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1125000000/2018-20327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
发布机构: | 云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8-09-13 |
文号: | 云政办发〔2018〕114号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云和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云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9月13日
|
(此件公开发布)
云和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深化殡葬改革全省推广树葬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民事﹝2018﹞68号)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殡葬改革,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殡葬服务体系,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以满足群众殡葬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殡葬改革为动力,围绕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比较完善的殡葬服务制度、殡葬救助保障制度、殡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改革有序化、殡葬习俗文明化、殡葬设施现代化,为童话云和“大花园”建设作出贡献,切实打造殡葬综合改革的县域典范。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深化殡葬改革与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殡葬权益结合起来,实现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科学规划建设殡葬基础设施,创新推广节地生态葬法,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三)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根据城乡、区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施策。推动节地生态安葬与绿色殡葬、惠民殡葬相结合,统筹推进殡葬改革。 (四)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加大对基本殡葬服务和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基本殡葬服务保障能力。落实部门协同监管职责,发挥好市场对非基本殡葬服务项目的调节作用,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
三、主要内容
(一)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倡导绿色低碳、厚养薄葬的理念,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葬式葬法改革。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自求平衡”原则,采取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等模式,有序推进骨灰存放设施建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水平。重点完成县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县太阳山公墓二期(桑后湾墓区)和15亩树葬墓地建设。更新、改造、升级殡仪馆的殡葬设备,提升殡仪馆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确保满足全面启动殡葬改革的实际需要。针对节地生态安葬的人群及相关服务特点,严格落实安葬服务标准,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服务内涵,做到用心服务、便民高效。加强安葬后续日常管理,注重环境绿化美化,引导文明低碳祭扫,保持墓区整洁肃穆。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及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提供及时便捷服务,提高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
(三)推进丧事简办。严格执行“一集中”“五禁止”丧事严管政府通告要求,倡导丧户简化治丧仪式,缩短治丧时间,提倡鞠躬、默哀、佩戴黑纱或白花等文明治丧礼仪。从根源上消除丧事大操大办对交通秩序、居民生活的影响。大力推进殡仪服务场所建设,完善丧事简办程序,提供规范化治丧、吊唁、守灵等殡仪服务,把群众家中办丧逐步引导到殡仪服务场所集中办丧。
(四)加强殡葬联合执法。建立县民政、发改、科协、财政、国土、环保、住建、农业、林业等单位联合执法机制,创新监管执法手段,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殡葬监管执法体制,实现对县域殡葬改革、殡葬服务等领域的有效监管。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实施阶段 (2018年7月-2018年8月)
成立县殡葬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全面深入了解殡葬现状,梳理排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发动宣传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0月)
各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要根据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将该项工作宣传到机关、学校、社区和家庭,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参与殡葬改革。
第三阶段:改革实施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2月)
全面推行“文明祭祀”“文明治丧”,集中整治丧葬用品市场,切实规范殡葬管理秩序。在县殡仪馆服务中心,实行集中治丧。殡仪馆完成火化等殡葬设备的改造升级,切实打造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典范。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9年3月-2019年6月)
根据试点开展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巩固前一阶段工作成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殡葬改革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云和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积极破解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有关难题。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定期对丧葬用品等市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跨行业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执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专人负责殡葬改革相关工作。各村(社区)要明确工作人员专职负责,并加入红白理事会,负责本辖区、本系统、本单位党员干部和群众整治丧事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的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带头执行有关移风易俗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带头抵制大操大办丧事和奢侈、攀比、铺张、浪费歪风。
(二)营造舆论氛围
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微宣讲、采风创作、文艺演出、公益广告宣传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使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内容要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在县级各类媒体开设专栏,对违规事件及时曝光,对正面典型及时宣传。各乡镇(街道)要专题召开党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并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有关事项。在行政村、居民集聚区和交通主干道可视范围通过村务公开、宣传栏、灯箱广告、主题墙绘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三)强化督查监管
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督查室采取定期督查、专项督查等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讲评,确保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街道)要建立信息员队伍,畅通信息渠道,督促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进行常态化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现场教育引导。
附件:云和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附件
云和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组 长:鲍扬波 (副县长)
副组长:徐雪飞 (县直机关人武部部长)
王晓燕 (县民政局局长)
成 员:谢岩伟 (县委办副主任)
张盼星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赖建平 (县公安局副局长)
叶晓波 (县民政局副局长)
王建平 (县财政局副局长)
陈伟军 (县国土局副局长)
朱林宝 (县文广新局副局长)
洪广秋 (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
曾秋敏 (县林业局副局长)
林珊珊 (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柳伟方 (县执法局副局长)
陈伟飞 (县电视台副台长)
邹永文 (县新闻中心副主任)
梅伟琴 (县妇联副主席)
张旭春 (县科协副主席)
黄伟堂 (浮云街道党工委委员)
刘裕林 (元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蓝 菲 (白龙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魏刘仙 (凤凰山街道党工委委员)
毛作跃 (崇头镇党委委员)
季时长 (石塘镇阳光便民服务分中心主任)
吴永贵 (紧水滩镇党委委员)
钟 骅 (赤石乡党委委员)
林 煊 (安溪乡党委委员)
雷云娟 (雾溪乡纪委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王晓燕兼任办公室主任,叶晓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县民政局:组织、协调、指导全县开展生态节地葬法和“整治丧葬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对乡镇(街道)开展生态节地葬法和整治移风易俗工作督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县考核办:负责将此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单位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组织开展工作督查督办,下发督查通报。
县委宣传部: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微宣讲、公益广告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群众治丧观念和治丧活动的正向激励引导,培育和树立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
县财政局:保障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经费,确保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县公安局:配合民政部门加强对择日子、看风水等社会人员的教育管理。对在殡葬活动中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阻碍殡葬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等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县国土局:负责加强对占用土地乱建坟墓等非法殡葬设施行为的巡查、监管。
县文广新局:负责加强对全县鼓乐队等从事殡葬行业人员的教育和监管;推荐和创作一批歌曲、相声、小品、三句半等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提倡厚养薄葬,保护生态,造福子孙后代。
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医院内丧事活动的管控。
县市场监管局:对全县花店、丧葬用品店(摊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进行查处,取缔各类违法经营活动。
县执法局:开展丧事损民扰民行为整治,对占用广场、道路、学校、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举办丧事活动和对占道搭棚办丧、占道经营婚丧用品、抛撒纸钱等违规行为进行整治。
县林业局:负责依法查处占用林地乱建坟墓等非法殡葬设施行为,负责树种提供和技术保障工作。
县妇联:负责将履行生态节地葬法和移风易俗情况纳入文明家庭考评内容。
县科协:负责做好相关科学知识普及工作。
县新闻中心、县电视台:开设专题专栏,进行政策法规、工作制度、正反案例、经验做法等宣传,倡导文明殡葬,建设美丽家园。
各乡镇(街道):负责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责任明确到人;指导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让群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的安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