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商贸发展总体平稳 社零增幅稳中有升---2016年社零统计分析
索引号:002654462/2017-06614     发布机构:云和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3-02 00:00:00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16年以来,我县多措并举扩内需、促消费,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我县消费品市场运行的概况

2016年我县社会消费品共实现零售总额25.9亿元,总量全市排名最后;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六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实现零售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27%,增幅位居全市第二位。

二、我县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市场运行较为平稳,社零增幅稳中有升

从总体看,我县消费品市场运行较为平稳,总量持续增长,规模持续扩大,增幅上升也较为明显。201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实现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9亿元,总量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仍偏低,排名全市末位;同比增长12.8%,各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除二季度较高外,其余增速基本平稳,均在13.0% 左右,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上升态势较为明显。

 

 

 

      2、城乡市场分化明显,城镇消费仍占主导

从城乡发展看,城镇和乡村消费品市场差距明显2016年,全县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同比增长17.9%,而全县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同比下降5.7%。且城镇消费仍占市场主导,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近14个百分点。原来乡村市场就占较少份额,加上负增长的因素,导致城乡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

3、餐饮零售发展平衡,零售成为拉动主力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实现全部餐饮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限上餐饮收入0.4亿元,同比下降3.4%。实现全部商品零售22.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限上商品零售2.7亿元,同比增长33.7%。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3.6个百分点,但所占份额偏小,仅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6%,拉动作用不强。商品零售成为拉动社零增长的主动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个百分点。

4、限上社零增长明显,但是拉动作用不强

从企业规模看,虽然限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增长明显,但是占比较低,拉动作用明显减弱。2016年限上社会消费品实现零售总额累计3.1亿元,同比增长27.0%,比去年同期加快近10个百分点,增幅增长明显。然而限额以上企业所占零售市场份额较小,仅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2.0%,虽然比去年同期9.8%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对社会消费品总体拉动力明显不强。

     5、餐饮消费低位增长,零售业占主导地位

从行业发展看,批零住餐四个行业均有增长。2016年以来我县餐饮一直处于低位增长区间。特别是限上餐饮,从四月份开始就一直处于负增长的态势,并且这个态势一直持续到年底。目前在统的9家限上餐饮企业,有6家出现负增长,导致我县餐饮行业形势较为严峻。另外,零售行业实现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82.0%,占整个市场八成的比例,拉动社零上涨11.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拉动社零上涨9.8个百分点高了1.6个百分点,其总量和增速走势决定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走势。

 

     三、影响我县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

1、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有效供给出现不足

2016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全面推出,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转型呼之欲出。衣食住行这些传统行业对自身重新定位不足,供给没有跟随消费升级而变化,致使消费旺盛而有效供给不足,发展遇到瓶颈,增速明显放缓。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增加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领域有效供给的政策,来达到促消费的目的,但未来行业面临优胜劣汰的格局仍然需要企业自行升级消化。

2、市场总体规模偏小,制约各个行业发展

201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总量位居丽水市各县(市区)的末位,与市平均水平63.5亿元相比,差距甚远,与总量排名前三的莲都(184.6亿元)、青田(87.1亿元)和缙云(74.5亿元)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及高铁的开通,本地居民往往选择商业圈更加成熟的市区或周边城区购房、居住及日常消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壮大。

3行业发展不够均衡,零售行业占据主导

在批零住餐四个行业都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我县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其中零售行业实现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八成以上比例,拉动社零上涨11.4个百分点,其总量和增速走势决定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走势。而住宿业实现的零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5%,其他批发业和餐饮业分别占13.1%4.4%,占比最高的零售业与占比最低的住宿业相差81.5个百分点,行业发展不够平衡。

4、网络消费日益普及,分流线下社零消费

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正在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深远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购”成为流行,购买力的外流直接冲击的就是我县的实体经济。我县目前在库的3家电子限上商务企业,发展态势都较好,一定程度压缩了线下市场份额。

5、限下社零份额偏大,全盘控制操作困难

县级统计部门仅能依靠“一套表平台”监测限上贸易企业应统尽统,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0%,虽然限上社零额的占比较上年同期的9.0%略有上升,结构有所好转,但是所占份额还是远远的偏低。并且限下数据均是由省市统计部门统一核减,县级统计部门均无法全面掌握,对全盘结果难以预料。

四、措施和建议

1、深挖企业发展潜力,培育扶持上规上限

一是认真摸底,分类排队现有商贸流通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全部“下转上”;二是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个体商贸经营户,多方合力,动员其注册公司,申报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成熟一户申报一户;三是与工商部门密切联系,对新注册商贸企业、餐饮住宿企业进行认真核查,对符合条件的一律动员申报“限上”企业。为申报“限上”企业打好基础。

2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带动住宿餐饮发展

我县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全县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继续呈现出了良好发展态势。应进一步立足我县农村产业特色和民间文化特色,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带动住宿餐饮业尤其是限下住宿餐饮业蓬勃发展。

      3、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商贸模式

电子商务产业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将给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和活力。因此,大力鼓励和支持县内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积极引进优质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完善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设施,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长期较快增长的客观需要。

4.精准把握节日消费,助力社零数据回升

年内有“圣诞节”、“元旦”和“双十一”等多个重大节日消费时点,如何助力企业把握消费热点,做好节日促销,对我县社零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应鼓励、协助企业为即将到来的消费节点,提早做好准备,除一如既往的加大促销力度外,还应注重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推陈出新,以不一样的活动方式吸引消费者眼球,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与体验度,而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做好促销时点武林商圈的交通组织、活动协调工作。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