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10-07-12 22:53:03

文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图解链接:点击查看图解
其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其他解读

目    录

第一章“十五”林业建设情况的简要回顾

一、主要成就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重点建设任务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三、林业安全体系建设

四、林业科技体系建设

第四章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一、资金概算

二、资金筹措

第五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林业活力

二、理顺工作思路,力争走在前列

三、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林业投入

四、落实保障体系,加快发展步伐

 

 

云和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云和县是浙江省重点林区,林业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总体规划,也是我县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和“山水家园、童话世界”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背景下编制的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对于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十五”林业建设情况的简要回顾
一、主要成就

(一)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按照县委、县政府“小县大城”的发展战略和生态县建设目标,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造林,五年来,全县共实施绿化造林4.8万亩,比“九五”期间增长3.6% 。其中退耕还林2000亩,生态公益林造林8000亩,采伐、火烧迹地更新38000亩;加强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优化,全县新造林面积中混交林和阔叶林的比重达到70%以上;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实施了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界定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50万亩,并落实了补偿机制,发放了补偿资金,制定了管理办法和管护措施;启动了环县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完成了环县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总体规划,开展了以荒山造林、疏林山补植、针叶林林种结构调整和封山保护为重点内容的项目建设,2004-2006年共实施阔叶林造林1500亩,补植造林和阔叶林改造2000亩;以瓯江干流和丽浦、云寿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了百里绿色长廊建设,改善了公路沿线和瓯江沿岸的绿化面貌。同时封山育林、更新造林、抚育管理、中幼林抚育间伐、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森林经营工作都得到不断加强,全县森林资源稳步增加,森林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二)森林资源管护迈出新步伐

“十一五”期间,我县以依法治林为核心,全面贯彻“严管林”的方针,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制度,严厉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案件,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保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1、加强了森林采伐源头管理

建立分工负责、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实行了采伐作业设计与采伐管理相分离、采伐检查验收与抽查监督相结合、现场打印与县内木材运输证相结合、林木采伐许可村级公示等制度,规范了林木采伐行为。

2、合理利用林地资源,规范了林地管理

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制制度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开展了低丘缓坡林地资源调查,编制了低丘缓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实施拓展空间。“十五”期间共审批审核占用林地54宗3200亩,支持了高速公路、工业园区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强化了森林防火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大了投入,完善了工作制度,狠抓了宣传发动、火源管理、队伍建设、火灾查处等工作的落实,有效的遏制了森林火灾的高发势头。

4、开展经常性的严打整治活动

森林公安与资源林政管理、木材运输检查等执法机构积极开展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违法收购和运输木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违法征占用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五年来,共侦破、查处森林案件6288起,其中刑事案件33起、治安案件8起、林业行政案件6247起,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6人、治安拘留9人、林业行政处罚6324人次,有效遏制了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5、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认真开展以云和雪梨、板栗等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加强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和防范,有效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6、加强了山林纠纷调处

“十五”期间调处山林纠纷51起,落实争议面积3900亩,维护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和林区稳定。

“十五”期间,我县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全县森林面积从112.25万亩增加到113.3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186.77万立方米增加到219.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80.3%提高到80.4%,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目标。建立自然保护小区15片,面积37835亩,其中列入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小区的有9片,面积33967亩。先后获得市森林资源管理“123”工程项目一等奖、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林业产业建设跃上新台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典型示范为突破口,广泛推广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2005年,全县林业相关产业产值 140093万元,比2000年62505万元增长了124%。200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1、木制玩具产业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森林资源管理与为玩具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关系,做到在管理中不断优化服务,在服务中不断规范管理,努力营造合力扶工的良好氛围。采取人工造林、抚育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大力发展玩具原料林基地,实行24小时和无休假的玩具出运手续办理,最大限度的方便玩具企业;积极为玩具企业提供木材、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目前,全县拥有玩具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逾2.1万余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2%,2005年实现产值9.6亿元,比2000年4.4亿元增加118%,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我县被授予“中国木制玩具城”称号。

2、云和雪梨产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开发云和雪梨基地2.16万亩,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制订了云和雪梨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云和雪梨效益逐渐显现;培育了云和雪梨品牌,云和雪梨被认定为“中华名果”, “仙宫湖”商标被评为丽水市著名商标,2006年成功举办了云和雪梨——中华名果展示会,进一步扩大了云和雪梨的影响;初步构建了云和雪梨产业化体系,围绕云和雪梨产业化开发,培育两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两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成立了一个专业合作社,以云和雪梨良种推广为重点的浙西南果树良种繁育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林业骨干苗圃。

3、板栗基地建设效益显著

全县板栗基地规模达到2.8万亩,主要分布在石塘、云和、崇头等乡镇,尤其是石塘镇丽浦公路沿线形成了10公里的板栗长廊。由于实行了高标准开发、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等措施,板栗基地建设效益显著。2006年全县板栗产量达到1000吨,实现产值560万元。产品远销上海、杭州、温州等市场。

4、毛竹低改富有成效

全县毛竹林总面积6.1万亩,主要分布在雾溪、安溪、崇头、云坛、黄源等乡镇。“十五”期间全县改造毛竹低产林 3万亩。2002年以来,在雾溪的西坑村、安溪的东岱村等地开展了毛竹高效经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毛竹林亩度产值普遍由改造前的500-800元提高到2000-3000元。

(四)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领办、创办林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示范基地,为全县效益林业的发展做出榜样和示范;大力引进名特优新果树品种,建立品种园,筛选了翠冠(梨)、筑花(梨)、黑琥珀(李)、佛莱索(李)、毛板红(板栗)等一系列经济林优良品种,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使全县新开发经济林基地良种化率达到100%;制订了云和雪梨、云和黑李、板栗等三个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使云和林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2006年获浙江省科技兴林组织奖;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了云和雪梨高效栽培、黑李贮藏保鲜等一系列技术障碍,保障了云和雪梨等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六次获得丽水市和云和县科技进步奖;创建了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浙南早熟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搭建了林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加强了人才培养,促进了科技人员知识更新。

二、存在问题

(一)林分质量不高,森林生态功能仍较脆弱

林种结构单一,针叶林比例较大,阔叶林比例较低,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量较小,森林生态功能还比较脆弱,大面积发生如松材线虫等毁灭性病虫害的风险依然存在,森林的自身防火功能不强,森林调节气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

林地和森林是山区林农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注重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尤其是生态效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盗伐、滥伐林木案件仍然时有发生。

(三)林业总体投入不足

因林业产出周期长,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不高;县财政投入林业资金不足,影响绿化造林质量和阔叶林改造步伐;林业队伍知识结构老化,影响了林业部门的职能发挥,制约了林业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按照我县“小县大城”的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以工程建设和资源保护推动生态建设,以科技进步和品牌创建推进林业产业升级,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二、规划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为推进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发展,生态、生产与生活这两个三者关系的处理上,坚持以生态优先原则,妥善处理两个三者关系。决不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求经济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建设的基本任务。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确保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兴林富民原则

大力发展效益林业,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兴林富民,是林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

(四)依法治林原则

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认真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推进依法治林。

(五)科技兴林原则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

三、发展目标

力争在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林业两大体系以及深化林业改革和科技兴林等方面走在前列。到2010年的具体目标是:

----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全、效益显著的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用地面积稳定在120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25万立方米。

----初步建成规模可观、品种丰富、布局优化、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20.6亿元,其中玩具产业总产值18亿元,梨、竹、栗产业产值1.1亿元,木材以及森林旅游产业产值1.5亿元。

----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安全体系。全县年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104640立方米以内,林业案件综合查处率达到9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有害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

第三章 重点建设任务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生态条件,优化、美化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建立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比较完整的生态屏障,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生态需求。

(一) 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

建设生态公益林50万亩,初步建成45万亩省级以上的重点生态公益林,采取封、育、造、补相结合的营林措施,力争在“十一五”期末生态公益林林分平均郁闭度提高到0.7以上;改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比例,增强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

以环县城山体、紧水滩石塘两大库区沿岸、瓯江干流两侧、雾溪和梅垄水库源头、公路沿线、集镇周边、自然保护小区和坡度45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地区为建设重点区域。

----封育管护。对界定的生态公益林全面实行封禁管护,按生态公益林属地单位划分管护责任区,由林业主管部门与林权单位签订责任状,落实管护任务。立牌定界,在生态公益林的村口公示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地点、界线、面积,并张贴护林公约;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区主要路口、进山口处设立封山育林标志牌;聘任专职或兼职护林员进行常年管护。

----造林更新。重点是将划为生态公益林范围内的无林地、迹地、疏林地进行造林、更新、补植。规划造林更新面积2万亩。

----林分改造。对低效公益林,特别是交通干线、大中型水库周边等重点区域的低效公益林,采取人工补植乡土阔叶树、劈山抚育、间伐抚育等措施,加快林分结构改造,促进针阔混交林分结构的形成,提高公益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规划人工补植面积1万亩。

(二) 环县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建设

项目建设总面积2.5万亩。根据县城周边山地绿化现状和不同立地类型,运用林学、生态学、美学原理、多林种科学布局,多树种合理配置,以“绿化、美化、彩化、稳定”为建设目标,营造良好的城区森林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森林景观环境。

----封山护林2万亩,对林相整齐、分布均匀、生长状况良好同时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林分,通过全面封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提高林分质量。

----补植造林1万亩,对林分郁闭度在0.2-0.5(不含0.5)之间的低质、低效的疏林地、灌木林地采取人工补植造林。

----人工造林500亩,对火烧迹地和荒山荒地选择优良树种进行人工绿化造林,合理搭配树种、林分密度,使林分达到最大的生态景观效益。

----林分改造500亩,对树种组成单一、结构层次简单和林相参差不齐的林分采取点状、团状疏伐,选用乡土阔叶树种造林,同时保留林下阔叶幼苗、幼树促进林分更新,使林分逐渐形成异龄复层结构。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00公里,重点对环县城周边的林田交界处和紧邻居民点的林地边缘处,种植木荷、杨梅、枫香、苦槠等耐火树种及其它较为耐火的灌木树种,以培育提高的方式建造10~15米宽的生物防火林带。

通过上述综合营林措施,使环县城山体的景观效果初见成效;基本上达到林种结构合理、树种多样、季相区相变化较丰富、景观较优美、功能多样的森林生态环境,初步满足城区人民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 饮用水源头涵养林工程建设

到2010年,建成水源涵养林15000亩,森林蓄积量达到6万立方米,林分郁闭度平均达到0.7,阔叶林和混交林占林分比重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83%。

加强水源头涵养林建设,大力开展封山育林、补植造林、培育改造等营林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发展绿色经济,重点抓好云和雪梨、玩具原料林、板栗、竹业和种苗花卉等资源型林业产业,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构建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挥云和林业资源和生态优势。

(一)云和雪梨基地建设

到2010年,全县雪梨面积稳定在20000亩,总产量达到1.0万吨,产值达到3000万元。建设的重点,将从“十五”期间的以基地开发为重点向加强基地科学管理和果品的加工销售工作转变。

----在管好现有基地的基础上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园地适当扩大开发规模。

----继续开展标准化建设,加强新技术引进、研发、应用,加强推广网络建设,加强示范基地建设,规范基地管理,提高基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基地的生产水平。

----加强果品加工和销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好果品的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和营销工作,加强品牌创建,提高云和雪梨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大销售扶持力度,拓宽云和雪梨的销售渠道。

(二)玩具原料林基地建设

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培育改造等途径培育玩具原料林基地10万亩。

----以赤石、紧水滩、大源、金村为重点,结合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更新,选用马褂木、木荷、马尾松、枫香等适生、优良、速生的玩具用材树种,采用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密度控制和培育周期、作业方式的优化等措施,建设速生玩具林基地2万亩。

----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马尾松资源,采取间伐抚育、封山育林等措施,建设玩具原料林基地8万亩。

----积极开展玩具原料林树种选择、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速生、丰产、优质的培育技术。

(三)板栗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县板栗基地面积稳定在30000亩,年产量达到2800吨,年加工贮藏能力达到1500吨,年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基地集约化管理,采取品种改良、土壤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改造低产林分,提高板栗产量和果品质量。

----加强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拓宽果品销售渠道。

----积极开展果品精深加工。加快板栗机械化剥壳技术、栗仁的真空保鲜技术和栗仁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培育一家以板栗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四)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

到2010年,全县竹林面积由目前的6.1万亩增加到6.5万亩。建成笋竹高效经营基地1.0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2.0万亩,笋用林基地3.0万亩,实现产值4000万元。

以雾溪、安溪、崇头等乡镇为重点,大力推广竹林结构调整、合理施肥、垦覆抚育等综合技术,加强作业道、林区机耕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竹林以冬笋为主要产品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科学规划,分类经营,定向培育,提高竹林的经营水平。采取扩鞭留竹、劈杂留竹等措施,努力扩大竹林面积,增加竹林资源。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竹材、竹笋的精深加工和竹鞭、竹根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五)种苗花卉基地建设

积极发展花卉种苗产业,建成1000亩花卉种苗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等特色种苗产业。以梨、李、板栗、香榧等品种为重点,继续引进名特优新经济林新品种,筛选3-5个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市场适销对路、丰产稳产的经济林新品种,为我县效益林业发展提供更新换代品种。推广容器育苗等新技术,积极培育优质苗木,适应效益林业建设和生态林业建设的需要。“十一五”期末全县林业工程造林项目中容器育苗使用率达到50%。

(六)兴林富民工程建设

根据《浙江省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以增加林农收入、增强致富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地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建设一批特色明显、效益显著的林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生产发展,林农富裕,生态良好的兴林富民示范乡镇(村、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建设规模和目标:“十一五”期间,建成5个示范乡镇、18个示范村和7个专业合作社,林农人均林业收入提高30%以上。

三、林业安全体系建设

(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1、规范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严格实行凭证采伐林木制度,强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行为。我县“十一五”期间全县年森林采伐限额为104640立方米,其中按采伐类型分:主伐69720、抚育采伐28800立方米、更新采伐1560立方米、低效改造650立方米、其他伐3910立方米;按消耗结构:商品材采伐量78690立方米,非商品材25950立方米。

2、完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

严密监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监测机构的筹建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有关林业基础数表的编制和修订等基础工作,为下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消长档案。

3、加大林地保护和利用工作

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途管制制度、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对非法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查处,促进林地管理工作规范有序。以“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为指导,科学编制好《云和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为城镇、农居点、基础设施、工矿、交通、旅游休闲、特色基地等提供建设用地。

4、加强林权管理和林地流转建设

巩固山林延包工作成果,明晰产权,消除林区不稳定因素;探索、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机制,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推进森林资源配置市场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平安云和”构筑扎实基础。

5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和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且国家级保护动植物数量较多。经初步调查,共有高等植物18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1061种,分属189科,590属。全县已发现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Ⅰ、Ⅱ级保护植物13种,分别为红豆杉、长叶榧、闽楠、樟树、浙江楠、红豆树、花榈木、鹅掌揪、凹叶厚朴、香果树、短萼黄莲、榉树等。县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列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黄腹角雉、白鹳、龟4种,Ⅱ级保护动物有小灵猫、穿山甲、野山羊等十多种以及数百种省级保护动物,如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

----加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和管护。重点管护好已建成的雾溪砻头黄腹角雉保护小区、仙人洞等地原始阔叶次生林保护小区及长叶榧、香樟等名木保护小区,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流通领域的巡查力度,对菜市场、酒店、宾馆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制止和遏制违法贩卖、经营野生动物行为。

----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加强宣传,公开救助电话,落实专职人员,开展野生动物救助。

(二)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以全面提高火灾预警和处置能力,依法治火,科学防火,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十一五”期间森林防火总体目标是提升能力,实现火灾防控现代化;健全机构,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强化素质,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减少损失,实现扑救指挥科学化,严防特大火灾,重大伤亡和“火烧连营”,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森林防火建设的重点是建立林火阻隔系统、林火扑救系统、扑火指挥及通讯系统、扑救物资储备系统,开展重点火险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1、林火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按照省林业局的总体规划,建设森林灾害远程视频报警监控系统,并与省、市两级实时并网连接。继续加强与县气象台合作,做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发布工作,加强与省防火办林火监测中心的沟通,强化地面人工巡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为扑救工作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彻底扭转林火监测监控手段落后,覆盖率低、灾害反馈滞后,指挥决策支持力度弱,火灾现场信息无法保存,灾后损失评估困难的落后局面。

2、森林火灾预防和扑火制度建设

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不断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机制,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切实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加强县、乡两级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建设。深入探讨森林防火机制研究,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云和森林火灾扑救预案”、“云和县森林火灾事故处理预案”,严格执行“森林防火巡查和督查制度”,“云和县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和“森林防火责任考核制度”。

3、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全面开展生物防火隔离带工程建设工作。认真研究树种的耐火性能和营造技术,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努力将生物防火隔离带工程建成既能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又能控制水土流失,减少病虫危害,生态功能良好,经济效益兼顾的示范工程。

建设区域为公路干线、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县城及乡镇周围、大型水库、重点公益林区和森林火灾易发、频发、人为活动频繁的林田交接处。建设规模为:建成宽度大于10米以上的主、副生物防火隔离带800公里。

4、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县公安局巡逻机动大队、武警云和县森林消防中队和长田、重河湾工人半专业扑火队等4支专业半专业森林火灾扑救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继续做好各乡镇以民兵应急分队为骨干的15支义务扑火队和生态公益林115名护林员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森林防火巡查员,野外用火许可证审批人员,扑火队员及一线指挥员的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能力。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火设备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拉的出,打的响,扑的了”应急快速反应的森林火灾扑救队伍。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

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8‰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严防松材线虫病的入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点是全面加强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如松材线虫病的入侵,全面完成省第三期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做好云和雪梨病虫害防治研究。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实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明显下降。把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全面落实防范目标责任制。

四、林业科技体系建设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深入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一)实施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充分依托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全力组织自有的科技力量,针对云和雪梨、黑李、板栗等品种的生产实际,以绿色、高产、高效为目标,以生产技术难题与关键技术为重点,加快新技术研发,着力提高经济林果树的生产技术水平。

(二)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加快浙南早熟果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早熟优、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选育新品种,增强早熟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快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建设

依托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在云和雪梨、黑李、板栗、笋竹等品种栽培重点乡(镇)村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以示范典型和样板作用带动广大农户自觉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成果。

(四)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深入实施科技指导、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工作,建立涵盖全县林农的科技服务体系。

第四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一、资金概算

“十一五”期间林业投资总概算为13753万元。其中向上级政府和部门争取资金468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4130万元,自筹资金4943万元,分项目: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6500万元,其中:

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投资5800万元;

环县城山体绿化美化工程投资500万元;

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200万元。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4250万元,其中:

云和雪梨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元;

重河湾生态休闲果园建设200万元;

玩具原料林高效栽培项目600万元;

板栗高效经营项目600万元;

板栗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850万元。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1000万元;

(三)林业安全体系建设2853万元,其中: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1850万元;

森林火灾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建设270万元;

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380万元;

森林公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53万元;

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300万元。

(四)林业科技体系建设150万元,其中:

林业科研、科技推广、科技培训经费,投资100万元;

浙西南果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50万元;

二、资金筹措

总的原则是“谁投资,谁受益”。受益主体明确的,应由受益主体负责投资;受益主体不明确的,属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由政府投资。

资金筹措渠道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拨款;二是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三是林业主管部门自筹;四是企业自筹;五是林农投资投劳;六金融部门贷款;七是社会筹集或赞助。

第五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林业活力

改革是解决我县林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办法,是挖掘我县林业发展自身潜力的有效方式。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赋予林业更大的吸引力,调动广大群众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建设新农村等全局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重点是要突破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个难关。森林资源如果不能市场化,不能流动起来,其所有者、经营者就难以获利,其生产和投入的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核心问题是建立市场流通机制,实现森林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林地、林权可以依法有序进入市场,可以交易、流转,其市场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资源才能变成资本。同时,要解决林业人员的财政供养问题。应由地方财政支付的行政、事业经费要到位,改变育林基金成为“育人基金”的不合理现状,要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圆满解决。

二、理顺工作思路,力争走在前列

按照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培育,加快林业安全体系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科技兴林,坚持依法治林。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不断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我县林业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一是解决好思想认识、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坚定信心,明确标准,找准定位;在综合素质上增强大局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在工作能力上,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提高操作到位的能力。二是在方式方法上,要注重“四个结合”。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结构调整与市场适应结合,先进理念和地区实际结合,专业部门和社会各界结合。三是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林业活力;坚持科技创新,提高林业效益;坚持产业培育,壮大林业实力;坚持项目带动,推进林业发展。四是在工作落实上,要保证“三个到位”。规划的目标任务要狠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林业投入

林业规划的实施关键在于以项目带动,要在规划基础上,落实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将规划落到实处。重点项目要做好包装,争取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投资,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借力发展。要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到位。要抓好项目库建设,按照“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思路,抓紧规划项目的细化工作,以利抓住机遇,争取多上项目,早上项目。

四、落实保障体系,加快发展步伐

(一)政策支持

调动林农和企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是制定和落实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为发展林业制订了许多林业政策,要抓落实。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妥善处理好林业生产责任制上存在的遗留问题。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是搞活林业经营、促进林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关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要保持相对稳定。

(二)人才保证

针对现有林业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林农素质不高的实际。加快林业人才的培养,调整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努力造就培养一支与林业发展相适应的队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林业企业家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林业管理人才,加强林业技术培训,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智借脑,弥补本地人才的不足。

(三)建设林业信息平台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加快林业信息平台建设,以适应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通过信息平台,快速传递各种信息。“十一五”期间,组建基本覆盖全县林业系统的林业信息网络硬件平台,建成森林灾害远程视频火情探测监控技术和设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应用卫星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森林资源和有害生物的动态变化;建立集数据采集、建库、传输、管理和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十一五”林业建设项目一览表

类 别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与预期达到的目标

投资估算

实施年限

一、林业生

    态体系

    建设类

1、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以环县城山体、紧水滩石塘两大库区沿岸、瓯江干流两侧、雾溪和梅垄水库源头、公路沿线、集镇周边、自然保护小区和坡度45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地区为建设重点区域。

对界定的生态公益林全面实行封禁管护,聘任专职或兼职护林员进行常年管护。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提高林分质量。

建设生态公益林50万亩,初步建成45万亩省级以上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力争在“十一五”期末生态公益林林分平均郁闭度提高到0.7以上;改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比例,增强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

5800万元

2006-2010年

2、环县城山体绿化工程

环县城周边山体

运用林学、生态学、美学原理,以“绿化、美化、彩化、稳定”为建设目标,营造良好的城区森林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森林景观环境。

封山护林2万亩,补植造林1万亩,人工造林500亩,林分改造500亩。基本上达到林种结构合理、树种多样、季相区相变化较丰富、景观较优美、功能多样的森林生态环境,初步满足城区人民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500万元

2006-2010年

3.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

雾溪水库、梅垄水库等城镇饮用水源头,紧水滩石塘两大库区沿岸、瓯江干流两侧。

开展封山育林、补植造林等营林措施,改善库区四周的森林环境。

到2010年,库区要建成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15000亩,森林蓄积量达到6万立方米,林分郁闭度平均达到0.7,阔叶林和混交林占林分比重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83%。

200万

2006-2010年

二、林业产

    业体系

    建设类

1、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

雾溪乡、安溪、崇头、大湾等乡镇

深挖垦覆、合理施肥、竹林结构调整、适时灌溉、病虫防治、修建作业便道、灌溉渠道和水池等。

到2010年,全县竹林面积达到 6.5万亩。其中完成低改并巩固低产林基地2万亩,使全县毛竹年度一产产值达到4000万元以上,笋竹林基地亩产值达1000元,毛竹高效林亩产值达到2000元以上。

1000万元

2006-2010年

2、板栗高效经营项目

各板栗产区

高接换种、立体经营,加强肥培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等。

到2010年,我县板栗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化、标准化和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板栗基地面积达到30000亩,年产量2800吨,年加工贮藏能力达到1500吨,产业年总收入1200万元,项目区人均增收500元。

600万元

2006-2010年

3、板栗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

各板栗产区

1、建立贮藏保鲜冷库。

2、建立栗仁(剥壳板栗)、熟食板栗加工厂。

1、建立2000m3板栗保鲜库一座,贮藏能力500吨以上。

2、形成年加工栗仁300吨熟食板栗200吨的加工能力。

3、新建厂房600m2

850万元

2006-2010年

4、玩具原料林高效栽培项目

全县

新造、改造

建设玩具原料林10万亩,其中新造3万亩,改造7万亩

600万元

2006-2010年

5、重河湾生态休闲果园建设

重河湾基地

基础设施、道路硬化、房子建设、游乐设施。

建设2000亩集雪梨、黑李生产,观光旅游的生态休闲果园

200万元

2006-2010年

6、云和雪梨建设项目

雪梨基地

完善梨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梨园经营水平和效益,扩大云和雪梨基地规模。

到2010年,全县雪梨面积稳定在2万亩,总产量达到1万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

1000万元

2006-2010年

三、林业保

    障体系

建设类

1、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公路干线、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县城及乡镇周围、大型水库、重点公益林区和森林火灾易发、频发、人为活动频繁的林田交接处

新建和改建、抚育改造等措施,建设生物防火林带。

到2010年全县建设800公里的防火林带。

1850万元

2006-2010年

2、森林火灾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建设

生态公益林、森林火灾易发、

频发地段

室内监控设施和室外探头

森林防火指挥室计算机系统1套及室外探头15只。

270万元

2007-2008年

3、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

城区

建造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大楼,配置专用通讯设备和扑救工具,购置卫星电话一部、步话机45部, 200人使用的扑救物资储备。

提高林火扑救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扑救物资保障能力,确保通讯畅通、保障有力。

380万元

2006-2008年

4、森林公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城区

“三情四网”建设和增添侦查办案装备。

2个警务区设置装备、侦查办案及防暴装备购置。

53万元

2006-2007年

5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

全县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

实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明显下降。

300万元

2006-2010年

四、林业科

    技体系

    建设类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全县

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科技培训、指导和服务

 

100万元

2006-2010年

浙西南果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重河湾基地、长田雪梨基地、

现有苗圃

1、收集云和雪梨、李果树种质资源;2、建立种质资源库;3、开展观察试验研究。

到2010年收集保存山地小水果品种200个,建立种质资源库100亩。

50万元。

2006-2010年

 

附件:
附件: