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1125000000/2018-20141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
发布机构: | 云和县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8-04-26 |
文号: | 云政发〔2018〕22号 |
县政协:
2017年9月至10月,县政协组织开展了“打造百亿木玩产业”的调研,并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我县打造木玩百亿产业的建议案》(以下简称《建议案》)。《建议案》精准指出了我县木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前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意见和建议。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建议案》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强化政策保障
我县始终坚持把木玩产业作为第一支柱性产业,编制了《云和县木制玩具产业百亿行动战略规划(2015—2020)》《云和县十亿产值重点企业培育战略行动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木玩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出台了《木玩产业百亿行动计划(2016—2020)》《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助推木玩产业发展的政策,并每年在产业集聚区、技术改造、科技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约5000万元。
二、实施空间换地,加强土地要素保障
(一)推进“零地技改”工作。制定出台了《云和县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截至目前,全县备案“零地技改”项目20个。
(二)加快“腾笼换鸟”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将寸土寸金的工业用地留给优质企业,启动了汇源果汁、上玉阀门等企业闲置用地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15家企业“腾笼换鸟”,盘活土地366.17亩。
(三)大力加强平台建设。推进木玩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完成小微企业产业园一期、二期、滚漆中心等一批集聚项目,实现木玩行业有序、规范发展,减少甚至避免消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秉承“疏堵相济”的理念,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全面开展“低小散”企业整治提升工作,2015—2017年共完成“低小散”企业整治提升618家,有效的把“劣币”驱逐出木玩产业供应链。
三、优化服务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探索建立人才引进新模式。启动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建设,探索建立异地科技研发中心模式,采取多种措施,柔性引进我县急需的高端人才,进一步积蓄创新力量。鼓励企业通过“借地引才”等方式,壮大人才队伍,提升自身发展实力。同时,积极利用丽水—广元对口支援工作平台,组织县人事部门加强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的对接,努力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
(二)重视企业综合素质提升。每年组织一次青年企业家到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进行“玩具制造、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方面培训。连续五年组织举办规模40—50人的非公企业主、文化产业发展等培训、研修班,全县实现80%以上的规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的现代经济、管理和科技知识培训考核。
四、坚持创新驱动,完善木玩产业链建设
(一)谋划木玩原辅料市场。为适应木制玩具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谋划了面积350亩,集木材板方、设备工具、包装材料、五金配件交易及市场服务配套、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木玩原辅料市场,提升我县木玩产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选址、招商工作,征地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
(二)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开展省级“机器换人”分行业试点建设,搭建木制玩具行业“机器换人”公共服务平台。2017年,培育试点企业3家,新增工业机器人2台,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以上。
(三)深化“政产学研”联合。与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丽水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开展木玩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战略合作。积极利用丽水产学研平台,与中国科学院等研究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我县与浙江大学共同研发的木玩滚漆工艺设备改进及漆雾净化技术,净化率达90%以上,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限值,并通过了科技成果技术鉴定。
五、加大服务力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一)精准服务企业。全面开展“云和铁军联百企、振兴实业强经济”专项行动,以专项行动推动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破解重点项目难题,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软硬实力。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数352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数86 个。
(二)着力减轻负担。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政策四十二条》等一系列减负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为我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企业减负提供了保障。
(三)开展“小升规”工作。健全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和要素差别化管理实施办法,构筑更为严格的环保、安全、税务机制,“倒逼”企业上规。2017年,新增亿元企业3家、规上企业12家。
六、推进产业融合,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一)加快“木玩+品牌”的融合。开展品牌培育工作,自主品牌持续增多。目前,全县拥有木制玩具类商标455个,成功注册了“云和木玩”和“云和教玩”两大集体商标,和信集团通过“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认证,“木玩世家”成为全县首个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先后举办了六届中国木制玩具文化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以及《玩具世界》《中外玩具制造》等媒体宣传造势,积极打响“中国木制玩具城”区域品牌。
(二)加快“木玩+电商”的融合。深化全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与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建成了云和跨境产业带专区,28家企业入驻全球速卖通平台,开通了“阿里巴巴·云和木玩产业带”,创成了巧云、高胥两个中国淘宝村,云和木玩入选“中国质造•浙江好产品”,被评为浙江区域名牌。2017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1.32亿元,同比增长49.04%,增幅居全市第一,高出全省增幅平均值20余点。
(三)加快“木玩+幼教”的融合。深入挖掘玩具自身的教育属性,促进木玩产业与幼教产业的深度融合。与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教玩研发平台,发布木制教玩具规范化指南,初步形成了学前木制教玩具装备(产品)体系。我县多家企业被列入《学前教育装备指导方案---采购推荐目录》,其中波菲玩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幼儿园区角标配玩教具组合”已在国内上千所幼儿园推广使用。
七、加强开放协作,全力开拓海内外市场
(一)实施精准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开展补链式、拉链式招商,借力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华测检测等一批木玩产业链上下游重点项目正式签约,童话休闲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列入省“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名单。
(二)推动“两仓”建设。2017年,我县在丽水海关的大力支持下,针对木玩产业两头在外的现状,开工建设了面积80亩、投资1.1亿元的公用型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项目,为我县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目前,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三)加强市场开拓。组织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参加上海、香港、纽约等国内外大型玩具展会,展示企业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企业在一、二线城市开设自主品牌销售店(专柜),在4A级以上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设专卖店(柜)。2017年,我县在上海玩具展上推出了“云和之夜”,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木制玩具城的形象。
八、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品牌合作和虚拟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对中小企业股改上市的协调服务,通过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举办专家培训会、投融资对接会等,对企业进行企业债发行、新三板、上市等进行辅导培训,引导企业早股改、早规范、早日实现转型升级。
九、搭建协作桥梁,推动质量强县建设
(一)加强示范区建设。深化国家级出口木制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电子商务产品(木制玩具)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内外贸“同质同标”工作和木玩质量整治提升行动,初步形成了政府、专业部门、协会三方共治共管的模式。2017年,产品抽检出口186批次、内销133批次,合格率分别达88.17%、82.7%,同比增长5.44%、1.81%。
(二)提高行业协会效用。充分发挥玩具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针对个别企业私自低价竞单的现象,以协会名义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列入行业黑名单,进一步规范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整合产业预警、信息服务、培训平台等功能,做好技贸措施应对工作,每年发布产业预警信息40条以上,提供行业产业信息200条以上,实现区内行业信息共享。及时对国外通报进行公示,提醒出口企业关注出口国家标准。我县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共建中国WTO/TBT-SPS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木制玩具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
(三)强化知识产品保护。深化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建设,设立备案产品库,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严厉打击侵权仿冒行为。加大产品设计研发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举办云和木制玩具创意设计大赛、木玩优秀设计成果竞价(拍卖)会。
云和县人民政府
2018年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