要制订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进度要求,确保规划按计划、按步骤实施。要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规划重点指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时效性、灵活性原则,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将宣传工作与规划的制定实施紧密结合,同步策划,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创新宣传形式、宣传方法和宣传载体,增强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