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崇头镇党委、政府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崇头镇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和梯田小镇的建设目标,大力开展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菇棚整治等专项工作,通过景区发展倒逼镇区建设,以镇区建设提升景区品质,加快镇区基础设施配套、景区沿线整治提升等工作步伐,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较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梯田风情小镇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坚持以“5+2、白+黑、雨+晴”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精品旅游路线”三项任务、梯田旅游风情小镇建设。
1.抓镇区特色提升。推进镇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改造和业态提升四大工程共35个整治和建设项目。一是实施镇区环境卫生整治。拆除各类违建、乱搭乱建、占道设施142处,完成镇区街道摊贩整治和农贸市场提升,实现市场的正常经营和常态化管理,在栈云老街建设完成崇头镇首个垃圾兑换超市,通过政府公益行为引导村民做好环境卫生保洁。二是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崇溪亲水游步道清理,实施排污管网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徽派元素和农村乡土元素实施镇区改造,完成徽派马头墙建设12处,实施了栈云老街“养花一条街”项目,全面提升老街形象;实施廊道周边外墙文化主题墙绘制;完成将军桥区块景观提升和慢行道建设,贯通镇区临溪慢行环线,全面优化镇区人居环境。三是实施镇区旅游业态培育。对刘宅进行传统工艺修复,打造传统特色的“乡愁馆”;对原邮政所大楼和派出所大楼进行了农家乐、民宿的旅游产业招商,全力培育镇区第三产业。
2.抓农村品位提升。一是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由镇班子带队组建由机关干部、农村党员志愿者等一共约1200人的“六三三”环保自愿服务队,每月分组开展“五水共治”河道清理活动,对各条河道、农村环境卫生等进行清理整治,清理乱堆乱放点589个,各村脏乱差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实施通景公路景观提升。对通景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拆除违建35处,总面积4025平方米;实施了垟背村至下垟村共6个村的公路沿线房屋统一风格的立面改造工程,工程涉及后交线15公里的公路沿线农户245户,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在后交线沙铺公路路口、下垟村等处设置小品和雕塑。三扎实开展“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和“一河一策”,关停崇溪边的被服洗涤厂一个、农家乐一家,完成崇头等三个村污水处理提升项目。四是开展菇棚改造提升工作。完成全镇1403座菇棚的调查并发放整改通知书,对不同类型菇棚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促成垟背等村部分菇棚自行拆除,成立工作组对72个人菇混居棚的菇民做搬离的思想工作,在全县率先采用绿色迷彩伪装布对黑色菇棚进行改造,目前通景公路周边的菇棚已经基本完成,改造总面积13万平米。五是完善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各村环境卫生保护的相关村规民约,对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进行“红黄牌”警示,如下垟村上半年发出黄牌警示18张,红牌3张,加强村级组织对村民不文明、不卫生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完善各村和河道卫生保洁员的考核细则,同时因地制宜对不同的村庄尝试承包制、多村联合委托承包保洁制,如把崇头等周边的5个村的河道保洁、卫生清运等工作由一个队伍承包,大大提高保洁效率。
3.抓景区品质提升。一是推进梯田景区建设。根据景区发展需要和景区提升需要,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周边的改造提升;完成梅竹悬河餐厅的升级改造;梯田“小木屋”已经完成8幢正在进行周边绿化美化和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中,其中三幢已经开始试营业;实施了天籁云和和七星墩两个露营基地建设;完成吴坪五彩梯田综合性观景平台方案设计,即将动工;开展天籁云和和坑根村两个停车场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了坑根民宿美化提升建设。二是推进景区核心村建设。实施坑根、下垟等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建设,对三个村的道路、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项目总投资960万元。三是推进景区延伸发展。开展武岱峰景区设施完善规划设计,并谋划黄源风电、银矿地质公园、高山避暑养生度假区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推进,将逐步把崇头镇建成为集休闲度假、生态宜居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示范区。
(二)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1.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一是高山四季菜园不断发展壮大。上半年新增土地流转1200亩,目前全镇已经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25万亩,同比增加4%,建设重点高山蔬菜基地15个,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带动农户,实现高山农业连片承包的规模效应逐步凸显,梯田大米,梯田茶叶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声誉。。二是品牌化、多渠道销售模式加快推进。“梯田大米”“白鹤尖”“希平”等一批云和梯田农产品品牌进入市场,拓展超市直销、微信订购、淘宝等销售渠道,其中绿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我们种菜吧”微信订购群目前已经稳定客户150个,每周配送一次,深受城市市民喜爱;“白鹤尖”农产品实行电商销售模式。三是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完成食用菌种植2800万段,受去年香菇产业收益增长的影响,黑木耳种植规模减少20%,总体产业规模略有减少,我镇定期评聘农业局专家,给菇农传经送宝,提供技术指导和菇棒管理指导,促进食用菌稳产增收。
2.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在去年农家乐民宿数量增加3.8倍的基础上,今年把重心转移到强化管理和品质提升上,3月份,邀请著名的国家级酒店经理人主讲,为全镇60多名农家乐业主开展了综合提升班培训,并组团带领农家乐业主去遂昌高坪等地学习先进农家乐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开展了全镇农家乐的星级评定,努力抓好农家乐民宿的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今年全镇旅游民宿接待人数增长迅猛,上半年全镇旅游人数达到34万人次,民宿和农家乐接待人数达到9.5万人次,总营业额650万元,同比增加58%,隐居梯田等大型民宿半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云和梯田景区成功举办第9届云和梯田开犁节等活动,截止六月底,景区接待8.2万人次,营业总收入205.8万元。
3.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一是技能培训促增收。针对不同需求对象,提供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上半年完成农家乐综合提升培训、低收入农户专项培训等农民培训1100人次,农家乐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增加至2000余人。聘请县、市科技人员下村指导15次,省科技特派员对全镇4个种养项目进行了指导和帮扶。二是土地流转促增收。通过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带动,实现土地流转1.2万亩,全镇半数以上土地实现流转,使农民和土地松绑,部分农民可以利用流转提升种养业规模,向规模要效益;有的农户可以流出土地收获租金的同时再以打工创业营收,近800户农户在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指导下种植高山蔬菜(合作社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并签订收购协议)等农业产业创收。三是发展来料加工促增收。为农户提供灵活多变的就业渠道,截止到6月底,我镇27个来料加工集中村共实现产值1695万元,为从业人员人均增收8670元 ,同时通过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化 “造血”功能,以“银村合作”、“联户互保”、“三权抵押”等信贷模式扶持农户创业增收。四是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实施“先锋带动、因人制宜、一户一策”的千户增收举措,把各村低收入农户和村两委干部、党员先锋以及产业大户进行对接,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上半年合计带动年纯收入4600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1350元。
(三)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苦支墩项目。目前苦支墩区块的旧屋拆除工作已经启动,其中8户村民已经完成房屋腾空,并牵头和14户村民就新房的外立面形式,楼层高度、房子分配等相关细节达成协议,下半年可以动工建房,该区块以徽派建筑为设计元素,和商业街相呼应,项目完成后,可让徽派建筑从游客接待中心一直延伸到栈云老街,极大提升梯田小镇建筑景观。二是坑根和梅竹连接公路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并以一事一议项目包装申报,等待批复下来之后可以动工。三是垄铺整村搬迁项目。目前村民自建房已经建到第四层,目前正等待县相关部门对接,完成设计方案修改后既可以结顶;公寓房一期共4幢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公寓房二期也正在推进中。四是征收项目。总投资500万梅源小学扩建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征收工作,签订征收协议,在征收款到位后既可以清表;电力区块的征收工作也正有序推进;梯田大道征收工作目前也已经召开培训会议,即将开展;同时还积极有序推进风电场道路周边10米征收测量工作。五是积极谋划土地开发项目。完成三望栏村水田提升项目70亩,其它土地开发项目正在与县相关部门对接中。六是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3.5亿黄源风电场目前已经开始发电,从动工到完成仅仅用时一年;位于坑根村的云和梯田斗牛场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黄源风电场办公管理用房出租作为民宿等项目正在洽谈中;梯田花海项目位于梯田天籁云和一侧,占地面积300亩,已经开始动工。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七其它项目。完成水毁修复、道路硬化8000米,完成项山村广场、王荫山道路,垟背村活动场所等项目建设,合计投资300多万元。
(四)加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不断促进社会稳定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加强村镇建设办公室的人员配备,优化农村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积极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的窗口云服务,实现窗口服务全天化,机关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做好森林防火、防汛、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强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机制,迅速有效处置栗溪村公路塌方事故,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进一步推进大社保建设,完成医疗保障卡发放总数17139张,认真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调查摸底工作,完成计划生育的春季“三查”服务工作。四是农村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崇头、黄家畲等村的文化大礼堂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先后开展丽水乡村春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五是从干部工作作风转变着手,结合“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做到“四个大”,即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重点人员大稳控、遗留问题大解决。1-6月份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2件。
(五)加快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
一是全面铺开“学守讲”主题教育活动,在七一建党节前后,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学守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集中上党课,组织专题学习讨论和专题组织生活会,有效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素质。二是通过“服务更优、阵地更全、落实更严”,全面推进空心村党建。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实现阵地进城,在县城设立临时党支部、驻城联络处等党员活动阵地。阵地上网。立支部微信群,让平常不见面的党员干部,能通过微信群活动参与组织生活,让农村组织生活进入“微”时代。三是“五个一”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即一部一群(每个村支部设立微信群);一委一联(支委成员与外出党员结对子);一季一访;一年一问候;一年一评议;让外出党员、外出干部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党建信息、共同学习交流,不断拉近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实现流动党员离村不离组织。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镇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和“中国最美梯田风情旅游小镇”还有较远距离。环境整治提升受到资金的制约和村民不良习惯影响,易出现反复,同时村庄的规划和实施过程受人才制约比较明显。二是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很大,虽然今年以来,来梯田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是景区观光、休闲、娱乐、养生项目单一,游客口袋里的钱“留不下”,旅游的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都急需加强,要形成整个产业的整体合力和拉动效应需要进一步投入。三是农民增收的渠道需进一步增加。虽然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部分群众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民宿经济发展迅猛,但多数的农家乐品质不高,留客能力不强。部分因病致贫的低收入农民,因家中缺乏劳动力,除了给以社会保障帮扶之外难有增收渠道。四是农业产业升级还需加速,品牌化战略意识还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潮流。高端、精品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还非常缺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深入“学守讲”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投入,把推进“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与我镇山水童话乡村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全力推进“梯田小镇”各项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开创建设美丽崇头的新局面。
(一)继续抓好梯田小镇建设。一是突出环境整治。进一步推进公路沿线村的村庄面貌洁化、美化工作,全面开展菇棚改造工作,打造特色鲜明的梯田农村新风貌。实施后交线拓宽后的边坡绿化美化,加大对村庄环境整治和河道保洁力度,扩展景区自然环境优势。二是加速推进镇区提升建设。推进镇区周边环境整治,完成镇区马头墙改造提升和栈云桥头区块整治改造、镇区绿化美化建设等项目,全面提升崇头村景观特色;完成观光采摘型菇棚建设,推进老派出所、邮电主题农家乐等农家乐综合体建设,实施好苦支墩片区改造,全面提高镇区核心地带环境人文品位。三是迅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梯田大道项目的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启动镇小学扩建工程和供电大楼建设项目,完成大派小区建设项目审批,完善镇区标识系统等基础服务功能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大坪垄铺整村搬迁公寓房项目实施和重河湾受灾群众的建房等工作。
(二)继续抓好旅游产业提升。一是提生态魅力。通过申报农综项目,设计建设和尚背尼姑景点游步道以及武岱峰的品质提升建设,会同水利等部门设计垟背至崇头村的沿溪观光游步道,有效拓展商业街附近的旅游综合吸引力,丰富“旅游崇头”的服务内涵。加快推进坑根(吴山)到梅竹(梅久)通村公路的建设,打通核心景区下垟、坑根、梅竹三个村的小环线。二是深挖旅游资源。利用黄源风电场的景观和高山自然风光,建设高山滑雪场和风电场休闲度假村,利用吴坪村的良好梯田区块,通过种植茶叶、花卉,打造五彩梯田;挖掘黄源银矿遗址文化,在张家地村建自驾游营地等。三是民宿经济增量提质。一方面推进农家乐品质再提升,在增量的基础上,接下去以特色和精品为引领,打造更加专业、更完善的农家乐服务,打造云和梯田农家乐服务品牌。另一方面是拓宽民宿经济。利用黄家畲等村特有的高山气候,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环境,提升高山养生型民宿品质,发展养生养老民宿经济。
(三)继续抓好农业产业提升。一是发挥生态优势,力促农业转型升级。将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提升增收效益。继续打造高山蔬菜的四季菜园。争取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稳定食用菌种植,通过菇棚改造、综合观光型菇棚提升等促进食用菌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二是借力梯田品牌。加快旅游农副产品开发,推进崇头镇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副产品开发,利用品牌效应,提升高山田螺、梯田老茶、大米、生态土猪等一系列农副产品、土特产的附加值和效益。三是借力网络媒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合作社继续拓展高山蔬菜超市销售渠道,推广微博、微信朋友圈订购、专车配送等新销售模式,通过与电商合作和发展本土电商,让梯田农产品进入淘宝、天猫,走进千家万户。
(四)继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强化干部队伍管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继续推进驻夜值班、“一站式窗口云服务”等常态化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拓展阵地建设,完善“微”阵地建设,加强外出村民的组织建设,谋划党员阵地城乡共建模式,不断加强基层党建。
中共崇头镇党委
崇头镇人民政府
201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